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慧  黄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3):339-340
目的:探讨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疗效。方法:1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例。开始缝皮时阿扎司琼组(A组)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4ml),地塞米松组(D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4ml),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AD组)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地塞米松10ms(共4ml),对照组(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观察和记录术后24小时PONV的例数和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扎司琼组、地塞米松组、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均显著减少妇科腹腔镜术后24小时PONV的发生率(P〈0.01);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扎司琼联用地塞米松预防妇科腹腔镜PONV临床疗效显著,效果较单用阿扎司琼或地塞米松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昂丹司琼对预防食管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150例,按不同给药时间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以双盲方式按下述方法给药:A组于麻醉诱导前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B组于关闭胸腔前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C组于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比较3组PONV发生情况。结果B组PONV总发生率为20.0%,低于A组的50.0%及B组的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在关闭胸腔前应用昂丹司琼,可以预防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谢静  刘斌 《医药导报》2011,12(12):1598-1599
[摘要]目的探讨昂丹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啶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240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118例,Ⅱ组122例。于麻醉诱导前10 min,I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肌内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Ⅱ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肌内注射氟哌啶醇2 mg;观察手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镇静情况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镇静评分0~2分,无过分镇静者(P>0.05)。Ⅱ组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17.2%)较I组(28.8%)明显降低(P<0.05)。结论昂丹司琼联合使用小剂量氟哌啶醇较单独使用昂丹司琼对预防LC患者恶心呕吐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昂丹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术毕未使用昂丹司琼;Ⅱ组术毕静注昂丹司琼8mg;Ⅲ组术毕镇痛泵内加昂丹司琼4mg,静脉推注昂丹司琼4mg;Ⅳ组术毕镇痛泵内加昂丹司琼8mg.记录术后2、4、8、20、36和48h患者的PONV情况.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在术后2、4和 8h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Ⅲ组在术后2、4、8、20、36和48h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Ⅰ组和Ⅳ组各时间点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Ⅱ组相比,Ⅲ组在术后36、48h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Ⅳ组相比较,Ⅱ组在术后2、4、8h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Ⅲ组在术后2、4、8、20、36和48h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术毕单次注射昂丹司琼4 mg,并通过术后镇痛泵(PCA)持续输注,可以在术后48h内有效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临床上不含局麻药单用吗啡行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的效果、不良反应。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术后365例,按镇痛方式随机分为3组:Ⅰ组吗啡-昂丹司琼组(121例),Ⅱ组吗啡-布比卡因-昂丹司琼组(121例),Ⅲ组吗啡-甲磺酸罗哌卡因-昂丹司琼组(123例)。在缝皮肤时先硬膜外腔注入吗啡盐水稀释液2mg(1mL),然后以2mL/h速度持续泵入镇痛混合液。Ⅰ组成分为吗啡8mg+昂丹司琼8mg+0.9%氯化钠100mL,Ⅱ组成分为吗啡8mg+布比卡因125mg+昂丹司琼8mg+0.9%氯化钠100mL,Ⅲ组成分为吗啡8mg+甲磺酸罗哌卡因125mg+昂丹司琼8mg+0.9%氯化钠100mL。3组均在镇痛后1、2、6、12、24、48h,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VAS评分、PHS评分、S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并记录。结果3组在镇痛期间同时点MAP、HR、RR、VAS评分、SS评、PH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后2hⅠ组无一例,Ⅱ组1例,Ⅲ组1例出现呼吸抑制,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6hⅡ组8例,Ⅲ组6例出现双下肢略乏力、全身麻木,两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含局麻药单用吗啡行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具有安全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李小妮  杨宗林 《哈尔滨医药》2012,32(3):177-177,179
目的研究昂丹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术毕未使用昂丹司琼;Ⅱ组术毕静注昂丹司琼8 mg;Ⅲ组术毕镇痛泵内加昂丹司琼4 mg,静脉推注昂丹司琼4 mg;Ⅳ组术毕镇痛泵内加昂丹司琼8 mg。记录术后2、4、8、20、36和48 h患者的PONV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在术后2、4和8 h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Ⅲ组在术后2、4、8、20、36和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Ⅰ组和Ⅳ组各时间点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Ⅱ组相比,Ⅲ组在术后36、48 h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Ⅳ组相比较,Ⅱ组在术后2、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Ⅲ组在术后2、4、8、20、36和48 h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毕单次注射昂丹司琼4mg,并通过术后镇痛泵(PCA)持续输注,可以在术后48 h内有效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哌替啶、非那根、格拉司琼预防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反应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80例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下肢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杜非合剂组),Ⅱ组(格拉司琼组),Ⅲ组(杜非合剂和格拉司琼组),Ⅳ组(对照组)。四组均于硬膜外麻醉起效后静脉注射哌替啶和非那根合剂半量(Ⅰ组),格拉司琼3mg(Ⅱ组),杜非合剂半量和格拉司琼3mg(Ⅲ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Ⅳ组)。观察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寒战的发生率,寒战的严重程度及术前、术中、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用药后的并发症。结果:Ⅰ组、Ⅱ组、Ⅲ组、Ⅳ寒战发生率分别为10.0%,5.0%,15.0%,40%,Ⅳ分别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MAP、HR、SpO2组间和组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与Ⅳ组相比嗜唾明显增加(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Ⅰ组与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后预注杜非合剂和格拉司琼有助于预防硬膜外麻醉后寒战反应,其中两药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妇科术后恶心呕吐(PONV).方法 240例妇科手术患者全部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随机分为静注昂丹司琼组(A组)、地塞米松组(D组)、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AD组)、生理盐水组(S组).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术后4、6、8、12、24、48 h PONV发生情况、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 S组PONV发生率S组明显高于D、A、AD组,D组稍高于A组,AD组明显低于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妇科手术后PONV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对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相关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将18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三组,每组60例:昂丹司琼(Ⅰ)组;甲氧氯普胺(Ⅱ)组;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联合(Ⅲ)组。三组患者手术后均行PCEA,并通过PCA泵分别将不同止吐药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患者术后24h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各组间镇痛效果评分、镇静程度评分和吗啡用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2%和8%,显著低于Ⅰ组(28%和20%)和Ⅱ组(32%和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和甲氧氮普胺单独应用均能有效防治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的恶心呕吐,两药联合应用能进一步减少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5例。Ⅰ组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作为对照;Ⅱ组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Ⅲ组诱导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mg/kg+地塞米松10mg,持续微泵输注利多卡因2m l/(kg.h)。观察并评估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结果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Ⅱ组高于Ⅲ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和地塞米松均能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PONV的发生,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昂丹司琼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AsAI~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昂丹司琼组(I组),对照组(Ⅱ组)每组50例。麻醉前开放静脉通路,I组即给予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Ⅱ组即给予注射用水4mL静脉注射。然后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测定麻醉阻滞平面,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后寒战发生的情况,并持续监测围术期呼吸循环的变化,。结果寒战发生率I组为27.5%,Ⅱ组为60.O%;I组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围术期呼吸循环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恶心、呕畦发生率I组(6.O%)比Ⅱ组(20%)显著降低(P〈0.05)。结论麻醉前预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有助于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发生,还可明显降低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雷莫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LC患者,随机分为3组,雷莫司琼0.3mg组(Ⅰ组)、雷莫司琼0.6mg组(Ⅱ组)、对照组(Ⅲ组),于手术结束时分别静脉注射雷莫司琼0.3mg、0.6mg和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3组患者手术结束后24h内恶心及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Ⅰ、Ⅱ组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Ⅲ组明显降低(P<0.05),Ⅰ、Ⅱ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药物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莫司琼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止吐药,其临床推荐用量0.3mg即可对LC后PONV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预防患者行腹部手术后恶心和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蛤予昂丹司琼.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观察心率、血压等变化.记录8h和24h发生恶心呕吐的次数和程度。结果术后24h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可以有效预防腹部手术恶心呕吐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方秋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694-1695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氟哌利多与异丙嗪对乳房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乳房大手术的女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昂丹司琼组(O组)和昂丹司琼联合氟哌利多组(OD组),每组各100例。手术前后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O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OD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氟哌利多2 mL。三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泵采用异丙嗪为镇吐药。分别记录三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记录术后4~<6 h、6~<12 h、12~<24 h PONV的发生时段及发生率,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OD组、O组PONV发生率(11%、1%)明显低于C组(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头痛、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行乳房大手术后,以低剂量联合3种止吐药预防PONV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托宁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术中应用价值。方法接受空气灌肠复位术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常规静脉注射注阿托品0.01mg/kg,Ⅱ组静脉注射阿托品0.01mg/kg+丙泊酚2mg/kg,Ⅲ组静脉注射长托宁0.01mg/kg+丙泊酚2ms/kg。Ⅱ、Ⅲ组操作中患儿出现肢体挣动则追加丙泊酚1mg/kg。Ⅰ组直接手术,Ⅱ、Ⅲ组入睡后开始手术。观察其复住率、操作时间、术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Ⅱ、Ⅲ组复位率优于Ⅰ组(P〈0.05),手术操作时间短于Ⅰ组(P〈0.05);Ⅰ、Ⅱ组给药后(T1、T2、T3)心率较Ⅲ组明显增快(P〈0.05);Ⅰ组术中(T2)血压较Ⅱ、Ⅲ组明显升高(P〈0.05);Ⅲ组心率、血压平稳正常。结论长托宁复合丙泊酚麻醉辅助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华薇  吴爱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599-1600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60例ASAⅠ-Ⅱ级妇科疾病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格拉司琼组(B),各3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10ml;B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mg。结果:B组PONV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格拉司琼显著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枸橼酸芬太尼复合盐酸哌替啶用于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Ⅲ级、肝肾功能正常的胸部、腹部及四肢手术的病人行术后PCIA,观察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PCIA药物配制方法:A组舒芬太尼50μg加盐酸哌替啶200mg加昂丹司琼8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枸橼酸芬太尼0.3mg加盐酸哌替啶200mg加昂丹司琼8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泵注速度2ml/h,对术后4h、8h、12h、24h患者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和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A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病人术后PCIA效果良好,舒适度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和格拉斯琼对妇科手术使用0.5%布比卡因和吗啡蛛网膜下腔注射镇痛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和瘙痒的作用.方法:130例择期行妇科手术的病人,被随机分成3组,Ⅰ组静注地塞米松10 mg;Ⅱ组静注格拉斯琼8mg;Ⅲ组静注地塞米松10 mg加格拉斯琼4 mg.结果:在Ⅰ组,预防术后24 h内PONV的失败率较高(40例中有29例,72.5%),而Ⅱ组(47例中有23例,49%)(P=0.02)和Ⅲ组(43例中有19例,44%)(P=0.01)失败率较低.3组间预防术后24 h内瘙痒的失败率无差别(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为70%、72%和70%)(P>0.1).结论:地塞米松10 mg加格拉斯琼4mg预防PONV和瘙痒与单用格拉斯琼8 m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与地塞米松10 mg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雷莫司琼和托烷司琼预防术后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20例ASAⅠ~Ⅱ级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在开始缝皮前静脉注射雷莫司琼(R组,n=40)0.3mg、托烷司琼(T组,n=40)5mg、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40)5ml。观察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并作比较。结果在术后24h内和48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组(17.5%、32.5%)和T组(15.0%、30.0%)明显低于C组(40.0%、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组和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莫司琼和托烷司琼均可显著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对于预防恶心呕吐两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0.
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伟民  徐土荣 《医药导报》2005,24(11):1026-1027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对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0例须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手术前对照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注射液4 mL;治疗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 mg,药物对照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分别于手术后8,24 h评估并记录患者的恶心呕吐程度。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术后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术后8~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地塞米松可能对创口愈合有影响。 结论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