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内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采集2004至2008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房临床分离PA共3532株,选择亚胺培南(IMP)和美罗培南(MEM)对PA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对IMP和MEM的总耐药率分别是48.44%和46.75%。2005年对IMP的耐药率是60.59%,而2008年的下降到36.79%(P〈0.01)。2005年MEM的耐药率是75.23%,而2008年下降到25.95%(P〈0.01)。结论PA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情况严重,对于PA的感染,应在药敏指导下用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已得到明显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舟山海岛地区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PA菌株金属酶、外排泵MexABOprM和外膜孔蛋白OprD2表达水平及其与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舟山市两家医院的PA株35株,琼脂稀释法测定PA对IMP和MEM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亚胺培南-EDTA(IMP-EDTA)纸片法对耐药PA菌株筛选MBL,同时用PCR法对IMP和VIM进行检测;SYBR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外排泵MexAB-OprM和孔蛋白OprD2的表达水平.结果 35株PA菌株对IMP和MEM耐药率分别为42.86%和34.28%;IMP-EDTA纸片法和PCR扩增结果一致,仅2.86%( 1/35)检测到MBL,为IMP-1型金属酶;66.67% (8/12) MEM耐药菌株MexAB-OprM高表达,明显高于敏感菌株(P< 0.05);53.33% (8/15) IMP耐药菌株OprD2低表达,明显低于敏感菌株(P<0.05).结论 在舟山海岛地区MexA B-OprM高表达和OprD2表达降低可能分别导致MEM和IMP耐药;而金属酶不是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内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及其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集2001-2005年病房临床分离PA共2 629株,测定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5 a总耐药率分别是49.54%和55.57%。2001年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是47.86%,2005年上升到60.59%(P<0.01)。2003年对美洛培南的耐药率是36.63%,2.005年上升到75.23%(P<0.01)。结论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已十分突出,对于PA的感染,应在药敏指导下用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应该适当控制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与其产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的关系.方法 收集并鉴定PA临床分离株,采用头孢西丁敏感试验对产AmpC酶的菌株进行初筛.运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固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检测头孢菌素类与碳素霉烯类抗生素对PA筛选菌株的抗菌活性.采用三维确认试验检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产生AmpC酶的情况.结果 PA筛选菌株对头孢呋肟钠(CXM)、头孢噻甲羧肟(CAZ)、头孢噻肟钠(CTX)、头孢哌酮钠(CFP)及盐酸头孢吡肟(FEP)的耐药率分别为100%、36.3%、63.6%、54.5%、22.7%;对亚胺培南(IPM)、帕尼培南(ETP)、美罗培南(MEM)的耐药率分别为40.9%、45.0%、18.1%,部分菌株对所有试验用药均耐药.IPM、ETP、MEM对PA筛选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19 μg/ml,且各试药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值与MIC值相差较大,约36.0%菌株的MBC是MIC的16~32倍.约22.6%菌株检测出产生AmpC酶.结论 我市医院近半年来收集的PA对第4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FEP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临床用碳青毒烯类抗生素MEM的敏感性明显高于IPM与ETP,但有较大比例的耐药菌株出现;部分菌株耐药性形成可能与其产生AmpC酶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国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分布。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用PCR扩增和测序检测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菌株;通过改良霍奇试验(MHT)和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协同试验(DDST)进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利用PFGE及MLST对产酶菌株做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与结论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亚胺培南MIC处于较低水平;KPC-2和IMP-4为本研究发现的主要酶型;肺炎克雷伯菌IMP的遗传背景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6.
陶春梅  龚雅利 《安徽医药》2019,23(5):1032-1035
目的 分析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型别、耐药特点以及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2011年6月至2017年7月共6年分离的280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和ICU病房的痰液标本,进行ERIC-PCR(肠杆菌基因间保守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型及药敏试验分析,并检测12种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 分型结果表明主要存在A、G、H三种优势型别的流行,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低于全国耐药监测数据,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平均不敏感率分别为10.4%和7.1%。在35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菌株中,碳青霉烯酶IMP和VIM的携带率分别为8.57%和5.71%。结论 肺部感染以及A、G、H三种优势型别细菌是铜绿假单胞感染防控的重点对象,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菌株中主要携带IMP和VIM两种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但阳性率较低。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逐年升高,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大多数 β-内酰胺酶稳定并对细菌外膜具有高渗透率 ,因此成为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最强的抗菌药。此外 ,除铜绿假单胞菌外 ,亚胺培南、帕尼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革兰氏阴性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 2具有高亲和力。在铜绿假单胞菌中 ,亚胺培南和帕尼培南对 PBP2具有高亲和力 ,而美罗培南对 PBP3具有亲和力。然而 ,已有报道 ,一些临床分离菌由于产生金属β-内酰胺酶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在日本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菌 (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和粘质沙雷氏菌 )携带可转移的碳青霉烯耐药基因 bla IMP。金属 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及碳青霉烯酶的研究。方法用VITEK60型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鉴定药敏系统及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检测碳青霉烯酶VIM、IMP、OXA-23和OXA-24。结果217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其次是亚胺培南,再者是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的中介率分别是27.6%和19.8%;20株亚胺培南耐药菌中,PCR扩增VIM、IMP和OXA-24均阴性;OXA-23基因扩增显示19株(95%)阳性,PCR产物并经序列分析证实为OXA-23。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长期广泛应用使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不断升高;产OXA-23型β-内酰胺酶是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P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方法用17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2001年~2003年病房临床分离的PA1128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PA三年来对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26.38%、37.37%和25.39%;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27%、24.55%和15.77%;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2002年为25.49%,2003年为22.77%;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7.86%、39.90%和33.77%;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003年为36.63%。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PA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对于PA的感染,应在药敏指导下用药,目前经验性治疗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头孢吡肟,应该适当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顾红燕 《中国药房》2011,(22):2045-2047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病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调取我院2008-2010年38个科室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医嘱信息,结合《医院感染管理通讯》公布的细菌分离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情况,判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合理应用情况。结果: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年内用量基本稳定,以重症监护室和老年患者集中的干部科室为主。至2010年,美罗培南替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成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首选。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1.
刘俊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89-2491
目的通过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细菌培养结果等,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择160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对菌株进行耐药性实验检查。抗菌药卡包括美洛培南(MEM)、亚胺培南(IMI)、头孢他啶(CAZ)、庆大霉素(GEN)、阿米卡星(AK)、环丙沙星(CIP)、氨曲南(ATM)、左氧氟沙星(LEV)、美洛西林(MEZ)、氯霉素(CMP)、哌拉西彬他唑巴坦(TZP)和头孢哌酮/舒巴坦(SCF)。以亚胺培南(IMI)和头孢他啶(CAZ)为底物,对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进行筛选。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CMP耐药率最高,为93.75%。对MEM耐药率最低,为18.13%。铜绿假单胞菌对美洛培南敏感率为81.88%,显著高于亚胺培南的敏感率6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4.34,均P〈0.05)。美洛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杆菌MIC值≤1μg/mL菌株比例为76.9%,显著高于亚胺培南,MIC值2~4μg/mL菌株比例为23.1%,显著低于亚胺培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5.43、5.43,均P〈0.05)。32株铜绿假单胞杆菌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19.4%。以CAZ为底物阳性11例,以IMI为底物阳性21例。结论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而对美洛培南敏感性较高,耐药菌株金属β-内酰胺酶表达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998—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两种非发酵菌耐药性水平变化情况,以及耐药率与抗生素使用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1998—2010年本院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两种非发酵菌分离及耐药情况,同时调查同期抗生素的使用消耗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分析抗生素的用药频度(DDDs),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头孢他啶较敏感,耐药率在20%左右,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都超过了3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上升较快,到2010年接近40%,耐药率较低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但也超过了30%。统计结果显示亚胺培南、氨曲南的使用DDDs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DDDs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铜绿假单胞菌与不同类抗生素累计DDDs之间相关性统计显示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与头孢哌酮、氨曲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之间,复方制剂的使用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之间,碳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使用与头孢哌酮、氨曲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不同类抗生素累计DDDs之间相关性统计显示,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与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之间,复方制剂的使用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之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噻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之间呈正相关。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两种非发酵菌造成了很大压力,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分离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 对75所四川 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M100-27th版判断 结果。结果 收集2017年1月—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共17657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314株,占29.1%,革兰阴性菌125262 株,占70.9%。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26.8%和79.9%。甲氧 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绝大多数测试药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 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肺炎链球菌非脑 膜炎株儿童株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2%。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耐药率低于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 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6.6%和59.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3.5%和11.8%。结论 临 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仍较高,尤其是肠杆菌科细菌各菌属均出现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监 测,遏制耐药细菌的进一步流行播散。  相似文献   

14.
张袆捷  胡艳秋 《中国药房》2008,19(17):1317-1318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取痰液中培养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55株,经K-B法检测耐药性。采用外膜蛋白图谱,对其外膜蛋白OprD2进行SDS-PAGE分析,双纸片增效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结果:根据耐药性分为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菌耐药36株和敏感19株。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株不同程度OprD2减少,耐药组OprD2相对含量明显低于敏感组(P<0.01);产金属β-内酰胺酶6株,检出率10.9%。结论:OprD2的减少和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尿路感染病原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宇  王大果  欧逸华 《中南药学》2009,7(4):311-313
目的研究尿路感染病原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尿液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326株,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ESBLs纸片法筛选和确证试验。操作按NCCLS-2006年标准进行。结果326株病原菌中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223株,其中产ESBLs的有99株,占44.40%,分别为大肠埃希菌73株,肺炎克雷伯菌2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20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排在前3位的是美罗培南(10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0%)、阿米卡星(84.9%)。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排在前3位的是芙罗培南(10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3.1%)。结论本院尿路感染病原菌中分离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多重耐药率高,临床应参考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45(7):679-685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病房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8年间我院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送检标本的细菌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 2018年共分离非重复临床分离菌212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63株(73.6%)、革兰阳性菌560株(26.4%);标本类型以痰液(62.6%)、 尿液(12.8%)、脑脊液(8.9%)和血液(8.6%)为主;分离居前5位的细菌是鲍曼不动杆菌(20.3%)、肺炎克雷伯菌(16.4%)、铜绿假单 胞菌(14.5%)、大肠埃希菌(8.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7.7%);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65%,铜绿假单胞 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在30%左右,肺炎克雷伯菌2015—2016年对碳青霉烯类的药物耐药率均<30%,2017年对碳青霉 烯类药物耐药性明显升高(亚胺培南41.3%、美罗培南41.9%),2018年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亚胺培南 3.4%、美罗培南3.4%),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药物耐药率仍较低(<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由57.9%降 至15.8%,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是血液和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居首 位的细菌,二者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均>80%,在脑脊液中还分离到2株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科 氏葡萄球菌。结论 神经外科病房临床分离菌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的分 离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非发酵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也呈上升的趋势,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7.
骨科感染创面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感染创面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和可能机制。方法:检测37株骨科感染创面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D2及金属β-内酰胺酶的表达情况,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临床情况。结果:37株实验菌株中,15株对亚胺培南敏感,2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其中有17例与ICU或呼吸内科住院有关,耐药株患者中APACHEⅡ评分达12以上占45.5%,平均住院时间(26.9±7.5)d,2周内有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使用史者45.5%(10/22);敏感株患者中APACHEⅡ评分〉12者6.7%,平均住院时间(13.5±6.6)d,2周内有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使用史者0%(0/15)。OprD2相对含量耐亚胺培南菌株组为(2.65±0.54)%,明显低于亚胺培南敏感菌株组的(5.38±0.81)%(P〈0.01)。37株实验菌株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5株(13.5%),并均在耐亚胺培南菌株组中。结论:他科输入、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是骨科感染创面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能耐药的主要原因,而OprD2的含量减少和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骨科感染创面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能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病房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8年间我院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送检标本的细菌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 2018年共分离非重复临床分离菌212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63株(73.6%)、革兰阳性菌560株(26.4%);标本类型以痰液(62.6%)、 尿液(12.8%)、脑脊液(8.9%)和血液(8.6%)为主;分离居前5位的细菌是鲍曼不动杆菌(20.3%)、肺炎克雷伯菌(16.4%)、铜绿假单 胞菌(14.5%)、大肠埃希菌(8.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7.7%);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65%,铜绿假单胞 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在30%左右,肺炎克雷伯菌2015—2016年对碳青霉烯类的药物耐药率均<30%,2017年对碳青霉 烯类药物耐药性明显升高(亚胺培南41.3%、美罗培南41.9%),2018年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亚胺培南 3.4%、美罗培南3.4%),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药物耐药率仍较低(<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由57.9%降 至15.8%,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是血液和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居首 位的细菌,二者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均>80%,在脑脊液中还分离到2株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科 氏葡萄球菌。结论 神经外科病房临床分离菌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的分 离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非发酵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也呈上升的趋势,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加强医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及细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