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为《伤寒论》中两大辨证纲领。对二者间的关系,前人有所论述,见仁见智。笔者亦欲就此问题作一简要探析,与同道共商。首先,应当明确,六经与八纲两大辨证纲领皆是对疾病共性的概括,它们不仅适用于外感热病,也适于杂病的辨证。其中,六经辨证乃《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根本,为全书之总领,运用它可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利于掌握病机,推断病势。正如喻嘉言所说:“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而八纲者,虽论中未提及其名,然八纲辨证的实际应用,确始  相似文献   

2.
朱太平  朱彦昭  蒋丽娜 《光明中医》2010,25(10):1770-1771
<正>八纲辨证是明清时代逐步总结和完善起来的一种辨证纲领,正如祝味菊《伤寒质难》中所云:"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古昔医工观察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方证对应、八纲辨证与六经理论的渊源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三者内涵的分析,结合《伤寒杂病论》,阐明三者间的关系及应用。结果:八纲、六经是辨证之基础,医者临证,当首先厘清八纲,从整体上把握病情,然后再进一步明确其六经归属,最后以方证对应为原则遣方用药。结论: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临床取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要更好地理解六经、脏腑、八纲、卫气营血辨证的相互关系,必须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讨这一问题,可能会有较正确的认识。现对下面的两个问题,先谈一些看法,可能有助于认识上述几个辨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为祖国医学中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典医籍。《伤寒论》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错综复、变化多端的证候,归纳为六经辩证纲领,创立了六经辨证施治的独特体系,实践证明,它不仅是诊疗外感疾病辨证施治的纲领,同时成为中医临床各科疾病辨证施治的基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完善起来的一套综合性辨证大纲.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则是概括了人体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结合参考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致病原因的性质,病位所在的浅深,病势演变的进退缓急,对临床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紧扣其证候特点,从而辨到了病情的性质、病位的所在、寒热的盛衰程度、正邪的消长态势,而予以立法、处方、遣药.所以,六经辨证实际上涵盖了所有的辨证方法在内,如八纲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在此本篇重点阐述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之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八纲辨证的产生与发展源远流长,渊源于《内经》,发展于仲景,初步规范于宋代,独立完善于明,推广普及于清.  相似文献   

8.
八纲辨证是明清时代逐步总结和完善起来的一种辨证纲领,它起源于《内经》、《伤寒论》等古典医著。尤其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为八纲辨证奠定了基础。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它和六经辨证有密切关系。因为六经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着疾病性质、发展趋向和预后,所以《伤寒论》的六经病证中,无不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内容,为八纲辨证的思想起源。  相似文献   

9.
从八纲辨证的角度分析帕金森病的本质、邪正盛衰、疾病性质、病位深浅。究其根本,是逐渐衰退的过程,属阴证;帕金森病属本虚标实,虚证为主,实则为风、痰、瘀、毒等病理产物;该病因阳气虚衰而出现寒证,表现为"冷、凉"的特征;帕金森病常于脏腑、气血、筋骨起病,以里证多见。  相似文献   

10.
小青龙汤主治病证为太阳、太阴合病,同时可治疗溢饮、咳喘、吐涎沫等病证。小青龙汤以桂枝汤为底方,加麻黄、细辛辛通散寒饮止痛;半夏化痰止咳;五味子与麻黄、细辛,一散一敛,均有止咳作用。小青龙本方症状:干呕发热而咳、肢节疼重(溢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吐涎沫。小青龙汤的应用以呼吸系统为主,常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胸腔积液、感冒后咳嗽、间质性肺炎等疾病。中医辨证要点:咳嗽、喘憋,稀水痰或泡沫痰,苔水滑,脉弦,或伴有身疼痛、恶寒无汗、发热等表证。作者临床多以咳喘,咽痒,无痰或少痰,苔水滑,脉弦细;或者咳喘伴有泡沫痰或稀水痰这2条为主要临床指征。  相似文献   

11.
侯艺涵  季云润  张伟森 《陕西中医》2021,(12):1736-1738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持续6周以上的局部或全身皮肤黏膜血管扩张所引起的局限性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寒冷性荨麻疹是受冷刺激后出现的风团水肿。从六经八纲辨证的角度来看,其主要病因病机为太阳太阴合病,表虚里寒。临证治疗需首辨六经,继辨方证,多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及其变方表里同治,临床疗效较好。现对六经八纲辨证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思路及疗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吴清明氏报道:将八纲辨证与针刺手法的关系阐述为“寒证宜用补法,深刺久留针;热证宜用泻法,浅刺疾出针”等形式是不切实际的。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针法》过于注重形式,片面地强调八纲辨证在针灸临床上的指导意义所致。实际上  相似文献   

13.
论六经辨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付 《河南中医》2006,26(3):9-11
研究六经辨证主要包括六经生理、六经病理、六经病证与六经辨证。六经生理是探索六经辨证的物质基础;六经病理是研究六经生理异常变化;六经病证是研究六经所系脏腑及经脉气血阴阳病理变化在临床中的反映即症状、体征及脉象;六经辨证是根据六经病证而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判断,以得出的诊断结论,六经辨证有本证辨证、兼证辨证及类似证辨证。  相似文献   

14.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是中医学在诊查疾病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八纲辨证在诸多辨证方法中占有特殊地位,属于纲领证,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自近代之后,诸多医家在教研及临床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八纲辨证也存在些许瑕疵,并对其做了深入的探讨。本文综述各大医家对八纲辨证的见解,着重论述现代医家对其的发挥,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5.
1.表虚证属虚证吗? 答:表虚证不属虚证。疾病过程是正邪斗争,力量消长的过程。所谓虚证,是正气不足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邪气亦不盛所出现的证侯。虚实是相对的,表虚是针对表实而言的。同是风寒表证,由于风寒邪气的侧重不同,及体质差异,而又有表虚、表实之别。  相似文献   

16.
谢红东  蔡力 《环球中医药》2020,13(8):1422-1424
胡希恕先生是近代著名经方临床大家,在精研《伤寒论》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正本清源,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执简奴繁的作用。笔者有幸跟随胡老高足冯世纶教授学习,得以了解和掌握胡老六经八纲辨证体系。本文笔者分别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病,破格救心汤加逆气汤治疗少阴太阴合病,桂枝汤加附子黄芪治疗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补中益气汤治疗少阴太阴合病,白虎桂枝加人参汤治疗阳明厥阴合病。通过5例不同临床病案,笔者探讨运用先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六经,辨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之八纲,再辨方证的方法,即应用胡希恕先生六经八纲辨证治疗杂病畏寒怕冷体悟。  相似文献   

17.
朝医辨象辨证与八纲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八纲理论与辨象辨证间的关系 ,阐述了作者的浅见。认为四象脏理是八纲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对立统一关系 ,八纲是四象体质的构筑要素 ,而八纲辨证是进行辨象辨证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从八纲辨证、经络辨证论述拔罐治疗方法,合理设计施治部位、刺激强度,结合其他疗法,以利疾病恢复。认真分析各种拔罐法的吸拔方式、应用方法、治疗特点。拔罐疗法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治疗范围广泛,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失眠的八纲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八纲辨证的角度梳理失眠的常见病因、病位、病性、病机。失眠以里证为多见,病位主要在心、脾、肝、胆、胃、肾、经络,但并非全无表证,可有"表里同病"情形;热证失眠的常见成因为心火、肝火、痰火、脾倦火郁等,寒证失眠多从胆气虚冷立论;虚证失眠常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肝血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阴虚火旺证等,核心为神失所养;实证失眠常见肝郁化火证、心火炽盛证、痰热内扰证、胃腑不和证、瘀血内阻证等,核心为神识扰动;阳证失眠多为阳不入阴,而阴证失眠则多为阳气入阴困难。  相似文献   

20.
六经学说发源于《黄帝内经》,由汉代张仲景继承发展,他撰写了中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从而为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盼贡献。本文在总结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阴阳对六经学说的本义加以阐释,并就六经辨证与其它辨证方法的关系从层次上加强联系。根据六经阴阳多少的变化分析指导针灸疗法在临床的运用,包括选穴、针刺手法、灸刺深度等,对整体把握人体阴阳气机变化,指导针灸疗法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