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9例,其中12例为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者。治疗48周,检测血清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和ALT。结果治疗48周时,全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到1.3×103copies/ml,HBV DNA转阴率为56.4%,HBeAg转阴率为35.9%,HBeAg/抗-HBe转换率12.8%,ALT复常率为69.2%;YMDD变异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到7.9×103copies/ml,HBV DNA转阴率为50.0%,HBeAg转阴率为25.0%,HBeAg/抗-HBe转换率8.3%,ALT复常率为58.3%;HBV DNA>108copies/ml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到6.8×103copies/ml,HBV DNA转阴率为0.0%,无HBeAg转阴和抗-HBe血清转换,ALT复常率为50.0%。结论阿德福韦酯是一有效的抗HBV药物。对HBV DNA野生株、拉米夫定耐药变异株均有抑制作用,HBV DNA基线水平低者疗效好,HBV DNA>108copies/ml者,疗效差。  相似文献   

2.
背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完全应答包括血清HBVDNA低于检测水平和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是评估乙型肝炎治疗效果和停药的监测指标。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影响HBeAg转阴的因素。方法:采用替比夫定治疗15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观察ALT、HBVDNA、HBeAg治疗前后变化,分析治疗前基线HBVDNA载量、ALT水平、HBVDNA降至检测下限的时间对HBeAg转阴和定量的影响。结果:替比夫定治疗48周后,HBVDNA转阴128例(82.1%),ALT恢复正常153例(98.1%),HBeAg转阴52例(33.3%);HBVDNA载量、HBeAg定量、AL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HBVDNA〈10^7 copies/mL、ALT≥200U/L组的HBeAg转阴率分别显著高于HBVDNA≥10^7 copies/mL、ALT〈200U/L组(46.4%对23.0%,P〈0.01;55.2%对16.9%,P〈0.叭),且HBeAg定量显著降低(P〈0.01)。HBVDNA降至检测下限的不同时间组HBeAg转阴率和定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线HBVDNA〈10^7 copies/mL、ALT水平较高、治疗后HBVDNA降至检测下限的时间对替比夫定治疗48周时HBeAg转阴和定量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110例,检测其HBVDNA水平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在HBVDNA〉10Scopies/ml者,其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较10^3〈HBVDNA〈10^5 copies/ml者和HBVDNA低于检测值者均略有升高,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eAg阴性HBV携带者血清HBVDNA复制活跃程度与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之间关联度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干扰素α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71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34例 ,同时使用干扰素α及拉米夫定 2 6周 ,随后单用拉米夫定 2 6周 ;对照组 37例 ,单用拉米夫定 5 2周。治疗前做肝穿刺活检 ,疗程中定期检测丙氨酸转氨酶 (ALT)、HBeAg、抗 HBe、HBVDNA ,并作YMDD变异检测。结果 全部患者完成1年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转换率分别为 41.2 %( 14/34)和 2 1.6 %( 8/37)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8)。治疗组未发现YMDD变异 ,对照组则有 5例。治疗组的血清ALT及HBVDNA基线水平与血清转换率明显相关 (P =0 .0 4) ;在ALT >2ULN及血清HBVDNA >1× 10 7拷贝 /ml的患者中 ,治疗组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5 2 .0 %和 2 5 .8%,P =0 .0 4及 6 3 .2 %和 2 8.6 %,P =0 .0 3)。治疗组血清转换率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及肝细胞HBVDNA表达水平无相关性。在肝组织HBVDNA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中 ,治疗组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46 .2 %和 9.5 %,P =0 .0 3)。结论 干扰素α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于ALT中度以上升高、HBVDNA高水平复制及肝组织HBVDNA高水平表达者短期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并对于延迟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Telbivudin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并评价安全性,探讨影响替比夫定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替比夫定治疗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于治疗前行基因型检测及治疗前后24、52、96周进行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指标及乙肝病毒基因耐药的检测,探讨24周HBV DNA水平与52周、96周抗病毒疗效的关系、影响替比夫定治疗效果的因素及替比夫定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118例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治疗96周时,HBV 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耐药率分别为81.4%、79.7%、49.2%、37.3%、1.7%;HBV DNA300 copies/ml的患者HBV 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显著高于HBV DNA≥300 copies/m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ALT水平≥5倍ULN组患者HBV 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均高于2-5倍ULN组的患者(P0.05);基线HBV DNA中低载量组的HBV 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显著高于高载量组的患者(P0.05);D基因型的HBeAg转阴率与HBeAb阳转率均高于B、C基因型,但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HBeAg阴性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高于HBeAg阳性患者(P0.05)。观察期间仅有2例患者出现耐药,曾有27例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升高,无严重不良事件导致停药发生。结论替比夫定可迅速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使ALT复常、HBeAg转阴、HBeAg血清转换且耐药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24周HBV DNA下降幅度能较好预测治疗第52周、96周的疗效,高ALT水平、中低载量HBV DNA、HBeAg阴性、D基因型患者疗效可能更好,建议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血清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在抗病毒治疗中的意义.方法41例HBeAg阳性CHB患者,在干扰素α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前进行肝穿刺,取肝组织分别进行HBV DNA检测及组织学检查,据肝组织HBVDNA载量小于等于或大于104fg/cm3将其分为两组,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监测其肝功能、血清HBeAg及HBV DNA情况.结果(1)肝组织HBV DNA载量高于血清HBV DNA载量(对数值4.081±1.127与3.163±1.010,t=2.218,P<0.05),二者高度相关(r=0.840,t=4.322,P<0.001);肝组织HBV DNA载量与血清HBeAg亦呈正相关(r=0.459,t=3.056,P<0.005).(2)肝组织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反向关系(x2=3.874,P<0.05).(3)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前肝组织HBV DNA水平低者效果较好;治疗1年时HBeAg、抗-HBe血清转化率以肝组织HBV DNA水平低者为高(HBeAg转阴率68.4%与36.4%,x2=4.194,P<0.05;抗-HBe阳转率73.7%与40.9%,x2=4.447,P<0.05).结论肝组织HBV DNA水平较血清HBV DNA、HBeAg水平更能准确反映肝组织HBV DNA复制情况,且能间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可作为抗病毒治疗适应证选择及疗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疗效并评估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替比夫定治疗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48周进行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指标的检测,观察抗病毒疗效并评估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替比夫定治疗48周,HBV DNA转阴率为85.5%,HBeAg血清转换率为26.76%,ALT复常率为76%,耐药率为3.5%;HBeAg阴性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高于HBeAg阳性患者(P〈0.05);基线ALT〉5×ULN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ALT2~5×ULN的患者(P〈0.05);治疗24周后HBV DNA转阴的患者与未转阴患者相比,其48周HBV DNA转阴、ALT复常和HBeAg血清转换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治疗48周过程中,43.5%患者曾出现肌酸激酶(CK)升高,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而停药。结论:替比夫定能显著抑制HBVDNA复制,使ALT复常,促进HBeAg血清转换,且耐药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预测指标。方法 165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干扰素-α1b治疗24周,以ALT、HBV DNA基线、IFN-α剂量、肝组织炎症程度为预测指标,分析这些指标与抗病毒应答的相关性。结果 5 ULN1×106copies/mL组(P<0.05,P<0.01),中、重度CHB的有效应答率高于轻度CHB(P<0.01);IFN-α剂量与疗效未显示相关性(P>0.05)。结论干扰素疗效与治疗前ALT、HBV DNA水平及肝组织炎症程度等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预测IFN-α抗HBV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0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0.1口服,1次/日,疗程一年;其中13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一年后肝组织学纤维化和炎症程度改善率为69.23%;36.3%的患者ALT复常;85%的患者HBV DNA水平由阳性转变为检测线以下,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只有7.1%。结论拉米夫定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并能改善肝组织学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且用药安全,但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治疗48周。结果在治疗48周结束时,ALT全部复常,HBV DNA转阴7例,HBeAg转阴4例,在两次肝穿刺的7例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促进HBVDNA和HBeAg阴转。  相似文献   

11.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应用拉米夫定治疗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48周的疗效。结果在90例患者中,完全应答21例(21.3%)、部分应答64例(71.1%)、无应答5例(5.6%);在基线ALT≥2×ULN和HBeAg阴性患者,完全应答率及病毒学应答率较高(P0.05);治疗4周时HBVDNA下降≥2lg copies/ml者,完全应答率为25.5%,病毒学应答率为91.5%;在71例HBeAg阳性患者中,HBeAg转阴21例(29.6%),出现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7例(9.9%);年龄、性别和乙型肝炎家族史对疗效无预测价值。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显著,基线ALT水平高、HBVDNA水平低、HBeAg阴性和治疗4周HBVDNA下降超过2lg copies/ml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活检对HBV携带者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HBV携带者,在B超引导下行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检术,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在134例患者中,仅2例(1.49%)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完全正常(G0S0);在105例HBV DNA≥10^5copies/ml(或HBeAg阴性者HBV DNA≥10^4copies/ml)的HBV携带者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者80例(76.19%),即可实施抗病毒治疗;在100例HBeAg(+)与34例HBeAg(-)感染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08);在不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感染者,HBV DNA载量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557),HBV DNA≥10^7copies/ml与HBV DNA〈10^7copies/ml感染者比,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P=0.001)。结论对于慢性HBV携带者,应及时进行肝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13.
薛乐洋 《肝脏》2016,(6):459-462
目的探究与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恩替卡韦对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与恩替卡韦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及52周血清HBV DNA、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病毒学反弹率。结果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与恩替卡韦组治疗12周后未检测到HBV DNA、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及ALT复常率相比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后未检测到HBV DNA、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及病毒反弹率相比差异也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治疗24周后较恩替卡韦组相比,HBeAg转阴率较高(P0.05)。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与恩替卡韦组治疗52周后相比,未检测到HBV DNA、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较高,病毒学突破率及病毒反弹率较低(P均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相比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临床医生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73例HBV DNA≥1×107copies/ml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25例,ADV治疗组24例和Peg-IFNα-2a治疗组24例,疗程为48周。对比分析在治疗48周时的HBsAg血清转换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结果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ADV治疗组和Peg-IFNα-2a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ALT复常率明显高于Peg-IFNα-2a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Peg-IFNα-2a治疗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Peg-IFNα-2a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单用均难以完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体外研究证明,拉米夫定(LMD)和Penciclovir[泛昔洛韦(FCV)的活性代谢物]联合应用对HBV复制具有相加或协同抑制作用。目的研究LMD和FCV联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疗效。方法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联合治疗前曾接受6个月以上的LMD治疗,但均未取得改善。所有患者均为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具有高水平HBVDNA和丙氨酸转氨酶(ALT),17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12例HBeAg阳性患者的诊断得到组织学证实。联合用药方案为治疗期LMD100mgqd+FCV500mgtid口服4个月;随访期(5~10个月)单用LMD,剂量同前。结果21例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在治疗前为1×10819±0.58copies/ml,治疗期末为1×104.55±1.18copies/ml,随访期为1×105.25±1.82copies/ml(P<0.01);ALT水平从联合治疗前的225U/L±110U/L降至治疗期末的79U/L±50U/L和随访期的81U/L±48U/L(P<0.01)。17例HBeAg阳性患者中,8例(47.1%)发生HBeAg/抗HBe血清转换;与此同时,血清ALT均正常化,HBVDNA降至1×104copies/ml以下(P<0.01)。4例HBeAg阴性患者中,3例HBVDNA降至1×104copies/ml以下,ALT同时降至正常或明显降低。共有2例患者在随访期复发,其中1例HBeAg再次转为阳性,但HBVDNA和ALT均低于治疗前水平。10例接受肝活检复查的患者中,分别有8例(80%)和4例(40%)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得到改善(P<0.05),无一例病变加重。结论LMD和FCV有协同或相加性抗HBV作用,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十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应答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共53例患者,年龄(27.5±9.1)岁,男44例(83.0%),隔日1次干扰素α-2b5MU,共24周,停药后随访24周。结果治疗前ALT131.0(99.0,192.8)U/L,AST78.5(55.8,1223)U/L,TBIL13.3(9.8,17.8)μmol/L,HBVDNA(8.0±0.9)log10 copies/ml。治疗后1d HBVDNA下降为(7.0±1.0)log10 copies/ml(P〈0.01),15例(33.3%)下降超过2.0log10 copies/ml。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时HBVDNA分别为(4.9±1.5)log10 copies/ml和(5:3±1.6)log10 copies/ml,HBeAg阴转率分别为16.0%(8/50)和20.0%(8/40),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4.0%(7/50)和20.0%(8/40),完全应答率分别为4.2%(2/48)和7.9%(3/38),部分应答率分别为35.4%(17/48)和34.2%(13/38)。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3.3(2.0,4.5)log10 copies/ml]和部分应答[3.0(1.4,4.1)log10 copies/ml]者在12周时HBVDNA水平较基线下降值高于无应答者[1.2(0.7,1.7)log。。copies/ml(P〈0.05)]。病程和基线HBVDNA水平影响治疗结束综合应答;基线ALT和HBVDNA水平影响随访结束综合应答。结论干扰素α-2b能快速降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载量,早期HBVDNA水平对综合应答有预测作用,基线HBVDNA水平影响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时综合应答。  相似文献   

17.
戴善梅  张亚丽  许伟 《肝脏》2013,(10):687-689
目的观察胸腺肽a1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在连云港市东方医院确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且已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1年,经查HBVDNA均〈10。拷贝/mL,HBeAg阳性,剔除抗病毒耐药株病例及肝功能异常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采用胸腺肽a1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治疗24周;对照组(B组)30例,仍单纯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同人组前治疗剂量,治疗24周、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48周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12周、24周及48周随访,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HBVDNA定量均〈10^3拷贝/mL,HBeAg仍为阳性,A组治疗12周、24周及48周,HBeAg转阴率分别为46.7%、56.7%和53.3%,显著高于B组的13.3%、23.3%和16.7%(P〈0.05);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3.3%、60%和53.3%,显著高于B组的10%、23.3%和20%(P〈0.05),A组治疗过程中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B组的66.8%(P〈0.05),通过48周A组患者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为53.3%,相对治疗24周时56.7%及60%波动幅度不大(P〉0.05),病情趋于稳定。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α1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药物可以明显抑制HBV复制,在很好稳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出现HBsAg血清转换后再转为阳性对病情的影响。方法 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发生HBsAg血清转换,而后再现HBsAg阳性的病史特点、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过程中的肝功能、HBV DNA和HBeAg等变化情况。结果 5例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时间为3~15个月,在治疗开始后3~18个月发生HBsAg转阴;3例HBeAg阳性患者在HBsAg转阴之前或同时出现HBeAg转阴,但未发生HBeAg/抗HBe血清转换;5例患者HBsAb持续存在6~18个月后消失,且HBsAg在同时或之后复阳;1例患者在治疗后30个月时HBV DNA为3.36×106copies/ml,ALT为98u/L,开始接受替比夫定治疗;1例患者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发生白癜风。结论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HBsAg血清转换后再转为阳性可能与患者未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治疗时间不够长或肝内存在HBV cccDNA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拉米夫定(LMD)是新一代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临床实验证明每日口服100mg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作用,患者血清内HBV水平显著降低,丙氨酸转氨酶(ALT)恢复正常伴有肝组织学坏死、炎症的减轻,部分患者HBeAg转阴和出现HBeAg/抗-HBeAb血清转换。但是,LMD是否可以有效减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损伤,还鲜有报道。2000年3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应用LMD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肝组织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33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予以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9月~24月。疗效评估包括血清学、病毒学、血生化学和综合应答。结果血生化学应答率为86.6%(291/336),治疗前ALT水平与血清HBeAg/抗-HBe血清转换呈正相关,从高至低依次为治疗前ALT≥5倍组>ALT2~5倍组>ALT≤2倍组。HBV DNA应答率与疗程有关,治疗6~9月时完全应答率最高为75.0%~74.7%,后随疗程延长转阴率下降,依次9月时为74.7%>12月时69.8%>18月时61.7%>24月时61.2%。治疗前HBV DNA水平≤1×106copies/ml者血清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高于HBV DNA>1×106copies/ml者,治疗24月时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性别、年龄、病程与HBV DNA转阴无显著相关(P>0.05)。早期治疗3月无应答者16例延长疗程至6月时2例发生完全应答占12.5%、9月时3例完全应答18.8%,延长疗程至12月、18月时无新增完全应答病例。YMDD变异发生率随疗程延长而增加。结论基线ALT水平显著升高、HBV DNA水平较低是HBeAg/抗-HBe血清转换的重要预测指标。治疗6~9月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判断远期疗效的标准。治疗6~9月无应答者应考虑改用或联合其它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