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细胞类型。在生理情况下,它对正常神经元的存活具有重要作用[1,2],亦与多种疾病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如脑水肿[3]、癫痫[4,5]、阿尔茨海默病[6]、帕金森病[7]等。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探讨中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药物的影响,对防治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和纯化脑星形胶质细胞,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与试剂新生1~2 d的Wistar大鼠4只,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合格证号:SCXK(鲁)20030004。DMEM/F12干粉培养基购自Hyclone公…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WN-γ)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产生大量一氧化氮(NO)为病理条件下胶质细胞过度活化的实验模型,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星形胶质细胞合成一氧化氮的作用以及对共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基因扩增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了EGb761对星形胶质细胞中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一调控作用的分子机理。结果:EGb76l能明显降低星形胶质细胞中iNOS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一氧化氮的生成、防止活化的胶质细胞损伤共培养神经元,抑制IKB-α的降解和阻止p65/RdA进入细胞核,结果提示EGb761对iNOS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依赖于NF-κB信号通路。结论:实验结果提示EGb761可能对与胶质细胞过度活化有关的神经系统痰病具有治疗、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脂多糖激活的小胶质细胞NO的产生及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200 ng/ml)刺激小胶质细胞株BV的同时用不同浓度姜黄素进行干预,应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Western-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在2.5~20 μmol/L范围内对细胞活性无影响;脂多糖作用24 h后,NO释放量明显增加,iNOS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使用姜黄素干预后,浓度在10 μmol/L时可以显著抑制脂多糖激活的小胶质细胞NO的产生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论:姜黄素能够有效抑制脂多糖激活的小胶质细胞iNOS蛋白的表达以及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脂多糖(lipopolysaccride,LPS)i4激,模拟革兰阴性菌感染,观察体外培养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分泌某些促炎性细胞因子及负性调控分子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脑部炎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调节机制提供更丰富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改良McCarthy法体外对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进行培养,抗GFAP抗体荧光鉴定纯度后,用10ng/mlLPS刺激24h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Westernblotting检测SOCS-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LPS刺激24h后,星形胶质细胞中SOCS-3有升高趋势,但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LPS刺激能有效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SOCS-3的表达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是调控星形胶质细胞适度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重要负反馈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改进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纯化培养方法,为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采用新生 SD大鼠,无菌操作取其大脑皮质,用0.025%的胰酶吹打消化成单个细胞,替代传统的0.25%的胰酶水浴消化15 min,单个细胞悬液接种于预先包被好PDL的24孔板或25 cm2的细胞培养瓶中,体外培养9~14天至细胞完全融合并铺满瓶底后进行传代.第2代细胞应用抗GFAP的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来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这种培养方法分离培养出的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结论 采用本实验改进的方法,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纯度高、生长状态良好,符合体外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6.
刘犇  陈清  郭江  周浩  俞守义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5):570-572,614
目的改进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获得纯度较高的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方法取出生后1d内SD大鼠大脑皮质,用机械吹打法使细胞分散制成初细胞悬液,10μm尼龙膜过滤除去成纤维细胞后接种。待7d细胞铺满瓶底后,"十"字形震荡培养液5min后传代接种。传代2次后行GFAP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结果通过微孔尼龙膜过滤和传代前"十"字形震荡培养液等操作可以得到形态典型、纯度较高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纯度计算可得离体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平均值为95.49%(n=6)。结论改进的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降低了实验操作难度,方法稳定有效,得到的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As)的培养方法,以进一步对大脑皮层As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方法在M cCarthy方法基础上改用出生后5 d的SD大鼠的大脑皮层,制备单细胞悬液后,接种于培养瓶,培养箱中1 h后换瓶,3 d后换液,细胞融合成单层后传代,传3代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监测As特异性标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确认为As。结果体外培养的大脑皮层As经历了贴壁、去除成纤维细胞、纯化和传3代,GFAP阳性细胞达95%以上。结论大脑皮层As体外培养成功,并有较高的纯度,为进一步进行As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获取纯度较高的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用于进一步实验。方法取新生大鼠大脑,用酶消化结合机械吹打方法分离皮质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差速贴壁法去除成纤维细胞,培养融合时,恒温摇床振荡法去除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等,纯化后,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生长变化规律,并通过GF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结果大鼠脑皮质细胞接种后24h全部贴壁,部分细胞已伸出突起;3~5d时细胞增殖最明显,细胞数目增加,体积增大,突起相互交织成网状;原代培养7~10d时细胞基本融合并开始分层生长。振荡纯化处理后,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细胞可达98%。结论用差速贴壁和恒温振荡方法可获得高纯度皮质源性星形胶席细胸.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角质细胞源性趋化因子(CXCL1)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CXCL10)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1)确定脂多糖刺激细胞的时间:将培养的C6星形胶质细胞株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1 h、3 h、6 h组。对照组未加入任何药物刺激;脂多糖1 h、3 h、6 h组应用1 μg/mL脂多糖分别刺激细胞1 h,3 h,6 h。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趋化因子CXCL1和CXCL10 mRNA的表达,确定合适的脂多糖刺激时间。(2)姜黄素处理细胞实验:①C6细胞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脂多糖组、姜黄素2.5 μmol/L、10 μmol/L、25 μmol/L预处理组。对照组未加入任何药物刺激;脂多糖组用1 μg/mL脂多糖刺激细胞3 h;姜黄素预处理组分别用2.5 μmol/L、10 μmol/L、25 μmol/L姜黄素预孵育30 min后,再加入1 μg/mL脂多糖刺激细胞3 h。②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组方法和处理方法同①。③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脂多糖组、姜黄素25 μmol/L预处理组,方法同①。处理结束后,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趋化因子CXCL1和CXCL10 mRNA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刺激C6细胞3 h时,CXCL1(P<0.001)和CXCL10(P<0.05)表达最高,因此选择脂多糖刺激细胞时间为3 h。(2)在C6细胞中,与脂多糖组比较,姜黄素25 μmol/L预处理组CXCL1和CXCL10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01)。(3)在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与脂多糖组比较,姜黄素10 μmol/L预处理组(P<0.05)、姜黄素25 μmol/L预处理组(P<0.001)CXCL1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姜黄素25 μmol/L预处理组CXCL10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1)。(4)在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中,与脂多糖组比较,姜黄素25 μmol/L预处理组CXCL1和CXCL10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姜黄素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脂多糖诱导的趋化因子CXCL1和CXCL10的表达,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物汤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的影响。方法:培养Wistar乳鼠星形胶质细胞,用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单克隆抗体确认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冻融液TF活性检测采用一期血浆复钙时间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使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F明显增加(591±33 mU/ml vs 382±25 mU/ml,n=12,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r=0.993);四物汤能明显地抑制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F(39±1.2 mU/ml vs 591±33mU/ml,n=12,P<0.01)。结论:LPS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F,而四物汤能抑制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F。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肺损伤小鼠核转录因子-kB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NF-kB在肺多糖诱发的急性肺损伤中的动态表达,证实NF-kB参予炎症反应中的信号转导过程,方法纯种雄性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6组,正常对照及不才病组,致病组腹腔注射脂多糖形成急性肺损伤模,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正常鼠及致病发鼠肺组织中NF-kB的总蛋白含量,进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AST)合成凝血酶敏感蛋白1(THBS-1)的影响。方法采用出生后12 h SD大鼠进行大脑皮层AST分离培养及纯化,以不同浓度的丙泊酚(3、10、30、100、300μmol/L)和不同的暴露时间(6 h组、12 h组和24 h组)对体外培养的AST进行处理,观察AST合成THBS-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并以30μmol/L丙泊酚处理12 h,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THBS-1在AST的分布。结果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显示丙泊酚处理组AST THBS-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为空白对照组的2.3倍,高表达的THBS-1信号位于胞浆中。10、30、100μmol/L的丙泊酚可显著上调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THBS-1 mRNA和蛋白水平(P<0.01)。不同丙泊酚暴露时间组均可见THBS-1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调(P<0.05),尤以12 h组最为显著(P<0.01)。结论临床相关剂量的丙泊酚可以增加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中THBS-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NO在小鼠急性重型肝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NO(一氧化氮)在LPS(脂多糖)联合GalN(D-氨基半乳糖)诱导BALB/c小鼠急性重型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同时腹腔注射LPS与GalN的生理盐水溶液于BALB/c小鼠作为试验组.观察血清中ALT、AST、NO2-在3、6、9和12 h的动态变化及肝组织iNOS mRNA的表达.结果试验组动物血清中ALT、AST进行性升高,在12 h时与对照组比较P<0.01.试验组动物血清中NO2-随时间呈明显上升趋势,在12 h时与对照组比较P<0.01.试验组动物肝组织细胞iNOS mRNA的表达不断增强.对照组血清中ALT、AST及NO2-含量变化不大,其肝细胞极少见iNOS mRNA的阳性表达.结论在LPS联合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中,动物体内NO生物合成机制被激活,是其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内毒素诱导巨噬细胞HMGB1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毒素(脂多糖,Lipoplysaccharide,LPS)刺激巨噬细胞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的释放和表达水平.方法:用100 ng/ml的LPS刺激RAW264.7细胞,分别于刺激后0、6、12、18、24、30、36 h和48 h,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浆和细胞核内HMGB1蛋白的含量;用RT-PCR检测细胞中HMGB1的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细胞化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LPS刺激后细胞浆和胞核内HMGB1的含量变化.分别于LPS刺激后0、1、2、4 h和6h,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assay,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6的含鼍.结果:LPS刺激后0~12 h细胞培养上清中无法检测到HMGB1蛋白,18 h后细胞培养上清中HMGB1蛋白的含量开始增加,于24 h达到高峰,以后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LPS刺激前,HMGB1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胞核中HMGB1蛋白含量较高,胞浆中HMGB1蛋白含量少;LPS刺激后12~48 h细胞浆中HMGB1蛋白含量逐渐增加;而LPS刺激后12~24 h细胞核内HMGB1含量逐渐减少,30 h后细胞核内HMGB1含量又逐渐增多.RT-PCR结果显示,LPS刺激后0~18 h,培养细胞中HMGB1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24~36 h培养细胞中HMGB1的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ELISA结果显示,LPS刺激后1 h,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6的含量明显增高,2 h达到高峰.结论:LPS可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内HMGB1、TNF-α、IL-6表达和释放增加,LPS诱导巨噬细胞释放HMGB1的时间明显晚于TNF-α、IL-6的释放时间;LPS诱导巨噬细胞内的HMGB1从细胞核向细胞浆转位,并释放到细胞外;LPS诱导巨噬细胞HMGB1 mRNA基因表达上调的时间和蛋白合成的时间出现较晚.  相似文献   

15.
崔剑  陶国才  文欣荣  陈杰  易斌  鲁开智  毕敏 《重庆医学》2005,34(9):1365-1367
目的以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c-jun为标志物研究抑肽酶预处理对凝血酶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内信号转导的改变,初步探讨大剂量凝血酶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以及抑肽酶拮抗作用的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抑肽酶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以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为实验模型,采用在细胞培养基中混入抑肽酶和凝血酶的加药方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在显微镜下观测c-fos和c-jun基因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计算两种基因在细胞内的阳性表达率,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体外原代培养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经纯化后纯度达到(93.5±3)%,药物处理24h后,T20组细胞阳性表达率为c-jun (71.74±0.74)%,c-fos (69.27±0.69)%,c-fos和c-jun二者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其中A100组细胞阳性表达率非常显著地高于T20组(P<0.01),A300组显著高于T20组(P<0.05),A500与T20组无显著差异,A700组c-jun表达阳性率与T20组无显著性差别,而c-fos表达阳性率非常显著地低于T20组.结论小剂量抑肽酶可显著增加凝血酶诱导的即刻早期基因表达的细胞数目,但单个细胞表达的强度减弱,而大剂量的抑肽酶预处理使即刻早期基因表达的数目减少,表达强度增强,推测小剂量的抑肽酶可以逆转发生损伤的细胞,而大剂量时有促进已发生严重损伤的细胞进一步加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细胞激活时所分泌的一氧化氮的产生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100,500,1 000μg/L的LPS刺激小胶质细胞株BV2,并向LPS(100μg/L)中加入10,20,30μmol/L的汉黄芩素后再培养24h,采用Greiss法测定细胞外液所分泌的一氧化氮含量;应用Western-Blot及RT-PCR法分别检测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LPS高度激活BV2细胞,并且能使一氧化氮分泌增加,汉黄芩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一氧化氮的含量,同时抑制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汉黄芩素可有效抑制LPS激活的BV2细胞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一氧化氮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星形细胞牵张损伤后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取新生1~2 d大鼠的皮层细胞原代培养,经纯化后传代培养于乳胶膜培养皿中。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牵张损伤装置,分别以50、150、250 kPa压力牵张损伤培养于乳胶膜上的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用3%戊二醛固定后,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当用50 kPa驱动压力进行牵张损伤时,细胞结构即有明显破坏,表现为细胞间隙增宽,部分胞体和突起被撕裂;以50 kPa牵张损伤后1 h,透射电镜下可见线粒体肿胀、嵴减少;损伤后6 h可见线粒体致密、细胞器减少等。当牵张应力增大,星形细胞损伤程度加重,细胞器明显减少,线粒体空泡化,微丝、微管明显减少,直至水样胞质或致密胞体。结论较小的应力即可致星形细胞紧密连接的破坏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与脑外伤后产生广泛的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mRNA表达与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核因子NF-κB抑制剂对LFA-1 mRNA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建立BALB/C鼠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药物注射的动物模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单纯缝线组、缝线联合脂多糖(LPS)组和缝线联合LPS及吡咯啉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术后1、3、7和14 d不同时相点角膜LFA-1 mRNA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术后第1、3、7 d时,角膜缝线联合LPS处理组LFA-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缝线组(P<0.05);14 d时,角膜缝线联合LPS处理组与单纯缝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1和7 d时缝线联合LPS和PDTC组LFA-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缝线联合LPS组;3和14 d时缝线联合LPS和PDTCLFA-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缝线联合LPS组(P<0.05)。结论:联合结膜下注射LPS可在术后诱导LFA-1 mRNA的高水平表达,而核因子NF-κB抑制剂PDTC可抑制角膜LFA-1 mRNA的表达,表明PDTC对LFA-1 mRNA表达具有阻断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DR1蛋白在氧糖剥夺后的神经元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推测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孕鼠的胚鼠皮层培养神经元,采用新生SD大鼠皮层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建立氧糖剥夺(OGD)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神经元正常对照组、神经元OGD组、星形胶质细胞正常对照组和星形胶质细胞OGD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DDR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GD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MTT法测得细胞活性值降低;与神经元正常对照组相比,神经元OGD组的DDR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星形胶质细胞正常对照组相比,星形胶质细胞OGD组的DDR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OGD处理可诱导DDR1蛋白在大鼠皮层神经元中的表达,提示DDR1蛋白可能参与OGD后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