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中血清S100B、S100A6、S100P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糖尿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408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分为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和正常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S100B、S100A6、S100P、肌钙蛋白I(cTnI)水平;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ACS的危险因素,并作S100B、S100A6、S100P及三者联合检测对ACS受试者的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ACS组血清S100B、S100A6、S100P、cTnI水平显著高于S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ACS组患者分成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3个亚组进行分析,3个亚组的S100B、S100A6、S100P及cTnI峰值水平递升,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S组血清S100B及S100P水平均与cTnI峰值水平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100B、S100A6和S100P均为ACS的独立危险因素;S100B、S100A6、S100P及三者联合检测对ACS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4、0.658、0.860、0.916,结果均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糖尿病人群中血清S100B、S100A6、S100P水平与ACS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ACS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终末糖基化产物受体(RAGE)的配基S100B、S100A6、S100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882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检测血清S100B、S100A6、S100P、游离RAGE(sRAGE)、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1)、稳定型心绞痛(SA)组(n=211)及ACS组(n=420)。结果:ACS组血清S100B、S100A6、S100P和TNF-α水平[(103.73±56.90)ng/L、(5.28±4.15)μg/L、(8.73±7.96)μg/L、(87.82±39.30)ng/L]均显著高于SA组[(81.93±27.65)ng/L、(4.36±2.45)μg/L、(3.41±3.08)μg/L、(71.88±30.70)ng/L]和对照组[(78.00±22.71)ng/L、(3.97±2.57)μg/L、(3.38±2.74)μg/L、(57.07±27.23)ng/L,P0.01];ACS组血清sRAGE水平高于对照组[(724.01±320.37)ng/L对(652.55±351.24)ng/L,P0.01]。进一步将ACS组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UA/NSTEMI)2个亚组进行分析,STEMI亚组的S100B、S100A6、S100P水平高于UA/NSTEMI亚组;ACS组血清S100B水平与肌钙蛋白I(cTnI)峰值水平相关(P0.05),血清S100P水平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cTnI峰值水平均有相关性(P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S100B、S100A6、S100P和传统危险因素均与ACS发病相关。结论:血清S100B、S100A6、S100P水平与ACS相关,与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相关,它们在ACS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住院350例患者分为3组:ACS1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100例和对照组100例;采用ELLSA法检测血清OPG、sRANKL,同时测定hs-CRP水平;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3组血清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数目(1,2,3支血管病变)及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CS组血清OPG、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及SA组(P<0.01),且随病变血管支数增加而增高(P<0.01);与之相反,血清sRANK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及SA组(P<0.01),且随病变血管支数增加而减低(P<0.01);冠心病患者OPG水平与Gensini评分、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1);sRANKL水平与Gensini评分、hs-CRP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OPG、sRANKL、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提示OPG系统可能通过干预血管炎症反应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清S100B蛋白、S100A6蛋白、S100P蛋白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上海市浦东医院急诊科及心内科收治的ACS患者291例,随访30 d,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事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S100B蛋白、S100A6蛋白、S100P蛋白、CRP水平,ACS患者MACE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清S100B蛋白、S100A6蛋白、S100P蛋白及CRP水平对ACS患者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1)本组患者随访期间失访12例,MACE发生率为18.3%(51/279);最终纳入27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228例、事件组51例。(2)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2型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事件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S100A6蛋白、S100P蛋白及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100B蛋白[RR=1.280,95%CI(1.082,1.515)]、S100A6蛋白[RR=1.435,95%CI(1.134,1.815)]、S100P蛋白[RR=1.439,95%CI(1.160,1.785)]、CRP[RR=2.181,95%CI(1.245,3.821)]水平是ACS患者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S100B蛋白、S100A6蛋白、S100P蛋白、CRP水平预测ACS患者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1、0.815、0.823、0.917。结论血清S100B蛋白、S100A6蛋白、S100P蛋白、CRP水平是ACS患者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对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S100A1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52例ACS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冠状动脉硬化程度(Gensini)评分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ACS病人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63例)、重度组(47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Neu5Ac、S100A1水平差异。ACS病人出院后随访6个月,根据病人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45例)和预后良好组(10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eu5Ac、S100A1水平对ACS病人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Neu5Ac、S100A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Neu5Ac、S100A1水平及Gensini评分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血清Neu5Ac、S100A1水平及Gensini评分高于轻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eu5Ac、S100A1水平及Ge...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 水平的变化.方法: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的冠心病患者80例,分为ACS组(53例) 、稳定型心绞痛(SA)组(27例),以23例CAG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入院时外周血清PAPP-A水平, 分析不同组别间及ACS组、SA组中冠状动脉病变不同程度者PAPP-A水平的变化,并分析PAPP-A水平与TnT、CK-MB的相关性.结果:①ACS组的PAPP-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组(P<0.01),正常对照组与SA组之间及ACS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亚组PAPP-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APP-A水平与CK-MB、TnT水平无显著相关;③ACS组、SA组中冠状动脉病变不同程度亚组PAPP-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APP-A水平对ACS早期诊断可能有一定的意义,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PAPP-A水平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中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2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血清LOX-1、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①ACS组患者血清LOX-1、MMP-9水平高于SA组(均P<0.05)及对照组(均P<0.01);SA组患者血清LOX-1、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ACS患者治疗2周后LOX-1、MMP-9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②LOX-1、MMP-9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分别为0.786、0.71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S患者血清LOX-1、MMP-9水平显著升高,二者可作为斑块不稳定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血清水平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将1263例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n=396)、SA组(n=451)和ACS组(n=416)。再将ACS组分为ST段抬高型心梗组(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梗(UA/NSTEMI)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TRP1水平。结果:ACS组血清CTRP1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SA组血清CTRP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TEMI组血清CTRP1水平显著高于UA/NSTEMI组(P<0.01)。SA亚组分析显示,多支病变组血清CTRP1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冠心病患者血清CTRP1水平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CTRP1可能参与冠心病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血清sCD40L、MMP-2 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ACS患者61 例,稳定型心绞痛(SA) 患者19 例及正常对照组30 例.随机将ACS 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33 例) 和常规治疗组(28 例),比较各组间血清sCD40L MMP-2 及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 ACS 组与SA 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sCD40L MMP-2 及hs-CR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CD40L MMP-2、及hs-CR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降低ACS 患者血清sCD40L MMP-2及 hs-CRP 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从而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联合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两种炎症指标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正常对照组30名、稳定型心绞痛(SA)组2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63例,将ACS患者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1例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32例两组.分别检测各组CRP、肌钙蛋白I(cTnI)及全部样本血清脂联素的水平.结果 CRP水平ACS组与SAP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PN水平ACS组明显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cTnI水平ACS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ACS组血清APN与CRP呈负相关(r=-0.516,P<0.05),而与其他指标无相关.SA组APN与其他指标亦无显著相关.结论 脂联素在冠心病中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水平显著降低可预测ACS的发生及发展,动态监测血清APN水平有可能成为诊断冠心病、观察病情、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