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发展性心理辅导对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为学生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在浙江省省级某重点中学高三平行班中随机选取2个班作为实验班,2个班作为对照班,对实验班进行为期1年左右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结果 实验班在辅导前后考试焦虑变化显著,焦虑水平明显下降;辅导后实验班学业成绩提高,但考试焦虑的变化对学业成绩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发展性辅导中学习策略的辅助性策略会显著地影响考试焦虑.结论 发展性心理辅导对降低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积极有效的,其中重视加强对辅助性策略的发展性心理辅导,将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状态,提高其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考试焦虑与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安徽省某市普通高级中学高三学生721名,使用自编调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高三学生总考试焦虑检出率为69.5%,应届班和复读班学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三学生自评学习成绩较好、自评学习负担较重、消极应对得分高是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得分越高则是其保护因素(P值均<0.05)。高三学生的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均与考试焦虑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考试焦虑程度越重,抑郁和焦虑症状检出率越高(P值均<0.05)。结论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现象普遍,考试焦虑与学生不良心理病理症状关系密切。应重视高中学生的良好应对方式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调查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某中学高三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考试焦虑测验表(TAT)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开放式问卷了解其目前心理状态及焦虑症状的产生原因。结果高三女生的考试焦虑水平极其显著地高于男生;城市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农村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城市女生最高,随后依次为农村女生、城市男生、农村男生;总体而言,高三学生处于轻度焦虑水平。结论高三学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状况,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提出今后应加强对高三学生(尤其是城市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旨在调查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重庆市某中学高三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考试焦虑测验表(TAT)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开放式问卷了解其目前心理状态及焦虑症状的产生原因.结果 高三女生的考试焦虑水平极其显著地高于男生;城市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农村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城市女生最高,随后依次为农村女生、城市男生、农村男生;总体而言,高三学生处于轻度焦虑水平.结论 高三学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状况,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提出今后应加强对高三学生(尤其是城市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状况与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减压辅导等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中学生考试焦虑诊断测验、学习动机诊断测验量表、考试行为困扰量表和在校心理适应能力测验对北京市622名中学生进行匿名网络调查。结果中学生焦虑水平的平均得分为(36.1±9.7)分,其中处于镇定水平的学生占总体的29.4%,轻度焦虑为47.6%,中度焦虑为19.8%,重度焦虑为3.2%;考试焦虑程度在性别、初高中之间以及在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与考试相关的14个变量与中学生考试焦虑程度相关。通过路径分析发现,适应能力、学习动机、考试技巧为考试焦虑的直接影响因素,家庭因素为间接影响因素。结论在干预焦虑水平的同时,应该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从而降低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7.
评估当前中国使用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测量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了解中国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现状,为制定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以及PubMed,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数据库,检索方式为题名、关键词、主题词3种,检索时间至2017年6月底,查找使用TAS测量中国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现状的研究.运用均数和标准差的统计公式对考试焦虑数据进行合并,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置信区间(95%CI),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研究20项,报告总体均分样本量合计3 863名,TAS量表总均分为(17.35±6.36)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生、非重点中学和独生子女考试焦虑水平低于女生(SMD=-0.15,95%CI=-0.29~-0.02,P=0.02)、重点中学(SMD=6.16,95%CI=5.56~6.77,P=0.02)和非独生子女(SMD=-0.27,95%CI=-0.41 ~-0.12,P<0.01),考试焦虑在城乡、文理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中国高三学生考试焦虑水平较高,不同类型的群体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激活与维持自身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并系统地指向于获得学习目标的过程[1],自我调节学习策略是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的执行监控系统,包含对高效学习方法的选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2],前者称为认知策略,后者称为元认知策略或认知调控策略.国外研究发现,自我调节学习与焦虑显著相关[-4],国内研究发现初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与考试焦虑显著相关[5-6].由于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具有情境性和可发展性,而中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了解考前中学生尤其是焦虑罹患群体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特点,既有助于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培养,又能为考试焦虑的有效干预提供新视角.本文以考试焦虑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特点,为考试焦虑的干预提供实证性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疗效,为学校开展健康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将45名震后有焦虑症状的大学生随机分为被动音乐干预组、主动音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治疗.在治疗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3组大学生通过1个月的心理治疗,焦虑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值均<0.01).其中主动音乐治疗组焦虑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主动音乐治疗组与被动音乐干预组治疗前、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音乐干预能有效提高心理治疗的效果,有助于缩短不良情绪的体验时间. 相似文献
10.
心理应激系统干预模式,是在心理应激理论指导下采各家理论和方法体系中某些成分,集合成一个综合性的咨询体系和治疗方法。国内外近年研究显示,如果将心身健康的变异情况(如情绪反应、心身症状)作为应激作用过程的结果或应激反应来看待,则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各种心理社会因素,都会成为应激作用过程的有关因素。应激源可以理解为包含生物、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价信息支持减轻自然流产病人焦虑状态的积极作用及其对妇女生殖卫生的指导意义。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将118例初始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较高的自然流产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状态焦虑问卷(SAI)对其入院当天、治疗前一日晚、治疗后24 h、出院当天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一天晚、治疗后24 h及出院前一天的焦虑水平和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两个维度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其中出院前焦虑水平和治疗后24 h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任意两相邻时点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下降程度两组间比较,只有入院-治疗前的焦虑下降程度差异不明显,其余各时点的疾病不确定感及其两个维度和焦虑下降程度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后24 h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和不明确性维度下降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信息支持对于降低自然流产病人的焦虑状态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研究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现状,观察和检测情绪放松训练对考试焦虑的影响。方法 在武汉市某中学高三年级随机抽取4个同层次班级(两个文科班、两个理科班,其中1个文科班、1个理科班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为对照班),对实验班先后实施两个实验刺激,并用改编的考试焦虑问卷进行测验和统计分析。结果 高三学生总体焦虑程度一般,但仍有少数学生考试焦虑程度较高。实施刺激前,对照班与实验班间的考试焦虑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刺激后,文科实验班和理科实验班的考试焦虑程度均与刺激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与女生和文、理科学生间考试焦虑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情绪放松训练对于缓解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Almeida NA de Sousa JT Bachion MM Silveira Nde A 《Revista latino-americana de enfermagem》2005,13(1):52-58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spiration and relaxation techniques on pain and anxiety during labor. Seventeen parturients (Control Group--CG) received routine care and nineteen (Experimental Group--EG) were orientated and stimulated to perform respiration and relaxation techniques. Pain was evaluated by means of the visual analogy scale and anxiety by means of the anxiety inventories--trait and state. Pain intensity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delivery for both groups. In the latent phase, anxiety levels were low for both groups; in the active phase, levels were average for CG and low for EG. In the transition phase, levels were average and, in the immediate post-labor phase, low for both group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techniques used did not reduce pain intensity, but provided EG with lower anxiety levels for a longer time during labor.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学本科生参加大学英语考试的焦虑状况,为今后针对大学生考试应激进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对284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50%以上学生感受到了因要参加考试而带来的相当程度的不适感,其中焦虑水平较高者已达23.2%。女生考试焦虑程度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1)。不同的年级、专业、考试级别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F=1.52,P>0.05)。结论参加大学英语考试的医学本科生考试焦虑处于较高水平,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7.
Two tests, components of an Anxiety/Defense Test Battery, have been designed to measure risk assessment, inhibition of nondefensive behaviors, and movement arrest, all of which occur in the natural defense patterns of rats to threatening stimuli. In these tests, which used a nonpainful threat stimulus (a cat), ethanol (0.6 and 1.2 g/kg) increased two risk assessment behaviors on an initial test day, and produced a wider pattern of changes in all three patterns on a retest (no cat) day, 5 days later. The pattern of results obtained is compatible with a view that defensive behaviors occur in a fixed sequence with the decreasing intensity of threat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transition from one defensive behavior to the next, and with ethanol at these doses producing a mild and relatively nonspecific anxiolytic effect. Comparison of male and female subjects on these tasks also suggested that females are more defensive than males, a finding which agrees with a variety of human anxiety studies but is at variance with previous rodent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Test anxiety is an incapacitating academic syndrome. This study shows that administration of a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mixture of omega-3 and -6 can improve the behavioral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type of anxiety, i.e. appetite, mood, mental concentration, fatigue, academic organization and poor sleep, as well as lowering elevated cortisol level, with a corresponding reduction of anxiety. 相似文献
19.
Test anxiety is an incapacitating academic syndrome. This study shows that administration of a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mixture of omega-3 and -6 can improve the behavioral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type of anxiety, i.e. appetite, mood, mental concentration, fatigue, academic organization and poor sleep, as well as lowering elevated cortisol level, with a corresponding reduction of anxiety.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考试焦虑与家庭功能、学业延迟满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山东省某医学院,选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58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有考试焦虑不适症状者占60.3%;考试焦虑总分与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均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与课堂学业延迟满足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总的功能、角色和课堂学业延迟满足能预测考试焦虑。结论:给学生好的家庭环境以及提高学生的延迟满足能力是减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考试焦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