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疗性抗体药物研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问世,使研究和生产治疗性单抗药物成为现实.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新型的重组抗体技术也随之而生.人们可以利用DNA重组技术对鼠源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构建合成或半合成抗体库及噬菌体抗体库,从中筛选获得人源抗体,甚至利用转基因小鼠直接获得人源抗体.抗体药物发展的趋势也从鼠源、人一鼠嵌合、人源化到全人源.近年...  相似文献   

2.
全人单克隆抗体与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治疗性单克隆抗体(mAb)的现状和前景,鼠源性mAb由于可引起免疫反应而削弱其疗效,因而逐渐被人源化mAb所取代。但是,人源经过程繁复且费用昂贵,从而出现全人mAb取代人源化mAb的趋势。本文介绍了两种生产全人mAb的主要方法--噬菌体显示技术和转基因小鼠,并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全人单克隆抗体与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治疗性单克隆抗体(mAb)的现状和前景。鼠源性mAb由于可引起免疫反应而削弱其疗效,因而逐渐被人源化mAb所取代。但是,人源化过程繁复且费用昂贵,从而出现全人mAb取代人源化mAb的趋势。本文介绍了两种生产全人mAb的主要方法--噬菌体显示技术和转基因小鼠,并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于雪  季强 《天津药学》2015,(2):70-72
单克隆抗体是继疫苗和重组蛋白后最重要的一类生物制剂,已成功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中。单抗药物经历了从鼠源单抗、嵌合单抗到人源单抗和全人源单抗的发展过程。随着人源化单抗应用比例的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断降低,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逐步提高,因此全人源单抗是单抗发展的趋势。本文阐述了四种有代表性的全人源单抗在免疫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5.
单克隆抗体(单抗)是继疫苗、重组蛋白后最重要的一类生物技术产品,是21世纪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战略制高点.单抗已成功应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等.单抗技术经过35年的发展,历经鼠源性(murine)、嵌合(chimeric)、人源化(humanized)和全人源单抗(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四个阶段[1-2].  相似文献   

6.
单克隆抗体(单抗)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使重组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抗体的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由于这些单抗带有人抗体的Fc片段,因此,这些抗体不仅能中和抗原,更重要的是能介导细胞毒作用和激活补体系统.这些抗体已被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癌症、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随着大规模CHO细胞生产工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抗将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单克隆抗体(单抗)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使重组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抗体的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由于这些单抗带有人抗体的Fc片段,因此,这些抗体不仅能中和抗原,更重要的是能介导细胞毒作用和激活补体系统.这些抗体已被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癌症、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随着大规模CHO细胞生产工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抗将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构建全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库,并采用真核核糖体展示技术高效筛选全人源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链抗体.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52例晚期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构建大容量的全人源抗体基因库.针对EGFR抗原靶标,应用真核核糖体展示技术对该基因库进行高效富集筛选.通过大肠埃希菌表达体系对回收的基因库进行克隆、表达,并鉴定抗体活性.结果 构建的全人源抗体基因库库容估算为4.3×1013分子.对该基因库进行3轮富集筛选后,获得EGFR富集的单链抗体基因库.对回收基因库进行克隆、表达,并随机鉴定了49个克隆,获得结合力为108~107mol/L的2株全人源抗EGFR单链抗体.结论 利用肿瘤患者外周血,结合核糖体展示技术可以较快获得具有医用价值的全人源单链抗体.  相似文献   

9.
 抗体药物的开发离不开抗体制备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的广泛应用,抗体制备技术也得以不断发展。此文概述了鼠杂交瘤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转基因小鼠技术等经典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重点介绍了新兴的单细胞逆转录PCR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生物制剂治疗风湿性疾病是近十年来风湿病诊治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进展,首个全人源化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的问世,有效推进了临床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进展。本文综述阿达木单抗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截至目前,全球共批准上市21个抗体药物,其中治疗性全人单抗药物占据了1/3,全人单抗是所有抗体药物中获批数量、研发速度和研发数量增长最快的一类。  相似文献   

12.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继噬菌体展示技术发展而来.这一技术彻底改变了抗体制备的传统途径,使抗体工程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迄今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抗体库技术.本文对与基因工程抗体相关的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及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帕泽利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该药阻断补体因子C5的活性,抑制膜攻击复合体的形成,可预防治疗补体系统异常介导的疾病。2023年8月18日帕泽利单抗由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1岁及以上的CD55缺陷蛋白丢失肠病患者。本文对帕泽利单抗的药理作用、药效学、药动学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为阴性筛选细胞,肝癌细胞系HepG-2为阳性筛选细胞,从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与HepG-2细胞系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抗体.通过PCR及ELISA鉴定,将阳性克隆转入pET22b载体中构建表达质粒.所得的基因工程菌经测序,以IPTG诱导可溶性单链抗体表达,并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最终得到能与HepC-2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抗体.  相似文献   

15.
林志  屈哲  吕建军  李珊珊  张頔  杨艳伟  李波 《中国新药杂志》2012,(14):1600-1602,1606
组织交叉反应是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考察单抗类药物与人体内非靶抗原的结合情况,为临床用药监测毒性提供参考。随着单克隆抗体研发由鼠源型向全人源化单抗的转变和发展,单抗药物的组织交叉反应试验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标本、组织选用、试验设计、抗体浓度选用和结果的综合分析等。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的经验和近年来国外组织交叉反应研究的情况,针对上述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促进和推动我国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非手术治疗是肝癌治疗的重要方面 ,放疗与化疗由于治疗药物对肿瘤组织特异性差 ,对肿瘤外组织有很大的毒副作用 ,经放疗或化疗后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肝癌的生物治疗尤其是特异性抗体的针对性治疗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但是从 1975年开始研制了近 2 0年的鼠源性的抗体并不能有效的激发人类效应器的功能 ,却会引发人抗鼠抗体的形成 ,从而引起严重的副反应。DNA重组技术的应用为解决免疫导向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鼠单抗人源化与噬菌体人抗体库技术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策略。而国内用于肿瘤治疗的单抗产品均为鼠源或人源化鼠抗体 ,人源抗体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 ,无相关产品问世 ,而美国FDA从 2 0 0 1年起已不再批准非人源抗体用于人体的临床试验。从发展趋势看 ,人源抗体的研制将会迅速占领市场 ,采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研制人源肝癌治疗性抗体将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安富荣  崔岚  王勤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4):1197-1200
阿达木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可与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特异性结合并阻止它与细胞表面TNF-α受体p55和p75的结合。2002-2009年美国和欧盟已陆续批准阿达木单抗治疗中到重度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中到重度克罗恩病、中到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和中到重度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6个适应症。文中对阿达木单抗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应用进展以及不良反应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松范 《上海医药》1999,20(11):38-39
最早的单克隆抗体是用小鼠得到的,所以会产生一种人抗小鼠抗体(HAMA)的免疫反应。随着抗体工程技术的发展,从小鼠得到的单克隆抗体越来越接近人类。一些嵌合性的或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已经被批准上市。嗜菌体表达技术和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有可能得到完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由于可以进一步减少免疫反应的危险性,将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组织交叉反应(tissue cross reactivity,TCR)是单克隆抗体药物开发过程中临床前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TCR试验的目的是发现单抗药物和靶抗原以外表位结合,为体内试验毒副作用的监控提供参考。按照FDA、EMA和CFDA要求,TCR需在新药临床申请Ⅰ期临床试验前完成。近年随着单克隆抗体研发由鼠源型向全人源化单抗的转变和发展,免疫组织化学在很多技术环节上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的经验和近年来国内外组织交叉反应研究的进展,探讨并总结单抗药物研发中TCR试验中的相多路径体系技术难点的探索和研究经验,期望能为进一步提高我国TCR试验质量,并增加TCR试验对体内毒理学评价及安全用药的参考价值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人天然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与MMP7特异结合的单链抗体(scFv),并对其特异性及活性进行分析。方法:转化MMP7质粒,分离、纯化与鉴定表达的MMP7。以MMP7为靶标对人天然噬菌体单链抗体库进行4轮的筛选富集,初步筛选到能与MMP7结合的scFv。通过ELISA和Western对所获scFv的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纯化鉴定了MMP7,筛选获得了结合MMP7的人噬菌体抗体。ELISA和Western表明筛选到的scFv特异性较好。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可直接获得特异人源MMP7抗体,为抗MMP7单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