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伴中央-颞区棘波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BECCT)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特征。方法:对30例BECCT的患者进行分析,包括家族史、热性惊厥史、发病规律、临床表现、脑电图变化及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有家族史5例(16.7%),热性惊厥史4例(13.3%),起病年龄(5.1±2.6)岁,伴有强直-阵挛发作的4例(13.3%),伴口,,动﹒流,﹒,喉发声的13例(43.3%),发作和睡眠密切相关,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局限性棘尖波位于中央区或中颞区,可扩散至其他部位或对侧,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发作可得到控制,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预后良好。结论:BECCT是一种良性儿童癫痫,及时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伴中央-颞区棘波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eplilepsy of childhood with central-temporal spikes,BECCT)是一个重要的、发生于儿童期的具有明显特征的癫痫综合征,又称良性外侧裂性癫痫(begign rolandic epilersy BRE),约占儿童癫痫的13%~25%[1]。BECCT是儿童良性癫痫中最常见的一种,具有特殊的发作症状,与睡眠密切相关。脑电图有特征性表现,发生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良好。1病因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30%左右的患者有癫痫家族史。在患儿的同胞中,15%有癫痫发作并有中央颞区棘波;19%有中央颞区棘波但不伴有临床发作。11%患儿的父母亲在儿童时期曾有癫痫发作,成年后缓解。一般认为本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年龄依赖性外显。在5岁以前和15岁以后外显率降低,极少数人表现出异常。在家族性脑电图异常的患儿中,仅12%的患儿有临床发作。研究显示,BECCT患儿的脑电图特征与染色体159q14有关[2]。后天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尚未定论,大约10%患儿曾有产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热性惊厥或其他病史。提示本病也可能与环境因素有...  相似文献   

3.
袁彬  牛仁山 《中原医刊》2009,(13):33-35
目的分析脑电图(EEG)在伴中央颞部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BECCT)的诊断意义。方法对72例BECCT的EEG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清醒时,EEG正常54例,异常18例(含8例不典型局灶性放电),对清醒时EEG正常54例均进行睡眠EEG描记.则均于中央颞部出现棘、尖波。结论睡眠EEG大大提高了BECCT的诊断率,EEG为诊断BECCT的根本依据:认识BECCT的EEG及临床特点,有利于BECCT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伴有中央-颞区棘波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方法:对50例BECT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7例表现为部分性发作,13例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一侧或双侧和(或)中央颞区尖波或棘波,口服传统抗癫痫药疗效满意。结论:BECT临床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发作的基本类型为部分性发作,是一种特殊癫痫综合征,预后良好,及时而正确的诊断有助于治疗。  相似文献   

5.
周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5):2262-2263,2267
目的 探讨伴中央-颞棘波灶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临床与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45例临床确诊为BECT的患儿的临床与脑电图(EEG)进行分析.结果 4-10岁者37例(82.2%),36例(80%)只在睡眠中发作,35例(77.8%)为部分性发作,40例(88.9%)的患儿为间断性非频繁发作.EEG特点:所有患儿背景正常,在中央、颞区反复出现高幅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及尖慢复合波.结论 BECT是与年龄与睡眠密切相关的癫痫,其临床和EEG具有特征性改变,对有BECT的典型表现而常规EEG正常者,应进行睡眠EEG描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良性外侧裂癫痫(BECCT)的临床发作形式,脑电图(EEG)特点,追踪临床脑电图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42例儿童良性外侧裂癫痫进行0.5-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34例EEG恢复正常,其中26例控制发作后已停药。结论 本病4-12岁为多发年龄。EEG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本病的确诊率。以中央-颞区为主的阵发单个间断或连续棘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为发作特点,及早诊断及治疗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检查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热性惊厥患儿中,脑电图正常者58例(68.24%),异常者27例(31.76%),其中24例(88.89%)表现为分布于各导联的阵发性高幅慢波明显增多,以枕部明显,有时两侧可以不对称。2例(7.41%)表现为局限性棘波,1例表现为广泛阵发性高幅慢波夹杂棘波。结论:小儿热性惊厥同儿童的年龄、发热程度、发作次数及家族史密切相关,加强对热性惊厥患儿的脑电图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放电的BECT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46例BECT患者的临床及EE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发病年龄为2.5~12.5岁,31例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8例于睡眠和觉醒时均有发作,24例表现为部分性发作,13例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一侧或双侧中央和(或)中颞区尖波或棘波,清醒脑电图阳性率32.60%,睡眠脑电图阳性率84.78%。结论 BECT是与年龄相关的癫痫综合征,认识其临床和EEG演变的特点及规律,可提高对BECT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4 h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在伴有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癎(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38例本病患儿的常规脑电图(regular electroencephalogram,REEG)和24 h AEEG进行分析比较,并随访治疗效果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变化。结果本组发病年龄为2-14岁,38例发作均与睡眠密切相关,38例发作间期脑电图背景波正常,均有单侧或双侧中央和中颞区棘波或尖波。AEEG清醒期17例检出癎样波,睡眠期38例均检出癎样波,REEG仅5例检出癎样波,AEEG阳性率显著高于REEG(P〈0.01),AEEG睡眠期阳性率显著高于清醒期(P〈0.01)。36例接受抗癫癎单药治疗后6个月内临床发作均消失,随访发现多数患儿AEEG恢复正常滞后于临床发作的停止。结论BECT临床发作和癎样波发放均与睡眠密切相关,发作间期脑电图呈特征性改变,AEEG对BECT的诊断至关重要。临床发作停止超过2年可以考虑逐渐减量停药,并密切随访临床发作与AEEG情况。  相似文献   

10.
邓大丽  喻廉  余锋  刘会林  徐莉 《安徽医学》2011,(9):1240-1242
目的总结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BECT)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65例BECT患儿抗癫治疗后的预后和脑电图变化。结果本组发病年龄为:2-12岁60例,占总数的92%,13-14岁5例,占总数的8%。65例发病与睡眠相关。剥夺睡眠后视频脑电(V EEG)描记发现:发作间期视频脑电图有一侧或双侧中央颞区棘(尖)波。65例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和脑电图有三种结局:有39例临床症状消失,VEEG正常,智力正常;有17例临床症状消失,VEEG异常,智力稍微下降;9例临床症状存在,VEEG异常,智力明显下降,3例自行停药诱导发作。结论 BECT患儿正规的抗癫痫治疗反应良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额叶癫痫患者发作时的临床特征与脑电图改变。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45例额叶癫痫发作患者临床特征及脑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45例癫痫患者共监测到107次临床发作,平均2.4次/例,其中睡眠期间发作78次(72.9%),清醒期发作29次(27.1%),临床表现的发作类型主要有:过度自动运动症、全身强直阵挛、口咽自动症、偏转性强直、发声发作、失张力发作等,其中发作次数最多的前3位分别是发声发作、偏转性强直和全身强直阵挛;额叶癫的脑电图特征为放电部位以额区为主,占到80.00%,发作频率主要是偶发/阵发,占88.89%,节律主要以阵发性棘(尖)波或棘(尖)慢波为主占62.22%。结论额叶癫痫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发声发作、偏转性强直和全身强直阵挛较常见,多在夜间发作,脑电图以额区偶发/阵发性棘(尖)波或棘(尖)慢波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对成人痫性发作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采用美国尼高力公司生产的32导程视频脑电仪描记系统,对208例经体检疑诊痫性发作的成人患者进行24h长程视频头皮脑电监测,通过回放分析患者发作期、发作间期、发作后脑电图表现,分析其阳性及阴性似然比。结果通过临床查体、发作过程观察结合同步脑电图表现以及用药是否有效等手段得出可靠的临床癫痫确诊患者191例,其中脑电图阳性(脑电图上出现尖波、棘波、尖慢波、棘慢波、多棘慢波或快节律等痫性波)者146例,这包括捕捉到发作者104例,这104例患者同步脑电图均出现痫样放电,阴性者45例,非癫痫患者17例,其中脑电图阳性者13例,阴性者4例,这包括出现发作者5例,同步脑电图均未发现痫样放电。阳性似然比为99.9%,阴性似然比为100.0%。208例患者仅通过询问病史,体检而未行脑电图检查,诊断癫痫患者142例,非癫痫患者66例,阳性似然比为86.0%,阴性似然比为88.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视频脑电可以有效提高成人痫性发作患者的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药物睡眠诱发视频脑电图对拟诊癫痫的诊断与分型的价值。方法 :应用伟思 VEEG116 1B型视频脑电图监测对 1 2 5例临床拟诊为癫痫患儿进行常规及药物诱导睡眠诱发脑电图分析 ,并做自身比较。结果 :1 2 5例清醒常规视频脑电图中 ,正常 83例 ,异常 42例 ,占总数 33.6% :其中呈痫样放电 41例。 83例正常者于第 2天进行药物睡眠诱发 ,脑电图正常 35例 ,异常 48例 (痫样放电 47例 ) ,阳性率净增 38.4% ;其中呈中央 -颞区棘波或颞叶棘慢波 1 9例 ,额叶尖棘波 1 2例。结论 :药物睡眠诱发能提高视频脑电图异常率 ,尤其可提高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及额叶癫痫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我国部分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者临床特点及归类分析.方法: 分析诊断部分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者及其相关家属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就诊、个人访视、电话等方式收集总结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发病规律、脑电图、影像学资料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选取的29例患者中,19例有家族史.临床表现为有热性惊厥史,均有部分性发作表现,以复杂部分性发作为主,全面性发作均为强直阵挛发作,1例同时有可疑失神发作,无肌阵挛,强直及失张力发作.16例患者行影像学检查有4例一侧海马萎缩.26例患者接受脑电图检查,16例有局限性癫痫样放电或慢波增多,9例有全面性异常放电,1例基本正常.治疗以卡马西平类效果欠佳,丙戊酸类、托吡酯效果好,对难治性患者,联合氯硝安定效果较好.结论: 部分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可能为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 )另一引申亚型,其发病机理可能与GEFS 相似,为离子通道病,其治疗不同于一般的部分性发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37例出现影像学异常,异常率为80%。癫痫发作类型: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19例(41.3%)、单纯部分性发作6例(13.04%)、复杂部分性发作7例(15.22%)、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8例(17.39%)、持续状态6例(13.04%)。脑电图表现:呈边缘脑电图4例(8.7%)、轻度异常8例(17.39%)、中度异常20例(43.48%)、重度异常14例(30.43%)、首次脑电图检测出现癫痫波(尖波、棘波、棘-慢波综合)14例(30.43%)。结论病毒性脑炎易继发癫痫,病毒性脑炎患者应积极行影像及EEG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皮质发育不良(MCD)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经头颅MRI诊断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8例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年龄为(12.29±5.65)岁;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占57.1%(16例);伴认知功能障碍占28.6%(8例);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占53.6%(15例),其中25%(7例)有节律性放电;78.6%(22例)对3种或以上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结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发病年龄在儿童期多见,发作类型以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GTCS为主,部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发作间期异常脑电检出率较高,大部分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性惊厥患者的临床与脑电图特征,并探讨其与日后癫痫发生的联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诊断的128例热性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脑电图检查.并分析其与癫痫发生之间的联系。结果脑电图结果正常患者82例,占64.1%;脑电图异常46例,占35.9%。异常脑电图特征显示全导阵发性3.0~4.0Hz的棘慢波,且清醒与睡眠期均存在放电。脑电图异常与初发年龄、EP家族史、发热温度、热性惊厥类型、持续时间、24h内发作次数有关,共35例日后发生癫痫,发生率为76.1%。枕区和额区放电是日后癫痫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中枕区和额区阵发性异常放电的热性惊厥患者日后更容易发生癫痫,临床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成人失神癫痫的临床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30例成人失神癫痫患者为研究组和同期的30例非成人失神癫痫发作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脑电图的检查。结果通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脑电图结果比较,研究组痫样放电率为66.6%,非特异性异常率为16.7%,总异常率为83.3%;对照组痫样放电率为6.7%,非特异性异常率为13.3%,总异常率为20.0%;研究组痫样放电率、总异常率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痫样放电率、总异常率,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χ2=7.22、7.13、7.47,P〈0.05)。研究组中12例患者观察有25次癫痫发作,并且脑电图清晰的显示有多棘波、多棘慢波和慢波群夹杂棘慢波以及爆发慢波群以及慢波放电后继发广泛放电情况。而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观察有20次癫痫发作,但是脑电图监测并未观察到上述的症状。研究组中20例痫样放电患者出现痫样放电的时相主要出现在清醒期、睡眠期和清醒期合并睡眠期,所占比例分别为10.0%、50.0%、40.0%。结论临床中对于成人失神癫痫患者采取脑电图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能够准确的观察癫痫患者的脑电异常放电情况,并准确的判断出发生痫样放电的时相,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62例枕叶癫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总结枕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以提高对其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确诊为枕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结果:枕叶癫痫的发作形式有:(1)视觉症状;(2)运动症状:1)偏转发作;2)继发性全身泛化;3)偏身抽搐,偏身强直;4)部分癫痫持续状态。(3)植物神经症状。(4)复杂部分性发作伴自动症;(5)肢体麻木。脑电图特点:一侧或双侧枕叶的痫性放电,本组10例儿童期起病的枕叶癫痫,夜间发作频敏,无器质性脑损害,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好,提示可能为儿童良性癫痫,结论:枕叶癫痫是一组较具特征的癫痫综合征,掌握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常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