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9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9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17例(8.9%)发生卵巢转移。年轻患者有易发生卵巢转移的倾向。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和病理类型。结论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预后不良,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年轻的早期患者是否保留卵巢应持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高危子宫内膜癌(HRE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分期后诊断为HREC的18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局.结果 术前血清CA125水平、脉管癌栓及深肌层浸润是影响盆腔淋巴结(P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清CA125水平、PLN转移是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国女性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的作用,探讨子宫内膜癌的病因。方法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2015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女性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的18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各因素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子宫内膜癌家族史3.28(1.72~6.24),高血压3.02(1.92~4.76),体重超重或肥胖2.37(1.60~3.49),糖尿病2.35(1.62~3.41),恶性肿瘤家族史2.17(1.46~3.24),宫内节育器0.43(0.21~0.88),生育史0.51(0.26~1.01),口服避孕药史0.55(0.38~0.79),饮酒史0.70(0.49~1.00),经常锻炼0.81(0.72~0.90),绝经状态0.87(0.79~0.94),哺乳史0.82(0.64~1.04),激素替代疗法(HRT)史0.98(0.76~1.26),吸烟史1.04(0.83~1.31),饮茶史0.94(0.83~1.06)。结论子宫内膜癌家族史、高血压、体重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及恶性肿瘤家族史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宫内节育器使用史、生育史、口服避孕药史、饮酒史、经常锻炼及绝经状态是子宫内膜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霞  张为远  代荫梅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1128-1131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与内外源性雌激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限定这些危险因素可为子宫内膜癌的预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并手术治疗的16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1例子宫内膜患者中,22例(13.66%)发生卵巢转移,年龄≤44岁患者卵巢转移发生率20.69%,年龄>44岁患者卵巢转移发生率12.12%,非子宫内膜样癌卵巢转移率33.33%,宫颈受累及患者卵巢转移发生率36.84%。结论:病理分化程度低、深肌层浸润、浆膜受累及、宫颈受累及、淋巴结转移、大网膜转移是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内膜增生合并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60例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静宁县中医院妇产科行全子宫切除术,且术前诊断性刮宫(诊刮)提示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理类型分为子宫内膜癌组(25例)和子宫内膜增生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合并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0例患者中41.7%合并子宫内膜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提示:年龄≥48岁和诊刮病理为重度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重度AEH)为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P<0.05)。不伴任何危险因素、伴有1个危险因素和伴有2个危险因素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概率分别为5.0%、46.2%和81.8%,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25例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均为早期子宫内膜样癌。结论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高龄(≥48岁)、诊刮病理为重度AEH的患者合并风险显著增加,但合并的子宫内膜癌多为分化较好的早期子宫内膜样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宫外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永荣矿业公司总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149例子宫内膜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记录子宫内膜癌病例年龄、病理类型、绝经状况、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肿瘤蛋白53(P53)、癌抗原125(CA125)表达情况等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宫外转移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宫外转移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高危因素及ER、PR、CA125的表达状况密切相关(P<0.05或P<0.01),而与年龄、绝经状况、P53的表达状况无显著关系(P>0.05);组织学分级3级(OR=5.367,95%CI:2.451~11.759)、肌层浸润深度≥1/2(OR=5.778,95%CI:1.963~17.009)、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OR=5.178,95%CI:3.963~16.009)、ER阴性(OR=5.358,95%CI:2.435~10.762)、PR阴性(OR=5.769,95%CI:1.971~17.217)、CA125阳性(OR=5.356,95%CI:2.439~10.772)等因素与子宫内膜癌宫外转移密切相关,为子宫内膜癌宫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高危因素及ER、PR、CA125的表达状况是子宫内膜癌宫外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作为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力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1291-1295
目的:研究探讨糖尿病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从19872009年9月间的相关文献,对纳入研究范围的文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糖尿病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纳入合并分析的文章共16篇,全部为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6 525例,对照14 099例。运用Meta分析中随机效应模型得出糖尿病与子宫内膜癌合并OR值为1.64,(95%置信区间[CI]=1.491.82,异质性检验P〈0.001);调整OR值为1.72(95%置信区间[CI]=1.192.48,异质性检验P=0.04)。结论:糖尿病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芬  郎雁  胡峻波 《疑难病杂志》2007,6(9):553-554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老年妇女,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卵巢具有内分泌和生殖双重功能,随着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可以保留卵巢成为新的讨论热点[1,2]。笔者通过对8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食管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丰  程庆书  于莉莉 《医学争鸣》2003,24(23):2196-2198
目的:评价我国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Meta分析对国内13篇公开发表的有关食管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共对12个因素进行评价,计算每个因素的综合OR值.结果:共有9个因素有显意义,分别为:吸烟(ORs=1.69)、饮酒(ORs=1.81)、酸菜(0Rs=2.22)、烫食(ORs=2.41)、家族史(ORs=4.00)、精神因素(ORs=3.06)、干硬食物(ORs=2.07)、吃饭快(ORs=1.82)、水果(ORs=0.39).结论:吸烟、饮酒、酸菜、烫食、家族史、精神因素、干硬食物及吃饭快为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水果为保护因素,而蔬菜、饮茶以及肉类对食管癌发病的作用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腺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探讨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卵巢保留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508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腺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508例患者有34例(6.69%)患者存在卵巢转移。子宫内膜腺癌卵巢转移与患者年龄、是否绝经、肿瘤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浸润、肿瘤直径(≥2 cm)、宫颈受累、脉管浸润、盆腹腔淋巴结转移、腹水癌细胞阳性、CA125升高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分析发现,临床分期(Ⅲ~Ⅳ期)、脉管浸润、盆腹腔淋巴结转移、腹水癌细胞阳性、CA125升高为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卵巢转移几率较小,存在保留卵巢的可能性,临床分期(Ⅲ~Ⅳ期)、脉管浸润、盆腹腔淋巴结转移、腹水癌细胞阳性、CA125升高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万素馨  罗亚玲  周天津 《重庆医学》2015,(14):1939-1941
目的:探讨影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最佳预防控制决策、实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M 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关于出生缺陷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21篇,累计病例6112例,对照15741例。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由异质性检验结果决定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并对合并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的主要合并结果OR值为:先天畸形家族史36.22,孕早期患感染性疾病5.62,孕早期接触化学制剂4.19,父亲吸烟3.89,孕期接触镇静药3.19,妊娠并发症2.94,孕期多食高蛋白食物0.37;多因素分析的主要合并结果OR值为:孕早期感染病毒7.65,孕期精神状态差5.44,孕早期发热4.70,妊娠早期接触化学毒物3.90,流产史3.59,孕期补充复合维生素0.45。结论影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先天畸形家族史、孕早期患感染性疾病、孕早期接触化学制剂、父亲吸烟、妊娠并发症;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为孕期多食高蛋白食物、孕期补充复合维生素和服用叶酸。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探讨这些因素能否用于判断患者淋巴结状态。方法:选取91例1995年1月~2005年1月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手术或次根治性子宫切除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腹膜后盆腔淋巴结转移以及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9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18例。淋巴结转移在组织分型、分级、肌层浸润、宫颈受累和脉管浸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组织类型、肿瘤分级、宫颈受累和脉管浸润为淋巴结转移独立的相关因素。年龄、绝经状态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33.7%)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95.8%),有统计学差异。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结论:非子宫内膜样癌、肿瘤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宫颈受累和脉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正>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edisposing factors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thoracic surgery patients. Method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726 thoracic surgery patients from Jan 2008 to Aug 2010. Results Totally 172 cases of hospital infection occurred in 726 thoracic surgery patients (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盆腔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为子宫内膜癌的个体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有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转移率为11.8%(20/170),主要转移区域为闭孔区域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3.5%(6/170)。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组织和病理学类型、癌的分化程度、癌灶大小、有无侵犯宫颈间质、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为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 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为闭孔区域的淋巴结,对于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可为其诊疗个体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食管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及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56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分析脑转移组与非脑转移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Kaplan-Meyer生存曲线和Log-rankχ2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颈外侧转移性淋巴结的临床及超声影像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MTC患者颈外侧转移性淋巴结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经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样本量、范围、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估计均值和标准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各变量比值比(OR)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及两者95%置信区间(CI),采用Egger法和Begg法评估文献发表偏倚。研究已在PROSPERO注册(CRD42021254955)。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有患者1424例,发生颈外侧淋巴结转移543例(38.13%)。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64,95%CI:1.29~2.09,Z=4.06,P<0.01),肿瘤直径不小于1?cm(OR=5.09,95%CI:2.43~10.67,Z=4.31,P<0.01),肿瘤多灶性(OR=2.55,95%CI:1.79~3.61,Z=5.22,P<0.01),肿瘤被膜侵犯(OR=7.80,95%CI:4.84~12.55,Z=8.46,P<0.01),肿瘤腺外侵犯(OR=9.46,95%CI:5.66~15.81,Z=8.58,P<0.01),转移性颈部中央淋巴结(简称中央淋巴结)(OR=23.58,95%CI:9.44~58.87,Z=6.77,P<0.01),术前降钙素水平升高(SMD=1.17,95%CI:0.67~1.67,Z=4.56,P<0.01),超声下病灶边缘不光整(OR=4.32,95%CI:2.43~7.68,Z=4.99,P<0.01)及超声下病灶形态不规则(OR=6.81,95%CI:3.64~12.73,Z=6.01,P<0.01)是MTC患者发生颈外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年龄不小于45岁(OR=1.22,95%CI:0.65~2.29,Z=0.62,P>0.05),术前癌胚抗原水平升高(SMD=0.95,95%CI:–0.48~2.38,Z=1.30,P>0.05)以及超声下钙化(OR=1.28,95%CI:0.75~2.18,Z=0.92,P>0.05)与MTC患者颈外侧转移性淋巴结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男性、肿瘤直径不小于1?cm、肿瘤多灶性、肿瘤被膜侵犯、肿瘤腺外侵犯、转移性中央淋巴结、术前降钙素水平升高、超声下病灶边缘不光整以及超声下病灶形态不规则的MTC患者发生颈外侧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高,建议行颈外侧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研究肝细胞癌(HCC)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70例肝细胞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用SPSS软件对其术后复发转移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获随访的162例患者中出现转移复发者136例,影响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因素包括:AFP水平、肿瘤类型、静脉血管浸润、HBV感染、肝切除范围、术中输血等,不同复发转移时期有不同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肝细胞癌的早期复发可能通过微血管浸润和转移介导,而后期则可能通过新生癌灶和多中心癌灶形成导致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