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目的观察AB型蟑螂引诱剂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引诱效果。方法将AB型蟑螂引诱剂与面粉配制成饵料,置于玻璃方箱内.每日观察蟑螂取食状况,称取饵料并记录其消耗量,同时进行空白试验。结果对美洲夫蠊的诱食量高于对照组92.95%~130.26%,平均为113.15%;对德国小蠊的诱食量高于对照组65.35%~97.17%,平均为80.71%。结论AB型蟑螂引诱颗粒剂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具有良好的引诱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蚊虫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卫生害虫,采用引诱方法对其种群进行控制是减少其危害的重要措施。引诱防治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引诱物对蚊虫的引诱力强弱。笔者介绍了测定化合物引诱蚊虫效果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灭鼠引诱剂是灭鼠工作中的期盼,但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一直没有取得突破,一些潜在的引诱剂也未在严格的试验中得到证实,其引诱力和实际应用效果并未超过食品基饵本身。然而市场上经常出现一些自称有神奇效果的灭鼠引诱剂,有的产品在经过媒体的宣传后,对灭鼠工作造成了一些干扰和误导。为此,我们选择两种常用的急性杀鼠剂进行了市售引诱剂增耗作用的现场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种化合物对家蝇的引诱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晓畅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3,24(4)
目的 了解乳酸、正庚酸、丙烯酸甲酯、三甲基吲哚和二甲基二硫醚5种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家蝇的引诱效果.方法 将5种化合物用玉米粉稀释成不同浓度,然后将不同浓度的同种化合物分别放在蚊蝇诱捕盒的饵料盘中,在蚊帐内对家蝇成虫进行引诱实验.结果 0.1、1.0 mg/kg的乳酸,0.1、1.0 mg/kg的正庚酸,1000.0 mg/kg的丙烯酸甲酯,1.0、10.0 mg/kg的三甲基吲哚,10.0、100.0 mg/kg的二甲基二硫醚引诱的家蝇数量比对照分别多50.0%和53.0%、210.7%和77.7%、155.1%、81.6%和139.8%、137.3%和168.7%.结论 综合考虑引诱效果和化合物气味,乳酸和正庚酸可作为室内家蝇引诱剂的成分用于家蝇诱杀,丙烯酸甲酯、三甲基吲哚和二甲基二硫醚可作为室外家蝇引诱剂的成分用于家蝇防治. 相似文献
5.
毒杀社鼠的引诱剂选择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米中分别加入9类不同物质作为引诱剂,对社鼠进行室内食量观察。结果表明,5%白糖、3%菜油 5%白糖和3%猪油 5%白糖的适口性最好。毒鼠磷正常毒饵与加糖毒饵对比显示,后者对社鼠的适口性更佳,两者的摄食量具有显著差异。因此,白糖在毒杀社鼠中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引诱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以面粉和玉米渣为基饵的基础上,筛选出能够增强基饵适口性和引诱性的物质。方法试验以面粉和玉米渣为基饵,分别添加15种具有引诱性和增加适口性的物质,将其制作成蜡块,然后在1.5 m×0.7 m×0.7 m大小的鼠笼中放置,记录褐家鼠对不同蜡块的喜好程度。结果经过初筛和复筛实验,筛选出褐家鼠比较偏爱有引诱剂A、引诱剂B、小米的基饵蜡块。结论由于小米的价格较高,限制了它的使用,但是在蜡块中添加自制的引诱剂A和引诱剂B将能够增加褐家鼠的取食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物理、化学因子对致倦库蚊的引诱效果,以更好地设计改进新一代灭蚊器。方法使用Y形嗅觉测试仪测定化学因子(尿素、乳酸、丙三醇、十二烷酸、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壬醛)以及物理因子(声波和可见光)对致倦库蚊成虫的引诱作用;将致倦库蚊成虫逐只放入Y形嗅觉测试仪,统计飞入处理端的个体数,通过比较得出对致倦库蚊具有较好引诱效果的物理、化学因子。结果对致倦库蚊具有较高引诱率的化学因子有尿素(10 mg/L)、乳酸(1000 mg/L)、十六烷酸(10 mg/L)和壬醛(0.1 mg/L);物理因子中150 Hz的正弦波和380 nm的可见光分别对致倦库蚊具有较高引诱率。结论可将上述引诱效果较佳的物理、化学因子引入到灭蚊器的设计生产中,以提高灭蚊效率。 相似文献
8.
家蝇信息素对家蝇引诱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蝇信息素对家蝇的实际诱蝇效果,以便科学使用;方法:将家蝇信息素制作成含不同剂量的单方试样和与白糖配制的复合试样,在实验箱内分别对不同日龄的家蝇进行引诱试验;结果:不同剂量的单方家蝇信息素试样各平均诱蝇率与空白对照样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不同剂量家蝇信息素与白糖复配的试样对策2d龄家蝇的平均诱蝇率均高于白糖对照试样,差异分别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结论:单方家蝇信息素无直接诱蝇作用,与白糖复配可增强后者对交配期家蝇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褐家鼠对单种和组合引诱剂的选择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选用糖精、食盐、食醋、白酒4种引诱剂,单一品种或几种组合制成敌鼠钠盐大米毒饵,对褐家鼠分别进行了实验室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褐家鼠对单种引诱剂毒饵消耗最多的是加酒毒饵,其次为加糖精毒饵,与纯毒饵摄食系数相比差异极为显著(P<0.01),而加盐和加醋毒饵的摄食系数小于纯毒饵;组合引诱剂毒饵以糖、盐、酒毒饵对褐家鼠的接受性最好,其它3种组合未能增加诱力。认为咸味对褐家鼠的引诱力不大,酸味反而降低褐家鼠对毒饵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11.
戴品怡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20,(2):106-110
目的 综合评价2012-2018年厦门某地方医学院科研绩效,了解近7年该校科研发展情况,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选择9个评价指标衡量20122018年医学院科研绩效,在传统密切值算法基础上引入权重,最后采用参数灵敏度分析法对该院科研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密切值法计算排序,2012年的科研绩效评分值为2....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在室内测试5种人体汗液中的脂肪酸类物质对白纹伊蚊的触角电位影响和引诱效果。方法触角电位仪测试白纹伊蚊对酸类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T"型嗅觉仪测试酸类物质对白纹伊蚊的引诱作用。结果触角电位测试中,辛酸和L-乳酸引起白纹伊蚊明显的触角电位变化,在10μl/ml剂量时引发了最大的触角电位反应,平均EAG反应测定值分别为(2.768±0.457)mV和(1.945±0.783)mV;肉豆蔻酸、苯甲酸和壬酸不能引发白纹伊蚊明显的触角电位变化(P〉0.05)。在引诱效果测试中,辛酸浓度大于1μl/ml时对白纹伊蚊有明显引诱作用(76.65±1.09,P=0.016),浓度达到10μl/ml时,对白纹伊蚊引诱作用可超过80%(P=0.002 9);乳酸在10μl/ml对白纹伊蚊有微弱引诱作用[(60.34±3.88)%,P=0.04],0.1μl/ml和1μl/ml浓度引诱作用与对照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362)。肉豆蔻酸、苯甲酸和壬酸在本次测试的3个浓度,处理臂中的蚊虫数量与对照臂中的数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辛酸和L-乳酸引起白纹伊蚊明显的触角电位变化,并表现对白纹伊蚊的引诱作用,今后将在野外进行引诱效果测试。 相似文献
14.
Mammals and birds have evolved three primary, discrete, interrelated emotion–motivation systems in the brain for mating, reproduction, and parenting: lust, attraction, and male–female attachment. Each emotion–motivation system is associated with a specific constellation of neural correlates and a distinct behavioral repertoire. Lust evolved to initiate the mating process with any appropriate partner; attraction evolved to enable individuals to choose among and prefer specific mating partners, thereby conserving their mating time and energy; male–female attachment evolved to enable individuals to cooperate with a reproductive mate until species-specific parental duties have been completed. The evolution of these three emotion–motivation systems contribute to contemporary patterns of marriage, adultery, divorce, remarriage, stalking, homicide and other crimes of passion, and clinical depression due to romantic rejection. This article defines these three emotion–motivation systems. Then it discusses an ongoing project using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brain to investigate the neural circuits associated with one of these emotion–motivation systems, romantic attrac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黑箱法与人工小时法监测蚊虫密度的差异。方法黑箱法和人工小时法。结果监测结果显示,2种监测方法捕获蚊种和构成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黑箱法监测以淡色库蚊为主,除三带喙库蚊和白纹伊蚊外,监测到少量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人工小时法监测蚊种以淡色库蚊为主;2种监测方法捕获蚊虫雌雄比差异较大,黑箱法接近1∶1,人工小时法捕获蚊虫均为雌虫。2种监测方法监测的蚊虫季节消长趋势基本一致。结论黑箱法操作简单、安全,更适于在虫媒病高发地区用于蚊虫密度监测、样本采集。 相似文献
16.
杨志勇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6):644-647
目的:为财政部门开展艾滋病防治专项支出绩效考评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构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结果:开发出了包含业务、财务、综合等3个一级指标,目标完成程度、组织管理水平等8个二级指标及46个三级评价指标的绩效考评体系。结论:虽然评审专家对个别指标存在一定疑义,但就专家构成以及评分结果来看,该指标体系及权重基本符合理论与实践需要,具备可操作性,并且可为财政部门制订其他相关公共卫生项目支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洁净手术部工程综合性能全面评定必检项目及探索其检测方法,为评定洁净工程质量提供准确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黑箱法和人工小时法监测蚊虫密度的差异,探讨以黑箱法替代人工小时法监测蚊虫密度的可能性。方法在3个现场比较黑箱法和人工小时法监测蚊虫密度、种类的差异,比较2种方法监测蚊种构成比、性别比和季节消长趋势的相关性。结果监测结果显示,黑箱法监测蚊虫密度为1.51只/箱,低于人工小时法(3.13只/点),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5,P=0.0025)。2种监测方法蚊虫密度的季节消长趋势基本一致,相关性高,且有统计学意义(r=0.8833,P=0.0084)。分析雌蚊的密度和消长规律,人工小时法捕捉雌蚊密度(1.88只/点)高于黑箱法(0.50只/箱),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3,P=0.0023);两方法逐月密度指数无相关性(r=0.4812,P=0.2743)。2种监测方法监测蚊种和构成有所不同,黑箱法监测蚊种以淡色库蚊为主(占捕蚊总数的90.6%),有少量的三带喙库蚊(4.1%)、白纹伊蚊(2.4%)、骚扰阿蚊(2.9%),未监测到中华按蚊;人工小时法监测蚊种以淡色库蚊(42.8%)和骚扰阿蚊(40.3%)为主,除三带喙库蚊(11.7%)和白纹伊蚊(4.7%)外,还监测到中华按蚊(0.5%)。2种监测方法监测蚊虫性别比不同,黑箱法雄蚊多于雌蚊,人工小时法则相反。黑箱法和人工小时法监测捕获的雌蚊数接近,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8,P〈0.001)。黑箱法和人工小时法监测捕获的雄蚊数差异较大,黑箱法高于人工小时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01,P〈0.0001)。结论研究均表明蚊虫监测方法能否捕获某一蚊种与该地区此蚊种密度的丰富度有密切关系,黑箱法适合于多种蚊种监测,捕获雌蚊数量少于雄蚊。作为蚊虫监测方法的规律性和标准操作程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黑箱法和二氧化碳(CO2)诱捕法监测蚊虫密度的差异,探讨黑箱法在蚊虫密度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在2个区7个点比较黑箱法和CO2诱捕法监测蚊虫密度、种类的差异,比较2种方法监测蚊种构成比、性别比和季节消长趋势的相关性。结果黑箱法监测蚊虫平均密度为25.63只/箱,是CO2诱捕法平均密度(7.32只/器)的3.50倍,黑箱法监测雌蚊平均密度为14.65只/箱,是CO2诱捕法平均密度(6.23只/器)的2.35倍,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密度指数无相关性;黑箱法捕获蚊种构成,淡色库蚊占捕蚊总数的94.97%,为优势蚊种;白纹伊蚊占4.97%,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各仅占0.03%;CO。诱捕法捕获蚊种构成,淡色库蚊占捕蚊总数的79.26%,为优势蚊种;白纹伊蚊占18.27%,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分别占2.10%和0.37%,2种监测方法蚊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黑箱法设备简单,易操作,经济成本低,适用范围较广,比较适合淡色库蚊的监测,在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的地区,可使用黑箱法进行蚊虫密度监测;CO2诱捕法除适合淡色库蚊监测外,还适用于白纹伊蚊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全模型,比较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和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在不同特征数据中的性能差异。方法建立包括12个外生显变量、3个外生潜变量和8个内生显变量、2个内生潜变量全模型的真模型和误设模型,运用SAS 9.1软件的IML模块生成模拟数据,通过CALIS过程进行模型拟合,采用两类错误频率对2种参数估计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分布特征为多元正态分布、轻度偏态分布和重度偏态分布的数据,在采用相关系数矩阵和协方差矩阵时,GLS和WLS的两类错误频率均随相关系数或样本含量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 GLS法表现为第一类错误频率较大而第二类错误频率较小,3种分布n>200即显变量个数的10倍以上时第二类错误频率<0.05,而第一类错误频率只有在n≥1 000即显变量个数的50倍及以上时才近似<0.05;WLS法第二类错误频率几乎均为0,但第一类错误频率较大,在数据特征条件相同时其相关系数矩阵的第一类错误频率小于协方差矩阵的第一类错误频率。结论GLS法与WLS法相比是比较稳健的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