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手术治疗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90例,包括单一手术入路组51例 和联合入路组39例.全部病例均接受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结果 单一入路手术组平均手术用时为(136±30)min,手术出血量为(1051±340)mL,与 联合入路组([ 241±35)min,(1962±610)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满意复位率96.1%(49/51),联合入路组为87.0%(27/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结论 单一手术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用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是髋臼双柱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髋臼双柱骨折19例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小平  姜雄 《四川医学》2006,27(10):1049-1050
目的探讨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3例,单一髂腹股沟入路2例,单一髂股延长入路1例,Kocher-Langenbeck联合髂腹股沟入路13例。全部采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固定。结果骨折复位程度按照Matta标准,解剖复位11例,良好复位5例,差的复位3例。19例随访0.5~6.5年,平均3.2年。采用改良的Merle d' 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0例,良4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73.7%。结论手术前分析骨折的程度和移位方向,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和恰当的入路以及准确的骨折复位、牢固固定是提高髋臼双柱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髋臼骨折18例,应用骨盆重建钢板进行复位内固定术,采用Matta标准评定X线结果,改良Merle D'Aubighe与Pa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月至3.2年,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1例,不满意复位2例;优1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异位骨化3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无深部感染,无血管神经损伤,无骨折不愈合病例。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最佳选择,暴露充分、复位方便,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14年11月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后壁骨折24例 ;用改良的 Merle d'Aubigné和 Postel评分系统评价临床效果 ,用 Matta放射学标准评价影像学结果[1].结果:24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2年,X线摄片示骨折愈合时间12 -18周 ;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4例发生异位骨化 ;临床疗效根据改良的Merle d' Aubigné和Postel评分髋关节功能:优18例 ,良3例 ,可2例 ,差1例 ;优良率为87.5% ;按 Matta的放射学评价标准评分:优19例 ,良2例 ,可3例 ,优良率为87.5%.结论:骨折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是获得满意疗效基础.  相似文献   

5.
髋臼后壁骨折在髋臼骨折中较多见.因致伤暴力较大,常合并髋关节后脱位,重者伴有坐骨神经损伤,手法整复较困难,尤其关节内有游离骨折碎骨片者,效果不理想,致残率较高.1995年5月~1998年7月,我院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病人11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8—2004年以来我们手术治疗9例髋臼后部骨折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不同手术入路对髋臼双柱骨折远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武 《中外医疗》2010,29(30):66-66
目的不同手术入路对髋臼双柱骨折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共26髋臼双柱骨折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3例。A组采用前后联合入路,B组采用了K-L入路。结果术后第27个月Harris评分,A组平均值79分,B组平均值为91分,B组远期疗效优于A组。结论手术入路的不同极可能是导致2组远期疗效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的手术入路对于髋臼双柱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9~2010年期间患髋臼双柱骨折的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和第2组,每组各13例患者.对第1组中的患者进行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对第2组中的患者进行K-L入路治疗.治疗过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分,进行记录,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27个月后,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第1组评分的平均分为80.00分,第2组的平均分为92.00分.第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结论对于髋臼双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相对于对患者进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方式治疗,对患者进行K-L入路手术方式治疗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术后手术评分明显较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髋臼双柱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月62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A组35例,B组27例.A组行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B组行单一髂腹股沟入路.采用改良的D'Aubigne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关节功能,按Matta评定标准判定骨折复位质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骨折复位优良率94.29%高于B组74.07%,差异明显(P<0.05).A组关节功能优良率88.57%高于B组6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B组37.0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效果较好,可提高骨折复位质量与关节功能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53例髋臼骨折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骨折疗效的因素。方法总结2002年-2006年对53例髋臼骨折患者。均按Letournel和Iudet的髋臼骨折分类法进行分型,2例保守治疗51例手术治疗;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取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采用专用器械及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结果随访26例,失访2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0.5个月(4—60个月)。随访26例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优2例,良15例,一般5例,差4例,优良率为65.4%。51例术后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27例,复位满意20例,复位不满意4例。无1例死亡、感染及不愈合。随访中股骨头坏死2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结论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移位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径路、适时手术解剖复位、术者的经验以及对合并损伤的积极治疗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合型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本组复合型髋臼骨折12例,其中"T"型骨折3例,横形伴后壁骨折1例,后柱伴后壁骨折4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1例。术中采用髂腹股沟入路5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4例,联合入路(髂腹股沟+Kocher-Langenbeck)3例。均采用克氏针、AO重建钢板和螺钉内固定。结果:本组12例均获得1~2年的随访。5例解剖复位,5例满意复位,2例复位差;关节功能优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5%)。末次随访时,1例出现坐骨神经牵拉伤,另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术前准确的判断、术中良好的手术切口设计、可靠的骨折复位及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锻炼是保证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髋臼后柱骨折4种方式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方法半骨盆标本20个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建立髋臼后柱骨折模型,行4种方式钢板内固定:A组:钢板两端各固定2枚螺钉;B组:钢板两端各固定3枚螺钉;C组:骨折线两侧距骨折线最近的螺孔及钢板每端2个螺孔固定;D组:骨折线两侧各固定4枚螺钉。行轴向压缩实验,观察骨折断端位移和剪切刚度。结果A、B、C、D组位移分别为(4.68±0.35)、(2.80±0.25)、(2.12±0.11)mm和(1.58±0.17)mm,剪切刚度分别为(129.42±9.60)、(228.91±12.05)、(285.21±26.16)N/mm和(414.71±34.29)N/mm。各组位移和剪切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后柱骨折钢板内固定时,危险区内安全置钉能增强内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邓信昌 《安徽医学》2012,33(5):532-534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性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技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所有患者术中采用健侧可前后翻转的"漂浮"健侧卧位,对于不规则骨折,做前后路2个切口,由髂嵴开始,初步复位移位较多的大骨块,经髂腹股沟入路显露、复位和固定前柱和前壁骨折,对于高位骨折使用2块短钢板固定髂嵴内侧缘,根据髂耻嵴形状,使用1块钢板预弯固定,低位骨折沿髂耻嵴使用1块钢板固定,K-L入路显露、复位和固定后柱以及后壁骨折。结果本组手术平均时间(3.5±0.5)h,术中平均失血(1 135±230)ml,解剖复位达到67.9%,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为96.4%,治疗后总优良率为89.3%,总共发生坐骨神经牵拉伤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4例,髂腹股沟神经损伤1例,未出现腹股沟斜疝以及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前后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双柱骨折术中显露充分,其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术后内固定稳固,并发症影响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切开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按照Letournel分型,对31例髋臼骨折病例选用不同手术入路,单独或联合使用重建钢板、加压螺钉、可吸收螺钉等进行内固定,对其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获得6个月~5年随访,按Matta标准:解剖复位14例,满意复位7例,不满意复位6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77.4%.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按照髋臼骨折类型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能提高复位质量、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 比较分析1999年9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8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采用单纯牵引治疗,21例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单纯牵引治疗的37例中20例(54.1%)复位愈合良好,19例(51.4%)功能恢复良好;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1例中19例(90.5%)复位愈合良好,17例(81.0%)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疗效优于单纯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移位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98年1月~2004年2月,共手术治疗32例,其中T形骨折8例,后柱伴后壁骨折4例,横行伴后壁骨折9例,双柱骨折10例,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1例。手术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13例,髂腹股沟入路11例,双入路(髂腹股沟 K-L入路)8例。应用普通钢板螺钉及骨盆重建钢板螺钉进行骨折复位固定。[结果]3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8个月(6~79个月),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优8例,良14例,一般6例,差2例,优良率为73.3%。[结论]移位复杂型髋臼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前准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并采用有效内固定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远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9例肱骨远段骨折,骨折AO/ASIF分型:A3型5例;B1型14例,B2型8例,C1型2例,其中骨不愈合2例,伴桡神经损伤3例。采取劈开肱三头肌的入路,有桡神经损伤的同时探查桡神经,直视下复位骨折。安放塑形好的两块重建钢板:内侧重建钢板正好贴于肱骨内侧嵴上,外侧重建钢板安放于肱骨后外侧,骨折不愈合病例、桡神经探查病例、C1型病例取自体髂骨植骨,术后逐渐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27例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5~46个月,平均27.1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肘关节评分表:优21例,良4例,一般2例,3例桡神经损伤恢复。结论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远段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髋臼骨折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60例髋臼骨折患者,男51例,女9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5.6岁;按Ietoumel和Judet的髋臼骨折分类法进行分型,常用手术入路为Koa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骼和前后联合入路;采用骨盆重建钢板和松质骨螺丝钉,可吸收螺钉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结果平均随访48个月(6—84个月),根据改良的Merled’Anbigu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评定标准,优20例,良25例,一般10例,差3例,优良率为75%。无死亡和感染病例。结论髋臼骨折应进行手术治疗,高质量的解剖复位和内固定与病人的疗效相一致,应注意并发症的治疗,主张早期功能锻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组48例采用Letoumet分类法确定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6—36个月,按照Matta标准,优32例,良8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7-5%。结论 手术前明确骨折分类、手术时机适当,合适的人路和可靠的内固定及满意的复位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