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评价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行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观察与记录2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9.1%,对照组为3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上肢后伸角度、旋内角度2组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2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100.0%和8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实行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大上肢前屈后伸角度、旋内角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在腹腔镜膀胱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2组都给予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再给予持续心理护理,观察2组预后恢复情况。结果:2组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56%,对照组为2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7.2%,对照组为8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维度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心理护理在腹腔镜膀胱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12%,对照组为75.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4.88%,对照组为17.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统计2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低于对照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58.33%,观察组为81.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Z=2.112,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术后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介入治疗并且都顺利完成,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积极预见性护理,2组护理周期均为1个月。结果:抑郁、焦虑评分护理干预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1.1%,对照组为4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介入治疗具有比较好的近期疗效,而预见性护理的应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心理情绪,同时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吕敏 《新中医》2015,47(9):229-230
目的:观察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给予西医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及护理前后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分值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能有效减少术中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许金环 《光明中医》2022,(22):4175-4177
目的 观察混合痔患者手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药熏洗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开封市中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70例混合痔患者(2019年3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参照不同形式的护理内容,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在手术(肛肠综合治疗仪手术)治疗后,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实施中药熏洗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术后的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相关指标(术后疼痛、住院、恢复工作、创面愈合)恢复时间显著缩短,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97.14%(34/35),对照组为82.86%(29/35),2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4/35),对照组为34.29%(12/35),2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基础护理上应用中药熏洗护理干预混合痔手术患者,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新中医》2016,(9)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大肠癌术后热毒伤阴证肠粘连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80例大肠癌术后热毒伤阴证肠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术后均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大肠癌术后热毒伤阴证肠粘连,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术后排气,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潘春艳  楼晔 《新中医》2021,53(11):162-164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护理措施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对胃穿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实施手术治疗的胃穿孔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2组均治疗观察1周,分析比较2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6.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恢复、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为74.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穿孔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联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同体位的实施与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体位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给予半悬浮式体位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预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切口引流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总输血量观察组分别为(419.45±36.39)m L、(21.98±4.84)g/L和(902.84±61.34)m 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肺内感染、假体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体位性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3.3%、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半悬浮式体位的实施与护理能减少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红细胞免疫缺陷动物模型。方法:大鼠采用低硒饲料喂养13周,观察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氧化抗氧化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第8周时,模型组动物红细胞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以E-C3bR和E-ACCR低下为主。至第13周时更为明显,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明显下降,E-IC含量明显增高。与此同时,红细胞氧化和抗氧化功能也发生明显变化,SOD、GSH-PX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结论:13周时,该模型表现为明显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2.
廖利平 《世界中医药》2010,5(3):225-226
笔者从中医哲学观点影响世界,中医人文思想影响世界,中医精湛医术影响世界,中医药教育科研影响世界,中医“治未病”理念引领新方向,以及如何扩大中医药影响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引经据典来论证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第五大发明,其成果为人类的健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在世界造成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氮酮对蟾酥中蟾毒内酯类成分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盛山  吕志平  刘强 《中成药》2003,25(9):694-695
目的 :研究氮酮对蟾酥中蟾毒内酯类成分体外渗透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裸鼠皮肤为实验屏障 ,研究氮酮浓度分别为 0 % ,2 % ,4% ,6 % ,8% ,1 0 %时蟾毒内酯的透皮速率常数。结果 :氮酮浓度为 0 % ,2 % ,4% ,6 % ,8% ,1 0 %时蟾毒内酯的渗透速率常数分别为 81 .2 5 ,1 1 4 .92 ,1 69.63 ,1 96 .31 ,2 0 8.2 7,2 61 .35(μg/cm2 ·h)。结论 :氮酮可以促进蟾毒内酯的透皮吸收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 ,氮酮浓度为 1 0 %时有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5.
与西医学相比较,中医舌诊显示出鲜明的特殊性。从甲骨文中对舌的最早记载,到秦汉时期舌诊的萌芽,从元代第一部舌诊专著的诞生,到明清时期对舌诊的极大发挥,中医舌诊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而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就是中医舌诊特殊性形成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方剂是理法方药的组成部分、新的药理研究成果不断出现,方剂与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1 传统组方的局限性前人已制定出大批的方剂,数千年来沿用已久,但这些方在临床中还需要据证立法组方选药,现今临床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往往有不少的患者是经西药治疗无效或者是现代医学处理棘手的病人,更为难的是有些病人按传统的四诊八纲也很难进行辨证,这就给传统的立法和组方遣药带来困难,譬如急慢性肾炎治疗后只剩下蛋白尿或血尿、高脂血症、高粘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往往无任何临床症状,传统组方有一定的局限性。2 中医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煎煮方法对清金宁气汤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先采用HPD600型大孔树脂处理样品,以黄芩苷为对照品,在278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线性范围2.4~12μg/ml,回归方程为C=0.016A 0.0001,r=0.999 2,平均回收率99.1%。结论不同煎煮方法的清金宁气汤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菩人丹的降糖作用。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 ,观察菩人丹对其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以小鼠为对象 ,做菩人丹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菩人丹可降低大鼠血糖 ,并存在时效关系 ;菩人丹各剂量组、二甲双胍组的空腹血糖较模型组均下降 (P <0 0 1) ,且菩人丹中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菩人丹中剂量组能够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 ,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 ,菩人丹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菩人丹可以降低实验性高血糖 ,提高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 ,且无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机理研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近年来颈椎病形成的机理研究和针灸、针刀、中药、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进行综述,并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思维进行融合,从多个直接或间接的角度对针灸、针刀、中药、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0.
针刺对中风早期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阮经文  郑沛仪 《针刺研究》1999,24(3):223-226
将60例病情已稳定的中风早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在接受常规针灸治疗及一些康复训练和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试验组同时加取四神聪、本神、通里、照海、舌三针等穴。然后应用黄东锋根据我国中风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认知功能积分表,来评估针刺对中风早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经3~4个月的治疗后,认知功能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非常明显( P< 0. 01),说明针刺某些特定穴位能提高中风早期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