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用电子束CT(EBCT)测量国人心血管正常解剖径线及心功能值,方法 50例健康人(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7.7岁)利用EBCT横断和心脏短轴电影扫描,分别测量主动脉,肺动脉,左心房和左心室径线,以及左室心肌厚度,心肌增厚率等,利用心功能分析软件(wall-study),计算左,右室心室各功能指标,结果 得到EBCT心脏电影扫描各主要参数;正常国人主,肺动脉,左心室及心肌径线测量值男性  相似文献   

2.
电子束CT与常规心血管造影计算左心室容积准确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电子束CT(EBCT)及常规心血管造影计算左心室容积的相对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对14只人的左心室铸型进行了EBCT扫描,并与常规双平面X线电影结果进行比较。左心室铸型的实际容积由铸型排除的水的容积来测定。结果左心室铸型的实际容积为55.57±28.91ml,EBCT长轴扫描的计算容积为66.50±33.04ml,EBCT短轴扫描的计算容积为60.36±29.90ml;常规双平面X线电影的计算容积为82.09±40.40ml。X线电影计算的左心室容积明显大于EBCT的左心室容积值及左心室铸型的实际容积值(P<0.001)。相关分析表明,EBCT及双平面X线造影的左心室计算容积值均与左心室铸型的实际容积高度相关(r均高于0.98);但双平面X线电影对左心室容积值的高估程度较EBCT更高(X线电影为26.52±16.11ml,EBCT短轴扫描为4.79±6.59ml,EBCT长轴扫描为10.93±8.14ml,P<0.01)。结论在左心室容积计算方面,EBCT较常规心血管造影更精确,其同样可以作为左心室容积计算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正常女性乳腺的CT表现并分型 ,初步确立乳腺CT的常规检查方法。方法 :应用体部CT对 1 60例处于不同生理分期的健康女性进行乳腺CT检查 ,其中 5例行增强CT检查。测量增强前后各生理分期乳腺实质的CT值 ,并通过图像放大测量乳晕及乳房其他部位皮肤的厚度。结果 :描述了正常乳腺的CT表现 ,并将其分为七型。通过对不同扫描体位的对比研究 ,我们认为俯卧位、1 0 0mA、1 .8s ,标准算法重建可以作为乳腺CT检查的常规检查技术。正常乳腺实质增强后增加的CT值为 1 1 .89± 6 .80HU。结论 :乳腺CT能够较好地显示乳腺本身及其周围的结构 ,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是广东及海南地区高发的鼻咽部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初诊常以回缩涕中带血、耳闷塞感、颈部肿块或神经症状(头痛或颅神经麻痹征)来就诊。CT扫描检查对鼻咽癌早期诊断、病变范围、肿瘤发展方向、肿瘤的分期等具有重要价值。由于临床上鼻咽部肿块难以区分良恶性而依赖于病理组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表现(附13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3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结果:13例均有基底节和大脑叶钙化,其中对称性大脑叶钙化10例,对称性基底节区钙化9例,丘脑钙化8例,中脑钙化3例,小脑齿状核钙化7例,全部病例内囊均不受累。结论:基底节或/和大脑叶对称性钙化是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   

6.
闭合性肝损伤是由钝性外力如车祸、挤压、高处跌伤等原因,使肝脏直接遭到冲击或受到间接对冲力量而破裂,腹壁并无伤口沟通。目前CT广泛用于其诊断和随访,并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笔者回顾性分析经我院诊断和治疗的12例闭合性肝损伤的CT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儿童肾癌的CT诊断(附七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肾癌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儿童肾癌的CT表现。男4例,女3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9岁。全部病例行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儿童肾癌具有学龄期发病优势,这有别于Wilms瘤好发于学龄前期。儿童肾癌的CT表现与Wilms瘤极为相似而难以区分者3例;2例小肾癌表现颇具特征,CT平扫呈轻度高密度影,增强后轻度强化;表现为巨大类囊性低密度肿块(直径>10cm)2例。结论临床特点与CT表现相结合,可对部分儿童肾癌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67例行CT扫描,其中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4例结合患者疫水接触史、实验室检查证实. 结果 67例病灶位于大脑半球,多发病灶9例,单发病灶58例,CT上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区,周围有水肿及占位效应,结节及斑片状强化,局部脑萎缩表现呈不规则低密度区,患侧脑沟增宽. 结论 CT特征性表现结合急性血吸虫感染史有助于早期诊断,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贲门癌的CT诊断(附5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贲门癌CT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50例经病理证实的贲门癌的CT表现,全部均行螺旋CT检查。结果 贲门区胃壁增厚 50例,软组织肿块 25例,邻近组织浸润 18例,淋巴结转移 33例。结论 CT可显示贲门癌的大小、形态、邻近组织的浸润和淋巴结的转移,对疾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及检查方法。方法:CT检查、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SHL)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15~64岁,平均38岁。结果:SHL表现为胸膜下区或肺实质内孤立性肿块,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偶见钙化,增强扫描时呈均匀性或混杂密度强化,周围肺纹理无异常改变,无胸膜肥厚及凹陷征象,肺门、纵隔淋巴结无肿大。结论:CT检查可提示SHL的诊断,病理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经静脉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经静脉电子束CT(EB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EB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8例,对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计算EBCT造影诊断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 (1)EBCT造影可清晰显示和评价共38例152支心外膜冠状动脉中的134支(88.2%),另18支(11.8%)显影不清。左主干全部清晰显示,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显影清晰者分别为94.7%,81.6%和76.3%,左主干和前降支显示的比例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EBCT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84.6%,86.8%,91.7%和78.6%;(3)在38支腔径狭窄≥50%的血管中,EBCT造影低估了其中8支的病变程度,敏感度为78.9%;在96支无明显狭窄的血管中,EBCT造影高估了其中7支的病变程度,特异度为92.7%。结论 经静EBCT冠状动脉造影是1种很有价值的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方法,其诊断左主干和前降支病变的价值高于右冠状动脉及左回旋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对钝性创伤性主动脉损伤(BTA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美国Imatron C-150型EBCT扫描机对13例胸、腹部钝性创伤患者行连续容积增强扫描。结果:13例BTAI,升主动脉破裂1例,假性动脉瘤7例,主动脉夹层4例,主动脉壁内血肿1例。EBCT不仅能清晰显示BTAI的各种征象,还能同时显示其他的外伤性征象:皮下气肿、肋骨骨折、气胸、胸腔积液等。结论:BTAI表现各具特征,EBCT可明确诊断,是极适用于胸、腹部急症的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电子束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对肺静脉异位连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EBCT诊断的肺静脉异位连接进行回顾性分析。EBCT检查采用增强单层容积扫描,层厚为3mm,扫描时间为100毫秒,所用对比剂为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所有患者均行表面阴影显示法进行三维重建。所有病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8例行心血管造影检查,有2例尚有手术病理对照。结果EBCT诊断完全型肺静脉异位连接10例,其中心上型6例,心脏型4例;心血  相似文献   

14.
寰枢椎损伤的CT诊断(附50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探讨CT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寰枢椎损伤4 CT扫描资料。结果 寰椎骨折8例,齿状突骨折24例,枢椎椎体骨折4例,枢椎椎弓骨折11例,单纯性寰枢关节间脱位3例。CT全部诊断正确;X线平片诊断正确34例。结论 CT能够清楚地显示寰枢椎骨折和脱位的情况,能准确确定骨折的类型和骨折的稳定性。CT是寰枢椎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应该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计电子束CT(EBCT)在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胸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例胸主动脉B型夹层,术前术后均经电子来CT血管造影(EBA),采用连续客积增强扫描模式。术前测量内膜片破口距左锁舍下动脉的距离、瘤体近端正常主动脉弓最大直径、升主动脉直径和瘤体最大直径;术后测量真腔及腹主动脉直径、观察假腔内血肿情况,并与术前对照。三维重建方法主要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曲面重建法(CPR)及容积再现法(VRT)。结果:根据测量数据选定的移植物规格、型号,经手术证实符合要求;术后随访可见支架均放置于真腔内,真腔扩大;假腔缩小,并有血栓形成。结论:电子来CT增强扫描图像可获得精确的术前评估参数及进行无创的术后随访,较其它影像学方法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共同动脉干(T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全组共10例TA患者,年龄2个月至24岁。EBCT检查采用美国Imatron C-150型扫描机进行对比剂增强扫描并做出诊断。将同一患者EBCT检查结果和超声心动图(UCG)(10例)、心血管造影(3例)检查结果及手术所见(1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BCT对10例TA均做出定性诊断和分型诊断。UCG对9例做出定性诊断,5例与EBCT分型诊断一致。EBCT对TA并发畸形显示优于UCG。3例行心血管造影的患者中,1例造影诊断与EBCT诊断一致,2例分型诊断有误。1例根据EBCT和右心导管检查结果完成手术。结论EBCT作为1种无创检查技术,完全能够完成TA的诊断及分型,结合UCG和必要的右心导管检查的结果,可以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17.
严福华曾蒙苏周康荣陈惠明陈锦陈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螺旋CT多期扫描误诊或漏诊的44例肝细胞肝癌(HCC)病例的CT表现,探讨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以进一步提高HCC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所有病例采用GE Hispeed Advantage螺旋CT机行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后25-30s行动脉期扫描,70s行门脉期扫描,而3-4min行延迟期扫描。观察病灶的部位和强化方式。结果:漏诊的8个病灶均<1cm,其中3个病灶在多期扫描中均未能发现,其余5个病灶因观察分析不仔细而漏诊。9个病灶误诊为肝外病变,如肾上腺肿瘤,胃平滑肌瘤,胆囊癌和副脾。但这9个病灶均有典型的HCC的强化方式。22个病灶因强化方式不典型误诊为其他肝脏病变,其强化方式有: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和延迟期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动脉期病灶边缘有环形或点状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仍有持续强化;病灶始终无强化。另有3例含大量脂肪成分误诊为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HCC的特殊病理改变和生长方式是造成其在多期扫描中强化方式不典型而致误诊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特殊的病理改变和生长方式以及仔细分析和阅片可进一步提高HCC的诊断准确性,但在微小肝癌的检出和肝硬化结节与少血供HCC的鉴别方面仍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15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间质病的X线征象以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资料,对其术前CT检查(12例)、常规X线造影(3例)、DSA检查(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间质瘤单发4例,多发1例(胃和小肠各有一个间质瘤),恶性间质瘤10例,均为单发。恶性肿瘤一般较良性肿瘤大。CT密度均匀性:良性肿瘤均匀3个;恶性肿瘤均匀3个,不均匀7个。CT密度:良性者与消化道壁相比密度相等3个;恶性者等密度3个,低密度3个,等低密度3个,等低高密度1个。肿瘤灶边缘:良性者3个均无分叶,界限清楚;恶性者有分叶5个,无分叶5个。CT增强后强化:良性者增强后强化均匀,恶性者增强后强化不均匀。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血管外皮细胞瘤于CT增强前及增强后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影像表现。结果:13例肝血管外皮细胞瘤中直径<3.0cm者2例,CT平扫时呈低密度,增强后动脉期呈明显高密度,而静脉期和延迟期又变为等密度。直径为3.0-5.0cm者3例,CT平扫时表现为均匀的低密度,增强后自周边向中心逐渐强化,但强化部分不及血管瘤明显,也不呈斑样增强,延迟扫描病变呈等密度。直径>5.0cm者8例,CT平扫时均表现为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动脉期的扫描均表现为环状或边缘性强化,但密度不均匀,延迟后中央仍可见坏死囊变的无强化区。结论:多期螺旋CT扫描有助于肝脏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但应注意与肝癌和肝血管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