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组织中erb B1(EGFR)和erb B2(HER2)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4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肝内胆管癌组织和50例癌旁肝组织样本,组织切片后进行EGFR和HER2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析癌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对部分患者进行EGFR分子靶向治疗(埃罗替尼,Erlotinib,150 mg/d,1个疗程),并进行5年无瘤生存分析。结果:两组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55/94)和26.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0%(31/94)和16.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管癌组中,EGFR和HER2阳性患者的肿瘤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肝门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管癌患者中EGFR或HER2阳性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进一步分子靶向治疗发现,EGFR阳性患者埃罗替尼治疗后生存期延长,5年无瘤生存率较EGFR和HER2均阳性者高(81.3%vs.5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和HER2高表达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且二者高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并可能对临床分子靶向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Fascin、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及20例正常肝内胆管组织中以上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肝内胆管细胞癌中Fascin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胆管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内胆管癌组织中E-cadherin膜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正常胆管上皮(P <0.05),E-cadherin与胆管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肝内胆管癌组织中,Fascin阳性表达与E-cadherin膜表达呈负相关(r=-0.451,P<0.01).结论 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两者的异常表达使胆管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更具侵袭性,促进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两者联合应用是预测胆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VD)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7例胃癌组织及25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P的表达,选择CD34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结果 TP和M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9.74%和(34.99±9.46)%,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12.0%和(12.65±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和M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肿瘤大体分型无关。TP阴性表达者的5年总生存期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33组的胃癌患者5年总生存期明显优于MVD>3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TP阳性表达率与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 TP在胃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且其表达和MVD呈正相关,并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PCNA和bcl-2在金仓鼠胆管癌和胆管细胞增生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肝内胆管癌(ICC)动物模型,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cl-2在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60只6周龄雄性金仓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结扎胆总管组和二异丙醇亚硝胺(DIPN)组,分别在实验的5、10及15周分扎处死动物,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胆管癌组织和胆管上皮细胞增生中PCNA和bcl-2的表达。结果 PCNA标记指数(PCNA LI)在胆管腺癌中最高(78.5%),不典型增生(51.6%)、腺瘤样增生(50.3%0、胆管肠上皮化生(40.3%)、小胆管囊性增生(25.5%)和小胆管增生(23.6%)次之,正常胆管上皮(3.1%)最低(P<0.01)。bcl-2在胆管组织癌变过程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正常胆管上皮30%(3/10)、量管增生20%(2/10)、肠上皮化生20%(2/10)、腺瘤样增生40%(4/10)、不典型增生40%(4/10)、腺癌最高,为80%(8/10)(P<0.05)。结论 PCNA标记指数在肝内胆管癌和胆管上皮细胞增生中明显高于正常胆管组织,提示胆管癌的发生有是从正常胆管组织到间变,再发展为胆管癌;抑制细胞凋亡的bcl-2的过表达可能是DIPN诱发的肝内胆管癌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 8例肝外胆管癌、1 4例非肿瘤胆管组织 (8例胆总管囊肿、6例正常胆管 )中 TGF- βR (转化生长因子 - βII型受体 )的表达情况 ,探讨 TGF- βR 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 :1 TGF- βRII在肝外胆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 :TGF- βRII阳性率为 2 8.95 % (1 1 /3 8) ,非肿瘤对照组为 92 .86 % (1 3 /1 4) ;2 TGF-βRII的阳性表达率在转移组中明显低于未转移组 (1 8.75 %、1 4.2 9%、0对 5 8.3 3 % )。提示TGF- βRII在肝外胆管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其进行检测可作为肝外胆管癌的辅助诊断参考指标之一 ,并可为肝外胆管癌自然病程的判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6.
苏醒  王华杰  孙乐瑾 《广东医学》2016,(14):2123-2126
目的:研究Snail蛋白和E-cadherin(E-cad)蛋白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对50例诊断为肝内胆管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胆管癌组织中E-cad蛋白和Snail蛋白的表达,并选取15例肝内胆管结石和10例正常肝内胆管组织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在正常肝内胆管细胞、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细胞、肝内胆管癌细胞中,E-cad蛋白表达逐渐减少,胆管癌组织E-cad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胆管组织和胆管结石组织,E-cad表达的强弱与胆管癌分化程度的高低、临床分期的早晚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Snail蛋白表达在3种组织中依序逐渐递增,Snail表达的强弱与胆管癌分化程度的高低、临床分期的早晚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 P<0.05)。胆管癌组织中Snail蛋白表达与E-cad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67,P=0.040)。结论锌指转录因子Snail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E-cad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肝内胆管结石上皮恶性转化)、浸润与转移密切相关;在胆管癌组织中Snail蛋白的高表达与E-cad蛋白的低表达显示两者呈负相关。因此,临床联合检测Snail及E-cad对胆管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B(TGF-B)通路中的转化生长因子BI型受体(TβRI)和Smad4蛋白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19例正常肝组织肝内胆管细胞,3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 TβR I、Smad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3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TβRI和Smad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0%,、24.24%,19例正常肝组织肝内胆管细胞中TβRI和Smad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42%、63.16%,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TβRI和Smad4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肝内胆管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TβRI蛋白表达与Smad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32 4,P<0.01).结论 TβR 和Smad4蛋白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HIF-1α在肝外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正常肝外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并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记数MVD,分析HIF-1α表达和MVD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 HIF-1α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6.7%),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6.3%)、正常肝外胆管组织中没有表达;HIF-1α表达与肝外胆管癌病理分期无关而与MVD呈正相关,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有关. 结论 HIF-1α对肿瘤的新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并可促进肿瘤浸润和转移,从而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icroRNA143、microRNA145与肝外胆管癌的关系以及microRNA143、microRNA145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提取11对肝外胆管癌组织标本和正常胆管组织标本的RN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microRNA143、microRNA145的表达;将microRNA143、microRNA145质粒转染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分别以流式细胞仪和噻唑蓝(MTT)的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凋亡及生长情况。结果:相对正常胆管组织,胆管癌组织microR-NA143、microRNA145表达率分别为0.048、0.035(P<0.05)。较对照质粒组,microRNA143组、microRNA145组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66.08%±1.93%、65.57%±1.85%)vs(42.87%±1.37%)]、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19.16%±1.15%、21.40%±1.65%)vs(38.76%±1.83%)]、细胞凋亡率增加[(18.49%±2.26%、16.89%±2.47%)vs(4.68%±1.65%...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erbB-2产物在肝外胆管癌组织、癌旁胆管组织及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erbB-2原癌基因与肝外胆管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的方法,检测了75例肝外胆管癌组织,48例癌旁胆管组织和9例正常胆管组织中原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水平.结果:c-erbB-2基因在肝外胆管癌组织高达80%(60/75),而癌旁胆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27/48),正常胆管组织中为阴性表达(0/9),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c-erbB-2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和远程转移正性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erbB-2在有周围神经浸润的肿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周围神经浸润的肿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erbB-2在高组织学分级肿瘤(Ⅲ、Ⅳ)中的表达率显著性高于低分级肿瘤(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erbB-2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性别、年龄及有无血管浸润等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c-erbB-2基因的活化与肝外胆管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c-erbB-2表达水平与肝外胆管癌恶性程度,神经浸润,淋巴结及远程转移密切相关,为一种肿瘤生物标志,c-erbB-2的表达分析在该类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