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Dick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Dick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4 0例 (伴有神经损伤 13例 )。结果 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 5 0 .7%恢复至术后的 82 .6 % ,中柱突入椎管内程度由术前的 30 .0 %下降至术后的 7.6 % ,神经功能和疼痛程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Dick钉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崔悦  姚莉 《河南医学研究》2022,(21):3912-3915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2名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使用Tampa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研究所需基线资料,记录恐动症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恐动症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0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术后发生恐动症患者33例(32.35%),未发生组69例(67.65%);发生组的年龄大于未发生组、手术时长长于未发生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月收入较低以及家庭关系较差的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手术时长长、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月收入水平低、家庭关系差是影响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恐动症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年龄偏大、手术时长长、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月收入低以及家庭关系差是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恐动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病人舒适状态改变的原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了解34例TURP 病人术前、术后舒适改变状况及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充分认识影响病人舒适状态的相关因素和影响程度,及时采用相应护理对策,34例病人治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率达95%以上。结论舒适护理能让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和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158例病人进行后路内固定,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术后功能康复训练.结果 158例胸腰椎骨折病人,切口甲级愈合,各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通过手术复位内固定及精心护理,配合术后功能锻炼,病人康复快,并发症少,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病人98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2例,应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6例,应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2组病人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矢状面后凸Cobb角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评价A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骨折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方法 本组研究52例病人,其中39例胸腰段接合处损伤,13例腰椎骨折.通过术后随访评价其康复效果.结果 手术纠正后凸畸形,在术后随访中有部分病例轻度丢失.3例病人术后椎弓根螺钉松动,5例AF内固定器断裂.根据frankel分级本组26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随访中24例frankel分级有所提高,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减轻8例,消失16例.结论 AF内固定装置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时能提供稳定、坚强的内固定,术后骨折复位满意,神经系统恢复快且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7.
朱凯  奈兰州  钟家勇  徐慧  徐景鹏  王海林 《中外医疗》2013,32(11):156+158-156,158
目的研究并探讨腹腔镜行肾上腺手术术后舒适改变的原因。方法根据医院的资料,对3年来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行肾上腺手术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为自行设计。结果影响腹腔镜行肾上腺手术病人术后舒适改变的主要原因有疼痛、胸闷气短,活动受限等。结论腹腔镜行肾上腺手术病人术后舒适改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这几方面原因对病人进行护理,同时心理护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AF系统治疗的9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奉组病例手术均成功,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无脑脊液漏.经过6~10个月随访,术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为(95.21±2.53)%.椎体后缘高度为(96.32±1.52)%.术后脊椎后凸Cobb's角为7.51°±2.37°.术后神经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多节段非相邻性胸腰椎骨折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节段非相邻性胸腰椎骨折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0例多节段非相邻性胸腰椎骨折病人。结果:术后随访半年至10年,除2例无神经功能改善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多节段非相邻性胸腰椎骨折易漏诊。应常规行全脊柱拍片,对不稳定骨折宜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期讨三七粉对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术后失血量的防治.方法:2009年02月~2010年01月,行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术前未给三七粉口服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行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术前三天始口服三七粉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术前三天开始口服三七粉,术中榆入200~800ml浓缩红细胞,术后补充液体均以生...  相似文献   

11.
徐修磊 《当代医学》2021,27(29):80-82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IPPSO)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行MIPPSO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各30例.比较两组术中相关指标、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MIPPSO手术的疗效较传统开放式手术更显著,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势,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2.
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病人围麻醉期的麻醉处理。方法76例病人均在全麻下俯卧位行手术,入室后先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输入晶体液500ml后再开始麻醉诱导。有17例病人是受伤3天内行手术,我们使用琥珀胆碱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有59例使用维库溴胺行气管插管,麻醉机控制呼吸。结果病人术中顺利,在全麻后改变体位过程中,有21例血压下降,下降值≤30%,全组病人在手术结束30分钟内清醒顺利拔管,SPO2在95%以上。结论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麻醉处理在于维持呼吸、循环的稳定,加强术中、术后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据表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82例老年骨质疏松伴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其中对照组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后3 d、7 d评估统计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伴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Wiltse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及术后内固定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2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所有病例未发现神经损伤、内固定弯曲、松动、断裂等问题及腰椎失能.术后随访12~18个月,全部病人达到骨性愈合标准.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2周和术后1年,2组病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Cobbs角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1年,2组病人椎体前方高度和Cobbs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可有效保留脊柱后方肌肉复合体结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降低术后腰椎失能发生率的优点.伤椎置钉利于椎体高度恢复,并可降低内固定系统失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评价A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骨折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方法本组研究52例病人,其中39例胸腰段接合处损伤,13例腰椎骨折。通过术后随访评价其康复效果。结果手术纠正后凸畸形,在术后随访中有部分病例轻度丢失。3例病人术后椎弓根螺钉松动,5例AF内固定器断裂。根据frankel分级本组26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随访中24例frankel分级有所提高,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减轻8例,消失16例。结论AF内固定装置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时能提供稳定、坚强的内固定,术后骨折复位满意,神经系统恢复快且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胸腰椎骨折患者65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功能训练、出院指导,同时预防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65例患者获8~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无1例死亡.除6例A级及3例B级患者治疗无变化外,其余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42例达E级水平.结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科学护理对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加快了术后恢复,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术中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骨折手术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术中综合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疼痛、身体机能、运动功能、心理状态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胸腰椎骨折临床护理总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73.33%),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保障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6月行单节段固定的2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明显较术前变小(P<0.05),患者伤椎椎体后凸畸形、椎体高度丢失有明显恢复.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前提下是一种新的有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结合单侧穿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伸展位间接复位加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2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病人。结果:20例病人获随访6个月~1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椎体压缩高度恢复率为92%,无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过伸位间接复位加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病人手术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PI)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150例行俯卧位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是否发生PI分为发生组(24例)和未发生组(126例)。对两组一般信息资料与临床资料做单因素统计分析,初步筛选出可能影响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中PI的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中P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头面部发生术中PI的占比最高。两组术前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手术时间、术中使用的保护性材料、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Alb低表达、手术时间较长、术中使用的保护性材料、血管活性药物是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中发生P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前血清Alb表达、手术时间、术中使用的保护性材料、血管活性药物可影响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发生术中P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