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甲状腺癌(thyroidcancer,TC)的发病率占头颈部肿瘤的首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国际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新增甲状腺癌患者56.7万例,占所有癌症的3.10%.其发病率居全球第9位,中国第7位[2].在世界范围内,近几十年TC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1],而且发病率在男女和所有种族中都有所增加[3].目前,手术切除是TC治疗的首选,其存活率超过90%[5],但多项临床实践不断证实,甲状腺癌围术期的病人容易出现焦虑等多种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4].国内外针对甲状腺癌围术期的护理,提出了很多护理模式,且均在临床应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当前甲状腺癌围术期病人的各种护理模式进行综述,以为促进临床护理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常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甲状腺解剖复杂、血供丰富、重要血管神经密布,且甲状腺癌根治术创伤大、术后病情多变,易发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我科2005~2009年行甲状腺癌根治术23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1].手术、放疗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喉癌的功能保全性手术迅速发展,使喉癌的治愈率、术后功能恢复率大为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术后良好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1%~1.0%,约80%的甲状腺癌属分化良好、低度恶性肿瘤,病情发展较慢[1].尽管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但短期疗效似乎差别不大.所以关于甲状腺癌的切除范围,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在争论.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根据患者的病变发展情况采取合理规范彻底的治疗,以避免复发和转移,甚至是医源性播散,危及生命.现结合我院开展甲状腺癌根治术工作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潘敏华 《新疆医学》2015,(2):247-248
甲状腺癌近十年内已占据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1]。首选手术治疗。对于甲状腺癌术后残留患者,多数学者认为术后放疗可提高生存率。放射性治疗会导致放射野皮肤粘膜的急性反应,加强放疗期间的护理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疗程、促进康复的关键。我科于2014年9月15日收治一例甲癌术后放疗致Ⅲ°放射性皮炎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40岁,因"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行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颈部恶性肿瘤,近年来其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目前手术根治及淋巴结清扫仍作为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1].由于颈部具有丰富的淋巴回流,特别是乳糜管及淋巴导管均在颈部汇人静脉系统,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颈淋巴管或乳糜管若损伤,而术中未发现或术中处理不可靠,易并发淋巴漏.颈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为1% ~3%.若淋巴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导致循环血容量减少、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感染坏死、颈部大血管腐蚀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自1998年至2010年共开展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326例,发生淋巴漏9例(2.8%).对淋巴漏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喉癌术后便秘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喉癌是喉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占耳鼻喉科肿瘤的12%~22%,男女比例为8∶1[1].对于喉癌患者手术仍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喉癌手术后为了促进切口的愈合,约禁食12d~14d.而且喉癌手术范围较大并伴有气管切开,术后呼吸模式改变,失去了正常的屏气功能,术后静脉输液时间长、患者的焦虑紧张和个人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术后患者会出现便秘的情况[2].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康复,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负担.为预防喉癌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现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手术是乳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各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患侧的组织结构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常常导致术后患侧肢体功能障碍;另一方面,女性第二性器官的破坏,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因此,在经历紧张、痛苦的手术、化疗等治疗后,患者最终出现癌因性疲乏,体能明显下降,影响其生存质量及心理康复[2].运动处方通过指导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有规律的锻炼,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上肢功能障碍,促进体能恢复,此外,运动处方的应用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缓解压力,减轻忧虑及焦虑感.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约占甲状腺癌的90%[1],是近年世界上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多采用"手术+131I+甲状腺激素抑制"三步方案治疗。多数患者对131I治疗的了解较少,同时又由于手术的创伤、术后多周期性的131I治疗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给患者带来身体的不适及巨大的心理压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根治方法,术后通过积极的康复教育及指导不但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亦能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05例均为女性,年龄22-68岁,均为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桂敏 《包头医学》2005,29(1):37-3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1].乳癌根治术后可有不同程度的患侧上肢功能障碍,除与手术切除的程度和操作技巧有关外,术后康复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乳癌病人早期康复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将广东省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均分为全切组与次全切组各18例,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3~5年复发率.结果全切组患者3~5年复发率明显低于次全切组患者[11.11%(2/18)比61.11%(11.18),P<0.01];但全切组术后并发症(术后声音嘶哑和低钙)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次全切组[均为33.33%(6/18)比5.56%(1/18),均P<0.05].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二次及多次手术后,因此应尽量避免二次及多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明荣华  蒋玲  林渲果 《华夏医学》2015,28(3):129-131
胃癌术后出现肠瘘属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易造成患者术后死亡或住院时间延长,并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甚至可引起医患纠纷.早期行腹腔负压冲洗引流是主要治疗手段,大多数患者通过有效的冲洗引流避免二次手术获得痊愈[1].目前传统方式的腹腔双套管(原厂生产)常因内径较小且侧孔少易发生堵塞,致引流不畅,影响引流效果.为了探寻更好的引流效果,我科对胃癌术后肠瘘患者采用自制腹腔双套管进行腹腔冲洗引流,观察其引流效果及对腹腔内感染的控制程度,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彦中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190-2190,2251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1].但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20%[2].即使早期病变,其术后复发率仍较高.本文对N0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存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旨在为N0期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年死亡率25.23/10万,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比例约为2∶1[1].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方法,但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认为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我院对30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经鼻肠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的同时,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水煎液滴入,对腹痛、腹胀的预防起到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矫形手术,尤其是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整体的生存质量,是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1].康复治疗、护理训练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越来越被医务人员所重视[2,3].但此项手术创伤较大且多数患者年高体弱,术后恢复较慢.对此,我院循证护理组采取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第一位[1].而对于浸润深、浸润范围较广、恶性程度高的膀胱肿瘤,主要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但此手术涉及范围广,手术时间长,风险大,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于膀胱全切的患者来说,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20例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癌(lung cancer)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如今肺癌根治术进入腔镜时代,同时快速康复外科学的倡导及患者对微创手术的青睐,胸腔镜手术更加成为普胸重要的手术方式,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小患者肢体创伤及术后瘢痕,然而患者术后所留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却成为快速康复外科学的又一大难题,因术后引流液的量,...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仍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临床上常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1],手术范围包括切除全部乳腺组织、胸大、小肌间的淋巴结缔组织,腋窝和锁骨下淋巴结群及其软组织,术后术区可产生大量的积血、积液,国内常采用腋下+胸壁双管密闭负压引流方式排除积液、积血.目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应用固定的负压强度值,且无确切的值可参考,不适宜的负压强度值可造成术后置管时间延长,术后皮下积液例数增多等问题[2].  相似文献   

20.
外科手术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式,其中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是临床较为高效的手术术式,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但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仍不可避免地给患者带来创伤,并对肠黏膜的生理功能及免疫功能产生不良影响[2].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容易发生气血耗伤、正气亏虚,出现肠道功能紊乱.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是治疗胃肠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