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丙泊酚镇静时应用右美托咪啶对不同镇静水平所需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影响.方法 普外科需接受全身麻醉择期手术120例.男48例,女72例;年龄20~50岁;体质量41 ~ 68 kg;ASA分级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丙泊酚组(P组)、右美托咪啶0.5μg/kg+丙泊酚组(D0.5P组)和右美托咪啶1.0μg/kg+丙泊酚组(D1.0P组),每组40例.D0.5P和D1.0P组分别用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和1.0μg/kg,泵注持续时间为10 min,P组则以相同的时间泵注生理盐水,将3组内患者随机分为5个亚组,每亚组8例,在输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结束后5 min,效应室靶控丙泊酚,血浆效应室浓度分别设定为0、1、2、3和4 mg/L,3min后记录患者OAA/S评分.结果 3组间性别比、年龄和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A/S评分为3时,D0.5P和D1.0P组丙泊酚EC50为1.3 mg/L和0.7 mg/L,小于P组EC50 2.5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OAA/S评分为2即意识消失时,D0.5P和D1.0P组丙泊酚EC50为2.0 mg/L和1.3 mg/L,小于P组EC503.2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当OAA/S评分为1时,P、D0.5P和D1.0P组丙泊酚EC50分别为3.8、2.9和2.2 mg/L,D1.0P组EC50小于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67).结论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 g/kg和1.0μg/kg能降低不同镇静水平所需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XM)抑制气管插管诱发患者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DXM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在麻醉前使用微泵静脉输注盐酸DXM,速率为1μg/kg(10min泵完);对照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然后进行麻醉,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及依托眯酯0.3mg/kg顺序给药,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记录2组给药前、后,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1、3、5min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组患者插管时,插管后1、3、5min的SBP、DBP、MAP、HR均较给药前、后有不同程度波动,但试验组的波动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DXM能显著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右美托咪啶辅助下异丙酚靶控输注抑制宫腔镜手术扩宫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择期宫腔镜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右美托咪啶0.6μg/kg剂量持续静脉输注10 min后,异丙酚靶控输注,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开始手术,手术结束时停药。异丙酚的靶控浓度按序贯法确定,初始的靶控浓度定为4.5μg/ml,靶控浓度变化幅度定为0.5μg/ml。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计算异丙酚靶控输注抑制宫腔镜手术扩宫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概率单位转换分析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右美托咪啶辅助下异丙酚靶控输注抑制宫腔镜手术扩宫反应的EC50为3.97μg/ml,其95%可信区间为(3.68~4.28)μg/ml。结论:利用序贯法测定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后异丙酚靶控输注抑制宫腔镜手术扩宫反应的EC50为3.97μg/ml。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量(ED5o).方法 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右美托咪定组(D组).D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采用序贯法泵注右美托眯定,初始剂量为0.8 μg/kg,相邻剂量之差为0.1 μg/kg;C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泵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记录各组气管拔管后30 min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D组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经计算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ED50是0.51 μg/kg,95%可信范围为0.32~0.66 μg/kg.结论 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ED50是0.51 μ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全麻下择期手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D组)和右美托咪啶组(Y组).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持续泵入生理盐水(NS)20 mL,Y组持续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溶于NS至20 mL),均在10min内完成;麻醉诱导药物相同.记录两组患者泵注NS或右美托咪啶前(基础值)、泵注后5 min、10 min,插管时、插管后1 min、2 min、5 min、10 min、15 min各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输注NS或右美托咪啶后,两组患者的SBP、DBP、MAP、HR均呈下降趋势,且Y组患者HR在右美托咪啶输注完毕时下降最明显(P〈0.05);插管时,D组患者的SBP、MAP、HR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并高于同时刻的Y组(P〈0.05),而Y组各指标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气管插管后15min内,两组患者的SBP、DBP、MAP、HR逐渐下降到基础值附近,尤其是在插管后10 min、15 min SBP、DBP、MAP、HR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啶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需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2 min后、拔管时、拔管后20 min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两组患者麻醉2 min后、拔管时、拔管后20 min等时间点MA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拔管时及拔管后20 min两组患者MA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低于对照组的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蔡亲峰 《海南医学》2012,23(8):76-77
目的探讨美托咪啶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60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30),实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顺序静注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溶于NS至20 ml;在10 min内完成诱导麻醉,异丙酚1.5 mg/kg、芬太尼0.5~1.0 g/kg、维库溴铵20~30 mcg/kg维持麻醉。观察给药前、给药后、插管时和插管后1 min、3 min、5 min患者血压、心率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插管后1 min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给药前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插管时、插管后1 min血压、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够显著减轻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血压和心率反应,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困难气道患者经鼻清醒镇静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Wilson评分及气道三维重建技术选择存在可疑困难气道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瑞芬太尼0.5μg/kg;对照组予咪达唑仑30μg/kg复合瑞芬太尼0.5μg/kg分别进行麻醉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微泵给药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开腹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46例择期开腹手术患者(ASAⅠ~Ⅱ级)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C组),每组23例。右美托咪啶组(D组)采用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和维持,丙泊酚组(C组)则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和维持,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1min(T2)、切皮后(T3)、腹腔打开时(T4)、腹腔冲洗时(T5)、关腹时(T6)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与T0时点比较,右美托咪啶组除T5时点CVP升高明显(P<0.05)以外,其它时点各项指标表现平稳未见明显变化;而丙泊酚组(C组)T1时点除HR外,其它各项指标均较T0时降低明显(P<0.05),T2~T4时点各指标有所回升,整体手术过程CO降低明显(P<0.05),气管插管后1 min SVI降低明显(P<0.05),与T1时比较,T5时点DBP、CO、SV、SVI等指标回升明显(P<0.05);2组患者整体手术过程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组比较,D组在阿托品和硝酸甘油的使用例数上多于C组,而在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使用例数上则少于C组。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效果确切,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比较,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平稳,是上腹部手术麻醉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刚  蔡建明  俞米林  路牧 《重庆医学》2016,(18):2500-2503
目的:探讨预注右美托咪定(Dex )对丙泊酚或依托咪酯诱导围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Ⅰ~Ⅱ患者80例,分为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联合Dex组(PD组)、依托咪酯组(E组)、依托咪酯联合Dex组(ED组),每组20例,记录4组患者在入室后麻醉前(T0)、给予Dex开始1 min(T1)、输注Dex 10 min(T2)、麻醉诱导后3 min (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1 min(T5)、插管后3 min(T6)、插管后5 min(T7)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记录T0、T2两个时点SpO2值及Ramsay评分。结果与T0时点比较,T2、T3、T5时点PD、ED组心率下降,并低于P、E组(P<0.01);T3时点P、PD、E 3组DBP、SBP下降(P<0.05),ED组SBP、DBP高于P、PD组(P<0.05);T4时点E组SBP、DBP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ED组DBP高于PD组(P<0.05);T5时点E组血压明显高于 T0同时也高于其他3组(P<0.01);T6、T7时点P、PD两组SBP、DBP降至低于术前水平(P<0.05)。PD组SpO2值T2时点低于 T0时点(P<0.01);T2时点Ramsay评分,PD、ED两组高于P、E组(P<0.05)。PD、ED组BIS值T2时点低于 T0(P<0.01),T3~ T7时点4组组患者均低于T0(P<0.01)。结论预注Dex可以维持依托咪酯诱导围插管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还可降低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对依托咪酯乳剂全麻诱导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按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5组(R0、R2、R4、R6、R8),即0、2、4、6、8ng/ml组。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为0.6μg/ml,与瑞芬太尼同时输注诱导,病人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辅助插管,记录病人意识消失的时间及意识消失时瑞芬太尼和依托咪酯的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靶浓度,监测诱导过程中及插管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R0和R2组诱导时间明显长干R4、R6和R8组(P〈0.05),R0和R2组意识消失时的依托咪酯的效应部位计算值高干R4、R6和R8组(P〈0.05)。R2和R4组插管后1min及2min的MAP均高干插管前(P〈0.05).而R6和R8组插管后1min及2min的MAP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时具有协同作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ng/ml复合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0.6μg/ml诱导能较好地控制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靶控麻醉下成功插入喉罩丙泊酚Cp50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5岁,体质量指数18~30kg m-2,行择期骨科四肢手术患者7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4组:丙泊酚组(P组,n =21);瑞芬太尼(2.0 ng/mL)+丙泊酚组(R组,n=18);右美托咪定(0.5 μg/kg)+丙泊酚组(D1组,n=16);右美托咪定(1.0 μg/kg)+丙泊酚组(D2组,n=16).待丙泊酚血药浓度与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时插入喉罩.采用改良的上下交叉点法根据患者的体动反应增加或减少下一个患者丙泊酚(0.5 μg/mL)血浆靶浓度,计算丙泊酚的Cp50值.结果 4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性别构成比、麻醉诱导前心率、平均动脉压、BIS值、手术类别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组患者诱导后与诱导前比较心率、平均动脉压、BIS值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4组间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 0.05).P组、R组、D1组及D2组丙泊酚Cp50分别为(4.86±0.40) μg/mL、(2.42±0.33)μg/mL、(3.94±0.63) μg/mL、(2.44±0.27)μg/mL.与P组比较,R,D1和D2组的丙泊酚Cp50明显降低(P<0.05);与D1组比较,D2组Cp50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有效降低插入喉罩时丙泊酚的Cp50,1.0 μg/kg右美托咪定与靶浓度为2.0 ng/mL的瑞芬太尼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诱导麻醉对气管插管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采用丙泊酚2 mg/kg、罗库溴胺0.6 mg/kg诱导麻醉,雷米芬太尼组采用雷米芬太尼2μg/kg,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3μg/kg,观察诱导前(T1)、插管前1 min (T2)和插管后2 min (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后SBP、DBP、HR较诱导前均明显降低(P<0.01),插管后雷米芬太尼组SBP、DBP、HR基本接近诱导前值(P>0.05),芬太尼组SBP、DBP均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1和P<0.05),而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SBP、DBP和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米芬太尼、芬太尼均能抑制气管插管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雷米芬太尼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纤支镜引导清醒插管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需要进行纤支镜引导清醒插管的患者118例,分为3组:Ⅰ组(40例)、Ⅱ组(42例)、Ⅲ组(36例)。先给予1μg/kg的右美托咪定,然后持续0.2μg/kg持续泵注后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Ⅰ组)、0.2μg/kg(Ⅱ组)、0.3μg/kg(Ⅲ组)。记录入手术室后5min作为基础值(T0),注药后(T1),插管即刻窥视会厌(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5min(T4),观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与Ⅰ组相比,Ⅱ、Ⅲ组T2、T3的HR显著降低(P<0.05),Ⅱ、Ⅲ组T2、T3MAP显著降低(P<0.05)。与Ⅰ、Ⅱ组相比,Ⅲ组T2SpO2显著降低(P<0.05)。Ⅰ组发生呛咳反应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只有Ⅲ组发生呼吸抑制。结论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纤支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且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用于儿童无肌松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4~10岁、ASA Ⅰ级行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儿童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静脉注射0.01 mg/kg阿托品和0.1 mg/kg咪达唑仑5 min后,靶控输注丙泊酚,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为6μg/ml.待效应室药物浓度达到平衡后,给瑞芬太尼组患儿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 ml/kg,瑞芬太尼的效应室浓度为5 ng/ml;给对照组患儿靶控输注生理盐水的同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8 mg/kg.待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行气管插管.根据下颌松弛度、置入喉镜容易度、声带位置、咳嗽程度及体动5个方面进行气管插管条件评分.结果 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0%和98%.两组气管插管条件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2).结论 联合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6 μg/ml的丙泊酚和效应室浓度5 ng/ml的瑞芬太尼能成功诱导儿童无肌松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困难气道患者采取盲探插管时应用舒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唐山工人医院治疗且伴有气道困难患者,根据术前镇静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处理,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处理,后行盲探气管插管术。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完成后、插管到达悬雍垂时、插管到达会厌时、插管完成时及插管完成后5min检测患者的心率、动脉收缩压、动脉舒张压及呼吸频率,以及患者在插管过程中出现恶心、躁动、呛咳及呼吸抑制的例数。结果从麻醉诱导后直至插管完成后5min治疗组患者的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自导管到达患者悬雍垂时直至插管完成时治疗组患者的动脉收缩压、动脉舒张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插管后5min动脉血氧分压为(98.52±9.18)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插管后5min动脉血氧分压[(93.46±10.81)mmHg](P<0.05);治疗组患者插管过程中出现恶心、躁动、呛咳、呼吸抑制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改善困难气道患者的气道状况,达到有效的麻醉效果,降低患者心肺反应性,保证了困难气道患者插管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七氟醚(SEV)与丙泊酚(PRO)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用于纤支镜(FOB)气管捕管的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方法 24例需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手术而预计气道插管无困难患者,随机分为SEV组及PRO组,分别以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诱导下行FOB插管.记录诱导期间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Narcotrend指数(NI)监测麻醉深度,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插管评分、用药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何、插管评分及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患者均很快入睡,插管成功.两组血压、心率诱导后较诱导前降低,插管后无明显增高,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NI值在诱导后及插管期均较诱导前明显降低,SEV组N1值在插管2min后高于PRO组,其余时间点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插管过程无记忆.结论 七氟醚及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均可用于无全麻诱导禁忌患者FOB气管插管,两种方法诱导迅速,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且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抑制视可尼喉镜气管插管反应,靶控输注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对丙泊酚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耳鼻喉科手术患者68例,ASA Ⅰ~Ⅱ级。依据瑞芬太尼靶浓度不同随机分为4组:RF1.5组,1.5ng/ml;RF2.0组,2.0ng/ml;RF2.5组,2.5ng/ml;RF3.0组,3.0ng/ml。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以序贯法确定丙泊酚EC50,并计算95%可信区间。结果 RF1.5、RF2.0、RF2.5、RF3.0组视可尼喉镜插管无反应的丙泊酚EC50分别为3.62、3.38、2.90、2.69μg/ml。结论视可尼喉镜插管刺激强度小于传统喉镜,瑞芬太尼靶控浓度为2.0~2.5ng/ml时,丙泊酚EC50为3.38~2.90μg/ml,是较适宜的插管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在无肌肉松弛药物作用下诱导重症肌无力患者气管插管所需的半数有效浓度。方法拟行经胸骨正中劈开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20例,ASAⅠ或Ⅱ级(Ⅰ型3例;Ⅱa型4例;Ⅱb型10例;Ⅲ型1例;Ⅳ型2例;Ⅴ型0例)。麻醉诱导丙泊酚采用血浆浓度(Cp)靶控输注,维持4μg/ml不变;舒芬太尼采用效应室浓度(Ce)靶控输注,按序贯法确定浓度,依次为0.10、0.15、0.23、0.34、0.5ng/ml等比递增,相邻效应室靶浓度之间比例为1.5。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监测诱导、插管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结果50%患者完成插管时舒芬太尼的浓度为0.22ng/ml,95%的可信区间为0.17~0.28 ng/ml。结论在不使用肌肉松弛药和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的情况下完成气管插管,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4μg/ml时,舒芬太尼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为0.22n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