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目的 比较胃癌Krukenberg瘤与盆腔腹膜种植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手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994年8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女性胃癌伴盆腔转移患者39例,其中Krukenberg瘤18例,无Krukenberg瘤的盆腔腹膜种植2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手术对总体病例预后的影响.结果 胃癌Krukenberg瘤和盆腔腹膜种植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大小、肝转移率、脏器侵犯率、浸润深度、阳性淋巴结数、组织类型、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癌胚抗原间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胃癌Krukenberg瘤的P3型腹膜种植率(44.4%)显著低于盆腔腹膜种植患者(85.7%)(P<0.05).胃癌Krukenberg瘤的病灶切除率(77.8%)、联合脏器切除率(55.6%)均显著高于盆腔腹膜种植者(38.0%、23.8%)(P<0.05).总体病例的平均生存期为12.6个月.胃癌Krukenberg瘤和盆腔腹膜种植病例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0.5、9.7个月(P<0.05).总体病例接受病灶全切除、病灶姑息切除和非病灶切除术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9.9、12.5、5.7个月,病灶切除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P<0.05).姑息手术、盆腔腹膜种植、P3型腹膜种植、肝转移、脏器侵犯、全胃癌、腹水为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较无Krukenberg瘤的盆腔腹膜种植病例相比,胃癌Krukenberg瘤的腹膜扩散程度更为局限、手术切除率更高、预后更好,病灶切除对改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区域腹膜种植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4年8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107例胃癌伴单纯腹膜种植,分析其临床病理参数并评估外科治疗对预后的影响。依种植区域分为结肠上区(SC)、结肠下区(IC)、全腹膜种植(TPS)3组。结果TPS组的年龄较单区域种植组小(P<0.05),SC和TPS组发生脏器侵犯的比例高于IC组(P<0.05)。病灶全切除、病灶姑息性切除较旁路或造口手术、探查活检术的存活期明显延长(P<0.05),手术方式为独立预后因素。淋巴结清扫组较未清扫组的存活期显著延长(P<0.01)。全胃切除(TG)、部分胃切除(PG)较未切胃(NG)的存活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低龄胃癌病人容易发生远处腹膜种植,结肠上区和全腹腔种植者易发生局部脏器浸润,病灶全切除和姑息性切除、适度淋巴清扫可提高病人存活期,在满足病灶切除条件下,应首选部分胃切除而不是全胃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常见单个脏器浸润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 从单个脏器浸润胃癌患者中筛选出列于前4位者,共228例,分别为胰腺(83例)、横结肠及系膜(71例)、食管(53例)、十二指肠(21例)浸润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结果 各组病例中,食管浸润组的远处转移率、腹膜种植率、pTNMⅣ期所占比例均最低,分别为9%、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之间淋巴结N分期、肝转移率、肿瘤Borrmann分型、WHO组织分型、分化程度、血清CEA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之间相比,食管浸润组的根治率最高,为93%;胰腺浸润组接受扩大淋巴结清扫术(D2以上)比例最高,为2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胰腺浸润组的中位输血量为400 ml,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脏器浸润为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胰腺、横结肠及系膜、食管、十二指肠浸润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4、17.5、30.9、14.1个月,根治性切除患者的各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8、19.7、35.8、17.4个月,食管浸润组预后均最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根治性手术者的各组预后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结论 对常见单个脏器浸润胃癌,食管浸润患者的分期较早,根治率高,预后较好;根治性切除对改善常见单个脏器浸润胃癌患者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4.
残胃复发癌48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和分析残胃复发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收治的48例因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而再次接受手术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均为胃癌根治术后的残胃复发癌,复发时间为6~36个月,再次行根治性手术28例(58.3%),平均生存40.0个月;非根治性手术20例(41.7%),平均生存14.8个月;全组平均生存期30.6个月,中位生存期28.0个月。病期、病理类型、根治与否、腹膜种植、肝转移等因素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根治性手术及临床分期、腹膜种植是影响残胃复发癌预后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复发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比较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 (palliativegastrectomy ,PG)与非切除手术 (unresectableoperation ,UO)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探究姑息性胃切除治疗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共有 95例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患者施行了手术 ,其中 6 4例行姑息性胃切除 ,31例行姑息性非切除手术 ,比较姑息性胃切除与非切除组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瘤体较大、浸润度为T4 以及TNM分期较晚所占比例在UO组高于PG组 (P <0 0 1) ,腹膜播散、肝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 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G组 1、2年生存率为48 1%、2 3 1% ,UO组 1年生存率为 13 5 % (P <0 0 1)。 结论 对于晚期不能根治的胃癌患者 ,即使存在有腹膜播散、肝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周围脏器侵犯等 ,姑息性胃切除可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1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和  詹华 《腹部外科》2004,17(2):108-109
目的 探讨姑息性胃切除治疗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 983~ 2 0 0 1年 1 2 0例晚期胃癌行姑息性胃切除术 (切除组 ) ,与同期随机选择 1 2 0例晚期胃癌行非切除术 (非切除组 )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切除组术后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5 7.1 %、2 8.6 %、1 1 .4 % ,非切除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35 .3%、1 1 .8%和 0 (P <0 .0 1 )。结论 对于有腹膜播散、远处淋巴结转移、周围脏器侵犯、H1 和H2 肝转移的晚期胃癌病人 ,姑息性胃切除可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胃癌同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析和外科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胃癌同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探讨胃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4年2月间收治的44例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无转移的576例胃癌病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同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对胃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和探查性手术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腹水、盆结节、腹膜侵犯、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周围脏器受累以及肿瘤Borrmarm分型、浸润深度都与胃癌肝转移有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腹膜侵犯(P=0.003)、浆膜浸润(P=0.000)、淋巴结转移(P=0.081)是影响胃癌肝转移最重要的因素。本组胃癌肝转移患者行根治性切除16例(36.4%),姑息性切除15例(34.1),探察性手术13例(29.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5、11.0和6.2个月: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肝转移是胃癌的晚期事件;根治性切除胃癌原发病灶和肝转移灶,仍然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相关病理因素以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6年12月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比较结直肠癌无肝转移和有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病理特点及不同程度肝转移患者和不同手术处理的预后.结果 2019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生同时性肝转移者166例(8.10%).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水平、Duck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与浆膜浸润是同时性肝转移发生的高危因素;同时性肝转移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1%、9%;不同程度肝转移(H1、H2、H3)组间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35,P<0.01).根治性手术切除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切除和未能切除组生存率(X2=21.18,P<0.01);姑息切除组和未切除组近期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结论 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肝转移程度不同预后也不同.能够根治性切除的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预后较好,姑息切除原发病灶可提高近期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不同类型及治疗策略对肝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1日收治的66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同时性肝转移379例,异时性[发生肝转移中位时间(21.0±19.6)个月]肝转移290例.患者性别、年龄和肠道原发病灶的部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转移灶特征(累及肝叶类型、病灶个数和病灶直径)和术前CEA、CA19-9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肝转移灶253例,其中同时性肝转移123例,异时性肝转移130例.以2008年10月31日为随访终点,随访率100%.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和23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6.4%和11.4%(P<0.01):手术病例与各种非手术治疗(介入、化疗、射频、无水酒精注射和中医中药)病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7个月和5~26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35.6%和0~3.6%(P<0.05).结论 手术治疗目前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措施;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生存率好于同时性肝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淋巴结转移和腹膜扩散胃癌发病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及其近远期预后,并探讨姑息性手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查近11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癌数据库,对其临床病理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4、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全胃癌、未分化癌、Borrmann Ⅳ型、女性性别与腹膜扩散有关;全胃癌、Borrmann Ⅲ型,T2,T3,T4,肝转移及腹膜扩散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腹膜扩散P3组1年内生存率总体低于P1组和P2组(P<0.05);N2淋巴结转移组(N2组)术后1,3,5年内生存率总体低于N1组.胃癌腹膜扩散并N2淋巴结转移(PN2)组术后1,3,5年内生存率总体低于N2组.腹膜扩散患者姑息性切除术(PR)组1年内及N2患者PR组术后1,3年内生存率总体上高于旁路手术或喂食性造口术组和剖腹探查组(P<0.05).结论 PN2患者近远期预后比N2差;P3患者预后比P1,P2差;N2患者预后差于N1;PR可改善腹膜扩散胃癌患者的近期生存率,还可改善N2患者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肝转移和腹膜扩散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和近远期预后以及姑息性手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5年7月间胃癌数据库资料中79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患者肿瘤穿透浆膜、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全胃癌、未分化癌、Borrmann Ⅳ型、女性患者因素与腹膜扩散相关,而Borrmann Ⅳ型、淋巴结转移、腹膜扩散与胃癌肝转移相关(P〈0.05)。肝转移患者1年生存率低于腹膜扩散患者(P〈0.05);而3、5年生存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扩散组中姑息性切除术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旁路手术/喂食性造口术和剖腹探查患者(P〈0.05);而肝转移患者3种手术者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肝转移的胃癌患者近期预后比腹膜扩散患者差;姑息性切除术可改善腹膜扩散胃癌患者的近期生存率。而对肝转移患者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胃癌腹膜扩散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腹膜扩散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姑息性切除术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5年7月间胃癌数据库资料中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792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中发生腹膜扩散105例(13.3%)。肿瘤穿透浆膜、淋巴结转移、全胃癌、未分化癌、BorrmannⅣ型、女性患者与腹膜扩散相关(P〈0.05)。腹膜扩散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23%、22%。接受姑息性切除术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25%和20%,姑息性切除术后1年内各时点生存率均高于接受旁路手术或喂食性造口术患者和仅行剖腹探查患者(P〈0.05),而3组间术后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腹膜扩散患者具有较差的临床病理特征;姑息性切除术可改善胃癌腹膜扩散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伴肝转移的Ⅳ期胃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伴肝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4年间102例伴肝转移的Ⅳ期胃癌病例的手术方式,评价不同术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肝转移H1的胃癌病例行姑息切除后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44%和6%,与改道手术、开腹探查术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肝转移H2的胃癌病例姑息切除术后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6%、13%和6%,与改道手术、开腹探查术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肝转移H3的胃癌病例行姑息切除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5%、13%和0,与改道手术、开腹探查术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有或无腹膜转移的病例,其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32)。结论肝转移H1的胃癌患者,无论伴与不伴腹膜转移,均应尽量行姑息性切除手术。肝转移H2、H3的Ⅳ期胃癌患者行切除性手术无益于预后。  相似文献   

14.
残胃复发癌60例的外科治疗及其生存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残胃复发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 1990年至 2003年间 60例因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再次接受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平均生存期 32.6个月,中位生存期 27.0个月.其中根治性手术 37例(61.7%),平均生存 45.0个月;非根治性手术 23例(38.3%),平均生存 12.7个月;两组比较,P< 0.001.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病期、病理类型、根治情况、有无腹膜种植、肝转移与否、肿瘤组织的 CD44v6、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与生存期相关(P< 0.01),而性别、年龄、复发距首次手术时间、化疗与否与生存期无关(P >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临床分期(晚期、局部晚期分别与局限期比)、腹膜种植及根治情况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 16.248、3.104、11.084、3.571.结论临床分期、腹膜种植及根治情况是影响残胃复发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复发癌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腹膜扩散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手术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6年12月间结直肠癌数据库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比较结直肠癌无腹膜扩散和有腹膜扩散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结直肠癌不同程度腹膜扩散和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预后.结果 2019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中150例(7.4%)发生腹膜扩散.在诸多临床病理因素中,浆膜浸润、腹水、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组织分型、瘤周径、癌性肠梗阻、Dukes分期与腹膜扩散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浆膜浸润、肿瘤分化程度与腹膜扩散有关.腹膜转移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38.1%、30.2%;根治性手术切除组1、3、5年各时点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手术和减状切除组(P<0.05).结论 结直肠癌伴腹膜扩散患者临床病理情况较差,局限性腹膜扩散患者预后较腹膜广泛转移者好,尽量手术切除腹膜转移病灶可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