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针对不同血管采用不同的送管方法 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 笔者根据本科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登记本,将改良前的200名患儿作为对照组,改良后200名患儿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针对不同血管采用不同的送管方法 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送管方法的穿刺成功率。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前行1~2mm,退出针芯3~4㎜后,左手仍绷紧穿刺部位下方皮肤,右手平稳送外套管及针芯至血管再取出针芯;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前行1~2mm,然后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明显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20例患儿,按需要留置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6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的送管方法见回血后再进针2~3mm再送管方法,改良组采用见回血后单手退针再送管的方法.结果 传统组一次穿刺成功51例,成功率为85.3%,改良组一次穿刺成功有56例,成功率93.3%.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采用见回血后单手退针再送管的方法比传统的见回血后再进针2~3mm再送管的方法更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静脉留置针2种不同穿刺送管方法的成功率,为手术室护士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方法:将420例手术患者按不同穿刺部位分为3组,分别采用新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穿刺送管,比较2种送管方法的成功率,并比较各组病人的置管成功率。结果:采用新方法置管总体成功率达96.67%,而传统法成功率只有89.52%。婴幼儿组及成人下肢组采用新方法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法置管成功率(P<0.05)。结论:在粗直、充盈的大静脉中,2组送管方法无明显差异,但在细小、弯曲、分叉、扁平的静脉中,新的穿刺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新的穿刺送管法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四肢静脉穿刺中两种不同方法送管的效果.方法选择新入院患儿120例,随机分二组,每组60例.常规组采用双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改进组采用单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结果改进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结论单手送管法在婴幼儿留置针的穿刺中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胡艳  莫娟  徐炎 《中外医疗》2008,27(18):125-125
目的 提高周围循环不良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将200例腹泻及胃肠炎所致周围循环不良患儿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送管方法进行改进.结果 经改进后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成功率由改进前的81.5%提高到96.2%结论通过改进的送管方法使周围循环不良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黄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3):1788-1789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手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为抢救患者提供便利。方法:将8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有传统双手送管法,观察组采用单手送管法,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单手送管法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双手送管法。结论:单手送管法可明显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既减少了患者痛苦,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可见,留置针单手送管法更满足于临床护士实践操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李宁  江志刘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677-3678
静脉留置针是婴幼儿手术中输液、输血和紧急抢救最常用的技术。临床实践中,由于穿刺置管方式不一导致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我们采用了先退针芯再送外套管的穿刺操作方法。为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将该方法与传统方法在置管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静脉留置针与传统精针头穿刺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穿刺方法不同,其成功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静脉留置针(套管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在手术室已常规使用。套管针具有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输液快,可保留等优点。然而在穿刺过程当中会出现虽见回血,套管却置到血管外,从而导致穿刺失败。我们就套管针的穿刺置管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经多年的实践,对套管针穿刺置管方法作了改进,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龙华 《中外医疗》2014,(34):46-48
目的探讨留置针的不同送管法在儿科患者静脉穿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来该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置管,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穿刺置管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效果。结果实验组穿刺后36例1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0%,高于对照组(26例1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刺是27例无痛,无痛率为67.5%,高于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刺过程中3例剧痛,剧痛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穿刺置管方法对儿科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操作的重点和难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广泛应用.不仅解除婴幼儿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了患儿血管,并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常用的送管方法是双手配合法,在见回血后右手固定针芯,以针芯为支撑,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但在儿科往往发生送管困难.鉴此,笔者采用左手固定皮肤,单手送管配合助手推注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进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300例6个月~3岁小儿静脉留置针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注射部位均在手背、足背.试验组采用右手单手送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双手送管方法.结果:试验组成功率93%,对照组成功率83%.比较两组穿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χ2=5.91,P<0.05).结论:单手送管方法在6个月~3岁小儿手背、足背穿刺送管的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4.
魏景燕  薛燕莲 《吉林医学》2013,34(4):762-763
目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和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采用30°~45°直刺单手送管置管法(A法)和10°~20°平刺双手送管置管法(B法)。结果:A种穿刺法的置管成功率比B种穿刺法高,留置时间较B种穿刺法长,患者的疼痛较不明显。结论:A种穿刺法明显优于B种穿刺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置管改进技术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静脉留置针穿刺。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18%,对照组为87.2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6.25%。结论采用改进的静脉留置针置管穿刺,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应用中的最佳穿刺部位,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在收治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117例,根据血管情况分为4组,分别选择头皮静脉、上肢静脉、腋下静脉和下肢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进而得出早产儿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穿刺部位。结果腋下静脉留置时间(5.725±5.538)d,时间最长,与头皮静脉、上肢静脉和下肢静脉的留置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可首选腋下静脉。尤其对于一些需要输入高渗性静脉营养液的早产儿既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提高护理质量,增进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562例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占小春  李惠 《新疆医学》2002,32(6):79-79
为了减轻患儿对静脉穿刺的恐惧心理和精神压力,减轻患儿家长由于穿刺困难和疼痛引起的焦虑、恐惧心理。我科从2000年底开始对住院患儿使用B—D公司生产的24G封闭式套管针,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虽以相同浓度的肝素钠封管液封管,但封管方法不同,效果也有一定差异。现将小儿静脉留置套管针封管方法的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穿刺及固定方法在新生儿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就诊于儿科的新生儿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穿刺见回血后将套管和针芯同时送入血管再退针芯的进针方法,固定采用3M无菌透明敷贴覆盖针眼及部分针梗处,再用胶布交叉固定外露针梗"Y"型尾端;实验组采用改良穿刺送管方法,在见回血后将针芯退出4mm,再将套管完全送入,然后将针芯全部退出的改良方法,固定时将敷贴全部覆盖住进针处针眼及全部针梗,将余下留置针软管部分用2条胶布横行固定与敷贴上方.比较两组患儿的固定效果和感染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情况、发生松脱情况和进针处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3.8%和75.0%,发生松脱率分别为3.8%和18.8%,感染率为1.3%和1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方法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红琳  郭慧平 《农垦医学》2010,32(3):275-27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08年3月~2009年3月期间272例老年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细节方法,并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5.59%)明显高于传统组(82.35%).结论:改良后的穿刺方法效果显著,应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