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比索洛尔(康可)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治疗效果,促进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06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康可2.5mg/d(A组)和康可5~7.5mg/d治疗组(B组),观察主要事件和指标的变化。结果康可5~7.5mg/d治疗组较康可2.5mg/d组,心衰恶化及再住院显著减少,NYHA心功能和EF显著改善,对血压和心率控制更理想。结论大剂量比索洛尔能更好地保护心脏,应积极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  相似文献   

2.
靶剂量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博苏)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取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博苏1.25mg/d~7.50mg/d,疗程1年。在治疗前和观察期1年时分别对心功能(NYHA)Ⅱ级~Ⅲ级病人做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95.56%。两组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心率明显减慢,病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比索洛尔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在降低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自身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的同时,是否可以抑制细胞凋亡。方法将90只SD大鼠中80只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方法,建立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15只死亡,入组65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40只)和非治疗组(25只)。治疗组接受比索洛尔4周治疗后,应用ELISA技术检测两组大鼠血清β1-AR自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测两组大鼠血清β1-AR自身抗体阳性的Bax/Bcl-2。结果治疗组较治疗前β1-AR自身抗体阳性率降低27.5%(P<0.05);非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较治疗前β1-AR自身抗体滴度降低(P<0.01);非治疗组β1-AR自身抗体阳性滴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中Bcl-2的表达在β1-AR自身抗体阳性大鼠比阴性大鼠、非治疗组β1-AR阳性大鼠明显增高(P<0.01);Bax的表达比非治疗组阳性大鼠降低(P<0.01);且比同组阴性略有降低。结论比索洛尔治疗降低心力衰竭大鼠β1-AR自身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升高了β1-AR自身抗体阳性心力衰竭大鼠Bcl-2/Bax的比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自身抗体阳性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缩窄腹主动脉的方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将心衰组大鼠(90只最终入组65只)随机分为心衰治疗组(40只)和心衰非治疗组(25只)。心衰治疗组接受比索洛尔4周的治疗。心衰非治疗组接受同剂量的蒸馏水同样时间的治疗。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β1-AR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滴度;应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检测心功能。结果 ①治疗组组内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较阴性者左室舒张末压低,左室变化的最大速率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非治疗组组内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较阴性大鼠的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左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P<0.01),左室变化的最大速率下降(P<0.05)。②治疗组中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与非治疗组中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比较,前者较后者左室舒张末压明显下降(P<0.01);左室变化的最大速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后,心衰大鼠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的心功能较非治疗组中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同为治疗组的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的心功能较阴性者的左室舒张末压低,左室变化的最大速率升高。  相似文献   

6.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β 受体阻滞剂正在成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之一。诸多随机双盲试验 ,特别是 1999年以来发表的几项以死亡率作为主要观察终点的大规模临床试验 ,证实 β 受体阻滞剂能够显著减少临床主要事件 (包括总死亡率 )。这些试验还显示 ,采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或卡维地洛进行长期治疗 ,能够同等程度地降低总死亡率。因此 ,这些 β 受体阻滞药物的抗心力衰竭疗效十分相似。一、美托洛尔的临床试验1.美托洛尔治疗扩张性心肌病 (MDC)试验[1] :是第一个采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多中心、随机化、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 383例心功…  相似文献   

7.
卡维地洛对心脏β1、β2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旨在探讨卡维地洛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中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抗心脏β1、β2和α1受体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 54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卡维地洛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随访半年,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心功能和β1、β2和α1受体自身抗体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1)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分别为(57.50±7.29)mm和(43.17±8.27)mm,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64.09±7.40)mm和(52.93±8.35)mm;左室射血分数为(50.41±10.91)%,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41.70±7.45)%,P<0.01.(2)治疗后卡维地洛组三种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卡维地洛组三种抗体阳性率及三种抗体滴度(分别为1∶ 72.44、1∶ 61.66和1∶ 67.30)均较常规治疗组(分别为1∶ 113.24、1∶ 110.66和1∶ 113.24)显著降低(P<0.05).结论卡维地洛通过β1、β2和α1受体阻滞作用,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降低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抗体滴度,提示自身抗体参与心衰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卡维地洛对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自身免疫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显示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通过影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促进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此外,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的水平与心房颤动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后的复发风险相关,现就其在心房颤动发生中的机制、与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9.
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与心力衰竭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以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检测265例受试者血清中心脏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心衰组β1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45.7%(86/188),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10.4%(8/77),P<0.01;心衰组M2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52.7%(99/188),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11.7%(9/77),P<0.01;心功能Ⅱ-Ⅲ级的阳性率及抗体滴度明显高于Ⅳ级;心衰组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血清中高达56.1%的患者同时具有M2受体的自身抗体。结论: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存在于多种心脏病心衰患者的血清中,可能与心衰时心肌结构变化和功能下降有关,与原发心脏病无明显因果关系;心脏β1和M2受体的双抗体阳性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的多重性表现,提示免疫学机制参与心衰和(或)心肌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参与的程度与疾病的早、中期大于晚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比索洛尔对腹主动脉结扎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心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腹主动脉缩窄(COA)组;COA 比索洛尔组;假手术组;假手术 比索洛尔组.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室插管法评估心功能,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RIA法检测心肌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通过RT-PCR检测心肌β1-AR、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1(β-ARaKl)和Gi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β1-AR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COA组大鼠心功能恶化,血浆NE水平明显升高,β1-ARmRNA表达减少、β-ARKl和Gi蛋白mRNA表达增加,β1-AR的蛋白水平表达减少,AC活性明显下降;比索洛尔明显改善大鼠心功能[射血分数:COA 比索洛尔组:(66.7±8.4)%比COA组:(43.3±7.7)%,P<0.05],降低血浆NE水平[COA 比索洛尔组:(570.2±41.2)pg/mL比COA组:(908.24±75.10)pg/mL,P<0.05],增高β1-AR mRNA表达[COA 比索洛尔组:(57.5±5.4)比COA组:(44.9±4.2)P <0.05],降低β-ARKl和Gi蛋白mRNA表达[β-ARKl:COA 比索洛尔组:(38.0±3.2)比COA组:(52.4β4.1),P<0.05;Gi蛋白:COA 比索洛尔组:(72.8±5.8)%比COA组:(102.9±8.5)%,P<0.053,Western blot 检测显示比索洛尔也增加β1-AR的蛋白水平表达[COA 比索洛尔组:(59.2±4.8)%比COA组:(30.9±2.3)%,P<0.05],AC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比索洛尔能够调节慢性心力衰竭大鼠β1-AR信号转导通路,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力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1.
1 资料与方法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住我院心内科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Ⅳ级 (NYHA分级 )的患者 80例 ,在给予常规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综合治疗后分为比索洛尔组和对照组。比索洛尔组 6 4例 ,年龄在 34~ 75岁 ,男性 4 9例 ,女性 15例。对照组 16例 ,年龄 4 0~ 78岁 ,男性 12例 ,女性 4例。全部患者均排除以下情况 :(1)血压 110~ 180 5 0~ 90mmHg(1mmHg =0 .133kPa) ;(2 )Ⅰ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3)清醒静息状态下心率 <6 0次 min ;(4)谷草转氨酶>上限 2倍 ,肌酐≥ 30 0 μmol L ;(5 )慢性肺部疾病。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中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水平的监测,预测心功能情况,并指导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的临床应用。方法 65例心衰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β1受体自身抗体水平,据此分为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组(β1阳性组)30例和β1受体自身抗体阴性组(β1阴性组)35例,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随访半年,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 (1)β1阳性组卡维地洛靶剂量明显高于β1阴性组[(36.25±14.31)mg/d与(25.97±8.83)mg/d],P〈0.01。(2)治疗前,p1阳性组心率显著高于p1阴性组[(94.19±14.46)次/min与(86.56±15.88)次/min],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1),β1阳性组心率与β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β1阳性组LVEDD显著大于β1阴性组[(66.01±5.47)mm与(63.07±5.64)min],P〈0.05;LVESD大于β1阴性组[(54.24±8.43)mm与(50.72±6.12)min],P=0.052;LVEF显著低于β1阴性组[(32.16±9.00)%与(36.64±8.20)%],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LVEF较治疗前提高(P〈0.01)。β1阳性组LVEDD、LVESD和LYEF与β1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β1阳性组治疗后血清中抗心脏β1受体自身抗体滴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119.35与1:72.21),P〈0.01。结论 β1受体自身抗体参与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对β1受体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以预测患者的临床过程,提示对β1受体抗体阳性患者尽早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受益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长期疗效已有了肯定的临床试验验证[1]。我国尽管尚未见有关的大型临床试验报道,但已广泛地将其用于心衰的二级预防中[2,3]。由于亚、欧人种和不同制剂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对小样本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旨在摸索国内心衰患者使用国产富马酸比索洛尔(BF)的方法和剂量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水平的检测,分析其与心功能及心电图表现的相关性,并观察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的治疗作用。方法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β1受体自身抗体水平,据此分为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组(β1阳性组)30例和β1受体自身抗体阴性组(β1阴性组)35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和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心功能检测,常规12导心电图测量QTcd值。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随访半年。结果(1)治疗前β1阳性组左室舒张末径显著大于β1阴性组[(66.01±5.47)vs(63.07±5.64)mm;P〈0.05)],左室收缩末径大于β1阴性组[(54.24±8.43)vs(50.72±6.12)mm;P=0.052)],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β1阴性组[(32.16±9.00)vs(36.64±8.20)%;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径、收缩末径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提高(P〈0.01)。β1阳性组左室舒张末径、收缩末径和左室射血分数与β1阴性组无差异(P〉0.05)。(2)治疗前β1阳性组心率显著高于β1阴性组[(94±14)vs(87±16)次/min;P〈0.05)],β1阳性组QTcd值显著大于β1阴性组[(71.14±34)vs(58.33±14)ms;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及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1),β1阳性组QTcd值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β1阳性组心率和QTcd值与β1阴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者心功能较差且QTcd值长,β受体阻滞剂可以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减小QT离散度,提示β1受体自身抗体参与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阳性者可能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对腹主动脉结扎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β_1-AR)心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腹主动脉缩窄(COA)组;COA+比索洛尔组;假手术组;假手术+比索洛尔组。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室插管法评估心功能,ELISA_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RIA 法检测心肌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通过 RT-PCR 检测心肌β_1-AR、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1(β-ARK1)和 Gi 蛋白 mRNA 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β_1-AR 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COA 组大鼠心功能恶化,血浆 NE 水平明显升高,β_1-AR mRNA 表达减少、β-ARK1和 Gi 蛋白 mRNA 表达增加,β_1-AR 的蛋白水平表达减少,AC 活性明显下降;比索洛尔明显改善大鼠心功能[射血分数:COA+比索洛尔组:(66.7±8.4)%比 COA 组:(43.3±7.7)%,P<0.05],降低血浆 NE 水平[COA+比索洛尔组:(570.2±41.2)pg/mL 比 COA 组:(908.24±75.10)pg/mL,P<0.05],增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发现扩张性心肌病(DCM)中存在有β1、M2受体自身抗体,并认为它们参与了DCM的病理生理改变,本文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诱导细胞凋亡、对β1和M2受体激动效也、细胞跨膜电位及电流的影响、诱导心肌病理改变,以及对临床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吸附治疗DCM效果的临床意义、未来展望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实施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心内科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用计算机随机抽样分组,分为:美托洛尔组(n=40,美托洛尔治疗)、比索洛尔组(n=40,比索洛尔治疗),分析效果。结果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与美托洛尔组组间对比更高,血浆NT-proBNP水平与美托洛尔组组间对比更低(P<0.05)。比索洛尔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美托洛尔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实施比索洛尔治疗效果优于美托洛尔,对心功能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肌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和M2胆碱能受体自身抗体在慢型克山病与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以人心肌β1和M2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检测32例慢型克山病患者、2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抗心肌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结果 慢型克山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抗心肌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1%(17/32)、57.1%(16/2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2、x^2=15.18,P〈0.01);抗M2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3%、6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与对照组(1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2、x^2=16.16,P〈0.01);慢型克山病抗心肌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只有在组内心功能Ⅱ-Ⅲ级与Ⅳ级间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x^2=4.50,P〈0.05;t=2.38,P〈0.05),扩张型心肌病也有统计学意义(x^2=3.92、x^2=4.01,P〈0.05;t=2.47,P〈0.05);两组间同级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型克山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抗心肌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及滴度明显升高,自身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在不同分级心功能患者间有明显差别。但在两种疾病之间无差别。  相似文献   

19.
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和β1受体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β1受体(Arg389Gly)基因多态性和靶剂量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疗效的相关性,预测心衰的预后.方法 110例心衰患者,靶剂量比索洛尔治疗3个月后作β1受体Arg389Gly多态性测定,将患者分成CC组(Arg389Arg)、CG组(Arg389Gly)、GG组(Gly389Gly),观察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变化的组间差异.另选取100例正常健康人群,比较正常人群和心衰患者之间基因型频率.结果 本试验测定的上海地区健康人群和心衰患者β1受体Arg389Arg、Arg389Gly、Gly389Gly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3、0.40和0.07,0.51、0.40和0.09,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x2=0.135,P=0.713;x2=0.002,P=0.966).心衰患者三种基因型之间一般临床特征、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在CC组和GG组分别升高了(7.37±6.72)%和(1.33±2.87)%,脑利钠肽在CC组和GG组分别下降了(177.67±111.87)ng/L和(75.67±123.63)n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上海地区健康人群和心衰患者β1受体389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相似,β1受体Arg389Gly多态性和心衰的严重程度无关.CC组心衰患者对β1受体阻滞剂治疗更为敏感,预后也较GG组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螺内酯和比索洛尔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明确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者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必要时给予洋地黄类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2.5~5mg/d和螺内酯20~40mg/d。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3个月后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心功能。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心率、血压;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LVEF、SV、CI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常规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