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查阅近10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相关文献,整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动物实验、中医药治疗方法及经验;阐述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徐洁  尹明新  沈洪 《河南中医》2020,40(4):641-644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病因主要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虚;病机属本虚标实,本乃脾胃虚弱,标乃寒、热、湿、瘀、毒等。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主要方法有:辨证论治、古方化裁、自拟方治疗、其他疗法(如:针灸、穴位敷贴、耳穴压丸、穴位埋线等)、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中医药治疗CAG癌前病变,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①历代医家对CAG癌前病变的认识不一,如何制定一套合理、统一的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判标准值得进一步研究。②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的临床研究,能够满足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原则的研究少之又少,使临床研究的科学性产生一定的偏倚和误差。③中医药治疗取得效果后很少对患者进行随访,对该病是否复发,临床研究很难作出评估,故中医治疗该疾病的远期疗效缺乏有效的验证。④临床实验表明,CAG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与多种酶、蛋白质及分子基因密切相关,临床中应当加强动物实验方面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中药的作用机理加以阐释,从而使其临床推广价值得以提升。⑤注意早期发现和早期预防,中医辨证应当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如胃镜下黏膜的形态变化,定期复查,早期干预,根据不同病期、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治,做到方随证变。  相似文献   

3.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理阶段,治疗不及时或者误治易演变为胃癌,给患者的健康、生活带来很大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当前来看,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以短时间内控制病程发展,认为此病是不可逆的。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在临床运用的结果打破了这一论断,部分实现逆转。针对这个突破,现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这一课题为主,在逆转癌前病变这一优势的基础上,主要筛选近年来各医家运用中医药治疗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相关研究做以下总结,为以后临床胃癌的防治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敏 《山东中医杂志》1994,13(7):330-331
<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一种常见病,约占胃镜受检病例的14.2%左右,在胃癌高发区可达28.1%。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CAG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徐采朴报道CAG伴有肠化生合并不典型增生者,其癌变率为5.4%。中外学者已将胃癌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胃癌前病变、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肠腺化生的演变。国外应用手术或西药治疗并不理想,而应用中医药治疗却有广阔前景。近年来报道甚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赵克学  单兆伟 《陕西中医》2006,27(12):1600-1600,F0003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作为一种癌前状态,在中医称之为“胃痞”,“胃痛”,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早在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认为是重要的癌前病变。中外学者已将胃癌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胃癌前病变。手术或西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医药对干预及逆转胃癌前病变效果较好。笔者有幸侍诊于著名脾胃病专家单兆伟教授,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兹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治疗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合并有胃黏膜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和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是重要的胃癌癌前疾病,倍受医界重视,也是中医药发挥治疗优势的病种与研究重点,被列为国家攻关项目和“十一·五”支撑计划,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研究,我们特邀请国内在该领域有较深造诣的名老中医和中青年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介绍各自的研究体会与治疗经验,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胃癌发生前多数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演变过程,目前较为认可的人胃癌的发生模式是1988年Correa提出的:"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大肠型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重度)-胃癌(肠型)".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发病机理及中医辨证分型和病机特点的研究,结合临床治疗经验,提出了以健脾益胃、扶正固本为治疗基本大法,同时应配合活血化瘀、行气消痞以改善胃粘膜病理状态,清热解毒、化湿祛邪、根除幽门螺杆菌以治标,从而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现代医学对胃癌前病变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临床仍缺乏理想阻断或逆转这种病变的手段.中医药在这一领域中独具特色,并初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难治病之一。国内外医学家一致认为CAG是胃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尤其在与胃息肉同时存在时,CAG肠化合并中度至高度不典型增生时可发生癌变。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优势。现对近几年来中医对CAG的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综述近年中医药从毒论治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进展。“毒邪”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解毒是阻断甚或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进展的重要治法。从对胃黏膜损伤后修复的干预,对胃肠激素的调节,对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及对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等方面,总结分析中医药从毒论治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越  谢胜 《环球中医药》2011,4(5):396-399
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痛"、"胃痞"等范畴,通过辨证治疗常可以逆转或稳定其病理异常表现.近年来中医应用非药物疗法治疗本病的研究渐多,本文从针刺调理脾胃功能、穴位埋线疏通经络、穴位注射培脾土化瘀滞、温敷以固后天之本等方面,对近5年来治疗本病的非药物研究状况作一综述.发现临床试验尚有些许不足,如存在小样本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中药善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伴有胃黏膜异型增生 (Dys)和 (或 )肠上皮化生 (IM)的治疗效果 ,并观察癌基因蛋白 p2 1(p2 1)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伴有Dys和 (或 )IM的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给予善胃方 ;对照组 ,给予猴头菌片。结果 :①善胃方在总体疗效方面 (90 0 0 % )优于猴头菌片对照组 (5 6 6 7% ) ,P <0 0 5 ;②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腺体萎缩程度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③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黏膜Dys、IM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④中药治疗组中 ,黏膜 p2 1表达经治疗显著降低P <0 0 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p2 1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中药善胃方对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使黏膜Dys、IM改善 ,降低 p2 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马佳乐  李慧臻 《陕西中医》2019,(11):1646-1648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中医药在CAG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疗效。中医临床可以运用辨证论治的理论,选用经验方、中成药、中医外治法等措施有效地治疗CAG,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中医病因病机和辩证论治的杂乱多样;临床研究尚无同意诊断标准;临床研究对疾病远期疗效观察不足。结合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本文从辨证论治、中药方、中成药和中医外治的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并多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胃脘痞满、疼痛、食欲减退、嗳气、泛酸等,属于祖国医学“胃痞”、“胃脘痛”范畴。CAG被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而在其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则称为胃癌的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rastic cancer,PLGC)。目前中医开展CAG伴IM和Dys的治疗工作已有多年,众多的临床报道及病理证实,中药可使部分IM…  相似文献   

17.
在发挥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的基础上,结合西药根治病菌的优势,通过饮食调理,心理调节等方法,综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取得单一治法所不可亟及的临产疗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证的病因病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血瘀的关系及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探讨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运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1990—2014年文献,对其中符合要求的21篇文章进行汇总、分析。血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其发生与血液的高粘高凝状态、血液循环障碍等关系密切;中医临床采用辩证分型、基本方加减及中西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中医药对本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减轻临床症状甚至逆转疾病发展趋势,但对本病血瘀证的实验研究仍较匮乏,治疗方法及疗效评判不统一,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寇媛  闻新丽  薛峰 《陕西中医》2021,(9):1233-1235,1298
目的:观察养胃清热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病理表现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AG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给予养胃清热化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97例,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理表现。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26%高于对照组8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改善方面,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养胃清热化瘀汤治疗CAG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