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常见而又难治的心脏疾病 ,其患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高居不下 ,在全球范围内 ,估计有 2 2 50万心衰患者并且以每年 2 0 0万速度递增 ,而且即使在最好的医疗条件下 ,慢性 CHF5年的死亡率仍高达 50 %。近 2 0年来对那些药物难治的患者提出多种非药物治疗的措施 ,其中心脏移植无疑是治疗晚期 CHF的金标准 ,但是 ,供体的缺乏和排斥反应限制了它的应用 ;永久性埋植人工心脏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心肌成形术的长期效果也有争论。近几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医师开始进行双心室起搏治疗 CHF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初步结果证实心脏再同…  相似文献   

2.
2004年以来,我院对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患者成功施行右心房双心室三腔起搏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探讨双心室起搏技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1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男 9例、女 2例 ,年龄 5 4± 7岁。心功能 (NYHA)Ⅲ~Ⅳ级 ,均伴有心室内传导阻滞。全部患者置入三腔双心室起搏器 ,左心室电极置于冠状静脉侧支及后侧分支内。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所有患者于置入后症状改善 ,体表心电图QRS时限由 15 9.8± 4 .4 2ms缩至 130 .5± 3.6 9ms ,P <0 .0 1。随访 6~ 18个月 ,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由 0 .2 5± 0 .0 5增至 0 .38± 0 .0 5 ,P <0 .0 1、舒张期充盈改善、二尖瓣返流减少。结论 :双心室起搏可以改善药物控制困难的伴室内传导阻滞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 ,改善心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男性 ,6 3岁。以“劳累后心悸、气短 6年 ,加重伴咳嗽、咳痰 3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时患者口唇紫绀 ,颈静脉怒张 ,肺部散在哮鸣音 ,两肺底闻及湿罗音 ,心界扩大 ,肝脏明显增大 ,腹水征阳性 ,双下肢中度浮肿。X线示左右心室增大 ,心胸比例 0 .78。彩色多普勒示左室内径 7.0cm ,二、三尖瓣中度返流 ,左室射血分数 (EF) 0 .34。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Ⅰ度房室阻滞、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于 1999年 11月 2 5日为患者行右心房双心室三腔起搏器置入术。左心室起搏电极置入心大静脉远端 ,起搏电极为 2 188起搏电极导线。右心房、右心室…  相似文献   

5.
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双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效果。方法 :CHF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11例均植入双室起搏器 ,左室电极导线经冠状静脉窦插入抵达侧或后侧静脉 ,以达到左室起搏夺获。手术前、后应用 Swan- Ganz漂浮导管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观察双室起搏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植入双心室起搏后临床症状改善 ,活动耐量增加。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肺毛细血管嵌顿压下降 ,二尖瓣返流面积减少 ,治疗 3月后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由 75± 8m m下降至 6 8± 6 m m(P<0 .0 5 )。结论 :双心室起搏治疗 CHF伴心室内传导阻滞患者 ,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逆转左心室重塑 ,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严格掌握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适应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是常见而又难治的心脏疾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据美国国立健康统计中心的资料,过去20多年中,死于CHF的患者增加4倍以上,住院患者从10年前的170万增至260万,4年病死率几乎达50%,心功能越差,病死率越高。虽然药物治疗在不断发展,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重大贡献已使慢性CHF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对NYHA~级的患者预后仍差,活动耐量受限。近20年来对那些药物难治的患者提出多种非药物治疗措施,其中心脏移植无疑是治疗晚期CHF的金标准,但是,供体的缺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阻滞患者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4.7岁。心功能均在Ⅲ-Ⅳ(NYHA分级),体表心电图平均QRS时限为142.6ms。患者均进行了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起搏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右心房、右心室以及经由冠状静脉窦置于一支心脏静脉起搏左心室。观察双心室起搏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体表心电图QRS波变化。结果 双心室同步起搏后,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TF)从24.4%提高至32.1%,左心室充盈时间延长,二尖瓣返流量减少,心功能从Ⅲ-Ⅳ级改善至Ⅱ-Ⅲ级,QRS时限由术前的142.6ms缩短至124.8ms。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提示,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可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阻滞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但其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1998年美国ACC/AHA制定的起搏治疗指南中提到,对于部分有选择的CHF患者可考虑起搏治疗。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不但可改善CHF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而且延长其生存时间,2002年10月由美国ACC/AHA/NASEPE共同制订的心脏起搏器新的临床应用指南中,已正式将CRT列入心脏起搏治疗适应证中。  相似文献   

9.
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目的 观察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阻滞患者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4岁。心动均在Ⅱ~Ⅳ级(NYHA),体表心电图平均QRS时限为141ms。患者均进行了双心室起搏,左心室起搏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2187或2188导线,于其血管分支内进行左心室起搏。左、右心室导线通过Y形转接器与双腔起搏器连接。术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双心室起搏的血流动  相似文献   

10.
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三腔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 患者男性 2例 ,女性 1例 ,平均年龄 5 7岁 ,为充血性心功能衰竭伴左束支阻滞 ,植入三 (四 )腔双心室起搏器。左心室起搏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 2 187或 2 188电极导线 ,置于心后静脉起搏左心室 ,左右心室电极导线通过 Y形转接器与双腔起搏器连接。结果 双心室起搏并辅以合适的 AV延迟后 ,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 ,N YHA分级从 ~ 级改善至 级 ,二尖瓣返流明显减少。结论 初步临床应用提示 ,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介绍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衰竭的初步经验。方法 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8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均伴有心室内阻滞。患者均植入了三腔双心室起搏器,左心室导线通过冠状静脉窦插入心脏静脉侧分支或侧后分支。结果 所有患者植入起搏器后临床症状改善,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改善,舒张期充盈改善,二尖瓣返流减少,此外,双心定起搏后,所有病例QRS时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双室再同步起搏治疗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 方法2001年4月~2002年11月在我科住院病人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42~74岁,其中缺血性心肌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酒精性心肌病1例.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port pro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six-month follow-up of permanent left ventricular (LV) based pac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and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

BACKGROUND

Left ventricular pacing alone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result in identical improvement compared to biventricular pacing (BiV) during acute hemodynamic evaluat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HF and LBBB. However, to our knowledge, the clinical outcome during permanent LV pacing alone versus BiV pacing mode has not been evaluated.

METHODS

Pacing configuration (LV or BiV) wa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cian’s preference. Patient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at baseline and at six months.

RESULTS

Thirty-thre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HF and LBBB were include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LV (18 patients) and BiV (15 patients) pacing groups were similar. During the six-month follow-up period, seven patients died three BiV and four LV). In the surviving patients at 6 months, 8 of 14 patients in the LV group and 9 of 12 in the BiV group were in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 I or II (p = 0.39).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objective parameters except for LV end-diastolic diameter decrease (−4.4 mm in BiV group vs. −0.7 mm in LV group; P = 0.04).

CONCLUSION

At six-month follow-up, a trend toward improvement was observed in objective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HF and LBBB following LV-based pacing. The two pacing modes (LV and BiV) were associated with almost equivalent improvement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5.
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已被证实。本文综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1双心室起搏的最佳适应证及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所占比例 ;2双心室起搏疗效的预测因素 ;3双心室起搏的远期疗效及对死亡率的影响 ;4双心室起搏与左心室单独起搏在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比较 ;5应用双心室起搏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长期疗效及死亡率.方法 2001年3月至2005年2月住院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34~75(61.42±10.36)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缺血性心肌病6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0例、Ⅳ级15例.所有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0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0.40,QRS>130 ms.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心功能各项参数及死亡率,平均随访时间为(20.88±11.51)个月.结果 (1)死亡率死亡5例,非心原性死亡3例,心原性猝死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2)术后3个月至3年,平均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1).(3)NYHA心功能分级,术后3个月至3年,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平均心功能降低1级以上.(4)LVEDD术后3个月至3年,LVEDD明显减小(P<0.05~P<0.01).(5)LVEF术后3个月至2年,LVEF明显增加(P<0.05~P<0.01);术后第3年 ,LVEF也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宽QRS慢性心衰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减少LVEDD,逆转左室重构,长期治疗疗效巩固,并能降低心衰导致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心室起搏在心力衰竭治疗中改善心功能和逆转左心室重塑的作用. 方法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了双心室起搏器,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3 ±13)岁,心功能NYHA分级III~IV级,射血分数<40%,伴有QRS>140ms.在起搏器植入前、双心室起搏治疗3个月后以及停止起搏1个月后进行一系列评价.结果起搏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及左心室充盈时间增加,二尖瓣反流、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196±69)ml vs (159±64)ml, P<0.01] 和收缩末期容积 [(155±71)ml vs (117±56)ml, P<0.01] 减少,患者6 min步行距离 [(332±89)m vs (372±76)m , P<0.05] 及生活质量提高.以上疗效为起搏依赖性,停止起搏1个月后,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对于心功能为NYHA分级 III级或IV级伴有室内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同步化双心室起搏治疗能逆转左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