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实施管理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对240例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实施管理的临床资料。结果240例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随访至分娩后3月,发展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例,均为轻度子痫前期;剖宫产140例;无脑血管意外、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早产7例、产后出血10例;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9.17±0.32,体重(3.02±0.21)Kg。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实施相关管理,其妊娠结局良好,能有效地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谢诚文  董小艳 《现代保健》2010,(10):160-161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对就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者286例实施干预:健康宣教、心理支持、药物干预。结果286例研究对象追踪至分娩后12周,进展为妊高征者7例,全部为轻度子痫前期,未发生抽搐;均自然分娩或因产科指征进行剖宫产分娩,未发生脑血管意外、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9.2±0.4),胎儿窘迫4例,新生儿窒息3例。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实施干预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吴清明 《现代保健》2012,(14):154-155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孕妇实施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在本院产科就诊并进行登记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孕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43例)给予一般常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进展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在合并症、产后并发症、剖官产、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孕妇实施早期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对于改善妊娠结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分析系统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阳性患者接受干预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SD-Ⅱ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分析系统对江阴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1364例孕20~40周孕妇进行监测,预测阳性者每2周复查1次,预测阴性者每4周复查1次,对预测阳性患者部分进行生活指导和干预性治疗,为干预组,非干预组在出现高血压时再干预,观察两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情况。结果有32例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阳性,预测阳性组的血管阻力(VAR)(1.59±0.09)、血液黏度(BV)(4.83±0.12)、心排指数(CI)(4.15±0.05)比预测阴性组(VAR=1.17±0.06,BV=4.07±0.03,CI=3.23±0.0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50.274、1220.253、6013.051,均P=0.00)。干预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0(0/16),而非干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18.75%(3/16),非干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分析系统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及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和干预性治疗,对于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的知识、信念及行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1月对贵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的258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设知识、信念及行为问卷测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对妊娠期高血压知识、信念及行为的了解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知识平均得分为(17.21±4.02)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信念平均得分为(32.75±3.49)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行为平均得分为(19.59±3.26)分。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普遍较低,虽然拥有较高健康信念,但健康行为遵守度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类高危人群孕期血压及胎盘T-bet、GATA-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进行孕期保健的9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孕期保健,预防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妊娠期间高危孕妇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差异、新生儿体重,分娩后比较两组孕妇胎盘中T-bet、GATA-3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预防组孕妇胎盘中T-bet水平小于对照组,GATA-3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预防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孕妇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利于降低血压,并可能通过提高胎盘中GATA-3表达水平以改善胎盘免疫状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陆庆荣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493-1493
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住院2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经我院医护人员细心观察、严密监护、处理及时,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及产妇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共住院产妇3 705例,其中正常分娩2 034例,异常分娩1 671例,入院后确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240例,占异常分娩的10·77%;占分娩总数的6·47%。240例妊高征病例中初妇产168例,占70%:经产妇72例,占30%,年龄(26·8±5·6)岁,孕周(36·5±4·4)周,过期妊娠20例,早产儿34例,双胞胎6例,巨大儿20例。按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标准〔1〕,根据病…  相似文献   

8.
徐冠英 《现代保健》2009,(17):58-59
目的探讨产前系统化管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接受过产前系统化管理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6例为观察组,未接受过产前系统化管理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母亲并发症发生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母亲并发症发生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实施产前系统化管理能明显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发展至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母亲并发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田瑛 《现代保健》2010,(17):62-63
目的 观察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孕妇实施干预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6月接受系统干预管理的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9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未接受管理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心理支持、健康宣教、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与休息、药物预防、产前检查及监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并发症(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胎盘早剥、心衰、肾衰)减少,剖宫产比例低,围生儿情况好(宫内发育迟缓、死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少).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实施干预管理可以改善母婴结局,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240例GDM孕妇为GDM组,同时随机选取240例非GDM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影响孕妇GD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分布差异性。结果多因素结果提示:GDM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孕前超重(OR=2.499)、糖尿病家族史(OR=3.096)、不良孕产史(OR=2.87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4.158)、缺乏运动(OR=3.367)、不良生活习惯(OR=3.947)、妊娠期间增重过多(OR=5.083)、阴道念珠菌感染(OR=2.370)等; GDM组的胎儿窘迫、羊水过多、剖宫产、产褥感染、早产、巨大儿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影响GDM发病的高危因素较多,且GDM对母婴妊娠影响较大,应根据GDM的高危因素早期进行管理和干预,降低GDM发病率,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因素以及对孕妇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社会因素主要为居住地,城市孕妇患病率明显低于农村(P0.05);②产科因素主要为产次,初产妇与经产妇患子痫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低蛋白血症组孕妇终止妊娠孕周为(34.8439±4.9160)周与非低蛋白血症组孕妇终止妊娠孕周(36.2387±3.0930)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蛋白血症组围生儿体重(2146.0382±827.3002)g与非低蛋白血症组围生儿体重(2464.5455±807.1133)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孕期监测,对已经发生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应在严格掌握禁忌证下适量补充白蛋白以缓解病情、延长孕周,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营养门诊就诊的100例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孕妇均实行常规的孕期保健,研究组给予个体化的早期医学营养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两组干预前进行营养评估,随访至产后6周,观察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及早产儿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住院天数和早产儿发生率[4.0%、(5.5±1.3)d、4.0%]明显少于对照组[18.0%、(9.3±1.5)d、18.0%],(P0.05)。结论对孕妇早期合理进行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治疗,有利于降低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与正常孕妇血浆中microRNA-19a(miR-19a)的差异性表达特征,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90例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按孕妇病情再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3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行孕检的30例健康孕妇作为正常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不同组孕妇血浆中miR-19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组孕妇miR-19a的表达差异,并分类统计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亚组miR-19a表达量,评估miR-19a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miR-19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不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亚组miR-19a表达量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miR-19a表达量最高,其后依次为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正常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与正常孕妇血浆中miR-19a表达量存在差异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浆中存在升高趋势,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实施干预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1~2016.12我中心4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按干预管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研究组,每组人数为20例.其中常规组接受疾病一般护理服务,科室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干预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实施干预管理,研究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0%,常规组为35.0%,常规组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将干预管理运用于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临床护理中,可对降低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等均产生积极影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海珍  肖梅  何明  彭敏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73-167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评估胱抑素C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2年1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3例,同时选择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健康孕妇2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孕妇血清胱抑素C(CysC)、&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CysC与β2-MG、UA水平呈正相关,与β2-MG相关性最强(r=0.586,P〈0.05)。CysC、β2-MG、UA与BU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95%CI为0.734-0.923)、0.763(95%CI为0.652-0.822)、0.742(95%CI为0.527-0.718)和0.704(95%CI为0.421-0.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胱抑素c在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糖代谢、脂代谢指标临床特点,分析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糖脂代谢指标对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30例(观察组),另按照孕周匹配选择同期在该院建档行孕期保健检查的健康孕妇130例(对照组)。收集整理所有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孕妇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亚组(57例)、轻度子痫亚组(42例)及重度子痫亚组(31例)。对所有孕妇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孕妇糖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FBG);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组和分亚组统计并行组间比较。随访观察至孕妇分娩,分组、分亚组统计母婴妊娠结局,并行组间和亚组间比较。分析糖脂代谢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母婴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孕妇Hb、FBG、TC、TG及LDL-C分别为(6.37±0.69)%、(4.57±0.49)mmol/L、(5.08±0.66)mmol/L、(2.62±0.42)mmol/L及(3.08±0.62)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6.17±0.63)%、(4.31±0.43)mmol/L、(4.21±0.34)mmol/L、(1.43±0.24)mmol/L及(2.53±0.54)mmol/L,且重度子痫孕妇高于轻度子痫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均P0.05),观察组孕妇HDL-C为(1.21±0.53)mmol/L,低于对照组孕妇的(1.53±0.61)mmol/L,且重度子痫孕妇低于轻度子痫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均P0.05);(2)观察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子痫亚组高于轻度子痫亚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亚组(均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孕妇Hb、FBG、TC、TG及LDL-C水平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呈高度正相关,HDL-C与不良妊娠结局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糖代谢和血脂代谢指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且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高度相关,提示临床应加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糖脂代谢水平监测和干预,降低母婴并发症,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与正常孕妇外周血、脐带血和胎盘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管紧张素(Ang)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差异,为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分娩且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但无其他妊娠合并症的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选择同期在同一家医院分娩的50例正常孕妇纳入对照组。在孕妇分娩时留取胎盘母、子面胎盘组织,母亲静脉血及新生儿脐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TGF—β1、AngⅡ和VEG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孕妇年龄、孕龄及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母亲静脉血、新生儿脐静脉血、胎盘母面及胎盘子面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而AngⅡ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新生儿脐静脉血、胎盘母面及胎盘子面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母亲静脉血VE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9,P〉0.05)。结论TGF-β1、AngⅡ和VEGF表达水平的改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将5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接收时间不同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250例为2010年1月-2013年1月,第2阶段250例为2013年2月-2015年12月;将两个阶段的孕妇分别分为两组,第1阶段235例糖代谢正常的为对照组,15例异常为实验组,第2阶段210例糖代谢正常的为对照组,40例异常为实验组;对第1阶段产妇进行血糖检查,对第2阶段产妇进行糖耐量测试并给予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结果第1段孕妇实验组新生儿黄疸、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死胎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羊水过多、胎儿畸形、巨大胎儿等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第2段孕妇实验组新生儿黄疸、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死胎、羊水过多、胎儿畸形、巨大胎儿等妊娠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第1阶段孕妇糖代谢异常率为6.00%,其中妊娠期糖尿病占2.00%、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占1.60%、糖尿病合并妊娠占6.40%,第2阶段孕妇糖代谢异常率为16.00%,其中妊娠期糖尿病占6.40%、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占6.00%、糖尿病合并妊娠占3.60%。结论对糖代谢异常的妊娠期孕妇实施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对妊娠结局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还可使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浆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检查患有妊娠期高血压(HDCP)患者113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87例以及正常怀孕的孕妇100例。对三组妇女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进行检测,调查不良妊娠反应。结果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测量的浓度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组存在差异,P〈0.05;跟踪三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HDCP与GDM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上升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相关,但这并不是导致妊娠不良后果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维生素A、D、E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14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组,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孕妇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维生素A、D、E水平,比较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维生素A、D、E水平,比较围生儿预后情况不同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维生素A、D、E水平,分析维生素A、D、E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维生素A、D、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维生素A、D、E水平显著低于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P0. 05);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维生素A、D、E水平显著低于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P0. 05);围生儿预后不良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维生素A、D、E水平显著低于围生儿预后良好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P0. 05);维生素A、D、E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预后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 05),维生素A、D、E预测界值分别为35. 3 ng/ml、40. 5 ng/ml、45. 6 ng/ml。结论维生素A、D、E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呈低水平状态,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维生素A、D、E联合检测对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预后有较高准确度,可能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