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疗效,并分析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缺点。方法选择48例需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24例,微创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髋置换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等。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微创组在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进行人工全髋置换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假体位置不当的风险,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单一小切口对16例16髋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期采用23例23髋常规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2 个月.微创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髋臼假体外展角、髋臼假体前倾角、髋臼-假体黏附率及股骨-假体三点固定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关节位置良好,疗效满意. 结论 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对软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其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应由拥有丰富经验的医院及医生开展.由于本组观察时间较短,其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临床初步结果。方法2004年4月到2005年5月,采用微创切口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18例,同期随机抽取25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年龄、性别及疾病谱相似。对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假体位置进行比较。结果微创切口组切口长度为7.8~9cm,平均8.2cm;较常规组短,围手术期出血量(286±150)ml、引流量(116±20)ml,微创手术均较常规组少,平均手术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较常规组快,而3个月后结果相似。术后随访,两组假体位置均良好。结论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具有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不影响假体位置,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越性。方法比较15例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后康复、假体位置、Harris评分方面的区别。结果微创小切口明显减少手术失血量,术后恢复快,假体位置可以控制。结论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可行的,但技术条件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早期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行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120例(132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接受常规外侧切口手术76例(82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假体位置及Harris评分等。结果术后2组患者假体位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在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术后1年,2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侧小切口全髋置换术术后早期在功能及软组织损伤上比常规切口全髋置换有明显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减小。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中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6.
微创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优越性。方法 自2001年5月~2005年3月,采用小切口微创技术对109例患者116髋进行人工髋关节初次置换术。采取后外侧入路,切口长约7~9cm。结果全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65min,术中、术后出血量平均为200mL,术后平均10d出院,平均住院日14d。术后未发现并发症。随访3~52个月,复查时患者能负重行走,照片未见人工关节松动。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4分(45~6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平均92分(85~96分)。结论 采用微创小切口技术行全髋关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损伤组织少,感染机会低、康复时间快、降低住院费用住院日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单一小切口对19例19髋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期采用26例26髋常规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8个月;微创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髋臼假体外展角、髋臼假体前倾角、髋臼一假体黏附率及股骨一假体三点固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关节位置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对软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院及医生可进一步开展该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6例需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全髋置换术)和观察组(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术后均随访9个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能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并探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取50例要进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各25例。传统组行常规全髋置换术,实验组行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比较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全髋置换具有出血少、对软组织损伤小、恢复快并且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楼列名  吴兴  吴卫平  冉永欣  李少华 《上海医学》2007,30(7):497-499,F0002
目的评价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8月至2006年2月进行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6例患者(40髋,小切口组)与同期进行外侧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0例患者(40髋,传统手术组)作对比研究,评估损伤程度、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下地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P值分别<0.01、0.05),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周疼痛发生率均明显小于传统手术组(P值均<0.05)。小切口组术后1、6个月患髋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P值均<0.05)。传统手术组术后发生切口延迟愈合2例,下肢深静脉栓塞1例,假体脱位1例;小切口组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外形美观、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需注意选择合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理念的更新和完善,人工关节材料、工艺的改进和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切口微创关节置换,就是近年出现的一项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方法。我院根据本地区经济条件,利用小切口微创的新理念,实施了前路小切口微创单髋置换。2003年4月~2004年12月,采用前路小切口微创技术为5位患者施行了单髋置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分析外侧切口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效果.方法 97例患者采用外侧切口行全髋置换术,术后随访3个月-6年,并以Harris法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 97例患者手术选用外侧切口,术中暴露满意,出血少,三个月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髋外展无力和髋关节脱位现象.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一例假体松动,一例术后感染,优良率达98%. 结论外侧切口进行全髋置换术具有入路创伤小,暴露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在人工关节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回顾分析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PROSTALAC)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例采用PROSTALAC方法,进行二期翻修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有14例于治疗后接受二期全髋或全膝关节翻修术,经平均46月的随访,感染无复发,成功率达87.5%。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达82.9分,膝关节评分平均达90.5分。结论 在PROSTALAC基础上进行的二期全髋和全膝关节翻修手术能成功地治疗人工关节术后感染,并且保持术后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柳卫阳 《中外医疗》2011,30(17):94-94
目的讨论经Hardinge入路,小切口行全髋置换术的手术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通过观察79例患者采用经Hardinge入路行全髋置换术的手术过程及疗效。结果手术切口长约7~9cm,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显露好,操作便捷,出血少。半年后患髋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出现髋关节脱位,仅有3例早期手术者出现髋外展轻度全力。X片显示:假体位置满意,无假体松动。结论熟练掌握经Hardinge入路小切口行全髋置换术中要点;具有入路便捷,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THR)的疗效。方法:手术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入路,对36例患者随访8~46个月,平均32.6个月。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无脱位,活动度满意,无假体松动及骨吸收现象。2例患肢短缩1.0—2.0cm,1例术后轻度疼痛,2例活动后轻度疼痛,Harris评分平均91.5分。结论:用T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只要掌握正确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外侧切口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效果。方法:97例患者采用外侧切口行全髋置换术,术后随访3个月~6年,并以Harris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97例患者手术选用外侧切口,术中暴露满意,出血少,3个月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髋外展无力和髋关节脱位现象。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1例假体松动,1例术后感染,优良率达98%。结论:外侧切口进行全髋置换术具有入路创伤小,暴露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例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前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对8例(10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了治疗.5例(6髋)髋臼进行了植骨。结果:手术切口长9~11cm,手术时间90~120min。术中出血200~400ml,平均312ml,Harris评分由术前38.40分恢复到术后92.80分。随访6个月~2年,平均1年2个月,无一例神经损伤,人工关节无松动.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采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选择性地治疗部分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小切口经后外侧入路行全髋置换术22例(24髋);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定按Harris评分.评估内容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随访8~15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切口平均长度为9.5 cm,平均手术时间105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500 ml.无伤口感染、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时骨盆X线片未发现有假体松动、移位、断裂等迹象,大多数患者1个月后无需持拐辅助行走.结论 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不损伤周围肌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几乎无后脱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微创进行人工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全麻或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微创技术,行人工股骨头与全髋置换术治疗中老人髋部病损。结果本组共42例,其中1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3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1-4周患者能扶拐下地。随访6个月.5年,患者关节功能良好,除3例疗效评定为差外,X线照片未见人工关节松脱现象,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日常生活绝大部分自理,对切口的大小,术后的恢复表示满意。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微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髋关节置换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病人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进行人工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 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微创技术,行人工股骨头与全髋置换术治疗老人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髋臼粉碎性骨折等.结果 本组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3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2-4周患者能扶拐下地.随访6个月~7年,患者关节功能良好,除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稍感胀痛外其他无一例疼痛,X线照片未见人工关节松脱现象,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日常生活全部自理,对切口的大小,术后的恢复表示满意.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微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髋关节置换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提高生活质量,病人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