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而导致心肌坏死。发病突然,病死率高。2003~2005年笔者共收治心肌梗死38例,其中2例病情特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主要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但以精神错乱为主要表现少见,且文献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病死率较高,现对3例心肌梗死的患者抢救而言,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抢救过程中认识到,熟悉药物的作用原理,并注意结合临床灵活运用,特别是对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治更为重要,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死亡率较高,与心绞痛治疗有不同之处,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主要治疗手段是6~12小时内病例应积极进行溶栓治疗、紧急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或加支架(PTCA)以期实现冠状动脉的再通。应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抢救病人生命。临床上主要以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半小时以上,伴烦躁不安,出汗、濒死感,甚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有典型改变为特点。如救治及时,治疗恰当,常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本文复习文献和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为以后临床工作提供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需要紧急抢救处理。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AMI急性期病死率由过去的30%下降至4%左右。为了探讨AMI的临床护理,本文对我院2006年3月~2008年6月收治的32例患者作了初步分析,结合临床实践,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6.
探讨社区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分一般性处治和针对性处治,若能处治得当,多能为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心血管危重症,一直是急诊内科医师在急诊工作中重视的问题,及时正确地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典型心肌梗死表现为胸骨后疼痛,结合心电图诊断并不困难,但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因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若警惕性不高,极易引起误诊,延误治疗。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非典型者占18.5%,现将在急诊室工作中收集的19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明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8):1016-101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需要紧急抢救处理。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AMI急性期病死率由过去的30%下降至4%左右。为了探讨AMI的临床护理,本文对我院2004年7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17例病人作了初步分析,结合临床实践,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笔者临床护理2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引起部分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较常见并危及生命的严重心脏疾病,其早期病死率最高。临床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四肢发冷发绀,血压下降,濒死感和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因此,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保护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改善预后,静脉溶栓治疗其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疗效确切显著,是大多数医院采用的主要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7岁,维吾尔族,以间断性胸部闷胀不适逐渐加重1 d,右侧肢体麻痹6 h,失语1 h为主诉入院.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部闷胀不适,呈压榨性并偶尔伴有针刺感,上述症状逐渐加重,6 h前出现右侧肢体麻痹无力,于乡卫生院诊治,1 h前患者突然不能言语.患者既往有胸部不适,每于劳作后发作,否认有其他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岳丽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4):443-44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急症,因持久,严重心肌急性缺血引起部分心肌坏死,从而产生具有相当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其症状、心电图表现及血清酶个体差异较大,典型病例不难诊断,不典型者则易于误诊误治,严重影响病人预后。现就本院2005-2007年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3例,其中不典型患者31例(占全部病例的17.9%)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相应的心肌因严重持续缺血所致的局部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的心电图特异性演变。患者常常因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或烧灼样感觉而烦躁不安,产生恐惧及濒死感,可以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疼痛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肌缺氧,促使梗死范围扩大,易并发休克和严重的心律失常,因此,尽快解除患者的疼痛是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措施之一,而做好疼痛的护理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常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率约为32%-48%,严重者表现为急性肺水肿,病死率高。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是急诊常见且较危重、凶险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只有做到快速、准确地诊断,积极、有效地救治,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笔者回顾近年临床成功救治体会,结合一典型疑难、顽固病例,总结经验和教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水肿、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需要紧急抢救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内科临床急症之一,发病凶险而迅速,早期死亡率很高,而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很多患者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所以临床上除了争分夺秒地抢救,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临床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回顾工作中遇到的一部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疗情况,与大家交流,以期更多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受益。总结8例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诊疗情况,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急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具备整体观念,防止被表面现象所干扰,同时对于急诊患者要常规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以防严重疾病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的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等。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类型。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性硬化所引起(偶见由于冠状动脉炎症、栓塞及先天性畸形),当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供血区域的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性损害,形成不可逆坏死时.即形成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AMI临床表现为剧烈而持续的胸骨后疼痛、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等。护理人员如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就可以及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现将我科对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