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中央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和眼部动脉血流速度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诊断价值的大小。方法 对128例230只眼早期原发性开角型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48例96只眼正常对照组进行上述4种诊断。方法 的检测,计算各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指数,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检验.结果 各方法诊断指数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并得出这4种检测方法在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P-ERG>P-VEP>中央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眼部动脉血流速度测量。结论 P-ERG,P-VEP和中央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较眼部动脉血流速度检测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上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图形视网膜电图、视网膜电图的明适应负反应和多焦视觉诱发电位3个视觉电生理检查可客观评价青光眼损害,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供一些客观评价,本文综述了几个最有前途的检测早期青光眼损害的视觉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几种视觉电生理检查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青光眼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的指标。方法:选择36例(7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例(12眼)可疑性青光眼患者和30例(60眼)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视网膜振荡电位(OPs)、闪烁光视网膜电图(FLERG)、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检查,并与视野指数、眼压、视力等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ERG、PVEP、OPs表现异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LERG振幅降低,但和FERG同样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特别是视野改变出现前),PERG的异常率较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OPs与C/D负相关,与视野指数、眼压、视力不相关。PERG振幅与视野指数和眼压负相关,与C/D和视力不相关。PVEP潜伏期与视野指数和C/D正相关,而与眼压不相关。结论:统计学结果表明,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不同的表现形式,可选用不同的检查指标。在早期眼底改变出现前(C/D不大),如眼压升高,PERG应为比较敏感的指标;而一旦眼底发生改变,尽管眼压不高,可选用OPs或PVER作为观察指标。对早期和中晚期青光眼,PERG诊断和监测价值较好。联合多种视功能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种视觉电生理联合全自动视野计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的指标。方法 选择10例(2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对照者10例(20眼)分别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检查;还对正常对照组、青光眼组中各5例10眼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检查;青光眼组10例(20眼)和正常对照组8例(16眼)行蓝黄视野(B/Y)、标准视野(W/W)检查。结果 P-ERG的N95潜伏期延长较敏感;P-VEP的P100波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ERG二阶反应振幅下降,并随离心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B/Y视野检查的视野异常阳性率显著高于W/W视野。结论 B/Y视野检查联合多种视功能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较敏感。在眼底杯/盘比未出现改变的早期诊断中,B/Y视野和PERG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种视觉电生理联合全自动视野计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的指标。方法:选择10例(2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对照者10例(20眼)分别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还对正常对照组、青光眼组中各5例(10眼)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检查;青光眼组10例(20眼)和正常对照组8例(16眼)行蓝黄视野(B/Y)、标准视野(W/W)检查。结果:PERG的异常率较高,PERG的潜伏期延长较敏感,mERG二阶反应黄斑区振幅下降,随离心度的增大,振幅逐渐变小,潜伏期延长,PVEP的P100波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B/Y视野异常与W/W视野异常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B/Y视野检查联合多种视功能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较敏感。早期诊断中的B/Y视野敏感性高;若眼压差大,眼底C/D未出现改变,则PERG可作为较敏感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蓝育青  葛坚 《眼科学报》1998,14(4):199-203,235
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觉电生理和计算机自动视野检查结果的变化特征并对其视功能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寻找比较敏感和特异的参数,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较早期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例可疑性青光眼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视网膜振荡电位,视网膜电图,视诱发电位和Humphery计算机自动视野检查。  相似文献   

7.
多焦电生理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分为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和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两种。mfERG可以分别了解视网膜内层和外层对应于视野各部位的视功能。青光眼对视网膜造成的损害主要是视神经纤维层。本文介绍青光眼患者mfERG的波形改变,着重探索mfERG波形中可能所含的视神经纤维层成分,并探讨了mfERG在诊断青光眼中的局限性。mfVEP作为客观视野检查法近几年也在青光眼的视功能检查中得到一定的重视,本文介绍了mfVEP在青光眼患者中的波形改变与视野改变的对应性.以及mfVEP两眼不对称性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视觉电生理技术中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PERG)、明视负波反应(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PhNR)、多焦点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多焦点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以及暗适阈值反应(scotopic threshold response,STR)等检查方法,被应用于评价各阶段青光眼病程的变化,可为早期诊断提供帮助.PERG、PhNR能直接反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 ganglion cell,RGC)的功能以及视神经的功能状态.PERG指标最敏感,能在可疑青光眼时期反应发生变化;PhNR现阶段用于评价RGC的损伤程度;mfERG可评价RGC功能的空间分布,其二阶反应变化的空间分布与视野较相近;患者对mfVEP检查的配合度较标准视野检查的配合度好且客观,结果更敏感、特异;STR需要较苛刻的刺激条件,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STR对青光眼患者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种视觉电生理联合对比敏感度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的指标。方法选择42例(60只眼)POAG患者30例(60只眼),可疑性青光眼患者30例(60只眼),正常对照者行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及对比敏感度(CS)检查。结果 P-ERG的N95潜伏期延长较敏感;P-VEP的P100波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可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比敏感度在18.0c/d阈限升高(P<0.01);青光眼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敏感度比较在12.0c/d、18.0c/d阈限升高(P<0.01)。结论 P-ERG、P-VEP及CS联合检测,对于发现POAG早期发生的视网膜视神经损害,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检测手段,对POAG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意义。如眼底、视野未出现明显异常,P-ERG与CS的异常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HRT-Ⅱ、PERG及PVEP在原发开角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 (HRT -Ⅱ )、图形视网膜电图 (PERG)、图形视诱发电位 (PVEP)计算机视野等检测方法在原发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原发开角型青光眼 18例 (3 2眼 ) ,可疑青光眼 19例 (3 2眼 ) ,正常对照者 2 6例 (3 2眼 ) ,分别进行HRT -Ⅱ、PERG、PVEP、计算机视野检测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算每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正常组、可疑组、青光眼组间对比 ,HRT -Ⅱ、PERG、PVEP的检查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 <0 0 1,视野检测正常组与可疑组无统计学差异P >0 0 5 ,而正常组与青光眼组对比P <0 0 1。各方法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PERG >HRT -Ⅱ >PVEP >视野。结论 :PERG、HRT -Ⅱ较为敏感 ,联合多种检查方法对原发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及其视觉通路,最终导致视觉功能损害的疾病。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及其轴突数目进行性丢失、视盘凹陷、视野缺损为特征。静态自动视野计检查是评估青光眼病程进展的金标准,但其结果往往受到患者主观因素的限制。近年来视觉电生理技术飞速发展,虽还不能代替传统的视野检查,但作为补充,其能在青光眼视野缺损前即出现振幅及潜伏期的改变,为早期青光眼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本文主要对三种特殊类型的视网膜电图以及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获得的后极部视网膜厚度丢失程度与蓝黄视野缺损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37眼可疑青光眼;17例26眼早期青光眼;10例16眼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别进行标准视野检查、蓝黄视野检查、并用RTA获得后极部视网膜地形图。对获得的W/W、B/Y、RTA后极部视网膜厚度损伤程度分别进行等级评分,用Spearman等级相关来评价三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并用直线回归分析评价RTA预测青光眼损伤程度的能力。结果(1)RTA测得的后极部视网膜厚度丢失程度与W/W视野检查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相对较小(r=0.601),但回归系数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01)。(2)RTA测得的后极部视网膜厚度丢失程度与B/Y视野检查损伤程度有较高的相关性(r=0.864)。相应的回归系数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01)。结论RTA后极部视网膜厚度测量是一种新的评估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途径,与蓝黄视野检查缺损程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种方法结合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明视负向反应(PhNR)和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的结果作为评估青光眼的诊断指标.10例对照组和15例早期青光眼患者接受了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量,眼压(IOP)测量,眼底检查和视野检查.同时进行图形视网膜电图和全视野视网膜点图纪录.青光眼组的平均偏差和图形平均标准偏差显著较低(P<0.001,P<0.01).PERGN95,PhNR,b波以及PhNR/b波的幅值显著较低(P<0.001).眼压升高降低了PERG与PhNR的振幅.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激光、手术实现对眼压的管理,延缓青光眼的进展,但不能逆转已受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青光眼早期患者多无症状,往往明确诊断为青光眼时多已发生了不可逆性视野及视神经损害,造成了视功能的永久丧失。因此,早期诊断青光眼是保护视力的重要步骤。近年来,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 VEP)成为一种新的检测技术,被用于青光眼的早期检测与随访。本文就近年来ic VEP在青光眼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分析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对正常人61例(61只眼)、青光眼患者30例(46只眼)及青光眼待排者12例(20只眼)行后极部视网膜厚度测量,所取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该处视网膜厚度的数据及二维、三维图像。所得数据用SAS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人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图呈马蹄形,上下对称,黄斑鼻侧视网膜较颞侧厚10.45%(p<0.01)。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变薄,伴有正常形态的消失。正常人与青光眼患者后极部平均视网膜厚度及9个测量点之间视网膜厚度分别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25只早期青光眼中,11只眼有早期青光眼视野改变,14只眼视野检查正常。该25只眼中,6只眼RTA检查正常,其余19只眼视网膜均有不同程度变薄及厚度图形态异常。RTA检查对早期青光眼的敏感性较视野检查要高(p<0.05)。正常人与青光眼待排者后极部平均视网膜厚度及9个测量点视网膜厚度分别比较,第7个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5、6、9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1、2、4、8点及后极部平均视网膜厚度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20只待排眼中除1只眼视野检查有下方可疑旁中心暗点外,其余眼视野检查均正常;10只眼RTA检查发现视网膜有不同程度变薄及厚度图形态异常,另10只眼RTA检查正常。青光眼患者及青光眼待排者共10例(18只眼)在平均追踪观察9.6个月后,再行后极部RTA复查,结果显示复查前后视网膜厚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分析有助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并可用于青光眼患者治疗和病情进展的监测及青光眼待排患者的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16.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多年来,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视乳头、视野和眼压的改变,而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主要依据于视乳头的结构改变和视野缺损,但这些发现往往意味着青光眼已发展到一定程度。近年来,逐渐开展了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研究,许多作者认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可作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依据之一。为评价这种方法,现将有关文献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王梅  葛坚  刘嫣芬  蓝育青 《眼科研究》2000,18(6):536-538
目的 比较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视觉电生理检查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损害中的敏感性并分析其间相互关系。方法 对早期、进展期或晚期POAG患者26例(50眼)联合进行OCT及PERG、PVEP和OPs的检查。结果 OCT测量RNFL厚度在POAG早期中的异常率为40.91%,低于PERG(78.95%)和PVEP的异常率(64.64%),高于OPs(28.57%)。RNFL百度与PVEP和PERG振幅显著正相关,与PVEP潜伏期负相关,与OPs总值不相关。结论 联合OCT测量RNFL厚度与视觉电生理检查更有利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安晶 《眼科研究》2010,28(11):1091-1096
色觉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视网膜锥体细胞的特殊感觉功能。一般先天性色盲多无自觉症状,通常在体检中进行常规色觉检查时被发现。继发性色觉障碍更需要及早明确原发疾病对色觉是否产生影响。色觉检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发现疾病早期特有的表现尤为重要。色觉检查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数属于主观检查法,包括假同色图测验、色相排列测验和色盲镜等;客观检查以视觉电生理检查为主,其中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视网膜密度检测、CT扫描等有助于明确视神经、视网膜及黄斑病变的形态学评估。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属于客观的功能学检查方法,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色觉的评定及对某些继发性色觉改变的早期诊断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就临床电生理在继发性色觉障碍疾病中的特征性表现及早期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查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张莉  朱英 《国际眼科杂志》2005,5(4):724-726
青光眼是一组以眼压升高、视功能和视神经受损为综合表现的致盲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早期诊断常依赖于视野检查,现有研究证实,视网膜神经纤维的受损早于视野缺损,通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查有利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其检查方法可分形态学检查和厚度测量法两大类。包括:手持检眼镜检查、无赤光眼底照相、视神经纤维分析仪、视网膜厚度分析仪、扫描激光拓扑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激光偏振扫描仪等,本文将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RetinalNerve Fiber Layer Defects·简称RNFLD)是一种最新的开角型青光眼诊断方法。1972—1973年,Hoyt首次作了青光眼眼底RNFLD的初步报道。1977年,岩田氏又作了1000例观察,提出了进一步的看法:认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缺损是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它出现于视野损害及病理性视乳头凹陷之前,对早期防治青光眼有重要意义。此项检查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而国外有些医生已把它列为常规检查,使其在视神经、视网膜病变及青光眼的诊断、病程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性等方面逐渐被认识,大大推动了对这些疾病的研究。现将所阅部分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RNFLD的解剖及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