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证医案汇编》为医案著作,晚清名医余听鸿撰。书中余氏选辑了清代名医陈学山、薛生白、缪宜亭、叶天士和徐灵胎等人的外证医案共计七百七十二则,并间附以自己的治验案,共分为一十三部七十三门。这本书对外科临床工作者有积极的帮助作用。文章从余景和其人、《外证医案汇编》成书缘由、编撰特点、学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缪遵义是清代中期颇有影响力的吴门医家。遵义博览方书, 自学成才, 用药灵活, 精于医理。《清史稿》载其与叶天士、薛生白二人被并称为"吴中三家"。至其晚年时, 遂始著书立说, 曾为《脉因证治》《吴医汇讲》作序, 现存著作有《伤寒集注》《温热朗照》《松心笔记》《松心医案》《缪氏医案》《松心堂医案经验钞》6种。遵义门人弟子众多, 可考者有黄堂、管鼎、缪淞、沈念祖等十余人。  相似文献   

3.
《柳选四家医案》是清代著名医家柳宝诒的代表著作,为柳氏选取清代四位著名医家的医案,包括尤在泾《静香楼医案》二卷、曹仁伯《继志堂医案》二卷、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三卷、张仲华《爱庐医案》二十四则等,分门别类,每案之后,加以评注,编撰而成。书中理法方药齐备,辨治思路井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医案佳作。为了更好地学习与应用《柳选四家医案》,笔者将该书的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4.
分析《三家医案合刻·叶天士医案》关于奇经为病的理论认为:奇经来自十二经且涵养十二经,久病奇经无养而成虚损之病如痿、失眠、虚咳等疾。因奇经八脉为人体气血集留之地,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带主约束、阴阳维系的作用,故在女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男科疾病中亦有一定作用。同时讨论了奇经为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络病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汉代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积聚、疟母等相关病症的病机、治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宿邪缓攻等治络大法。至清代,随着温病学的发展,许多温病学家提出新的络病理论,如吴又可在《温疫论·主客交》中提出了络病"主客交"理论,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了"久病入络"理论,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及《吴鞠通医案》中提出了"初病在络"理论,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提出"主客浑受在厥阴"理论等。在这些温病学家的努力下,络病理论不断完善,成为论治疾病的新的理论认识,其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为络病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分析《三家医案合刻.叶天士医案》关于奇经为病的理论认为:奇经来自十二经且涵养十二经,久病奇经无养而成虚损之病如瘘足、失眠、虚咳等疾。因奇经八脉为人体气血集留之地,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带主约束、阴阳维系的作用,故在妇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男科疾病中亦有一定作用。同时讨论了奇经为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冯氏锦囊秘录》《临证指南医案》及《洄溪医案》中所载呃逆验案进行整理分析,揭示了冯兆张、叶天士及徐灵胎三位清代医家对呃逆的临床辨治特色:冯氏崇尚温补,善用温补之法治疗呃逆;叶氏独创新说,提出"肺气郁痹及阳虚浊阴上逆,亦能为呃"的观点,在选药上融入清代温病用药特色;徐氏善于审证求因,择"药性之最轻淡"者治呃逆。这些观点和方法为现今呃逆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临证指南医案》是记录清代医家叶天士临床经验的医案专着, 由其门人华岫云等依据叶天士临证医案整理编撰而成。书中辑录经方医案展示了叶天士的诊疗经验和思想且包括许多方症具备的案例, 反映了叶天士对张仲景建中汤的临床应用心得, 是对张仲景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相似文献   

9.
<正> 叶天士,名桂,又号香岩,生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约公元1666~1745年)。先世居安徽歙县,后迁徙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为清代最享盛名的临床医学家。精于治疗,经验丰富。因其平时诊务繁忙,故无暇著书立说。相传《温热论》一书,还是他在出诊洞庭山舟中,由叶氏口授,门人顾景文笔录整理而成。现存《临证指南医案》(以下简称《医案》),也是其门人随师诊疗时的零星记录,后经无锡华云岫收集整理,加以分门别类付梓。今天我们研究这位临床医学大师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主要的资料就是这一《论》-《案》了。对于《温热论》,注释发明其旨趣者,已不乏人。惟对《医案》,除与叶氏同时代的著名  相似文献   

10.
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叶天士的《温热论》是师徒间的授课记录,原无书名,后因整理者不同而形成两种传本。《温证论治》由唐大烈整理,初刊本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吴门唐氏问心草堂刻《吴医汇讲》本。《温热论》由华岫云整理,初刊本可能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卫生堂本,此本书名颇为混乱,需要统一标注。华岫云并非叶氏门人,出于对叶天士的崇拜寻觅购买叶氏医案而加以整理。两种传本的学术内容一致,而文字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