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两种主要亚型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CB)与 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LBCL 患者CD10、bcl-6、MUM-1三种蛋白的表达, 以Hans等的分型原则将其划分为GCB和非GCB亚型,比较GCB亚型与非GCB亚型DLBCL的OS.结果 70例DLBCL中,17例(24.3%)CD10阳性,24例(34.3%)bcl- 6阳性,41例(58.6%)MUM-1阳性.GCB 25例(35.7%),ABC 45例(64.3 %).GCB亚型DLBCL的OS明显高于非GCB亚型(P= 0.003).结论 免疫表型亚分型可作为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指标,并可有效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10、BCL-6及MUM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亚型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并比较89例DLBCL标本中CD10、BCL-6及MUM1的表达水平.结果:CD10、BCL-6及MUM1在89例DLBC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24%(10/89)、29.21%(26/89)、62.92%(56/89).其中生发中心型(germinal centerB-cell-like ,GCB)16例(17.98%),非生发中心型(non- germinal centerB-cell-like,non-GCB)73例(82.02%).CD10、BCL-6及MUM1在GCB亚型和non-GCB亚型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结论:CD10、BCL-6和MUM1在DLBCL亚型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将筛选的91例结外DLBCL患者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CL-6、CD10和MUM1水平,将病例分为非生发中心型(non-GCB)、生发中心型(GCB)两个免疫亚型。再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两个亚型DLBCL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EB病毒编码的小核糖核酸(EBERs)的表达。结果 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EBERs均为阴性,91例DLBCL中30例EBERs阳性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1例DLBCL中,GCB型44例(48.4%),non-GCB型47例(51.6%);EBERs阳性表达30例(33.0%),其中GCB组中10例EBERs阳性(22.7%),non-GCB组中20例阳性(45.5%)。non-GCB组EB病毒感染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BCL发生、发展与EBV感染有关,不同免疫表型的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因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bcl-2/IgH基因重排与分子亚型生发中心样(GCB)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半巢式PCR对60例DLBCL的bcl-2/IgH基因重排进行了检测,并对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在组织微阵列上同步观测CD20,CD10,Bcl-6,黑色素瘤相关抗原(突变体)1 (MUM1)的表达,进行GCB和非生发中心样(non-GCB)分子分类.结果: 经常规法扩增bcl-2/IgH,有6/60例DLBCL bcl-2/IgH阳性;在6例阳性样本中,采用本组设计的半巢式PCR扩增,经克隆及测序证实5例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1例为人类第19号染色体BAC 331191基因的片段.60例DLBCL CD20表达全部阳性;CD10,Bcl-6, MUM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46.7%,61.7%;GCB 32(53.3%)例,non-GCB 28(46.7%)例.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的病例均属GCB分子亚型, 且与CD10表达有显著性相关(P=0.012),而与Bcl-6及MUM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使用本组设计的半巢式PCR可提高bcl-2/IgH基因重排检测的准确性.bcl-2/IgH基因重排的检测可协助确定部分GCB分子亚型的DLBC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10、BCL-6、BCL-2及MUM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lymphoma,DLBCL)分型中的作用及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并比较70例DLBCL标本中CD10、BCL-6、BCL-2及MUM-1的表达水平。结果CD10、BCL-6、BCL-2及MUM1在70例DLBC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1%(19/70)、35.7%(25/70)、34.3%(24/70)、48.6%(34/70),根据其四种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分类,70例中生发中心型(germinal centerB-cell-like,GCB)占40%(28/70),非生发中心型(non-germinal centerB-cell-like,non-GCB)占60%(42/70)。CD10、BCL-6、BCL-2及MUM-1在GCB亚型和non-GCB亚型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CD10、BCL-6、BCL-2和MUM-1在DLBCL亚型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ycloxygenase-2,COX-2)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 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2008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重新确认47例非特指型DLBCL患者的病理诊断,并区分生发中心型和非生发中心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石蜡包埋肿瘤病理组织中COX-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检测标本BCL-2、Ki67以及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 47例DLBCL患者中生发中心型仅占14.9%(7/47);11例表达COX-2,阳性率为23.4%,均来自于非生发中心型DLBCL(P=0.133)。COX-2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46个月;COX-2阳性患者的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4.55%和21.82%,而COX-2阴性患者则分别为91.43%和39.26%。两组的生存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COX-2阳性标本中P-gp与BCL-2阳性表达率较COX-2阴性者高(P=0.020;P=0.004),但Ki67的表达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846)。结论 本研究提示阳性表达COX-2的非特指型DLBCL患者多为非生发中心来源,预后较差,高表达P-gp与Bcl-2可能是其不良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和其B细胞来源。方法:对63例DLBCL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AX-5、CD20、CD79a、CD3、CD43、CD45RO、CD15、CD30、CK、EMA和ALK,同时对其中的24例淋巴结内(结内)DLBCL病例检测CD10、BCL-6、MUM-1。结果:DLBCL中位发病年龄52.9岁,淋巴结内外均可发生,结内DLBCL主要累及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结外主要累及胃肠道、扁桃体、口咽环;临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及受累器官出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DLBCL的组织学变型:中心母细胞型48例、免疫母细胞型11例、间变大细胞型3例、富T细胞/组织细胞型1例。63例DLBCL均表达PAX-5、CD20和CD79a,3例间变大细胞型DLBCL均表达CD30。24例结内DLBCL病例CD10、BCL-6、MUM-1表达率分别为25.0%、45.8%、58.3%;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型9例,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CB)型15例。结论:DLBCL是一组异质性的肿瘤,掌握其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分型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DLBCL的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石蜡切片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DLBCL石蜡包埋组织中MUM-1、bcl-6和CD10的表达,将116例DLBCL分为GCB型及非GCB型,分析其与淋巴结外浸润、临床分期、B组症状等之间的关系。结果:116例患者中,非GCB型与GCB型分别为81例和35例。非GCB型DLBCL中始发于淋巴结外组织或者发生结外浸润占81.5%,Ⅲ、Ⅳ期占81.5%,有B症状者占76.6%;GCB型中始发淋巴结外组织或者发生结外浸润占20%,Ⅲ、Ⅳ期占25.8%,有B症状占3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学亚型与病情进展和恶性程度存在一定关系,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以198例初诊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基本临床特征、免疫学亚型、CD5、Bcl-2、Ki-67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确定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61例行免疫学亚型检测,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non-GCB)型发病率(67.08%)显著高于生发中心样B细胞(GCB)型(32.92%)。134例行Bcl-2检测,阳性表达率为73.88%。84例行CD5检测,阳性表达率为19.05%。165例行Ki-67检测,其中有92.73%的患者Ki-67表达>50%。GCB型与non-GCB型患者在相关临床特征及肿瘤细胞CD5、Bcl-2、Ki-67表达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组症状、PS评分、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免疫学亚型、CD5及是否应用利妥昔单抗均影响DLBCL患者的生存时间。PS评分、IPI、免疫学亚型、是否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是影响DLBCL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DLBCL肿瘤细胞来源与临床特征无相关性;PS评分、IPI、免疫学亚型及是否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韦氏环原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分子分型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标记16例韦氏环原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UM1、bcl-6、CD10、bcl-2、Ki-67的表达。结果 16例韦氏环原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10例发生于扁桃体(62.5%)。5例为生发中心细胞样型(GCB),11例为非生发中心细胞样型(非GCB)。非GCB型的增殖活性与GCB型相似;GCB型和非GCB型中bcl-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0%(1/5)和54.5%(6/11)。结论韦氏环原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以扁桃体好发,分子分型以非GCB型多见,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李超  刘春艳  王玉 《中国热带医学》2017,(10):1021-1026
目的分析mi R-31、mi R-21和mi R-155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92例DLBCL患者和84例对照mi R-31、mi R-21和mi R-155的表达水平,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患者MYC和p53基因的异常情况,根据Hans的分类方法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erminal center Bcell type,GCB型)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结果 DLBCL组mi R-31、mi R-21及mi R-15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i R-31、mi R-21及mi R-155在non-GCB型的表达高于GCB型(P0.05)。与MYC基因没有发生重排的患者相比,mi R-31、mi R-21及mi R-155在MYC重排的患者中表达下调(P0.05)。mi R-31、mi R-21及mi R-155在p53基因丢失组的表达较基因正常组下调(P0.05)。BCL-2蛋白阳性组mi R-31、mi R-21及mi R-155的表达较BCL-2蛋白阴性组下调(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i R-31、mi R-21及mi R-155高表达的DLBCL患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的患者(P0.05)。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发现mi R-31、mi R-21及mi R-155表达水平、免疫分型、p53基因与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 R-31、mi R-21和mi R-155对DLBCL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望成为DLBCL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特征、BCL-2、CMYC表达的相关性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94 例DLBCL患者病例资料.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肿瘤组织石蜡切片中BCL-2、CMYC蛋白表达的情况,分析HBV相关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蛋白表达及预后比较.结果 ① 94例DLBCL患者中乙肝感染率(HbsAg+)为27.6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7.18%);HbsAg(+)组DLBCL患者与HbsAg(-)组相比:疾病分期更晚(P=0.032)、国际预后指数(IPI) 评分更高(P=0.047)、脾脏更易受累(P=0.02);在性别分布、年龄、免疫学亚型、化疗疗程方面无显著差异;② 两组在BCL-2、CMYC蛋白表达方面:HbsAg(+)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HbsAg(-)组(84.6% vs 58.8%,P=0.018),在CMYC蛋白表达、BCL-2/CMYC "双表达"方面无显著差异;③ 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乙肝病毒感染、BCL-2阳性、CMYC阳性、CMYC/BCL-2双表达、IPI高危组均为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的不良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MYC/ BCL-2双表达、IPI 高危组均为OS、PFS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HBV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HBV感染、BCL-2、CMYC、BCL-2/CMYC双表达、IPI均与DLBCL预后相关;HBV感染可能通过调控BCL-2作用影响DLBCL发生发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电子发射断层成像/CT(18F-FDG PET/CT)与同机CT显像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淋巴结及结外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8例经病理确诊为DLBCL的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对比分析18F-FDG PET/CT与同机CT对DLBCL患者受累淋巴结和结外病灶的检出率,以及对淋巴结、结外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手术或活检病理发现,299枚可疑受累淋巴结中确诊受累淋巴结272枚,90处可疑受累结外病灶中确诊受累结外病灶84处.18F-FDG PET/CT对受累淋巴结检出率为86.29%,高于同机CT的74.92%(P<0.05);18F-FDG PET/CT诊断受累淋巴结、受累结外病灶的敏感性、准确度均优于与同机平扫CT图像(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DLBCL患者受累淋巴结、受累结外病灶的诊断效能高于同机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原发于淋巴结内、外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进行病理形态学分化谱系以及免疫表型异质性的比较性研究,并探讨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同时对转录因子E2F1作为一种新的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DLBCL的判断指标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收集1996年至200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诊断为DLBCL的病检存档蜡块98例,应用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肿瘤病理形态学以及免疫表型分类研究.结果 :经病理形态学分型后,中心母细胞型占88.7%(87/98),免疫母细胞型占5.1%(5/98),间变型占3.1%(3/98),富于T的B细胞型占3.1%(3/98).98例DLBCL中,GCB型共31例(31.6%),淋巴结外组中GCB型占42%(21/50),高于其在淋巴结内组中所占的比例20.8%(10/48),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淋巴结内、外Ⅰ/Ⅱ期DLBCL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8%和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Ⅰ/Ⅱ期和Ⅲ/Ⅳ期DLBCL中,CD1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和17.1%,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CD10在淋巴结内、外的阳性率分别为18.8%和38%,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Ⅰ/Ⅱ期在GCB型DLBCL中占74.2%,在非GCB型DLBCL中占5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GCB型DLBCL中E2F1的阳性表达率为38.8%,在非GCB型DLBCL中为16.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且E2F1的阳性表达与CD10及Bcl-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 ).结论: 98例DLBCL中,中心母细胞型最多,占88.8%.GCB型DLBCL在淋巴结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淋巴结内.GCB型DLBCL的预后比非GCB型DLBCL要好.CD10可以作为预后判断指标.E2F1的阳性表达可作为判断GCB型DLBCL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根据不同的免疫组化分型方法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分成预后不同的亚型,并探讨各分型方法对国内病例的适用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检测121例DLBCL的CD10、BCL-6、MUM1和CD138的表达,构建了3种分型方法:方法1,CD10阳性者归入GCB亚型,若CD10阴性而BCL-6阳性且MUM1阴性者归入GCB亚型,其余归入non-GC型;方法2,CD10和/或BCL-6阳性,而MUM1和/或CD138阴性者归入A组,MUM1和/或CD138阳性者归入B组,CD10和BCL-6阴性,而MUM1和/或CD138阳性者归入C组,四者均阴性者归入D组;方法3,CD10阳性者归入GCB亚型,CD10阴性时若MUM1阴性者归入GCB亚型,MUM1阳性者则归入non-GCB亚型.评测各临床及生物学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CD10、BCL-6、MUM1和CD138的阳性率分别为21.5%(26/121)、32.2%(39/121)、32.2%(38/118)和2.5%(3/118),其中CD10和BCL-6阳性者预后较好(OS, P=0.023 1和0.027 8),而MUM1阳性者预后较差(OS, P=0.013).在方法1中,non-GCB组(占67.8%)5年总生存率OS(27.6%)和无进展生存率PFS(24.69%)明显差于GCB组;根据方法3,non-GCB组患者比例减少(占27.5%),5年OS(18.96%)和PFS(15.08%)更差,并且独立于IPI和治疗起作用.结论 各分型方法均在预后分析中起作用,尤以方法3可以识别部分高危患者,在本组病人中更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蒙古族患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WHO(2008)新分类的实用性。方法:复查371例既往经病理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的病例,观察其形态学、免疫组化及临床特点,按WHO(2008)新分类标准进行重新定性和分类,对其中126例有随访的病例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317例中,319例NHL(85.98%),其中B细胞肿瘤67.08%,T和NK细胞肿瘤32.9%,52例(14.0%)为CHL。前六位最常见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性周围T细胞淋巴瘤(PT-un)、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淋巴瘤(MALT)、滤泡性淋巴瘤(FL)、T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T-LB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SLL)、青少年中最常见为LBL、DLBCL淋巴瘤。不同类型NHL的生存情况在总体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ZL)与SLL的预后最佳,LBL与PT-un的预后最差,DLBCL与FL介于前两者之间。结论:WHO(2008)新分类实用性强、便于掌握,各亚型的形态学、免疫学指标可靠,结合临床能较好应用于淋巴瘤的诊断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临床特征与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及随访结果。结果72例中男女比例为2.6:1,平均年龄67岁,累及淋巴结52例(72.2%),结外以胃肠道和扁桃体最为多见。全部病例随访时间最长达108个月,死亡50例(69.4%),其中16例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22.2%)。IPI分组与预后明显相关,IPI低者预后明显好于IPI高者(P=0.041),血清VEGF水平高的患者预后明显低于血清VEGF水平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LBCL属高度侵袭性肿瘤,IPI和VEGF水平可以用于DLBCL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