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预处理在大鼠心肌缺氧复氧损伤(hypoxia/reoxygenation,H/R)中的抗凋亡效应以及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成年雄性大鼠60只,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EPO预处理组(EPO组),每组30只,EPO组大鼠经腹腔注射5000U/kg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2组各15只大鼠于给药24h后,检测各项指标,其余15只大鼠置于常压缺氧环境中(O27%)12h后,移至常压常氧环境中2h,予H/R损伤,之后采取心肌标本,DNA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凋亡效应酶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相关x蛋白(Bcl-associated x protein,bax)蛋白表达水平,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H/R损伤前2组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以及bax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EPO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R损伤后2组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bax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损伤前(P<0.01),而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损伤前(P<0.01),EPO组的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bax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PO预处理在心肌H/R损伤中具有显著的抗凋亡效应;这一效应与其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时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S-P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RT-PCR测定Bcl-2、BaxmRNA。结果EPO的干预使凋亡细胞指数明显下降,并上调Bcl-2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而对Bax基因及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EPO对大鼠心肌IRI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只局限于治疗贫血.研究表明EPO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有广泛表达,并参与心肌保护,可能与其抗凋亡机制及磷酸肌酸-3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介导相关.这将在以后为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心肌重构是很多心脏疾病共同的病理改变,在临床上日益受到关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TGF)-β1可以通过其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对心肌重构的发生和发展起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可通过抑制TGF-β1的部分作用影响心肌重构。本文对TGF-β1在心肌重构中作用的可能机制及EPO对其的干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田雪  周白丽 《心脏杂志》2018,30(5):589-593
缺氧是高原环境的一大特点之一,缺氧对机体的损伤主要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同时在缺氧条件下,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并可对线粒体的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对缺氧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线粒体影响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出生3 d内的SD大鼠大脑制成细胞悬液后,在含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通过摇床和逐渐传代纯化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正常组、正常E组(正常细胞+EPO 10 U/L)、损伤组(缺氧3 h)、损伤E组(损伤细胞+EPO 10 U/L)。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星形胶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情况,PCR技术测定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果星形胶质细胞摇床后传至第3代,经鉴定其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达95%以上;缺营养3 h后部分细胞形态变圆甚至死亡,漂浮在正常细胞表面;正常E组和损伤E组细胞在分别加入EPO 3 d后,损伤E组细胞活性与GFAP表达均明显升高,正常E组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EPO对缺营养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而对正常星形胶质细胞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抑制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CMECs,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拟缺血/再灌注组(SI/R组)、SI/R+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SI/R+rh EPO组)、SI/R+HBSP组;HBSP分别选择2.5 ng/ml、25 ng/ml、50 ng/ml、100 ng/ml四个浓度,通过噻唑蓝(MTT)比色实验检测CMECs增殖能力以确定药物作用的最适浓度。而后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来进一步验证其保护作用。研究保护机制的实验分组为:对照组、SI/R组、SI/R+HBSP(HBSP最适浓度为25 ng/ml)组、SI/R+HBSP+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组、SI/R+HBSP+雷帕霉素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核糖体S6蛋白激酶(p70S6K)等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与SI/R组比,SI/R+rh EPO组和SI/R+HBSP组CMECs增殖能力明显上升(P<0.05),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迁移能力增强。用抑制剂LY294002及雷帕霉素处理后,与SI/R组相比,SI/R+HBSP组AKT、m TOR及p70S6K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与SI/R+HBSP组相比,SI/R+HBSP+LY294002组的AKT、m TOR及p70S6K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SI/R+HBSP+雷帕霉素组m TOR磷酸化水平及p70S6K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HBSP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CMECs的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PI3K-AKT/mT OR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衍生物螺旋B表面肽(HBSP)对表柔比星(EPI)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组、EPI处理(EPI)组、EPI+EPO组和EPI+HBSP组。血涂片进行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心肌中肌钙蛋白(cTn)I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心肌病理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3和Bcl-xl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比较,EPI组大鼠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cTnI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纤维化、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心肌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x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EPI组比较,EPI+EPO组大鼠红细胞计数明显增多,而EPI+HBSP组无明显变化;EPI+EPO组及EPI+HBSP组cTnI水平明显降低,心肌细胞排列、心肌纤维化程度、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心肌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cl-xl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HBSP可减轻EPI所致大鼠的心肌损伤程度,改善心脏功能,从而起到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低浓度过氧化氢诱导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模型后,用rhEPO进行干预,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rhEPO对细胞存活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培养介质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细胞内钠-钾ATP酶(Na+-K+-ATPa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改变,评价EPO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在低浓度过氧化氢的作用下,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降低(P0.05)。rhEPO可明显改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P0.05),使培养介质中LDH和MDA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细胞内Na+-K+-ATPase和GSH-PX活力显著提高(P0.01),同时细胞结构得到改善。结论:rhEPO可对抗过氧化氢致心肌细胞损伤,作用机制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提高细胞内钠钾泵活力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从术前3 d 起,皮下注射rHuEPO 200 IU/kg,1次/d.2组其他处理条件相同.于术前及术后3 d测定血常规.于术前,主动脉开放后2 h、6 h、12 h及24 h测定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术前、术后血常规无显著变化.实验组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rHuEPO预处理 (皮下注射)能减轻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表达,具有显著的保护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EPO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缺氧-复氧后线粒体膜电位影响,探讨其对缺氧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保护作用。方法 培养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分成缺氧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每组根据缺氧-复氧时间分为5个亚组,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 缺氧-复氧后,缺氧组各时间点线粒体膜电位均较未缺氧时下降,但单纯缺氧期下降较缓;复氧后,缺氧组各时间点的膜电位均低于缺氧前;EPO组只在缺氧2h-复氧2h时下降显著;缺氧-复氧后同一时间点两组间比较,EPO组在复氧后的各时间点均高于缺氧组。结论 早期应用EPO可明显减轻心室肌细胞缺氧/复氧后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促进膜电位的快速恢复,从而改善缺氧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模型组、促红素组、锌原卟啉组、促红素 锌原卟啉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45 min,再灌注180 min,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测定大鼠心肌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mRNA的表达,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其余4组缺血再灌注心肌中MCP-1、HO-1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mRNA表达增多(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促红素预处理能明显上调HO-1 mRNA表达,并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MCP-1 mRNA表达(P均<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改善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使用锌原卟啉后,促红素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消失(P>0.05);与促红素组比较,锌原卟啉组和促红素 锌原卟啉组大鼠心肌中HO-1mRNA表达均降低,MCP-1 mRNA表达均增高(P<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加重.结论:促红素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强HO-1表达并降低MCP-1表达,改善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东侠  谭茗月 《心脏杂志》2007,19(3):342-344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非促造血方面的细胞保护作用,包括抗细胞凋亡、促血管生成作用等,可在心脏缺血损伤、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发挥心肌细胞、组织的保护作用,从而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窒息对新生儿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鼠心肌缺血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比较24、48 h及1周后血清肌钙蛋白(cTnI)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TF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EPO治疗组大鼠于24、48 h及1周的cTnI水平分别为(10.05±0.81) μg/L、(8.67±0.63) μg/L和(1.36±0.59)μg/L,而对照组相应时间的cTnI水平分别为(11.87±1.19)μg/L、(10.12±0.78)μg/L,和(2.34±0.6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在24、48 h和1周时分别为(1.56±0.09)nmol/L、(1.34±0.18)nmol/L和(1.12±0.10)nmol/L,而对照组心肌组织存相对应时间的MI)A含量分别为(2.02±0.14)nmol/L、(1.84±0.20)nmol/L和(1.61±0.11)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治疗组大鼠于24、48 h及1周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梗死面积/心室肌总面积)分别为30.33%±2.02%、26.25%±3.81%和27.18%±5.15%,而对照组相应时间的心肌梗死面积比例分别为41.11%±1.65%、36.25%±1.85%和38.58%±3.09%,治疗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PO对大鼠心肌急性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自由基及钙超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单次注射外源性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凋亡的影响,探讨rhEPO神经保护作用分子机制.方法 新生7 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rhEPO治疗组.采用Rice等方法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HIBD模型),rhEPO治疗组于缺氧缺血完成后即刻腹腔内注射rhEPO 5 000 U/Kg 1次.各组分别于术后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组织,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HIBD组神经细胞凋亡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EPO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减少,与HIB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蛋白在假手术组呈低水平表达,HIBD组表达增高,rhEPO治疗组则较假手术组及HIBD组表达更高;Bax蛋白在假手术组中表达弱,HIBD组表达增高,rhEPO治疗组则HIBD组表达低.结论 rhEPO通过减少新生大鼠脑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来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由肾脏产生,传统认为EPO主要用于手术、外伤、肿瘤等原因造成的贫血的治疗。但近年研究发现,EPO具有多种非造血功能,如抗凋亡、促血管生成、调节炎症和改善微循环等。除此之外,EPO对细胞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就EPO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EPO与EPO受体EPO是一种由165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相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穿线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松开结扎线造成再灌注.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①假手术组,②缺血再灌注组,③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高选择性阻断剂LY294002组,④EPO 组和⑤EPO+LY294002组.观察心电图Ⅱ导联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室性心律失常评分;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EPO能降低心律失常评分(P<0.01),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少细胞凋亡(P<0.01),降低血清CK-MB和cTnI水平(P<0.01),但这些作用可被预先给予的LY294002所减弱.结论:EPO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PI3K参与其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9.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马兜铃酸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马兜铃酸(AA)所刺激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构损伤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AA(10、20、40μg/ml)刺激LLC—PK1细胞株,同时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EPO(5、10、20U/m1),另设对照组。各组细胞培养24h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TUNEL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电镜显示:与AA10μg/ml组相比,AA10μg/ml+EPO20U/ml组有少数细胞线粒体肿胀或呈早期凋亡改变(异染色质),大部分细胞结构基本正常;AA10μg/ml+EPO10U/ml组与前者相似,有少数细胞出现凋亡。AA20μg/ml和AA40μg/ml刺激的细胞经不同浓度EPO干预后,细胞的损伤无明显变化。TUNEL结果:经AA10μg/ml、20μg/ml刺激后,核染色阳性的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与AA10μg/ml组比较,EPO10U/ml和EPO20U/ml可明显降低阳性细胞的百分比(P〈0.05)。流式细胞仪显示:经AA10μg/ml、20μg/ml刺激24h后,细胞凋亡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AA20μg/ml组凋亡和坏死的细胞比例高于AA10μg/ml组。与AA10μg/ml组比较,EPO10U/ml和EPO20U/ml干预后细胞凋亡比例有所下降,以EPO20U/ml作用显著(P〈0.05)。AA20μg/ml组细胞凋亡的比例与EPO干预后的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EPO通过抑制细胞的凋亡从而对AA所刺激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构的损伤产生保护作用,但对细胞的坏死改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急性肾小管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自从Carnot和Deflandre首次在兔体内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至今将近一个世纪,从最初观察EPO促进骨髓红细胞的生成,至抗骨髓红细胞凋亡机制的阐明,以及近来EPO神经保护作用的发现,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化。近年来还发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小球系膜细胞也存在EPO受体的表达,并且有人提出EPO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促进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恢复。这无疑是肾脏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发现,本文就有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