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氨酸和多粘菌素B在体内对内毒素诱导的家兔急性期反应的影响。方法:复制内毒素诱导急性期反应模型,其中实验组预先给予半剂量的甘氨酸/多粘菌素B合剂,当家兔的体温上升至高峰后1h采血,进行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微量元素(Cu2+、Fe2+、Zn2+)的测定。结果:预先给予半剂量的甘氨酸/多粘菌素B合剂可以显著抑制内毒素诱导急性期反应,包括对家兔体温、C-反应蛋白以及微量元素(Cu2+、Fe2+、Zn2+)的变化的抑制等(P<0.05),并且其效果与预先给予全剂量多粘菌素B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内毒素性疾病治疗中,选择分别作用于内毒素不同结构部位的两种拮抗剂组成合剂,可以利用某些拮抗剂的不同特点相互取长补短,从多个环节上拮抗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降低单一药物的剂量,减轻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和方法:通过LAL改良基质显色法和紫外光谱法观察了甘氨酸多粘菌素B合剂体外拮抗内毒素的机制。结果:测定了各拮抗剂与内毒素中和后剩余内毒素的浓度(活性),结果表明甘氨酸多粘菌素B合剂组、多粘菌素B组和甘氨酸组均显著低于内毒素组(P<0-01),并且甘氨酸多粘菌素B合剂组显著低于单独使用多粘菌素B组和甘氨酸组(P<0-01)。从紫外光谱图上可看到两种拮抗剂中和内毒素的作用是明显不同的。多粘菌素B可以降低内毒素的吸收峰值(206nm和257nm处),而甘氨酸与内毒素的吸收峰值则相加(212n…  相似文献   

3.
甘氨酸和多粘菌素B拮抗内毒素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和方法:通过LAL改良基质显色法和紫外学谱法观察甘氨酸/多粘菌素B(PMB) 合剂体外拮抗内毒素的机制。结果:测定了各拮抗剂与内毒素中和后剩余内毒素的浓度(活性),结果表明甘氨酸/PCB合剂组、PMB组和甘氨酸组均显著低于内毒素组(P〈0.01),并且甘氨酸/PMB合剂组显著低于单独使用PMB组和甘氨酸组(P〈0.0 1)。从紫我谱图上可看到两种拮抗剂中和内毒素的作用是明显不同的:PMB可以降低内  相似文献   

4.
在本室发现甘氨酸具有拮抗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作用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观察甘氨酸和多粘菌素B联合应用对内毒素的拮抗作用:第一部分观察甘氨酸、多粘菌素B联合用药在体外与内毒素作用后,静脉注入体内引起的致热性变化,观察指标包括平均体温反应曲线、最大体温反应幅度、体温反应指数;第二部分观察甘氨酸和多粘菌素B联合拮抗内毒素最佳组合比例;第三部分观察甘氨酸、多粘菌素B联合用药对小鼠的毒性。结果如下:1-多粘菌素B、甘氨酸在拮抗内毒素时有明显协同作用(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甘氨酸(Gly)和多粘菌素B(PMB)联合应用对内毒素(ET)的拮抗作用以及两者联用的毒性。方法:(1)利用封闭群新西兰家兔发热模型,观察Gly和PMB联用对ET致热性的影响及其最佳组合比例,观察指标包括平均体温反应曲线、最大体温反应幅度、体温反应指数;(2)利用LD50观察Gly、PMB及两者联用对小鼠的毒性。结果:(1)PMB、Gly对ET致热性有明显协同拮抗作用(P<0.05);(2)两者联合拮抗内毒素(0.01μg)的最佳组合为PMB(30000U)+Gly(15mg);(3)小鼠静脉给药PMB的LD50为6.06×104U/kg·w,合剂(组成为PMB30000U∶Gly15mg)中PMB的LD50为8.38×104U/kg·w,剂量显著增大(P<0.05),毒性明显下降。结论:甘氨酸和多粘菌素B联合应用是增效降毒的。  相似文献   

6.
甘氨酸对内毒素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内毒素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d装置,应用Krebs-Henseleit(KH)液行主动脉逆灌注,动态观察离体心脏单相动作电位(MAP)和心肌张力曲线,并在实验的0、20、50、80min收集灌流液,测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一氧化氮(NO)等的含量.结果甘氨酸处理组对内毒素诱导心脏单相动作电位的D20、D50和心率等的变化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对心肌张力曲线的改善不明显,对内毒素诱导的SOD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升高有抑制作用,可以减缓和降低心肌损伤引起的LDH和CK的释出,并且降低NO的释放等.结论甘氨酸可以减轻内毒素所致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甘氨酸拮抗内毒素的作用及甘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甘氨酸对内毒素与单核细胞结合率及内毒素构型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目的:观察甘氨酸对内毒素与单核细胞结合率及内毒素构型的影响。方法与结果: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正常情况下,异硫氰酸盐标记的内毒素与单核细胞结合的百分比为(852±16)%,单核细胞表面荧光强度值为303±019;在加入甘氨酸后,内毒素与单核细胞结合的百分比降至(225±18)%,单核细胞表面荧光强度值也低至104±008,这表明甘氨酸能降低内毒素与单核细胞的结合率,另在电镜下观察到正常的内毒素呈较规则的网络状、条带状(×100000),受甘氨酸作用后,结构受到破坏,呈散乱分布的点、段状。结论:提示甘氨酸对内毒素的拮抗剂作用与其改变内毒素的正常结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NF-κB激活和抑制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获取和培养原代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别以NF-κB-decoy和错配-decoy预处理细胞,然后以内毒素LPS刺激诱发内皮细胞凋亡,设立单一LPS处理组和空白组做对照,比较各组之间NF—κB活性和凋亡率差异。结果LPS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NF-κBdecoy组NF—κB活性被显著抑制(P〈0.05),而错配decoy组则不受影响;LPS组,错配decoy组和NF-κBdecoy组凋亡率依次递减,三组之间P〈0.05。结论NF-κB激活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其活性可能减轻由于内皮细胞凋亡带来的毛细血管渗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甘氨酸(GLY)对脂多糖(LPS)诱导脂多糖结合蛋白(LB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LPS作用下大鼠肝组织LBPmRNA的表达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观察甘氨酸对LPS诱导大鼠肝组织LBP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LPS组大鼠肝组织LBPmRNA表达高于control组(P<0.01),GLY+LPS组大鼠肝组织LBPmRNA表达低于LPS组(P<0.01)。结论:LPS可诱导大鼠肝组织LBPmRNA的表达,甘氨酸能抑制LPS诱导大鼠肝组织LBP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甘氨酸对脂多糖和缺氧诱导鼠坏死性肠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甘氨酸对抗内毒素和缺氧所诱导鼠坏死性肠炎(NEC)的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给予麻醉和机械通气。试验组20只经静脉给予甘氨酸,5min后给脂多糖,对照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甘氨酸。所有大鼠90min后吸入浓度从21%降至5%的氧,继续机械通气至鼠死亡或存活180min,采血样和小肠标本进行检查。用ELISA法测血清TNF-α,硝酸还原酶法测NO,肠组织作病理检查并进行NEC分度。结果:两组的存活时间为甘氨酸组(159.25±22.78)min与对照组(138.75±19.05)min,差异显著(P<0.01)。甘氨酸组小肠病理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血清TNF-α的含量水平甘氨酸组为(120.74±47.22)n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23±90.35)ng/L(P<0.01)。血清NO的含量水平甘氨酸组为(152.96±65.53)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19±104.11)μmol/L(P<0.05)。结论:甘氨酸能降低脂多糖和缺氧诱导的NEC鼠血清TNF-α和过量的NO的含量水平,减轻肠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固定有多粘菌素B(Polymyxin B,PMB)短肽的聚苯乙烯微球对血浆中细菌内毒素的亲和吸附性能,讨论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用纯种大白鼠作为实验动物,建立内毒索血症动物模型。用固定有PMB短肽的聚苯乙烯微球对动物模型进行血液灌流实验,观察该吸附剂血液灌流清除血浆中内毒素的功效,考察了接有PMB短肽的聚苯乙烯微球的血液相容性及其对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血液灌流吸附疗法成功地清除动物模型血液中的内毒素,而且,固定有多粘菌素B的特异吸附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多黏菌素B(PMB)对内毒素 (LPS)刺激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PAM)中核因子 κB(NF κB)激活通路的影响 ,并探讨PMB可能的抗炎效应。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PAM ,分为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及PMB +LPS干预组。各组PAM在刺激后 0、15、30、6 0、12 0和 2 4 0min分别固定 ,提取PAM核蛋白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 ,采用原位杂交 (ISN)技术、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 (EMSA)及ELISA法 ,观察PAM中IKK βmRNA及IκB α的表达 ,检测PMB核蛋白提取物中NF κB的活性和上清液中TNF α的含量。结果 :LPS刺激组IKK βmRNA的水平 ,显著高于刺激前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IκB α的水平的变化趋势与IKK βmRNA刚好相反。NF κB活性的峰值相对于刺激前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升高 (P <0 .0 1)。培养上清中TNF α的含量 ,亦显著高于刺激前和正常对照组(P <0 .0 1)。PMB干预组NF κB的活性与TNF α的含量虽较刺激前和正常对照组升高 ,但均显著低于LPS刺激组 (P <0 .0 1)。IκB α水平的最低值显著高于LPS刺激组 (P <0 .0 1) ;而IKK βmRNA的峰值则显著低于LPS刺激组 (P <0 .0 1)。结论 :LPS能诱导PAM中的IKK β激活、IκB α降解和NF κB活化 ,并促进TNF α释放。PMB则能抑制LPS诱导的IKK β激活、IκB α降解、NF κB活化和TNF α  相似文献   

13.
不同pH及封闭氨基端对甘氨酸拮抗内毒素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和方法:用封闭群新西兰家兔56只,分为7组,注射不同pH(4.0,6.0,7.4,10.0)的甘氨酸和内毒素混合液,观察注射后体温变化,由此反映出不同pH对甘氨酸拮抗内毒素致热作用的影响。结果:甘氨酸的拮抗效果在碱性溶液中减弱、酸性溶液中增强,这种变化与pH对甘氨酸NH3^+端解离程度的影响是一致的。进一步用氯甲酸苄脂封闭甘氨酸的氨基端,通过鲎试验方法观察到,封闭氨基端后甘氨酸对内毒素的拮抗作  相似文献   

14.
甘氨酸对内毒素致热性的抗拮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16  
本研究用新西兰家兔42只,分为7组,观察不同剂量甘氨酸对内毒素致热性的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NF-kB激活和抑制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获取和培养原代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别以NF-KB-decoy和错配-decoy预处理细胞,然后以内毒素LPS刺激诱发内皮细胞凋亡,设立单一LPS处理组和空白组做对照,比较各组之间NF-kB活性和凋亡率差异.结果 LPS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NF-kB decoy组NF-kB活性被显著抑制(P<0.05),而错配decoy组则不受影响;LPS组,错配decoy组和NF-kB decoy组凋亡率依次递减,三组之间P<0.05.结论 NF-kB激活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其活性可能减轻由于内皮细胞凋亡带来的毛细血管渗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内毒素是位于革兰氏阴性杆菌(G-)细胞壁外膜中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为主的成分.LBP(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protein)/CD14(clusterofdifferentiation14)系统在识别和调控LPS作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甘氨酸是体内固有的最简单的氨基酸,本教研室在先前的研究中发现甘氨酸对LPS的致热性有良好的拮抗作用,体外研究发现甘氨酸能破坏内毒素的构型,抑制内毒素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分泌TNF、IL-1等细胞因子.本研究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甘氨酸对内毒素体内作用过程的影响,从而为研制有效的内毒素拮抗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LBPmRNA表达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观察甘氨酸对内毒素诱导大鼠肝组织LBPmRNA表达的影响.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D14mRNA表达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观察甘氨酸对内毒素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D14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比较5组大鼠肝组织LBPmRNA的表达水平,内毒素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甘氨酸拮抗组显著低于内毒素组(P<0.01),但甘氨酸拮抗组仍高于对照组.比较5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CD14mRNA表达水平,内毒素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D14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甘氨酸拮抗组显著低于内毒素组(P<0.01).结论(1)内毒素可诱导大鼠肝组织LBPmRNA的表达.(2)甘氨酸可抑制内毒素诱导大鼠肝组织LBPmRNA的表达.(3)内毒素可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D14mRNA的表达.(4)甘氨酸可抑制内毒素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D14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源性A2 0基因对内毒素诱导的内皮细胞E 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方法 DOTAP脂质体介导的pCNDA3 1EHA2 0基因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经G4 18筛选阳性克隆 ,免疫荧光检测A2 0基因的表达 ,原位杂交、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内皮细胞E 选择素的表达。 结果 A2 0基因在经G4 18筛选后的内皮细胞中有高表达 ;内毒素能诱导人内皮细胞E 选择素表达 ;A2 0基因能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内皮细胞 90 %的E 选择素表达 ,两者间相差显著 (P <0 0 5 )。 结论 A2 0基因能够显著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化 ,有助于创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MAPK4敲除对内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利用脂多糖(LPS)腹腔注射野生型(WT)和MAPK4基因敲除(MAPK4-/-)小鼠分别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观察记录小鼠生存情况、小鼠体重变化和肺脏脏器指数变化; HE染色观察肺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 Real-time PCR检测肺脏组织中相关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变化;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信号途径分子表达变化。结果:相比WT小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APK4-/-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增长; HE染色显示MAPK4-/-小鼠肺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肺泡间质增厚明显减少,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抑炎因子TGF-β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 0. 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AKT和p-JNK的表达明显下调(P0. 01)。结论:MAPK4敲除可减轻小鼠ALI模型的肺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Akt和JNK信号途径传递变化相关,提示其在ALI的病理发生中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米诺环素对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眼内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 SD大鼠玻璃体腔内1次注入LPS(1 μg)建立LPS诱导的眼内炎动物模型。在LPS注射前12 h和术中及术后连续3 d每天腹腔内注射米诺环素(45 mg/kg)。在LPS注入后6、12、24、48和72 h,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眼部炎症评分,组织病理学切片进行眼内浸润白细胞计数,并测定玻璃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和前房水蛋白质浓度。结果: 在LPS注射后所有时点,米诺环素治疗均可明显减轻LPS诱导的眼内炎症,明显抑制玻璃体腔内白细胞浸润[LPS注射后24 h,眼内炎组(EO)为(1 182.63±191.15)细胞/每眼,眼内炎+米诺环素治疗组(EMT)为(291.50±63.77)细胞/每眼, P<0.01]并下调玻璃体腔内TNF-α的分泌水平[LPS注射后24 h,EO组为(931.17±99.81)ng/L,EMT组为(353.02±71.67)ng/L, P<0.01]。与EO组比较,EMT组各时点前房水蛋白质浓度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米诺环素通过抑制白细胞的眼内浸润和减少TNF-α的分泌,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眼内炎症反应。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白细胞眼内浸润和TNF-α分泌在LPS诱导的眼内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示米诺环素在细菌性眼内炎的潜在治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枯否细胞中人工合成的肝X受体激动剂在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中,对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和核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用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和培养肝脏Kupffer细胞,获得的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LPS处理组、 LXR人工合成激动剂T0901317处理组和LPS+T0901317共同处理组.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LXR、 IRAK-4和NF-κB的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检测NF-κB活性水平.结果:LXR mRNA和蛋白在T0901317组表达都是最高的,而在LPS处理组最低.IRAK4和NF-κB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LPS处理组最高,联合处理组要低于LPS处理组.NF-κB的活性在LPS最高,联合处理组和T0901317处理组都较LPS组降低.结论:LXR激动剂能有效的上调LXR基因和蛋白水平,同时抑制TLR4信号通路中IRAK-4和NF-κB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并且能抑制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