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MHVR)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首次接受MHVR的老年患者128例,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疗效、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本组患者发生死亡4例,牙龈出血9例,鼻出血5例,皮下淤斑4例,月经过多4例,咯血1例,血栓栓塞4例。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15/108),术后3、6个月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9/108)、5.56%(6/108)。术后1月、3月、6个月再次入院率为8.3%(10/108)、4.6%(5/108)、2.8%(3/108)。结论华法林低强度抗凝治疗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控制在1.52.0对老年MHVR患者安全、有效。针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健康教育,制定个性化抗凝治疗方案,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次入院率。  相似文献   

2.
各种类型的人造心脏瓣膜已在成千上万的患者身上置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血栓栓塞及出血也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故需长期抗凝。该文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对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发展及现状,以及抗凝相关问题的处理。对于心脏机械瓣膜术后患者的抗凝强度以及方法,国内外也仍有争议,今后机械瓣膜抗凝强度的研究仍将是重点。  相似文献   

3.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类型的人造心脏瓣膜已在成千上万的患者身上置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血栓栓塞及出血也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故需长期抗凝.该文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对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发展及现状,以及抗凝相关问题的处理.对于心脏机械瓣膜术后患者的抗凝强度以及方法,国内外也仍有争议,今后机械瓣膜抗凝强度的研究仍将是重点.  相似文献   

4.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强  李彤  胡晓霞  蔡振杰 《山东医药》2002,42(18):16-18
将50名风显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为三组,并于术后定时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相应的INR,D-二聚体(D-dimer)浓度,抗凝血酶Ⅲ活度(AT-Ⅲ:C),并监测其术后出血及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机械瓣膜置换术(HVR)后,INR控制于1.3-2.0范围内即可保持D-dimer浓度,AT-Ⅲ:C,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1)。采取高的INR值虽可以降低D-dimer浓度,提高AT-Ⅲ:C,但差异不显著(P>0.01),而出血发生概率明显增加(P<0.01)。三组术后并未出现血栓形成,说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低强度抗凝是可行的,术后采取INR控制于1.3-2.0的低强度抗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口服华法林是否出现并发症及对相应的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使用华法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五年山西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73例,给予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筛选出无肝功能异常、无血液系统疾病、无其他药物影响的患者,观察、随访患者有无并发症出现,并记录其PT、INR。将所选病例按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出血组、正常组和栓塞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安全的PT及INR范围。结果抗凝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并发症22例,发生率12.7%(22/173),其中出血18例,出现血栓4例。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的PT安全监测范围为15.4s~24.73s,INR安全监测范围为1.31~2.64,比欧美国家的推荐范围要低。患者应定期检测PT、INR值。  相似文献   

6.
心脏机械瓣置换后血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机械瓣膜、置换部位、心脏自身因素(如房颤、心功能状态、心脏大小)等,抗凝治疗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对抗凝强度做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7.
心脏机械瓣置换后血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机械瓣膜、置换部位、心脏自身因素(如房颤、心功能状态、心脏大小)等,抗凝治疗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对抗凝强度做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
徐志懿  关新强  曹烨 《心脏杂志》2014,26(1):104-107
机械瓣置换术(MVRS)是一项广泛开展的心脏手术,接受该手术的患者中,孕妇是较为特殊的群体。首选抗凝药物华法林可增加胎儿的毁损率,而替代的肝素类药品虽未减小胎儿的毁损,但可明显增加致死性血栓栓塞的发生。寄予厚望的新药达比加群酯并不能很好地预防机械瓣形成血栓,而利伐沙班及阿哌沙班的抗血栓形成效果并不比旧药表现出色,其对胎儿的副作用尚未有详细的实验室或临床证据。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给药方法和国际标准比值(INR)的关系。方法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323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术后使用华法令抗凝,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记录年龄、性别、华法令剂量和INR值等,观察出血、栓塞、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患者术后抗凝达到稳定状态后,总体INR值为1.5~2.5,术后413例无不良事件的发生,10例出现抗凝相关并发症,其中血栓栓塞3例,抗凝有关出血7例。出院随访因抗凝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国外文献报道相近。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根据INR给予个体化剂量华法令,控制INR值在1.5~2.5可以达到相对安全的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10.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期间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敏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9-119
心脏瓣膜置换无论是应用机械瓣还是生物瓣,术后均须抗凝治疗。机械瓣应终身抗凝治疗,生物瓣一般应短期抗凝治疗,但一部分病人也需长期抗凝治疗。掌握适当的抗凝治疗,是巩固瓣膜置换术的疗效与病人安全的保证。因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期间的护理工作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采用我院惯用的抗凝治疗方案和凝血酶元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标准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抗凝效果。方法 从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们对 6 1例瓣膜疾病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临床研究 ,其中二尖瓣疾病患者 34例 ,主动脉瓣疾病患者 11例 ,双瓣疾病患者 16例 ,共置入 77枚CarboMdics瓣。术后采用华法令抗凝 ,第 1~ 2天给予负荷剂量 ,第 3~ 4天逐渐减到维持量。每 2 4h测定INR值 1次 ,连续 8d。出院后由专人负责临床随访 ,并按照预定时间进行 14次INR值的测定。临床观察指标包括出血、栓塞和死亡等。所有数据由专人输入编制好的数据库 ,并用SPSS统计包处理。结果 无手术死亡。住院期间发生脑栓塞 1例 ,发生率为 1 8%。6 1例患者全部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为 (8 6± 4 7)个月 (0 5~ 2 0个月 ) ,总共 5 2 3个患者月 ,相当于 4 4个患者年。 1例患者术后 8个月死于严重的心力衰竭 ,另 1例术后 10个月发生胃出血。无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 5年生存率为 (83 0± 2 3) %。 5年免出血率为 (83 0± 2 3) %。结论 机械瓣置换术后采用我院目前惯用的抗凝治疗方案简单有效。第 1~ 2天华法令的负荷剂量均为每日 5mg。第 3天减为 4 2mg ,第 4天减到维持量 3 4mg。长期华法令的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华法林低强度抗凝标准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心血管外科接受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进行低强度抗凝治疗、资料完整患者356例,其中男性203例,女性153例,年龄60~73(64.3±5.1)岁。根据其手术方式分组: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组101例、二尖瓣置换术(MVR)组164例、主动脉瓣联合二尖瓣置换术(DVR)组91例。再根据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一步分为低水平组(INR1.6)19例、目标组(1.6≤INR≤2.5)299例、高水平组(INR2.5)38例。连续随访,记录其INR、血栓及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血栓5例(1.4%),出血49例(13.8%),目标INR 1.6~2.5。AVR组、MVR组和DVR组患者术后出血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低水平组、目标组和高水平组患者术后出血比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老年人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维持INR在1.6~2.5,抗凝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机械瓣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药物华法林治疗的给药方法、影响因素和可达到理想抗凝效果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方法从2003年7月至2006年4月,对113例因瓣膜疾病行人工瓣膜置换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临床研究。术后按计划采用抗凝药物华法林治疗,出院后复查随访由专人负责按照设计时间做INR值的测定。观察出血、栓塞、死亡等瓣膜相关病态事件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手术后住院期间无死亡,出院死亡4例,占3.54%,脑出血1例,占0.09%,泌尿系出血1例,占0.09%。出院随访因抗凝出现病态事件的发生率与国外文献报道相近。结论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无关,与患者当时的肝功能有关系。手术后前4天给等剂量华法林,大多患者INR呈持续上升,应根据病情及国人的生理特点给个体化药量。我们推荐INR值在1.8~2.6之间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抗凝效果,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抗凝治疗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最关键的后续治疗,口服香豆素类药物是最常用的抗凝方法,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的"金标准",其主要代表药物是华法林。然而口服华法林抗凝  相似文献   

18.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low-intensity warfarin treatment plus aspirin during the first 6 months after surge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art valve substitution with mechanical prostheses. Vitamin K antagonists (VKA) are able to reduce but not eliminate thrombosis and systemic 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heart valves. The intensity of treatment and additional use of aspirin in these patient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going aortic or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or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with mechanical prostheses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After stratifying for site of prosthesis,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low intensity VKA treatment (target INR 2.5) plus aspirin (100 mg/day) for the first six months (Group A) or standard-intensity (INR target 3.7) VKA treatment (Group B). Mean follow-up was 1.5 years. Principal outcome events were systemic embolism, major bleeding, and vascular death. A total of 94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104 in Group B were randomized and followed up for 144 and 163 patient years,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5 (5%) events in Group A (4 major bleeding events and 1 vascular death) and 4 (4%) in group B (2 major bleeding events and 2 ischemic stroke). All the events except 1 occurred within the first 6 months after surgery.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primary outcome events was 5.8% (95% CI 0.9 to 10.7) in Group A and 4.3% (95% CI 0.2 to 8.4) in Group B (p=0.6). Low-intensity treatment plus aspirin during the first six months after surgery appears to be as effective and safe as moderate-high-intensity anticoagul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探讨华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标准。方法:以瓣膜术后的总体抗凝标准和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单瓣置换的抗凝标准为研究对象,检索相关文献,对入选文献按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系统评价,将总体抗凝标准分为A、B两组:A组的平均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B组平均目标INR2.0。结果:27篇文献纳入研究,共包括5609例患者。A组血栓栓塞率较B组高(RR=4.3,P0.01),但出血和总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RR=0.41,P0.01;RR=0.67,P0.01)。在抗凝目标INR≤2.0的亚组分析中,主动脉瓣置换组经抗凝治疗后血栓栓塞率较二尖瓣置换组更低(RR=0.40,P0.01),而出血和总事件发生率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RR=1.08,P0.05;RR=0.86,P0.05)。结论:对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华人患者,术后抗凝治疗以达到INR≤2.0较为有利,建议将抗凝标准控制在INR1.5~2.0。主动脉瓣单瓣置换术后理想的INR范围在1.5~1.8,二尖瓣单瓣置换术后INR在1.8~2.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