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脉栓塞化疗(TACE)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68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1)TACE与HIFU联合组38例,在TACE治疗后2~3周,接受HIFU治疗;(2)单纯TACE组30例.肿瘤最大径5.0~14.5 cm,平均(9.3±3.2)cm,总计88个瘤块,多发病灶者选其中最大径肿瘤为观察目标.两组病例的平均年龄、病灶大小、肿瘤TNM分期以及肝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3±7)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AFP)、肿瘤影像学(CT或MRI或PET)等变化,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评估治疗后肿瘤凝固性坏死、肿瘤大小、局部复发率和生存预后.结果 TACE与HIFU联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0.6%(29/32).TACE与HIFU联合组的肿瘤坏死率为73.7%,肿瘤缩小率为68.4%,单纯TACE组分别为26.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1.1%、33.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明显高于TACE组(10个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与HIFU联合治疗大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可提高肿瘤坏死率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罗娜  张永宏  李宁 《海南医学》2016,(13):2110-2112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患癌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变化,以尽早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筛选出易发肝癌的高危人群。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随访的肝炎肝硬化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173例,均有完善的肝癌及患癌前肝硬化阶段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癌Ⅰ期66例,Ⅱ期47例,Ⅲ期40例,Ⅳ期20例。收集患者肝功能等血清学指标,分别比较Ⅰ、Ⅱ、Ⅲ、Ⅳ期肝癌患者各血清学指标在患癌前和肝癌后的差异。结果肝癌Ⅰ期患者肝癌后DNA (500 copies/mL vs 47350 copies/mL)、谷丙转氨酶(ALT)(36.60 U/L vs 46.25 U/L)、谷草转氨酶(AST)(40.35 U/L vs 52.30 U/L)、总胆红素(TBIL)(23.10μmol/L vs 30.6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90μmol/L vs 11.00μmol/L)、谷氨酸转肽酶(GGT)(42.45 U/L vs 52.90 U/L)水平比肝癌前降低,白蛋白(ALB)[(33.86±6.7) g/L vs (31.43±6.78) U/L)]、胆碱酯酶(CHE)(3745 U/L vs 2961 U/L)比肝癌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Ⅱ期患者患癌后DNA水平比肝癌前低(672 copies/mL vs 71450 copies/mL),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肝癌前高(48.9 ng/mL vs 15.92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肝癌患者患癌后AFP (83.13 ng/mL vs 10.76 ng/mL)、AST (68.9 U/L vs 41.5 U/L)、TBIL (38.10μmol/L vs 26.00μmol/L)、DBIL (14.05μmol/L vs 9.20μmol/L)及GGT (62.8 U/L vs 43.60 U/L)水平均高于肝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肝癌患者患癌后DNA水平比肝癌前低(654.51 copies/mL vs 7200 copies/mL),AFP (210.55 ng/mL vs 7.06 ng/mL)、ALT (54.70 U/L vs 37.35 U/L)、AST [106.70 U/L vs (70.13±50.50) U/L]、Tbil [58.10μmol/L vs (31.59±14.3)μmol/L]、Dbil [23μmol/L vs (12.41±6.85)μmol/L]及GGT (100.30 U/L vs 41.20 U/L)水平均高于肝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AFP、ALT、AST、TBIL、DBIL、GGT等指标的变化对肝炎肝硬化患者预测肝癌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的70例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多次TACE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多次TACE联合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患者肿瘤缩小率、完全坏死率、局部复发率和不同时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FP [(73.26±26.34) ng/L]较治疗前[(366.82±35.99) ng/L]和对照组治疗后[(178.65±31.08) ng/L]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ALT和T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缩小率(91.43%,32/35)、肿瘤完全坏死率(71.43%,25/35)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而局部复发率(20.00%,7/35)明显减少,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88.57%,31/35)、18个月(77.14%,27/35)、24个月(60.00%,21/35)时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次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效果显著,其能明显提高肿瘤坏死率和患者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且对患者肝功能影响不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酯联合肝宁片治疗甲胎蛋白升高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甲胎蛋白升高的CHB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相同护肝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替诺福韦酯和肝宁片口服,对照组单予替诺福韦酯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肝功能、甲胎蛋白水平、HBV-DNA转阴率、肾功能及血磷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ALT(68.9±30.5 U/L)、AST(64.2±22.5 U/L)及AFP(40.2±22.3 ng/mL),治疗24周ALT(48.8±20.9 U/L)、AST(31.4±13.7 U/L)及AFP(20.2±11.3 ng/mL);对照组治疗12周ALT(85.6±31.5 U/L)、AST(80.4±26.7 U/L)及AFP(69.5±32.6 ng/mL),治疗24周ALT(61.5±19.8 U/L)、AST(60.2±18.7 U/L)及AFP(43.1±23.6 ng/mL)。治疗后12周、24周两组ALT、AST、AF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及AFP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V-DNA转阴率均较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内观察组无肝癌发生,对照组有2例发生肝癌。结论:替诺福韦酯联合肝宁片对AFP升高的CHB患者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甲胎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唐荣  胡仁健  魏来 《重庆医学》2015,(20):2844-2847
目的 研究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60例接受了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0例)单独使用手术切除;观察组(30例)以手术切除联合RFA.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天,以及术后第1、4、7天血液内的检测到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两组患者的肝癌完全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肿瘤边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阳性表达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6、12、24个月的复发率;比较术后第2周、第6、12、24个月血清甲胎蛋白(AFP)及VEGF水平变化.结果 对照组术前1天血液ALT为(72.30±12.40)U/L,观察组为(69.30±13.20)U/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4、7天血液ALT分别为(410.60±56.810)U/L、(230.60±46.82)U/L、(130.60±38.63)U/L,观察组术为(280.80±40.21)U/L、(150.80±35.62)U/L、(64.80±21.33)U/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癌完全切除率为73.3%,观察组为9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85±210)mL,观察组为(180±65)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胆漏发生率23.3%,观察组为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3.6±4.5)d,观察组为(8.3±2.3)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肿瘤边缘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65.80±22.30)%,观察组几乎为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第6、12、24个月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6.7%、26.7%、43.3%;对照组分别为6.7%、13.3%、2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2周、6、12、24个月AFP及VEGF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RFA治疗肝癌比单独手术切除效果更明显,并且更能有效减少肿瘤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20-12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两组持续用药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ST(22.37±7.43)U/L、ALT(26.68±9.32)U/L和TBIL(10.08±1.62)μ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7.04±8.62)U/L、(36.85±10.24)U/L、(12.93±1.9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C-Ⅲ(130.78±11.69)ng/mL、Ⅳ-C (122.47±10.69)ng/mL、HA (102.72±14.36)ng/mL和LN(121.59±13.63)n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52.48±12.13)ng/mL、(142.86±11.33)ng/mL、(149.83±15.81)ng/mL、(143.87±14.2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89%)高于对照组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有助于抑制乙肝病毒的活性,减少肝脏纤维化的发生,从而改善肝功能,效果高于单独采用恩替卡韦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肝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的肝功能(TBIL、ALB、ALT、AS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201.62±20.61)mL少于对照组(365.28±26.74)mL,住院时间(8.16±2.98)d短于对照组(12.33±3.41)d,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TBIL(17.69±1.34)μmmol/L、ALB(56.31±2.47)g/L水平高于对照组(15.26±1.25)μmmol/L、(43.26±2.41)g/L,ALT(25.69±3.22)U/L、AST(10.64±1.98)U/L低于对照组(30.26±3.17)U/L、(15.26±2.0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优于开腹肝切除术效果,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DSA下经皮瘤内注药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 47例肝癌患者先行TACE术后,根据CT片及沉积的碘油在DSA下行经皮穿刺瘤内注药术.肿瘤共计79个(同一患者可有1~3个肿瘤),直径为0.5~12 cm,共行TACE术103人次,对直径2~12cm的68个肿瘤各行1次经皮穿刺瘤内注药术(同一肿瘤内多点的注药计1次)共56人次.结果 术前、术后6个月AFP分别为(1839.69±496.56)ng/mL、(486.52±193.56)ng/mL,差异具有显著性(t=14.29,P<0.01).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的肿瘤体积分别为(68.46±33.72)cm3、(52.76±22.93)cm3和(38.94±16.85)cm3,差异具有显著性(F=9.86,P<0.01).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2.4%.结论 TACE联合DSA下经皮瘤内注药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志胜 《重庆医学》2011,40(33):3382-3383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法治疗123例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采取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A组),42例采取高能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B组),40例采取TACE联合HIFU治疗(C组),比较3组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结果 C组肿瘤完全反应率、血清甲胎蛋白(AFP)变化,以及介入治疗后1、3年存活率明显高于A、B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HIFU治疗肝癌,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 (CA125)在原发性肝癌(PHC)鉴别及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另选择同期77例良性肝脏病变患者作为良性肝病组及63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的AFP、CEA及CA125水平及阳性检出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FP、CEA及CA125在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及肿瘤分期中的价值。结果 肝癌组患者的AFP、CEA及CA125水平分别为(253.77±41.03) ng/mL、(20.39±2.83) g/L、(188.39±35.45) U/mL,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的(27.71±3.45) ng/mL、(3.59±1.32) g/L、(22.82±5.28) U/mL及对照组的(5.13±1.82) ng/mL、(1.62±0.48) g/L、(5.12±1.38) U/mL,而良性肝病组的AFP、CEA及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患者的AF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