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对于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到本院骨科就治的70例近端复杂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5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治疗组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70例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3年的随访,治疗组35例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关节愈合平均7.12±1.3个月;对照组患者中,31例患者切口为Ⅰ期愈合,4例患者切口为Ⅱ期愈合,关节愈合平均8.24±1.7个月;2组患者关节愈合时间比较,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ASES评分系统对患者肩关节恢复功能进行评分,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88.57%,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5.71%,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在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对16例合并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骨折行肱骨头假体置换术,随访6 ~36个月,2例于随访期间自然死亡,共14例获得有效随访.术后肩关节功能应用 SSMH 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4例获随访患者均无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患肩无明显疼痛,患肩关节活动总体恢复满意,优12例,良2例.结论:合并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可较好地重建肩关节和改善肩关节的功能,是最简单而且效果理想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4.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陈旧性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陈旧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例复杂陈旧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协会肩关节评估表对患肩关节进行手术后功能评价。结果手术时间平均约90min,术中出血量约450mL/例。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5.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假体周围骨折,1例术后发生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主观满意度为96%,肩关节疼痛评分为43分。主动活动度有明显改善:平均外展80°,前屈85°,外旋37°,内旋至k水平。三角肌、肩内旋肌、肩外旋肌力均有明显的恢复。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复杂陈旧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较满意的方法,能有效减轻肩关节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但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与创伤外科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置换组和内固定组,分别为32例、38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Neer评分、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优良率、术后Neer评分与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较内固定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置换组和内固定组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上升,且置换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内固定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均可有效治疗老年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但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后并发... 更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方法。方法: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64~71岁,平均66.2岁。按Neer分型法分型,3例4部分、1例3部分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结果:经术后6月~3年随访,平均随访10.5月,按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综合评分,优1例,良2例,可1例。结论:对于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术中应尽可能重建大小结节的解剖位置,修复肩袖损伤,术后积极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2类不同内固定的疗效,阐述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25例Neer分型三部分和四部分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分别采用传统固定(三叶钢板和交叉克氏针)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传统的三叶钢板或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为A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组为B组,三、四部分骨折分别为亚组。按Neer 分型三部分骨折共 71例,应用传统固定方法治疗42例(A1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9例(B1组);四部分骨折54例,应用传统固定方法治疗19例(A2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35例(B2组)。随访时间 6~24 个月,平均 12.2个月。采用Neer百分制评分表评分,大于等于80分为优良。结果:在三部分骨折中,A1组大于等于80分29例,优良率69.05%,B1组大于等于80分26例,优良率89.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四部分骨折中,A2大于等于80分8例,优良率42.11%,B2组大于等于80分25例,优良率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的治疗,锁定加压钢板与传统固定相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霖  朱国兴  杨玉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4037-4038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中同时修复受损的肩袖和关节囊,术后患肩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0个月,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功能按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综合评分,优3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82%。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平均外展91°、前屈95°、外旋35°、内旋至L2水平,术后三角肌、肩内旋肌、外旋肌肌力平均为4.6分、4.3分、4.2分,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8分,X线片示肱骨头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或断裂。结论: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能明显减少术后肩关节疼痛,最大限度恢复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熊志云 《当代医学》2013,(22):72-73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4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实验组给予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ASE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视觉模糊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CMS肌力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关节活动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给予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较好,有助于减少创伤并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工肱骨头置换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肱骨头粉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35);试验组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对照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在CMS评分和手术耗时、手术出血等方面。结果试验组患者在CMS方面总得分(79.68±11.60)高于对照组(68.24±10.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方面如手术耗时、手术出血、切口长度及输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头粉碎骨折患者,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具有切口小、手术耗时及出血量少的优点,值得临床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骨折脱位及陈旧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骨水泥人工肱骨头假体治疗51例成年人肱骨头复杂骨折,骨折伴有脱位、陈旧性骨折。结果:对51例人工半肩关节置换病人随访1a~10a,平均5.4a,优良率94%。结论:早期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骨折脱位的病人效果良好,但对陈旧性骨折,术前患肩周炎的老年人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2.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适应证,以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方法回顾总结37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病例资料。按Neer分型对其中11例四部分骨折伴有肱骨头粉碎者采用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并早期开展肩关节功能锻炼。11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其中6例伴肩关节脱位(2例同时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结果11例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Constant Functional Score总体平均评分83,总体优良率82%。无1例发生关节再脱位,无手术并发症,患者主观均满意。结论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术中有效修复肩袖和大小结节,结合早期合理关节功能锻炼,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对12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进行了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逐渐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随访期间观察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并根据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协会提出的肩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未发生切口感染,无假体松动及脱位。在末次随访时,伤肩无重度疼痛,无重度活动受限,日常活动恢复满意。肩关节功能评分为平均83.7分(65~91分)。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可以有效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并发症较少,是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魏志梧  白喜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175-2176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方法:对11例肱骨上端骨折的患者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中修复受损的肩袖和关节囊,术后患肩早期功能锻炼。结果: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平均外展90°、前屈96°、外旋32°、内旋至L1水平,术后三角肌,肩内旋肌、外旋肌肌力平均为4.5分、4.4分、4.3分,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6分。X线片示假体位置、角度良好,无假体松动、脱位。结论:肱骨头骨折的患者早期行肱骨头置换术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能明显减少术后肩关节疼痛,恢复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早期疗效和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18例肱骨近端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关节功能应用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U-CLA-SSMH评分,并对关节活动度及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 18例ASES评分平均(70.9±12.1)分,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69.9±13.5)分,UCLA-SSMH评分平均(22.3±4.6)分,VAS疼痛评分平均(1.5±1.2)分,肩关节前屈上举(124.7±33.7)°,外举(86.4±27.3)°,外旋(21.4±5.1)°,内旋达L2~L3,疼痛满意度为94.4%,日常功能活动满意度为83.3%.伤后2周之内即行肱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功能评定明显优于2周之后手术者,75岁以上患者行肱骨头置换术后功能评定较75岁以下患者差,上述两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及骨折脱位,特别是伴有肱骨头粉碎性骨折或肱骨头关节面大块塌陷骨折的治疗,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可取得较满意的结果.术前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和年龄可能对手术结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1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按Neer分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应用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n=31)和人工肱骨头置换(置换组,n=20)治疗.采用Neer评分评定2组疗效.结果 随访3~60个月,平均28.3个月.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4%,置换组优良率为8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在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选择正确的适应证、有效的肩袖重建和完善的术后康复计划是保证预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PH)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Neer三部分骨折20例,Neer四部分骨折18例。采用切开复位LPPH内固定术27例(LPPH组),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11例(人工肱骨头组),术后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Neer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5.7±6.4)个月,LPPH组Neer评分为(85.4±8.5)分,人工肱骨头组Neer评分为(88.7±6.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PH组优良率为77.8%,人工肱骨头组优良率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PH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都是用于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两者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2年至今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骨折20例,于全麻下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入路,均使用单极骨水泥型假体.术后患肢用三角巾悬吊固定在90°的屈肘位,24~48h拔除引流管.术后1周开始被动活动与肌肉等长收缩锻炼.术后6周加强主动活动范围和功能锻炼的强度.结果 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13.7个月.无伤口感染、神经损伤、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脱位发生.按SSMH综合评分标准评分,平均25.3分,优良率为75%.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更有利的方法,但要严格选择适应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配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8例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配合中药治疗,根据Neer骨折分类及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5~16个月,平均10.5个月,28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按Neer评分方法对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定:20例优,4例良,4例可,优良率为85.7%。【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配合中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可提供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取LPHP治疗15例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结果:15例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术后X线示骨折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全部病例随访8~24个月,平均19个月。无1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全部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7~15周),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本组病例其中功能优8例,良6例,中1例,优良率93.3%。结论:LPHP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可行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锁定接骨板的使用提高了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