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a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细胞凋亡是生物界普遍的生命现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性的死亡,与临床疾病关系密切.中性粒细胞(PMN)是一种主要的炎性细胞,本实验通过光镜、电镜、电泳、流式细胞仪等方法研究了重要的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a(TNF-a)对正常和炎症状态下外周血PMN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TNF-a可以诱导PMN凋亡,且与作用时间和作用浓度相关.PMN的凋亡在炎症微环境中被改变,PMN凋亡延迟,对TNF-a反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性粒细胞作为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凋亡情况倍受关注。为了了解PMN的自然凋亡,观察凋亡PMN表面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数量的变化,本研究利用PMN自然凋亡模型,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受体地,检测凋亡PMN TNFR结合量。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性粒细胞(PMN)作为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凋亡情况倍受关注.为了了解PMN的自然凋亡,观察凋亡PMN表面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数量的变化,本研究利用PMN自然凋亡模型,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受体分析法(RIBRA),检测凋亡PMN TNFR结合量.实验观察到PMN体外培养0h,6h,20h,TNFR结合量呈现增加趋势,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HX)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NFR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结合.研究表明TNFR结合量与PMN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4.
肿瘤坏死因子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肿瘤坏死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能诱导某些非肿瘤细胞和大多数肿瘤细胞凋亡,对清除病理状态下机体受损的细胞及杀灭肿瘤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DNA? 转录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可增强其诱导的凋亡效应,其他协同因素也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的表达意义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口腔扁平苔藓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TNFRⅠ)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口腔扁平苔藓的上皮角质细胞TNFRⅠ及固有层TNF-α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上皮TNF-α及固有层TNFRⅠ的表达则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口腔扁平苔藓的上皮层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而固有层单个核细胞的凋亡指数则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口腔扁平苔藓中同时存在角质细胞的凋亡亢进及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减少,这种凋亡的异常可能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细胞凋亡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探讨中性粒细胞(PMN)的自然凋亡和PMN凋亡对细胞吞噬、趋化和活性氧(ROS)生成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光镜、电镜、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研究手段探讨PMN的自然凋亡;通过葡萄球菌法、滤膜法和化学发光的方法研究凋亡PMN吞噬、趋化和ROS生成的改变。结果: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PMN,在体外进行10%血清培养,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PMN凋亡率升高,同时PMN的吞噬、趋化以及ROS生成等功能都  相似文献   

7.
抗类风湿病药金诺芬对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抗类风湿病药金诺芬(AF)对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的影响。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和MTS细胞活性测定技术对不同浓度的金诺芬影响下的中性粒细胞活性及其凋亡进行观察,并用低分子质量DNA“梯形条带”(DNA ladder)检测技术对其凋亡进行鉴定。结果 低浓度金诺芬(1μmol/L)可通过延迟中性粒细胞的自发性凋亡而增加其生命期限;但当金诺芬浓度大于5μmol/L时,中性粒细胞的坏死则明显增加,因而缩短了其生命期限。结论 金诺芬临床治疗量时的血清浓度一般在0.7μmol/L左右,在此浓度下,中性粒细胞通过延迟自发性凋亡来延长其功能性生命期限,所以金诺芬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抗炎、抗风湿作用不可能通过直接清除炎症局部的中性粒细胞来完成;金诺芬的抗炎、抗风湿作用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转染人肿瘤坏死因子α(huTNF α)基因对裸鼠绒毛膜癌 (绒癌 )耐药细胞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用人绒癌耐药细胞系JEG 3 VP2和转染了huTNF α的绒癌耐药细胞系JEG 3 VP2 huTNF接种裸鼠各 6只 ,行足叶乙甙 (VP16 )化疗后 ,采用RT RCR、HE染色和TUNEL检测方法 ,观察移植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在接种JEG 3 VP2 huTNF α的移植瘤组织中 ,存在huTNF α基因的表达 ;JEG 3 VP2 huTNF α组出现凋亡小体的细胞和TUNEL阳性细胞明显多于JEG 3 VP2组 ,P <0 0 5。 结论 转染huTNF α基因促进了绒癌耐药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的表达意义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口腔扁平苔藓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TNFRI)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口腔扁平苔藓的上皮角质细胞TNFRI及固有层TNF-α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上皮TNF-α及固有层TNFRI的表达则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口腔扁平苔藓的上皮层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而固有层单个核细胞的凋亡指数则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口腔扁平苔藓中同时存在角质细胞的凋亡亢进及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减少,这种凋亡的异常可能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中性粒细胞是血细胞中寿命最短的终末分化细胞,也是机体最主要的炎症细胞。同其它的血细胞和组织细胞在凋亡的发生机制上有所不同,中性粒细胞从分化成熟开始,就启动它的自发性凋亡程序(spontaneous apoptosis program)。机体的炎症反应是一把双刃剑,在清除异物的同时也带来损伤。中性粒细胞这一最主要的炎症细胞则可以通过自发性凋亡的机制调控和减轻炎症损伤,构成炎症反应的主要收敛机制之一。中性粒细胞的自发性凋亡是一个受自身多基因调控和众多细胞因子及其它多种因素调节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1.
肿瘤坏死因子-α对Graves病甲状腺细胞凋亡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ves病 (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参与其病理过程 ,但对GD甲状腺细胞凋亡的作用尚未见报道。为此 ,本文系统观察TNF α对GD甲状腺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Fas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旨在探讨TNF α在G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甲状腺组织取自GD手术标本 ,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孵育 5d后 ,以含或不含TNF α的试验液 (0、1、10、10 2 U ml)培养 72h。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甲状腺上皮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Fas表达阳性率。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Fas含量采用ELISA法…  相似文献   

12.
适时适度促进PMN凋亡继之被吞噬细胞吞噬是安全、快速、非炎性清除PMN的有效途径。信号转导通路在PMN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这些信号转导通路及其相互关系 ,对适当控制炎症反应 ,避免炎症的加重和迁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槲皮素对LPS延迟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效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接受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PMN)自发性凋亡的影响,探讨槲皮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以人外周血PMN为研究对象,选择光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对裂解的片段化DNA进行定量(二苯胺测定法)和定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槲皮素(1~100μmol/L)对PMN的自发性凋亡率并无影响,但却能部分恢复由LFS所延迟的PMN自发性凋亡进程。当槲皮素的浓度为40μmol/L时,其恢复作用达到最大。结论:槲皮素对LPS延迟PMN自发性凋亡的效应产生了抑制作用,减轻了因预激因子活化PMN而加重的炎症反应,部分揭示了槲皮素的抗炎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细胞因子与中性粒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性粒细胞(PMN)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多种细胞因子能调节PMN的凋亡,如TNF-α能加速PMN的凋亡,GM-CSF,IL-2,IL-6和IFN-γ等能延缓其凋亡,这些因子对PMN凋亡的影响是通过不同机理而实现的。PWN以凋亡的方式被机体清除,对于控制炎症组织的损伤和正常情况下炎症的消退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人中性粒细胞(PMN)抑制U93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成的机制。方法:将人PMN与经PMA刺激分化为单核细胞样细胞的U937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共同培养,取上清测定TNF-α含量。结果L:PMN与U937细胞共同培养可抑制U937细胞生成TNFα。PMN的抑制作用可被代剂量叠氮钠逆转达45%。该剂量叠氮钠并不影响U937细胞产生TNF-α。叠氮钠的作用机制并非抑制了PMN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两种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及其衍生物在人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产生超氧基的作用,研究其对控制炎症性疾病的发展的作用。方法:采用光泽精依赖性光释放法测定TNFα对高级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激发中性粒细胞产生超氧基的能力。结果:TNFα预温细胞极大增强AA激发粒细胞产生超氧基,高级脂肪酸中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五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亚麻酸(lin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nic acid),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oleic acid)也象AA一样受TNFα的影响。AA的羟化物(C20:4,n-6 hydroxy)羟过氧化物(C20:4,n-6 hydroperoxy)则不受TNFα的影响。结果还表明:分别是AA的脂氧化物和环氧合酶代谢产物的白三烯(LTB4)和前列腺素E2(PGE2)是两种主要的炎症介质,前者激发粒细胞产生超氧基,后者则抑制。结论:各种免疫反应中起作用的介质联网的复杂性,不饱和脂质和细胞因子的相互影响,可能在疾病过程和免疫应答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性粒细胞凋亡与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PMN受到刺激后可表现为凋亡、原发性坏死、继发性坏死、凋亡延迟(存活),而创伤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在机体内是一种普遍现象.PMN凋亡延迟与过度炎症反应及组织器官损伤有密切关系,调节PMN凋亡可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控制.凋亡机制的实现不仅需要PMN自身参与,也需要巨噬细胞或组织细胞对凋亡细胞识别和处理.  相似文献   

18.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TNF-α对体外培养的HSC进行干预, 通过流式细胞术、电镜及TUNEL等方法, 对HSC的增殖与凋亡进行研究。结果:①流式细胞术显示:TNF-α各组的G0/G1期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S期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各组的细胞增殖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凋亡方面, TNF-α各组的HSC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TNF-α各组HSC中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②TUNEL分析显示:TNF-α(2.0μg/L)组的HSC凋亡率为18.7%±2.5%, 而对照组为5.3%±1.2%, 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TNF-α能够阻止HSC从G0/G1期进入S期, 从而具有抑制HSC增殖的作用;TNF-α能够降低HSC中bcl-2的表达、提高bax的表达, 这可能与其促进HSC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性粒细胞抑制吞噬细胞U937生成TNF-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免疫活性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对FNF-α生成的影响。方法:分离人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leukocytes,PMN)并与PMA刺激分化为单核细胞样细胞的U937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共同培养。结果:在LPS作用下U937细胞可产生大量TNF-α。PMN在相同条件下并不产生INF-α。将PMN与U937细胞共同培养可抑制U937细胞TNF-α的生成。PMN的抑制作用呈数量依赖性。将两种细胞共处于同一培养体系中并用0.4μm的滤网分开使其不能直接接触,U937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恢复至无PMN时的85%以上。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可轻微提高U937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但提高的幅度在有或无PMN存在的条件下均相同,与无硝普钢的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的U937对细胞表达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所产生的内源性一氧化氮对PMN的抑制作用无影响。结论:提示PMN并非TNF-α生成细胞。PMN对单核细胞TNF-α的生成有抑制性调节作用。这种抑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一氧化氮信息传导通路无关。  相似文献   

20.
膜相关型肿瘤坏死因子—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膜相关型TNF-α系一以跨膜方式镶嵌在细胞膜上,分子量为26KD的蛋白质,其杀瘤作用机制不同于17KD分泌型TNF,主要通过效应细胞-靶细胞直接接触发挥局部细胞毒作用,且杀瘤谱广。因此深入,细致研究这类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探索其分子生物学制备方法,将为肿瘤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