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效果。方法选择甘肃省7个市(州)37个大骨节病病区县,每个县抽取5个重病区乡(镇),每个病区乡(镇)抽取3个重病区村作为调查点开展7~12岁儿童临床及右手X线拍片检查,同期开展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7个市(州)、37个病区县、171个病区乡、571个病区行政村、7~12岁儿童27 966人,临床检出患者14人,检出率0.05%,均为I度大骨节病患者;X线检出阳性病例353人,检出率1.26%,其中干骺端检出率1.25%,骨端检出率0.01%,三联征检出率为零。4.90%(28/571)的病区村未达到大骨节病控制标准。病区居民以自产小麦面粉为主(78.18%);病区综合防治措施以退耕还林为主,占原有耕地的15.06%。结论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处于稳中有降的趋势,应继续加强重点病区病情监测和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山西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及防治效果,为实现大骨节病消除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5年对全省35个大骨节病区县开展2次病情调查,每个县随机抽取5个病区乡(镇,不足5个则全部抽取),每个乡(镇)随机抽取3个病区村(不足3个则全部抽取),所调查病区村的7~12岁儿童全部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并了解调查村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按照《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评价大骨节病防治技术和管理指标。结果第一次共调查了318个病区村、10 872名7~12周岁儿童,X线检出5例干骺端阳性、阳性检出率0.046%;第二次共调查了293个病区村、10 510名7~12周岁儿童,X线未检出阳性病例;X线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7,P0.05);所有调查的病区村7~12周岁儿童未检出大骨节病临床病例,以村为单位的X线阳性检出率在3%以下,且绝大多数村为零检出,无手部骨端改变病例;大骨节病防治工作组织管理得分均在85分及以上。结论山西省35个大骨节病病区县均达到消除标准;应继续加强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西省大骨节病病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2年医改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全省抽取18个县,每个县抽取5个乡,每个乡抽取3个村,调查病区村大骨节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包括调查点的人口、耕种、主食以及其他防治措施等落实情况,并对调查村所有7~12岁儿童开展临床和X线检查。结果共调查18个县514个村,病区人口32.31万人;病区实施了病区村搬迁81个,搬迁22 832人;退耕还林还草150 965亩,占耕地面积的56.00%,改种经济作物68 473亩,占耕地面积24.90%,异地育人3 203人;近几年未采取补硒措施;调查了211个病区村病情,检查7~12岁儿童6 793人,临床未检出阳性病例;X线检出阳性4例,均为单纯干骺端改变,检出率为0.06%(4/6 793),未检出骨骺、骨端及腕骨阳性儿童。结论山西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已经控制,处于持续稳定状态,由于大骨节病致病因子仍然存在,需继续加强大骨节病的病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措施效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吉林省大骨节病控制及监测水平。方法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选取的4个监测县中各选4个病区村为监测点。临床检查监测点7~16岁的全部儿童患病情况,7~12岁儿童右手X线阳性检查及13~16岁临床诊断Ⅰ度及以上病人X线检查。同时收集该病区县、乡、村的相关基本资料。结果吉林省共16个监测点。16个监测点临床共检查1 262人,检出临床I度病人6例,6例临床患者经X线拍片诊断全部排除。7~12岁儿童X线拍片873人,确诊X线阳性7例,均为单纯干骺端改变,平均X线检出率为0.8%,未检出骨端和三联征患者。全省X线检出率没有超过10%的病区村,检出率均在5%以下。在防治措施落实方面,4个病区县近3年没有供应硒碘盐(或口服硒片),未实施病区村搬迁及异地育人。松源市前郭县、延边州安图县、通化梅河口市实行了退耕还林(草)。4个病区县病区村全部实施非国家统一的换粮方式(市场外购),受益人口85.09万人。在监测的4个病区县16个病区村中,居民主食主要为大米,其中10个病区村购食外地粮食比例超过50%。结论吉林省自实行以改水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病情开始下降。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以食大米为主,且食用外购粮的比例较高;此外,饮水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肉、蛋等副食种类增加也提高了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全市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病区县各选4个当前病情最重的村作为监测点,调查7~16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患病情况,7~12岁儿童大骨节病X线阳性检出情况及13~16岁儿童临床诊断I度及以上病人X线符合情况。按大骨节病诊断标准,X线片由省级专家组集体阅读,阳性X线片由国家专家组复核并作出最终诊断,统计检出率。收集相关村屯人口、饮水、粮食供给等方面的基本资料。结果 3个县12个监测点临床I度及以上患者平均检出率为1.67%,长岭县检出率0.8%,前郭县检出率3.4%,乾安县检出率2.82%。7~12岁儿童X线阳性平均检出率为1.08%。长岭县检出率1.81%,前郭县检出率0.91%,乾安县未检出。结论通过改水换粮,X线检出率均很低,儿童X线改变为干骺端和骨端型,大骨节病病情处于稳步下降的趋势。长岭、前郭二县在监测中都有X线阳性检出,而所有病区全部建井并持续使用的乾安县监测中未有X线阳性检出。提示我们饮浅井水与病情有一定关系,生活条件的改善并不能完全排除致病因子的作用,需坚持落实大骨节病的防治措施,尽早控制大骨节病发生。继续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力度,加大大骨节病区换粮力度,并且重新在病区修建深水井,更加深入地开展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甘肃省泾川县7~16岁儿童的调查,掌握大骨节病在该人群中的病情动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监测方案选择病区的7~12岁儿童进行大骨节病临床和X线检查,对13~16岁儿童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同时参照《大骨节病防治手册》、《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 16003-1995,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汇总分析监测结果。结果 2014年6月泾川县监测儿童407人,临床I度及以上检出1例,临床检出率0.25%;X线检查229人,检出3例,阳性检出率1.31%,其中窑店镇练范村X线检出阳性2例,阳性检出率3.23%;太平乡三星村X线检出阳性1例,阳性检出率1.89%,各监测点之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1,P0.05);大部分乡(镇)的大骨节病病情比较稳定,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均达到控制水平,个别乡(镇)大骨节病病情仍然活跃。结论按照大骨节病病区变化特征的分类分为"活跃病区、相对静止病区和静止病区"的标准,泾川县大骨节病区属于相对静止病区;因个别乡村病情有活跃迹象,提示要继续做好疫情监测和预防大骨节病综合措施的落实,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方法选取7个县(区)作为监测点,对7~16岁儿童进行临床检查并对7~12岁儿童及13~16岁临床诊断Ⅰ度及以上病人进行右手X线拍片检查,统计临床Ⅰ度以上检出人数、检出率,X线检出人数、检出率,临床诊断Ⅰ度及以上病人与X线符合情况;收集监测点综合防控措施落实资料。结果临床检查3 019人,检出Ⅰ度及以上病人24例,检出率为0.80%;X线拍片1 977人,检出23例,检出率为1.16%,干骺端检出率0.71%,骨端检出率0.46%,无三联征检出;临床诊断Ⅰ度及以上病人与X线检查符合率为37.50%;近3年在监测点实施供应硒碘盐,受益人口40 380人;监测病区村无搬迁及易地育人,没有实施换粮。结论甘肃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平稳低发态势。  相似文献   

8.
大骨节病病因未明,曾是严重影响我省病区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之一。河北省病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承德、张家口两市的山区乡村,为了严密监视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以便顺利进行防治工作,按照2000年新一轮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4月份我们对我省大骨节病重病区丰宁县二道河村国家级监测点和省级监测点围场县35号村进行了病情监测。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7~12岁在校儿童。1.2监测内容、方法对7~12岁在校儿童登记,做临床检诊并拍右手X线片。1.3诊断标准按照全国统一的大骨节病临床及X线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2002年甘肃省大骨节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全省34个点大骨节病病情,了解大骨节病流行状况并指导防治.方法对每个监测点进行临床普查,对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及X线手片检查,对硒盐、发硒进行含量检测.结果全民临床普查26925人,检出Ⅰ度以上2 438人,以60岁以上年龄段患者为主.7~12岁儿童临床检查3 375人,检出Ⅰ度以上患者77人;X线拍片2 060人,检出阳性改变237人,平均X线检出率为11.5%.结论 2002年甘肃大部分地区病情稳定,但部分地区病情仍较活跃.儿童发硒高的病区病情控制较好,硒盐含量低、发硒低的病区病情较重;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防治,尽快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监测2007~2011年甘肃省庆阳市大骨节病流行态势,为今后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庆阳市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方案(2007-2011)》,选择历史上X线检出率>5%的8个自然村作为固定监测点;对监测点7~12岁儿童拍右手X线正位片不少于50张;对成人进行临床普查,采集食盐、儿童发样做硒含量监测。结果临床检查15 442人,查出患者2 354例,检出率15.24%;7~12岁儿童X线拍片2 254人,检出病例83例,检出率为3.68%;监测7~12岁儿童发硒160份,合格107份,合格率66.88%;监测居民户硒盐400份,合格383份,合格率为95.75%,硒盐含量逐年提高。结论甘肃省庆阳市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处于稳定状态,且局部地区人群发硒含量合格率低,说明致病因子依然存在,继续落实补硒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监测,为科学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山西省儿童大骨节病的病情现状及消长趋势,评估防治效果,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8年度国家大骨节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2009年在全省选取4个县12个历史重病区村作为调查点,对7~12岁儿童进行临床检查及右手X线拍片检查,X线片观察部位为掌指骨及腕关节。并收集调查点种植结构与主食构成及近3年防治措施落实等情况。结果共调查7~12岁儿童1 200人,临床未检出阳性病例,X线检出10例干骺端阳性病例,检出率为0.83%,骨端未检出阳性病例。结论山西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稳定在基本控制范围内,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是大骨节病持续控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掌握2006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及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病区省、自治区各选1-2个当前病情最重的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点拍摄约100名7-13岁儿童右手X线片,按大骨节病诊断标准,集体读片,核定诊断,统计检出率。结果东部7省、市共13个监测点的X线阳性检出率均≤6.00%:西部5省、区11个监测点中X线检出率有4个〉10.00%,最高的是青海省上下鹿圈村,达到26.14%。监测点阳性检出率四川省为1.00%、3.00%与4.71%;陕西省为7.63%、0;内蒙古为16.00%、4.50%;甘肃省为14.85%、2.91%;青海省为26.14%、23.28%。东西部各监测点的平均检出率为5.53%。结论与2005年比较,全国大骨节病病情(检出率)高点略有上升,平均检出率变化不大。西部一些病区病情仍然较重,如青海省和甘肃省等。需坚持落实大骨节病的防治措施.尽早控制大骨节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山东省儿童大骨节病的病情现状,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选择青州市历史上病情较重的病区村,对每个监测点的7~ 16岁在校学生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并对其中7~ 12岁在校学生进行X线检查;临床和X线诊断按照《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 16003-1995)。结果 1996-2010年,共调查53个病区村,临床检查7~ 16岁学生共3318名,未检出Ⅰ度及以上大骨节病患儿。X线摄片检查7~12岁儿童共3091名,共检出阳性患儿40例,X线总阳性检出率为1.29%(40/3091)。2002年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49%( 13/372);1996和2008年检出率为0。各年度的X线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54,P< 0.01)。结论 青州市的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已基本控制,处于持续稳定状态。由于大骨节病病因未明,仍需继续加强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掌握2005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各病区省、自治区,各选1~2个当前大骨节病重病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点拍摄100名左右7~13岁儿童右手X线片,按大骨节病诊断标准,集体渎片,确诊病例,统计检出率。结果东部7省、市共11个监测点,大骨节病X线阳性检出率均低于3.00%;西部5省、区10个监测点中有5个超过10.00%,最高达25.00%(青海省上、下鹿圈村)。其中四川为0.96%和5.04%,陕西为5.56%和6.02%,内蒙古为10.53%和0,甘肃为14.71%和16.98%,,青海为12.10%和25.00%。东、西部各监测点大骨节病平均X线检出率为5.21%。结论与以往病情相比,全国大骨节病病情(检出率)高点继续下移,平均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但西部一些病区病情仍然较重,如青海省和甘肃省等,要继续强化大骨节病防治措施的落实,争取早日实现控制和消除大骨节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6个省级监测点的监测,了解天水市大骨节病的动态变化趋势,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甘肃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对7一12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并检测食盐和头发含硒量。结果6个点临床和X线检出率呈总体下降趋势,但部分监测点病情波动变化较大。病区多年来食盐加硒措施落实得较好,儿童发硒水平有所提高。结论近年来6个监测点由于采取了供应硒盐和投服亚硒酸钠片等综合防治措施,病情总体趋于稳定且有下降趋势,但仍有一定波动性,表明病情仍未得到完全控制。今后还需继续开展监测,掌握消长规律,加大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平武县大骨节病病情现状,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平武县的大骨节病病区村的16岁及以上的所有成人进行临床检查,了解成人患病率;对7~12岁儿童进行右手X线正位拍片检查,了解儿童发病情况.结果 临床检查7 876名成人,查出Ⅰ°及以上大骨节病患者321人,平均患病率为4.21%;临床检查1 243名7~12岁儿童,未检出Ⅰ°及以上大骨节病患者,拍摄7~12岁儿童右手X线正位片1 243张,阳性24张,平均X线检出率为1.93%,全部为干骺端改变.结论 平武县大骨节病的防治已经取得成效,儿童新发病得到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病情动态 ,评价硒盐防治效果 ,指导防治工作。方法 选择榆林市榆阳区 6个病村为调查点 ,每年 9~ 10月份对 7~ 12岁儿童进行病情监测及发硒检测 ,并了解硒盐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结果  4年来榆阳区大骨节病临床患病率在 4 .12 %~ 7.16 %之间波动 ,典型临床病例已少见 ;X线阳性率在 18.4 0 %~ 2 8.5 7%之间波动 ,历年骨端改变检出率均大于干骺端改变检出率。实施六万分之一硒盐防治后 ,儿童发硒由 1997年 0 .1193μg/ g上升到 2 0 0 0年 0 .2 332μg/ g,发硒升高与 X线病情变化无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榆阳区仍属大骨节病中等病区 ,是陕西省大骨节病防治和科研的重点地区。硒盐防治措施未取得预期效果 ,建议根据榆阳区病区特点 ,采取植树植草治沙 ,食用非病区粮食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0年甘肃省大骨节病国家监测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按照调整后的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监测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X线拍片。结果 庆阳监测点7~12岁儿童无I度以上临广东省检出,X线检出率为3%。张家川监测点在7~12岁儿童中检出I度以上病人12例,X线检出率为22.22%.结论 庆阳监测点病情稳定在基本控制范围内,张家川监测点病情有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延安市大骨节病病情及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依据历年病情资料,于2006-2008年选择延安市6个县的21个村,对7~13岁儿童进行大骨节病临床和X线检查;2008年选择其中5个县的5个村,对16岁以上成人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结果 2006-2008年累计临床检查儿童1180人,检出Ⅰ度大骨节病病例7例,检出率为0.59%(7/1180);拍摄右手X线片1162人,未检出阳性改变病例.2008年成人临床检查1444人,检出Ⅰ度及以上大骨节病病例160例,检出率为11.08%(160/1444),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36岁以上,共占93.75%(150/160).结论 延安市大骨节病病情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目前仍需开展病情监测工作,继续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庆阳县是大骨节病重病区 ,近 2 0多年来坚持采取补硒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使发病率逐年下降。 2 0 0 2年我们根据省地病办要求 ,对庆阳县大骨节病做了新一轮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点 :按照《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方案 (试行 )》的要求 ,选择蔡家庙乡蔡家庙村为监测点。该村曾是我县大骨节病的重病村。1.2 监测内容 :临床检查以该村全体居民为监测对象进行体格检查 ,对 7~ 12岁儿童拍右手 X光片检查 ,随机采集居民户食盐 4 0份、儿童发样 10份分别检测盐硒和发硒含量。以 1989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