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胃粘膜癌前病变Hp感染与bax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 感染后胃粘膜前病变中bax蛋白表达状态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了解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83例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病人胃粘膜上皮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中,bax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6.67%、45.45%、70.00%、56.25%,bax蛋白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P<0.01)。Hp感染者bax蛋白表达率为64.28%,显著高于未感染者的29.62%(P<0.01)。在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bax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0.21%及33.33%(P<0.01)。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bax蛋白表达阳性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bax蛋白阴性组(P<0.05及P<0.01)。结论 Hp感染对bax蛋白表达有一定的影响,bax基因对胃粘膜相皮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Hp感染可促进bax蛋白表达增加,这可能是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后胃粘膜癌前病变中Fas抗原表达状态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了解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 83例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中Fas抗原的表达情况 ,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中 ,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 2 0 .0 0 %、36 .36 %、73.33%、4 3.75 % ,Fas抗原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异型增生 (P <0 .0 1及P <0 .0 5 )。Hp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为 6 0 .71% ,显著高于未感染者的 2 2 .2 2 % (P <0 .0 1)。在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 ,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 6 5 .96 %及 2 8.5 7% (P <0 .0 1)。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 ,Fas抗原表达阳性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Fas抗原阴性组 (P <0 .0 5及P <0 .0 1)。结论 Hp感染对Fas抗原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Fas基因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 ,Hp感染可促进Fas抗原表达增加 ,这可能是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周长玉  高歌  董英 《吉林医学》2001,22(6):328-329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 ,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抑癌基因 p16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Bcl- 2蛋白的表达 ,探讨Hp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86例Bcl- 2、p16蛋白表达情况 ,其中 2 0例胃癌组织、18例异型增生、12例肠上皮化生、2 4例萎缩性胃炎、12例浅表性胃炎 ,用快速尿素酶法和HE染色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 :胃癌组Hp感染 12例 (12 / 2 0 ,6 0 % )。Bcl- 2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Hp阳性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组织中Bcl- 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p阴性组 (P <0 0 5 )。p16在慢性胃炎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 (P <0 0 5 )。Hp阳性萎缩性胃炎组织的p16阳性表达率低于Hp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在胃癌发生的早期即存在p16基因表达低下 ,Bcl- 2蛋白表达增加 ,Hp可能作为促癌剂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胃粘膜Hp感染与细胞凋亡和Fas抗原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观察幽门螺杆菌 (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与Fas抗原表达的关系 ,探讨Hp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原位观察和比较Hp根除前后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变化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as抗原表达变化。结果 Hp阳性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为 12 .78% ,明显高于Hp阴性者 (3 .63 % ,P <0 .0 1) ;Hp根除后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 (4.3 7%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12 .46% ,P <0 .0 1) ,而持续阳性者凋亡指数无明显降低。Hp阳性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Fas抗原表达率为 67.92 % ,高于Hp阴性者 (45 .0 0 % ) ;Fas抗原表达阳性的Hp阳性患者在Hp根除后Fas抗原细胞密度显著减少 (P <0 .0 1) ,而Hp未被根除者Fas抗原表达阳性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Hp感染可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 ,这可能是Hp参与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Hp感染可促进Fas抗原表达增加 ,这可能是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Hp感染及COX-2的表达与胃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环氧化酶2(COX 2)的表达及Hp与COX 2协同作用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2例COX 2表达情况,选择20例胃癌、30例萎缩性胃炎(其中包括18例异型增生及12例肠上皮化生)、12例浅表性胃炎,用快速尿素酶法和HE 染色检测Hp 感染情况。结果:胃癌组Hp 感染12例(12/20,60%)。COX 2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组织及胃癌中COX 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 。结论:Hp菌株感染可上调胃癌组织中COX 2的表达, Hp感染和COX 2过度表达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胃癌组织中P38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的P38的表达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38的表达,用改良Giemsa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和H.pylori-IgG检测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P3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7.5%,在高-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和未分化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H.pylori阳性患者中P38的表达阳性率为71.42%,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患者中的阳性率(33.33%,P<0.05)。单指标血抗H.plori-IgG与P38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人胃癌组织中P38的表达与H.pylori感染有关,H.pylori感染可能通过P38信号传导途径诱导胃上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8.
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 L-form,Hp-L)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细胞壁缺陷型,即球形幽门螺杆菌,胃液、胆汁、溶菌酶、抗生素等均可使Hp发生细胞壁缺陷而转变成Hp-L。已知Hp—L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与Hp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不同,且与胃癌的发生相关。近年研究表明,在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和癌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胃癌形成中Hp感染与其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研究胃癌(gastriccancer,GC)形成中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规律与其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探讨Hp在GC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ABC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15例正常胃黏膜(normalgastricmucosa,NGM)、3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unal metaplasia,IM)、30例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和40例GC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 antigen,PCNA)阳性袁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用Warthin—Starry染色方法、快速尿素酶试纸检测组织中Hp感染率。结果在NGM→IM→Dy→Gc的形成过程中,Hp感染随着GC形成中病变恶性程度的加重而明显上升,Hp感染率在IM(66.7%)、Dys(83.3%)、GC(60.0%)中显著高于NGM(20.0%)。IM组Hp阳性者AI、PI均明显高于Hp阴性者(p〈0.01),其余3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参与胃癌癌前病变乃至胃癌的发生,Hp感染促进胃黏膜细胞凋亡、增殖作用主要发生在胃癌癌前病变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胃上皮细胞的凋亡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致癌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与W—S银染色法将各种病变分为Hp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各种病变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从浅表性胃炎、肠化生到不典型增生逐渐增加,胃癌时表达率最高,而Bcl-2表达在Hp阳性及Hp阴性组无明显差异。Bax基因蛋白表达随病变进展逐渐降低,且在浅表胃炎、肠化生组Hp阳性者Bax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者(P〈0.05)。结论Hp感染可通过促进Bax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而引起细胞凋亡增加和胃炎发生,且这种诱导凋亡的作用主要发生在胃黏膜病变的早期阶段。Bcl-2基因的异常表达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形成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cl-2蛋白和Bag-1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变化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3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25例CINⅢ(原位癌4例)及36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组织中的Bcl-2和Bag-1蛋白进行检测,并以20例子宫肌瘤经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作对照进行分析。结果:Bcl-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10.00%、43.57%、76.00%、66.67%,其表达在CIN和宫颈癌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g-1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15.00%、48.72%、72.00%、83.33%,其表达在正常组织与CIN和宫颈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中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中Bcl-2与Bag-1蛋白表达同时增加。结论: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鳞状上皮癌中均有Bcl-2、Bag-1过表达,表明它们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Bcl-2与Bag-1在肿瘤早期抗凋亡作用相互增强,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EB病毒(EBV)感染与Bcl-2基因表达间的关系,分析Bcl-2在与EBV相关胃癌发生中的作 用。②方法 经EBNA1PCR检测为EBV阳性的胃癌组织标本14例,同时随机抽取EBV阴性胃癌病例19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 Bcl-2蛋白表达,对其结果进行定性分析。③结果 EBV阳性和阴性胃癌组织中Bcl-2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8.6%和26.3%,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胃癌组织中EBV感染与Bcl-2基因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Bcl-2和Survivin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以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Bcl-2、Survivin的检测。结果:Bcl-2、Survivin的阳性率在宫颈癌组织中与CIN、正常宫颈组织有显著性差异。Bcl-2表达的阳性率和Survivin的阳性率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Bcl-2、Survivin的表达率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Bcl-和Survivin有相关性。结论:宫颈癌组织中Bcl-2、Survivin的异常表达和宫颈癌的恶变程度有关,可作为筛查宫颈癌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与胃癌发生也密切相关,但其确切的致病机制未明。端粒酶的激活是细胞永生化和无限增殖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端粒酶活性具有相关性,人们推测Hp感染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一个启动因子。现就端粒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癌变之间的相互关系作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胃黏膜内细胞因子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武  蹇贻  王庆蓉  杨厚麟 《西部医学》2007,19(6):1043-1045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胃黏膜内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并分析细胞因子与胃黏膜炎症间的关系。方法据HP改良Giemsa染色结果将内镜下诊断为慢性胃炎(20例)、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20例)的患者共60例分为HP阳性研究组(28例),HP阴性对照组(32例),钳取胃黏膜,制成组织匀浆,测定上清液TNF-α、IL-8的浓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HP阳性研究组TNF-α、IL-8含量为(22.64±10.60)pg/ml.mg、(1448.70±522.30)pg/ml.mg,HP阴性对照组为(8.98±10.60)pg/ml.mg、(690.90±441.60)pg/ml.mg。TNF-α、IL-8含量越高,炎症越重,每高倍镜视野内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越多,浸润程度越深。结论HP可通过以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8为介导的致病环节参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Guo X  Wang L  Yua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3):868-87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cagA(Hp-cagA)菌株感染与胃癌组织中环氧化酶-Ⅱ(COX-2)表达之间的关系,为胃癌的早期预防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及分析31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胃组织中COX-2的表达水平,并通过PCR技术对胃癌组织中cagA基因进行扩增检测。结果:31例胃癌组织中,有26例COX-2过表达,相应的26例癌旁正常组织基本上无表达或弱表达。18例cagA阳性的胃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13例cagA阴性的胃癌组织。结论:COX-2在胃癌组织中过度表达,cagA菌株感染可上调胃癌组织中COX-2绵表达水平。可能存在cagA菌株感染之外的其他因素或机制调节COX-2的表达。因此,在根治Hp感染的同时,应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可能是一种有效预防胃癌发生、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FHIT基因在广西壮族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HIT基因和Bcl-2在广西壮族1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80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FHIT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1);FHIT基因低表达与食管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管癌中FHIT基因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FHIT基因表达缺失在广西壮族食管癌中是频发事件,FHIT基因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候选抑癌基因。在广西壮族食管癌患者FHIT基因的表达与Bcl-2的表达密切相关,FHIT基因和Bcl-2广西壮族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Ki-67及Bcl-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05年9月-2006年12月间化疗前骨肉瘤患者的蜡块标本切片25例,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及Bcl-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同时经三疗程大剂量化疗后检测肿瘤坏死率。结果Ki-67及Bcl-2骨肉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8%和44%;Ki-67及Bcl-2的表达与肿瘤坏死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Ki-67及Bcl-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有相关性(r=0.6056,P〈0.01)。结论Ki-67和Bcl-2在骨肉瘤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但Ki-67及Bcl-2不能作为骨肉瘤化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胃癌与毗邻组织癌基因p5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特点及其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LSAB)对92例胃癌与毗邻癌旁组织p53、Bcl-2、PCNA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胃癌组织p53、Bcl-2、PCNA表达在癌组织高于毗邻非癌组织。胃癌组织p53、Bcl-2、PCNA表达与胃癌分型有关。肠型胃癌高于弥漫型胃癌,而与胃癌分期和位置无关。胃癌组织p53和Bcl-2、p53和PCNA表达呈良好一致性。结论:癌基因p53突变增加,PCNA、Bcl-2过度表达在胃癌尤其在肠型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成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三者生物学功能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微囊化重组腺病毒AdCMV/Bcl-2转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气体雾化技术将携带Bcl-2 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CMV/Bcl-2微囊化,检测其在人工胃、肠液中的融出率;将等量的重组腺病毒通过静脉注射、腹腔注射与口服微囊3种转染途径转染大鼠,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目的 基因Bcl-2在小肠中的表达,并检测各组大鼠伤后血浆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含量和肠上皮细胞凋亡数量的变化.结果 制备的微囊在人工胃液中仅有少量崩解,而在肠液中40 min崩解融出率即达到(57.2±3.9)%,肠溶性良好;AdCMV/Bcl-2转染后48 h大鼠肠黏膜Bcl-2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其中,口服微囊组Bcl-2表达最强;AdCMV/Bcl-2转染使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减少,伤后血浆D-乳酸、DAO及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微囊化可保护其免受胃液损伤,并在肠道中被释放吸收.AdCMV/Bcl-2转染提高肠黏膜组织Bcl-2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可显著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