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OD,MDA测定对补阳还五汤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疗效评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道杰  吴玉生 《新中医》1996,28(5):59-60
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进行了治疗前后SOD、MDA的测定,并与65例健康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早期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SO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MDA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从而提示早期缺血性中风患者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增强;治疗后两者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说明补阳还五汤可通过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而达到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痰证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关系的探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通过对86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型后血清SOD及MDA水平检测分析表明,痰证组患者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非痰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非痰证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SOD减少及自由基增高与冠心病痰证证型密切相关,自由基可能参与了痰浊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氧自由基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2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和全血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MDA治疗前后健康人和自身治疗后比较,差别有极显著性(P<0.001),SOD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健康人比较差别有极显著性(P<0.001),表明急性脑梗塞病人脂质过氧化物的增加,SOD水平的显著下降,是其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同时证实了脑梗塞病人确实发生了明显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为临床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将采用常规疗法加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30例(治疗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与常规疗法治疗的15例(对照组)作对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中SOD活性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中SOD活性明显提高。治疗后两组血中SOD活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中SOD活性与治疗前比较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参麦注射液可提高AMI患者血中SOD活性,对防治AMI患者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HANS辅助小剂量颈丛阻滞行甲状腺手术麻醉( A组)、与对照组(B组) HANS麻醉各 40例。观察麻醉效果及生理功能变化, A组麻醉优良率为 93%, B组 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甲状腺囊腺瘤切除的麻醉优良率为 96%,甲状腺次全切除的麻醉优良率为86%,但两者比较没有差异性(P>0.05);B组甲状腺囊腺瘤切除的麻醉优良率为 86%,甲状腺次全切除的麻醉优良率为5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人手术前后15分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A组HR、SpO_2术后较术前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MAP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HR术后稍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MAP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SpO_2降低明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A组与B组的HR、MAP、SpO_2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120例CAG脾虚患者红细胞SOD,血浆Lpo及血发尿中Cu,Zn,Mn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脾气(阳)虚及脾阴虚病人血浆Lpo浓度均高于正常人(P<0.01),红细胞SOD比活性均低于正常人(P<0.05及P<0.01),血浆中Cu,Zn含量均高于正常人组(P<0.01),发中Cu,Zn,Mn含量均低于正常人组(P<0.05及P<0.01),脾气(阳)虚患者尿中Zn,Mn含量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观察了生脉散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SOD、GSH-Px明显低于健康人(P<0.001),MDA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6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生脉散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生脉散组(35例)患者血中SOD、GSH-Px较服药前明显增加(P<0.001);MDA显著降低(P<0.001)。对照组(27例)服药前、后SOD、GSH-Px及MDA无明显改变(P>0.05)。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损伤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密切关系。生脉散具有抗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防治心肌损伤,是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方法有两种:中风分中经络(风痰入络证、风阳上扰证、阴虚风动证),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证、痰火瘀闭证、痰浊瘀闭证),中脏腑脱证(阴竭阳亡),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气虚络瘀讧、肝肾亏虚证);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七种证型。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有益气活血化瘀法、祛痰化瘀通络法、通腑化痰泻热法、醒神豁痰开窍法、平肝熄风化痰法。  相似文献   

9.
肾虚血瘀II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SOD,血清LPO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检测了68例肾虚血瘀II型糖尿病患者与34例健康人红细胞(RB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水平。结果:肾虚血瘀II型糖尿病患者SOD活性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LPO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并血管变组LPO含量较无血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组的SOD活性,LPO含量与无高脂血症组之间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高  相似文献   

10.
急性期脑中风患者血清NO与SOD水平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中风患者急性期NO与SOD变化的特点及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及黄漂呤氧化酶法对118例急性期中风患者和5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NO与SOD含量测定,并对其中40份病例进行治疗前后动态观察,结果 急性期中风患者无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血清NO与SOD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份病例治疗前后NO与SOD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治疗早期脑梗塞60例疗效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早期脑梗塞60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并与65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显示:治疗前SO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MDA则显著偏高(P<0.01);治疗后两指标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0.05)。本方能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达治疗目的。说明SOD、MDA可作为反映本方治疗效果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张素芬  叶向荣 《中国针灸》1997,17(9):517-519
运用针刺手足阳明经为主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观察了针刺前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血清SOD及血清蛋白内源荧光的变化。结果表明:针刺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使红细胞SOD、CAT酶活性提高(P<0.05,P<0.01),血清SOD活性提高(P<0.05),使血清蛋白的相对荧光强度降低(P<0.01),并使荧光峰值波长的蓝移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3.
用四君子汤治疗60例脾气虚型胃肠病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值,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患者SOD低于对照组(P<0.01),而MDA偏高(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脾虚患者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四君子汤能逆转此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自由基与黄腻苔的关系及清热化湿中药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43例黄腻苔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PA,SOD含量,并与20例薄白苔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黄腻苔患者血清MDA明显上升(P〈0.01),SOD下降(P〈0.05)。经用中药清热化湿治疗后,黄腻苔逐渐变薄变白,患者血清MDA下降(P〈0.01),血清SOD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黄腻苔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清热化湿中药能减轻脂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经络证、中脏腑证与脑CT征象的相关性,为中风病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经CT诊断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0例,根据双盲原则,由中医医师通过四诊进行中医中风病病名诊断及分类,同时由放射科医师填写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中线移位情况等脑CT征象。分析中风病急性期中经络证、中脏腑证与脑CT征象的相关性。结果中经络证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中脏腑证者(P<0.05);中经络证者基底节区(壳核、丘脑)出血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脏腑证者(P<0.05),而脑干所占比例明显低于中脏腑证者(P<0.05)。中经络证1型、2型及中脏腑证阳闭、脱证者中基底节区(壳核、丘脑)出血者所占比例最高,而中脏腑证阴闭者脑叶出血者所占比例最高,各证候间脑出血部位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经络证者出血量明显少于中脏腑证者(P<0.05),发生中线移位、破入脑室及周围水肿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中脏腑证者(P均<0.05)。中经络证1型、2型患者出血量及中线移位、破入脑室及周围水肿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中脏腑证脱证者出血量明显高于阴闭、阳闭者(P均<0.05),阴闭者明显高于阳闭者(P<0.05),中脏腑证各证候发生中线移位及周围水肿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破入脑室所占比例脱证者明显高于阴闭、阳闭者(P均<0.05)。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证候(中经络证、中脏腑证)与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中线移位、破入脑室及周围水肿情况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均<0.05)。结论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经络证、中脏腑证与脑CT征象存在明显的相关性,CT影像学手段不仅能有效提高中风病诊断的准确性,而且能为中风病的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客观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患者服用四逆汤防治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后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以及对不同证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40例做PTCA术患者随机分为四逆汤组和对照组,均有实证、虚证各10例。四逆汤组于术前3天开始服用四逆汤25ml,每天1次;服至术后第3天。检测两组各型PTCA术前后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一氧化氮(NO)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虚证型SOD活性显著低于实证型(P<005),术前实证型MDA含量显著高于虚证型(P<005),服用四逆汤能减轻两组术后SOD活性和NO浓度的下降及MDA含量的升高(P<005),其中提高虚证型SOD活性的幅度显著高于实证型(P<005)。结论:四逆汤具有抗PTCA术后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对虚证型效果尤好。  相似文献   

17.
对采用补肾明目药治疗的37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检测。结果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血清SOD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近似于正常组(P>0.05)。证明补肾明目药可显著改善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血清SOD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意义。观察加用与未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各20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并分别与20名健康人作比较。Ⅱ型糖尿病患者SOD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MDA明显下降(P〈0.01),均接近于正常;未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者虽有SOD升高与MDA下降,但与健康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前者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索寿星宝冲剂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0Coγ射线照射Wistar大鼠制作“虚—瘀”证的模型,并设寿星宝治疗组、亚硫酸钠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Lipidperoxide)的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dismuta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Glutathioneperoxidase)、过氧化氢酶(CAT,Catate)、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的活性。结果(1)60coγ射线照射可致各组大鼠LPO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GSH-PXCATPOD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2)寿星宝能改善“虚-瘀”的症状,并可明显降低LPO含量(P<0.01),提高SOD、GSH-PX、CAT,POD各酶活性,(P<0.05,P<0.01),且与亚硫酸钠组作用相近(P>0.05)。结论寿星宝可通过提高机体内清除自由基的酶的活性而达到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对抗辐射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抗氧化酶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中风病中经络组与中脏腑组及正常对照组抗氧化酶含量的变化及其在中风病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 U V754分光光度计测定抗氧化酶。结果 中风病中经络组、中脏腑组抗氧化酶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 P< 0.01)。中脏腑组与中经络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01)。结论 中风病急性期血中抗氧化酶含量下降,中脏腑组尤为明显,提示抗氧化酶含量减少在中风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临床可早期使用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