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戒烟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烟草依赖为一种慢性尼古丁成瘾性疾病.尼古丁强化效应是吸烟者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吸烟者成功戒烟往往需戒烟药物的辅助治疗,常用戒烟药物有一线戒烟药物(如尼古丁替代、安非他酮及伐尼克兰)和二线戒烟药物(如可乐定和去甲替林等),以及其他戒烟药物.  相似文献   

2.
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风险,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吸烟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戒烟过程中常因戒断症状导致复吸,在戒烟过程中需要心理支持治疗和戒烟药物辅助治疗。许多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戒烟心理辅导有助于患有心血管疾病吸烟者的戒烟。但很少有临床试验证实戒烟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由于尼古丁替代治疗,以及缓释安非他酮和伐尼克兰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理论上增加心肌作功,提高心肌耗氧量;其中尼古丁替代治疗还可能引起内皮功能障碍,使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合并心血管疾病吸烟者中戒烟药物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观察 3 0例慢性吸烟者和 1 5例正常人在使用中药贴剂前后血浆皮质醇及血浆 ﹀-内啡肽水平。结果显示慢性吸烟者的血浆皮质醇及血浆 ﹀-内啡肽明显高于正常组 ;自然戒断期 ,戒烟组的血浆皮质醇明显升高 ,而血浆﹀-内啡肽明显降低 ;治疗戒断期 ,慢性吸烟者血浆﹀-内啡肽恢复正常水平 ,而血浆皮质醇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组 ;正常组在贴敷中药贴剂前后血浆皮质醇及血浆﹀-内啡肽无明显变化。提示中药贴剂戒烟可能是通过改善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及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的功能达到戒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尼古丁戒断症状是吸烟者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的戒烟治疗戒烟率不高且复发率较高,急需寻求新的治疗方法辅助烟民戒烟。本文从戒断治疗的机制和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以期为戒烟治疗找寻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想戒烟的吸烟者可以借助于种种治疗方法如咨询、尼古丁替代(贴片及口香糖等)和药物等来戒烟.一些吸烟者经过上述治疗后获得成功,可是对大多数吸烟者来说,由于戒烟引起的不愉快和心理上对香烟的渴求促使他们复吸.近来NIDA资助的研究提出人体基因学说可以部分地解释造成复吸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吸烟和戒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改变,提倡不吸烟者不吸烟,吸烟者早期戒烟。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诊治视为COPD稳定期患者,行问卷调查、肺功能测定,分为24例对照者(吸烟组)和27例干预组(戒烟组)。结论戒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吸烟组。  相似文献   

7.
<正>吸烟是当今世界上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与医疗保健问题之一。虽然政府及社会各有关方面(包括烟草制造商)从未停止过宣传吸烟有害健康以及倡导戒烟,然而吸烟者数目仍然居高不下,公私场合里吞云吐雾者随处可见,也有很多人想要戒烟却又输给了飘渺的诱惑,更有众多的未成年人对它充满好奇,认为抽烟等于耍酷而跃跃欲试,想要加入吸烟者  相似文献   

8.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吸烟现象普遍存在,已有研究表明药物成瘾人群中吸烟者相比较非吸烟者存在更大的死亡风险,停止吸烟可以减少伴发疾病和死亡率。同时研究也发现,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戒烟并不会损伤当前物质滥用者的治疗结果,而且滥用药物复吸的可能性进一步被降低。考虑到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普遍对戒烟感兴趣,且针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戒烟干预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因此对他们进行戒烟干预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郑州市吸烟人群戒烟意愿和戒烟尝试的现状。方法应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与规模成正比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在调查员的帮助下,吸烟人群自填问卷的方式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394名吸烟者中,有戒烟意愿的人数为173人,占44.8%;有过戒烟尝试的人数为159,占40.5%。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吸烟人群的戒烟尝试和戒烟意愿无明显不同;单因素分析发现:家中有吸烟限制(X^2=13.084,P=0.001)、工作单位有限制吸烟规定(X^2=29.904,P=0.000)、单位室内张贴禁烟标识(X^2=22.407,P9=0.000)均会促使吸烟者产生戒烟意愿,而工作单位有限制吸烟规定(X^2=13.214,P=0.001)、单位室内张贴禁烟标识(X^2=18.958,P=0.000)、个人压力过大(X^2=13.511,P=0.000)的吸烟者有更多的尝试戒烟。结论通过家人督促,家中限制吸烟、单位限制吸烟、张贴禁烟标识等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郑州市吸烟者戒烟意愿和戒烟尝试的产生,亦可鼓励吸烟者多次尝试戒烟,以提高戒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期吸烟者在戒烟前后血浆皮质醇和 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及形成机制。方法·· :于戒烟前后采集长期吸烟者静脉血 ,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皮质醇及血浆 β-内啡肽的含量。结果·· :长期吸烟者的血浆皮质醇(227.82ng·ml-1±s40.03ng·ml-1)及血浆 β-内啡肽(14.68ng·ml-1±s4.48ng·ml-1)明显高于正常组 ;戒断后长期吸烟组的血浆皮质醇(271.92ng·ml-1±s32.19ng·ml-1)明显升高 ,而血浆 β-内啡肽(8.16ng·ml-1±s4.97ng·ml-1)明显降低。结论·· :血浆皮质醇及 β-内啡肽可作为判断戒烟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而改善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及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的功能可能对戒烟有助。  相似文献   

11.
<正>医院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公共场所,必须为患者提供一个健康无烟的环境,良好的就医环境能可以减轻患者和家属就医时的压力。护士是健康形象的代表,护士在职业上有为患者作出不吸烟的表率并有促进人们不吸烟的责任和义务[1],而且,护士在促进戒烟的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护士在日常医疗护理中与病人及家属接触交流时间较长,在控烟健康教育工作和创建无烟医院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有文献表明,护士在帮助患病的吸烟者戒烟、为他们提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成年健康男性吸烟者戒烟前后呼出气一氧化碳含量以及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75名主动有意戒烟的健康成年男性吸烟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12个月,给予戒烟咨询,随访观察受试者戒烟前、戒烟1年后,呼出气一氧化碳(CO)含量以及肺功能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5名受试者中仅46名受试者成功戒烟,这46名全部完成1年的研究,参与结果分析。其中23名戒烟失败,6名吸烟量明显减少。戒烟1年后呼出气CO含量的减少和BMI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戒烟1年后FEV1、FVC、FEV1/FVC、MMEF、V25、V50和戒烟失败组对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改善程度和戒烟失败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26例不吸烟组对比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随访研究得出,吸烟者呼出气中一氧化碳是用于评价戒烟效果的主要生物学指标。戒烟可以轻度升高FEV1,逆转FEV1降低的速度,同时小气道的功能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3.
在最近召开的第5届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会议上 ,英国Peto向吸烟者提供三大信息 :(1)吸烟的危险性很大;(2)约1/4的吸烟者死于中年时期;(3)戒烟越早越好 ,即使中年期之后戒烟也会带来好处。以英国医师为对象进行的调查表明 ,吸烟者寿命约比不吸烟者短8a;如35a之前能戒烟 ,则寿命与不吸烟者相同。即使35a之后戒烟也可避免大部分死亡危险 ,例如患心肌梗塞后戒烟者5a后死亡的危险性可降低 ;50a时戒烟 ,则70a时罹患肺癌的死亡危险性减半。1992年中国男子每天平均吸烟10支。而中年期因吸烟所致死亡占总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吸烟对正常人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分析CGRP的升高可能是吸烟者易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诱发因素.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对吸烟者、非吸烟者血浆CGRP进行检测.结果A组吸烟者组,吸烟指数>400支/年,烟龄>10年组血浆CGRP明显高于非吸烟组,差异有显著性.B组A组中选出部分人进行戒烟,戒烟时间>5年,测血浆CGRP明显低于继续吸烟者,差异有显著性.C组吸烟者吸烟指数<50支/年,烟龄>10年者血浆CGRP高于非吸烟组,低于继续吸烟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OPD是一种发病率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吸烟是其发病的主要诱因,吸烟引起血浆CGRP升高可能是引起吸烟者易患COP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曾东亮  张扬  廖建湘  刘铭烈 《贵州医药》2009,33(11):1040-1041
世界卫生组织(WHOW)指出,烟草的使用与死亡和疾病的流行高度相关,是导致人们失能和早死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近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吸用烟草将会导致多系统疾病。为促进吸烟者戒烟,减少与吸烟有关疾病的发生,芬兰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发起了国际戒烟竞赛,它是一个旨在通过积极的奖励来鼓励人们戒烟的国际戒烟项目,是由多国合作并参与的一种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国际控烟活动,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烟草和酒精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成瘾性物质。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两者有极大的相关性。吸烟者的酒依赖几率是非吸烟者的10倍,有酒依赖史的吸烟者更容易出现尼古丁依赖。因此,寻找一种既能戒烟同时又能降低戒酒后的心理渴求的药物,对于降低复发率,维持长时间  相似文献   

17.
实验性戒烟疫苗显示有希望的结果 ,它有成功阻止吸入的烟碱通过血脑屏障 ,从而通过阻断病人接受进入脑部的烟碱刺激而打破烟瘾循环。荷兰 Maastrickt大学 Wagena认为 ,Nabi制药公司的烟碱结合疫苗 Nic Vax TM有助于任何需要戒烟者 ,而不仅是针对其他戒烟方法无效者。   1 8名健康吸烟者和 6名不吸烟者分别于 0、1 4和 2 8天注射 1 0 0μg Nic Vax,6个月时再注射 1剂。另外 3名吸烟者和 3名不吸烟者接受安慰剂。结果显示 ,对疫苗有应答者能产生高水平的 Ig G抗体 ,平均抗体浓度从第 3剂后的 9μg/ml升至末次免疫后的 1 0 μg/ml。这些…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知道,吸烟会对人体多系统、多器官造成伤害,是多种疾病的直接病因和重要诱发因素,因此会建议烟民积极戒烟。那戒烟后,烟民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吸烟者,尤其是长期吸烟者戒烟初期会感到不适。这是因为,人在吸烟时,香烟中的尼古丁能瞬间进入血液,使大脑内神经系统产生一种快乐激素,它能缓解人紧张、抑郁、  相似文献   

19.
在所有的吸烟者中.70%的人有过想戒烟的念头,其中尝试过戒烟的人有30%,但戒烟成功的人只有2%~3%。戒烟确实有难度,也许医生可以帮助你成为成功戒烟者中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20.
药物戒烟的循证性临床指南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和介绍循证性临床指南中药物戒烟的条款。方法:通过Medline、TRIPdatabase和NGC等9个数据库或指南类网站搜集有关指南。采用比较、归纳和罗列的方式介绍有关内容。结果:收集到HEA等6个循证性临床指南。(1)戒烟的一线药物有尼古丁制剂和安非拉酮,二线药物有可乐定和去甲替林;(2 )尼古丁替代疗法是有效的、安全的和主要的药物戒烟方法;(3)安非拉酮是有效的、安全的戒烟药物;(4)可乐定和去甲替林是有效的戒烟药物,应在一线药物无效或禁忌时在医生的监督下应用;(5 )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安定、普萘洛尔和美加明等药物的戒烟效果;(6 )尼古丁制剂对妊娠、心血管疾病患者基本上是安全的;(7)戒烟一般伴有体重的增加。结论:应该鼓励吸烟者戒烟;应该鼓励应用药物进行戒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