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11月,我院收治原位回肠膀胱术后8年,肠膀胱内复发膀胱腺癌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65岁.患者8年前曾以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1.5个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年后肿瘤复发并再次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2年复查膀胱镜于膀胱右侧壁、三角区及颈口发现多发乳头状肿瘤,最大者直径约3 cm.  相似文献   

2.
膀胱移行细胞癌阴茎转移罕见,我院2009年12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75岁.主因"全膀胱切除术后21个月,阴茎肿痛1个月"于2009年12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12月在外院因膀胱肿瘤行TURBt,术后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行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2006年4月因膀胱肿瘤复发再次行TURBt,术中发现膀胱前壁、膀胱左侧壁和前壁交界处、左输尿管口后方大片苔藓样肿瘤,术后病理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术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8个月.2008年3月因"无痛性肉眼血尿4个月"入院,膀胱镜检示膀胱左侧壁地毯样隆起,范围3 cm×3 cm.活检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灶性呈腺癌分化.遂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回肠膀胱术.术后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灶性呈腺癌分化,侵及膀胱壁全层.双侧输尿管切端,尿道切端,左右精囊未见癌侵及,左右髂血管旁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相似文献   

3.
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430例,其中因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引起膀胱穿孔改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共32例.本文对膀胱穿孔组和无膀胱穿孔组随访6个月~5年,比较两组间在肿瘤膀胱内复发、膀胱内浸润、膀胱外复发和死亡率的差异,分析膀胱穿孔对膀胱肿瘤预后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疗效探讨(附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3月因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中,膀胱肿瘤均累及膀胱颈部或膀胱三角区,其中移行细胞癌62例(91.18%),其他类型肿瘤6例;浸润性膀胱癌61例(89.71%);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47例(69.12%),远期并发症7例(10.29%).55例随访1~10年,平均5.6年,5年生存率39.71%.结论:全膀胱切除是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治疗方法,回肠膀胱术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早期手术生存率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59例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22例,平均年龄72.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辅助检查包括B超、盆腔CT及膀胱镜检+活检.另选同期膀胱尿路上皮癌51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术后1、3和5年生存率等差异.结果 59例膀胱非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膀胱腺癌13例、膀胱鳞癌10例、膀胱小细胞癌5例、膀胱平滑肌肉瘤2例、副神经节瘤4例和混合癌肿25例.其中行全膀胱切除术4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BRT)12例.术前新辅助治疗4例,术后辅助放疗14例,术后辅助化疗35例.有效随访53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1%、54.7%和28.3%.5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均经病理证实诊断,其中行全膀胱切除术12例,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TUBRT 36例.术后成功随访43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76.7%和72.7%.结论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临床少见,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是首选手术方法,结合不同肿瘤类型的病理特点,辅助或新辅助放、化疗可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诊治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12年4月5例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23 ~ 68岁,平均43岁.体检发现膀胱肿物2例,以间断无痛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症状1例,1例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10年,另1例排尿时伴心悸、胸前区不适2年.1例有高血压病史6年,术前血压最高1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内突起肿物或膀胱内呈外压性改变,肿瘤位于三角区1例,后壁1例,顶部1例,膀胱前壁2例,3例行病理活检,均为阴性.3例行术前内分泌检查提示血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升高,分别为1957、3581、60 500 pmol/L.2例术前诊断为膀胱副神经节瘤,1例考虑为脐尿管癌,另2例诊断为膀胱肿瘤. 结果 行开放膀胱部分切除1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1例,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3例.4例患者术中出现高血压危象,其中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中出现应激性心肌病,1例手术顺利.出血量20 ~800 ml,平均126 ml,1例输血600 ml.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 ~ 48个月,患者血压正常,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膀胱副神经节瘤临床少见,极易误诊,对于排尿时伴有血压变化、心悸、头晕等表现的膀胱肿瘤患者应高度警惕膀胱副神经节瘤的可能.膀胱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对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合并膀胱血管瘤患者的诊治水平. 方法 患者,女,23岁.主因间断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个月,发现膀胱肿物20 d于2010年11月入院.外院膀胱活检病理提示血管瘤病.既往:左下肢血管瘤23年,分别于3个月、3岁、13岁时行左下肢血管瘤切除术.查体见左下肢膝关节以下明显增粗并长于右侧,左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增生.B超检查提示膀胱左前壁实性占位,范围4.1 cm ×3.0 cm ×2.5 cm.膀胱镜检可见膀胱顶部略偏左侧黏膜隆起并可见曲张静脉血管,范围3.0 cm x5.0 cm. 结果 患者诊断为膀胱血管瘤,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膀胱肌间血管瘤.术后肉眼血尿消失.术后3个月复查B超,膀胱未见异常. 结论 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可能合并膀胱血管瘤,膀胱部分切除术可以作为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是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我们采用膀胱软镜下经造口逆行留置单J管治疗Bricker术后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25岁。无痛性肉眼血尿一年,1986年4月14日入院.B 型超声检:双肾无异常,膀胱后壁肿瘤6×5cm,合并一枚小结石.IVU 显示上尿路正常,膀胱后壁充盈缺损,膀胱壁不光滑.膀胱镜所见:膀胱后壁6×5cm 肿块,基底宽,无蒂.表面呈莱花样改变.触之出血,披坏死  相似文献   

10.
尿道下裂术中运用中心静脉穿刺套管行膀胱造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尿道下裂术中运用中心静脉穿刺套管行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术替代开放式膀胱造瘘术的可行性.方法 从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52例尿道下裂患者运用中心静脉穿刺套管行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术.结果 51例病人获得满意的膀胱引流,1例病人膀胱引流不畅,需改行开放式膀胱造瘘术.结论 运用中心静脉穿刺套管行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方法,可保证通畅的膀胱引流.运用中心静脉穿刺套管行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美观、疗效好等优点,可替代开放式膀胱造瘘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15年总结(附196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评价全膀胱切除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回肠膀胱术的远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 19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膀胱肿瘤累及膀胱颈部或膀胱三角区者 12 6例 (6 4.3 % ) ,浸润性膀胱癌 145例 (74.0 % ) ,移行细胞癌183例 (93.4% )。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 19例 (9.7% ) ,远期并发症 10例 (7.4% )。 135例随访 1~ 15年 ,平均 6 .6年 ,5年生存率 6 6 .2 %。 结论 全膀胱切除是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治疗方法 ,回肠膀胱术简单易行 ,长期随访显示其并发症少 ,疗效确切 ,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12.
回肠结肠新膀胱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膀胱肿瘤侵犯浅基层以上(T2b),复发肿瘤,多发肿瘤以及位于膀胱三角区的肿瘤,多主张行膀胱全切除,回肠结肠新膀胱术.它具有低压、可保护肾功能,可控率高,最大限度的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1994年4月至1999年6月对86例病人行回肠结肠新膀胱术,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膀胱腺癌的临床诊治方法 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32例膀胱腺癌患者的诊治方式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膀胱腺癌.比较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膀胱镜、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术前膀胱镜诊断符合率最高为100%.24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7年,12例膀胱部分切除(扩大范围)患者>5年生存率为66.7%(8/12);10例根治性膀胱全切者>5年生存率为40.0%(4/10);2例行TURBT治疗,其中1例己复发,1例死于肿瘤进展.结论 膀胱腺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肿瘤部位、大小决定手术方式,膀胱部分切除(扩大范围)加术后化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人膀胱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50例≤40岁青年人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39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9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1例,行膀胱全切术+原位新膀胱1例.结果:手术后随访半年~11年8个月,中位随访2年9个月.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复发2例;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复发5例,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复发率为19%(3/16),进展2例;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复发1例.结论:青年人膀胱肿瘤良性肿瘤者比例相对较高.在青年人尿路上皮癌绝大部分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而非肌层浸润性青年人低级别乳头状尿路复发率低于其他年龄段尿路低级别上皮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年人膀胱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50例≤40岁青年人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39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9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1例,行膀胱全切术+原位新膀胱1例.结果:手术后随访半年~11年8个月,中位随访2年9个月.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复发2例;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复发5例,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复发率为19%(3/16),进展2例;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复发1例.结论:青年人膀胱肿瘤良性肿瘤者比例相对较高.在青年人尿路上皮癌绝大部分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而非肌层浸润性青年人低级别乳头状尿路复发率低于其他年龄段尿路低级别上皮癌.  相似文献   

16.
膀胱全切原位肠道代膀胱术后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膀胱全切原位肠道代膀胱术广泛用于治疗膀胱肿瘤.现就该手术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等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膀胱非上皮性肿瘤25例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影像及临床诊断特点,探讨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膀胱非上皮肿瘤临床资料.男16例,女9例.年龄2~71岁.其中血尿6例,下腹部肿块2例,尿频14例,排尿困难2例,排尿晕厥1例.超声及CT检查发现22例膀胱占位病变,3例盆腔肿物及膀胱壁受累.均行膀胱镜检查,穿刺活检17例.结果 15例良性肿瘤行单纯肿瘤剜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10例恶性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膀胱全切术.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放疗.随访3个月~11年.良性肿瘤均无复发,恶性肿瘤9例死于术后3年内,平均存活16个月;1例膀胱恶性淋巴瘤带瘤存活6年.结论 膀胱非上皮性肿瘤临床上少见,病理类型复杂,恶性居多,预后较差.膀胱部分切除术或膀胱全切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恶性肿瘤结合其病理特点辅助放化疗,疗效不理想,预后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尿管下端狭窄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 例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45 岁.左侧4 例,右侧7例,双侧2例.膀胱壁间段狭窄11例;膀胱前段狭窄2例,膀胱隧道式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术中留置双J 管10例,输尿管膀胱角吻合术2例,膀胱瓣输尿管下端成形术,术中留置双J 管1例.结果:13例术后随访2 个月~6 年,全组无输尿管狭窄,治愈率69%,无效率31%.其中膀胱隧道式输尿管膀胱吻合术70%(7/10),好转率30%(3/10);输尿管膀胱角吻合术50%(1/2),好转率50%(1/2);膀胱瓣输尿管下端成形术治愈率100%(1/1).膀胱造影无膀胱输尿管返流.结论 膀胱隧道式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和输尿管膀胱角吻合术治疗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初发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行膀胱全切还是保留膀胱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根治性膀胱全切与保留膀胱手术治疗初发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初发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13例.男91例,女22例.年龄27~88岁,平均64岁.初次治疗保留膀胱患者81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患者32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结果 初次治疗保留膀胱患者81例中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74例、膀胱部分切除7例,术后随访6~140个月,平均64个月,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64.2%(52/8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77.8%(63/81).根治性膀胱全切治疗32例,术后随访4~141个月,平均62个月.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59.4%(19/32),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75.0%(24/32).2组术后5年总生存率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膀胱手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治疗初发T1G3膀胱癌,5年总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全切治疗初发T1G3膀胱肿瘤至少有50%的病例有过度治疗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小儿先天性膀胱憩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先天性膀胱憩室患儿的诊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先天性膀胱憩室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为男童,年龄7 d~12岁,平均3.5岁.临床表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均经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确诊.18例25根输尿管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术前18例行IVU检查,上尿路正常7例,上尿路扩张积水10例,右肾发育不良1例.结果 22例均行憩室切除、膀胱修复术,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者同期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17例随访6个月~11年,平均4.5年,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憩室无复发.14例原膀胱输尿管反流者,反流消失12例,1例有Ⅰ度反流者,保守治疗半年反流消失,1例仍有双侧膀胱输尿管反流,行膀胱造瘘术后半年,目前仍在随访中.IVU复查12例,上尿路积水好转7例,积水无变化3例,2例左肾不显影者术后仍不显影.结论 小儿先天性膀胱憩室较少见,但可引起上尿路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