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文献上有关针灸治疗腰痛的记载是相当丰富的,如:内经的刺腰痛论(按手足三阴三阳,阴维、阳维脉等取穴);针灸大成载:“足少阴别络大钟,虚则腰痛,补之。”“肾俞把腰痛而泄尽”(通玄指要赋);“忽然咳嗽腰疼痛,身柱由来灸便轻。”(玉茏歌);“腰脊强痛交信憑……”(肘后歌);“腰连脚痛怎生医,环跳行间与风市。”(杂病穴法歌);“腰脚疼痛:委中、人中,肾虚腰痛:肾俞、委中、太谿、白环俞;挫闪腰肋痛:尺泽、委中、人中。”(治症总要);“三焦俞主…腰脊强不得俯仰…;气海俞主腰痛针三分、灸五壮;大肠俞主…腰痛腹中气胀;关元俞主风劳腰痛;中膂俞  相似文献   

2.
浅谈留针     
留针是指进针以后,将针留在穴位内,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下面仅就留针的有关问题,谈谈粗浅体会,供同道参考。一、留针的作用(一)候气:针刺必须“得气”,《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说明针刺后一定要留针候气,待得气后才能出针。(二)调气:《灵枢·刺节真邪篇》指出:“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所谓调气,就是调节经络脏腑之气的偏胜,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使其  相似文献   

3.
<正> 《内经》针前五法是指用于针刺前的“扪、切、推、弹、抓”五种辅助手法(以下简称“五法”)。这些手法可见于《内经》许多篇章之中,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灵枢·刺节真邪篇》云:  相似文献   

4.
“合谷刺”是古代五种刺法之一。《灵枢·官针》篇云:“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指针刺直达分肉,然后提至皮下,再向左右斜刺,形如鸡爪的刺法,用以治疗肌痹证。古人称肌肉重叠处,会合处为“谷”,故  相似文献   

5.
十三、气穴部位:在下腹部,当肓俞之下三寸,四满之下一寸,横骨之上二寸(当关元穴之外方)。取穴法:去白条二指横径,于脐下三寸取之。本穴与中行(任脉经)之间距离有五分、一寸、一寸五分等異说,今从五分(即同甲乙、千金、外台、类经图翼、金鑑之说,自肓俞穴至横骨穴亦同)。主治症:肠疝痛,月经不调,膀胱麻痹,腰背肌痉攀,月经痛,卵巢炎,子宫病,泌尿生殖器病,肾脏炎。刺灸:针三分乃至一寸,灸五壮。聚英曰:“铜人灸五壮,针三分。素註一寸,灸五壮。”甲乙曰:“刺入一寸,灸五壮”。  相似文献   

6.
针灸压痛点蠡沟穴治疗痛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篇》云:“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足厥阴之脉循阴股,环阴器,抵少腹”,“刺厥阴之脉在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此正当蠡沟穴分”。根据痛经有剧烈少腹痛和腰痛之特征,参照上述文献记载,选用肝经络穴蠡沟作为压痛点和治疗点进行观察。观察痛经患者8例,均有蠡沟穴压痛,用50mm,20号针,针尖按经脉循行方向斜刺5~15mm,留针20分钟,再用半米粒大艾炷灸  相似文献   

7.
“医”由“匚”和“矢”构成。“匚”(fāng)是“受物之器”;“矢”,这里是指像箭一样锐利的可用以刺疗治病的针具,或指以锐利的箭头代替针具来刺疗治疾。“殹”从“医”讹变而来,而“醫”又从“殹”演化而成。“醫”的成字年代明显晚于“医”。“医”是“醫”的初字和本字,是最早的“医”字。从“医”的构字来看,表示针刺的“矢”是其核心字素,整字本义是针刺医疗。  相似文献   

8.
十四痖门部位:在风府后,入发际五分,项窝中。(日本改正孔穴为:“外后头结节之下方二指横径部。”) 取穴法:仰头取之。主治症:习惯性头痛,脑充血,脑膜炎,衂血,言语澁滞,重舌,咽唊炎,后头痛,头晕,脊髓炎。刺灸:针三分乃至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禁灸,但说约为灸三壮。(三才图会曰“禁灸”,入门曰  相似文献   

9.
“腰背委中求”语出“四总穴歌”。初录于明代针灸家徐凤编著的《针灸大全》,以后《类经图冀》、《针灸大成》等都相继载入。“腰背委中求”是指凡腰背病证,都可取委中治疗,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的作用。一、主治范围 1、腰背疼痛:《素问·刺腰痛论》说:“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  相似文献   

10.
针刺关元穴治疗腰痛的机制探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痛是指以下背部、腰骶和臀部的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是康复科和骨科的常见疾病。作者通过检索文献发现,用来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疾病的关元穴也常治疗腰痛,但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关元治疗腰痛的机制。关元,关为闭藏之义,元指元阴、元阳之气。出自《素问·气穴论》,属任脉,为手太阳小肠经募穴,足太阴、厥阴、少阴三阴经交会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正中下三寸。别名“次白”、“丹田”、“下纪”、“大中极”、“三结交”。关元穴为人身闭藏精气,始受元气之所,即一身太极与消息之地。经云:“脐下肾间之气,乃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1]早在《针灸大成》、《外台秘要》中就有关元治疗腰痛的记载。1从中医理论方面探讨针刺关元穴治疗腰痛的机制1.1调节阴阳众所周知,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与总督一身之阳经的督脉相交;关元穴为任脉经穴,能通达任督两经经气,促使全身阴阳气血运行[2]。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阴,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近代也有根据《内经》“巨刺”、“缪刺”的理论加以发挥而采用胸腹背腰交叉对应的取穴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取关元穴治疗腰痛...  相似文献   

11.
腰痛是临床上常见疾病,除用药物、按摩等治疗外,針灸也是主要的一种手法,在《素問·刺腰痛論》,已把各經腰痛的特症,和針刺部位,提出概括性的介紹,經过历代針灸医师研究发展,在治疗腰痛中,积累了很多經验,在文献中都有記載。如《通玄指要賦》中指出:“人中除脊膂之强痛”。“腎俞把腰痛而泻尽”。“腰脚痛在委中而已矣”等等,至論病因,不外乎外感风、寒、湿邪,或內伤色欲,腎阴不足所致。茲将115例腰痛簡介于下: 一、病历分析 115例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中年多见,职业工人几乎占一半,病程短。可分四种: (1) 风寒型:腰部两側及髀部为风寒所感,肢体酸軟且痛,腰部无力畏寒。  相似文献   

12.
李今庸 《天津中医药》2011,28(6):441-442
11)《太素·经筋篇》中,“主癎瘸及痘”之“痓”字误,应为“痉”.2)《太素·骨空论》中,“九窌在腰尻分间”应为“腰凥分间”.3)《太素·杂病·腰痛篇》说:“居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弩弦,刺居阴之脉,在月嵩踵鱼肠之外.”居阴,乃“厥阴”也.“居”、“厥”两字,声转可通也.非传写草书而有误也.4)《太素·杂病·风痉》中,“风痉,身反折”应为“风痉”.  相似文献   

13.
急性腰扭伤为针灸临床之常见病,医之方法颇多亦各异,笔者多年来,采用巨刺法治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50例病人中男246例,女104例;年龄最大者65岁,年龄最小者24岁;病程最长者半月,病程最短者1小时。都有明显扭伤史,其中素有腰痛病史者113例,曾确诊患者腰突症者47例。治疗方法取腰痛点(手背部)穴,用0.38mm×25mm 针灸针,左侧腰痛取右手穴,右侧腰痛取  相似文献   

14.
不同针灸法治疗急性腰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切观察不同针灸法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将就诊的急性腰痛患者按双盲随机分组法分成4组A组(毫针治疗组)、B组(毫针加拔罐组)、C组(毫针加刺络拔罐组)、D组(毫针加刺络拔罐艾灸组).分别治疗5次、10次后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C、D二组分别与A、B二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表明刺络拔罐法和艾灸法与毫针刺法的组合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单纯拔罐法对提高临床疗效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5.
<正> 一、病因病因是指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疾病发生的原因,不出内、外两个方面。外感急性热病——温病,其致病的外在因素是“温病毒邪”,内在因素是正气不足。现就此分述如下:(一)外因温病外因——温病毒邪,是从“六淫”到“杂气”的认识发展而来的。下面从三个部分加以论述。1.六淫说外感病发生的外因,《素问·刺法篇》虽有“毒气”为“五疫”发生的原因之说,但在明以前,一般是以“天地之气,内淫而病”(《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为主。即指“六气”的偏盛、偏衰化为淫邪,入侵人体而发病的意思。因为在不同的季节里,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在人体就有一种特殊感觉,由此而出现不同证候——疾病发生后的症状、体征,古人把这种因素称之为“六淫”。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之化、之变。”《阴阳应象大论篇》也说:“天有四  相似文献   

16.
透穴针法是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或多个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如《灵枢·官针》篇中记载 :“直针刺者 ,引皮乃刺之 ,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与后世的横针透刺颇为相似。“恢刺者 ,直刺旁之 ,举之前后 ,恢筋急 ,以治筋痹也”;“合谷刺者 ,左右鸡足 ,针于分肉之间 ,以取肌痹”。这两种一针变换多个方向的刺法与后世的多向透刺法如出一辙。另外 ,浮刺、输刺 ,与后世之斜针透刺、直针透刺也非常接近。笔者 30年来 ,运用透穴针法治疗各种常见病 ,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验案举要1.1 急性腰扭伤王某 ,男 ,3…  相似文献   

17.
“瘀血腰痛”首见于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腰痛》,在历代中医文献中或谓之“血瘀腰痛”、“死血腰痛”、“伤损腰痛”、“闪挫腰痛”,名虽各异 ,其实一也。本文所讨论的“瘀血腰痛”即指外伤瘀血所引起的腰部一侧、或两侧、或腰脊出现以刺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1 病因病机腰部为人体之支柱、活动之枢纽。人体之三阴三阳经脉、奇经八脉 ,皆贯通于肾经而络于腰脊。腰部的活动范围最大 ,承受的重量最大 ,受伤的可能性亦最多。倘因用力不当 ,摒气闪挫 ,暴力扭转 ;或因坠堕跌打 ,损伤筋脉 ,导致气血不通 ,腰部筋脉受损 ,瘀血痹阻于络而致腰…  相似文献   

18.
张子和将《内经》中有关针刺的理论结合具体情况 ,灵活发挥 ,如《内经》在针刺治疗疟疾时 ,强调“在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而张氏则根据当时患者的体质、季节等情况 ,因人而宜 ,创造性发挥运用 ,在《儒门事亲·疟非脾寒及鬼神辩》一篇记载 :“会降下有一病疟二年不愈者 ,止服温热之剂 ,渐至衰赢 ,命于药之。余见其赢 ,亦不敢投寒凉之剂 ,乃取《内经·刺疟论》详之 ,曰 :诸疟不已 ,刺十指出血。正当发时 ,余刺其一指出血 ,血止而寒热立止。”张氏竟在发作时施术 ,且获得较好的效果 ,这种富于创造的精神 ,令人钦佩。1.刺络泻血针法笔者仅从泻…  相似文献   

19.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连及脊椎的一种病症,又称"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现代医学把腰痛分为急性腰痛和慢性腰痛,急性腰痛包括急性腰扭伤和腰椎间盘脱出症急性发作,本篇仅讨论急性腰痛。治疗方法:第一步为奇穴疗法:患者坐位,毫针针刺经络外奇穴-腰痛穴,按左痛右刺,右痛左刺,双侧腰痛左右双取原则取穴,进针得气后,嘱患者起身慢步缓行并小范围活动腰部或做下蹲起立动作。  相似文献   

20.
<正> 由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内经选读》(1978年12月第一版,以下简称《选读》)《阴阳应象大论》里,选译了“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一段经文。对这段经文中“其盛,可待衰而已”译为:当其病势正盛的时候,要等到病势稍衰而后刺之,才能取得疗效。个人认为,这一语译值得商榷,理由有三: (一) 本句承“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句后,一则说明“始起”、“可刺”,并不以邪之盛与不盛为条件,是则邪盛同样可刺而取得疗效。再则说明刺治和药治一样,不管邪之亢盛与否,都应力争尽早治疗,以期愈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