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南省和平镇1991~1996年疟疾控制新对策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应用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指导疟疾防治的新对策,采用健康教育,社区参与,增强居民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抗疟依从性和参与性为主,辅以传统抗疟的干预措施。结果1996 年与1991 年相比,(1) 居民防疟知识掌握率、态度正确率和行为良好率分别从31.36% ,41.95% 和47.03% 提高至90.98% ,93.08% 和91.08% 。(2)年带虫发病率下降84.7% ;恶性疟原虫比例从占40.7 % 下降至12.7% 。(3) 居民原虫率下降90.3% 。说明在疟疾流行基本条件未改变,高危环境依然存在的疟区,以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来指导的防治对策,切实可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1992~1995年在以大劣按蚊为主要媒介的海南省高疟山区和平镇,开展健康教育、社区参与干预疟疾流行措施研究。当地居民的防疟知识掌握率、防疟态度正确率和防疟行为良好率分别从教育前的31.36%、41.95%和47.03%提高到教育后的90.98%、93.08%和91.08%。激发了居民自我保护意识,促使疟疾教育、防治社区化。疟疾年带虫发病率和血片阳性率分别从1991年的60.8‰和23.4%下降到1995年的17.9‰和7.0%;恶性疟与间日疟之比也从1∶1.45下降至1∶8.23;均达历史低水平。表明此干预措施,效果确实,经济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20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1988年5月至1992年7月间以Inoue单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200例进行分析。本组中男63例,女137例,平均年龄36.5±8.8岁。经血液动力学及左室造影观察,取得良好效果。左房平均压自3.34±1.22kPa(25.08±9.13mmHg)下降至1.42±0.55kPa(10.64±4.10mmHg)(P<0.001);二尖瓣跨瓣压差由3.40±1.36kPa(25.49±10.22mmHg)下降为0.89±0.65kPa(6.71±4.87mmHg),肺动脉收缩压由7.04±2.86kPa(52.78±21.42mmHg)下降为5.14±2.20kPa(38.56±16.47mmHg)(P<0.001);心输出量由3.84±0.11L/min上升为4.66±0.28L/min(P<0.001);二尖瓣口面积由1.08±0.28cm2增大为2.20±0.47cm2(P<0.001)。50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4个月),临床症状改善率为100%。本文对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适应证、方法、效果、并发症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的门诊调查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进一步了解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对上海市大华医院1998年7月至2000年9月,门诊病历卡进行调查与分析,总共调查门诊病历 20011 例,其中 2776例做过肝脏B超,确诊为脂肪肝者920例。(1)脂肪肝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5.54,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01);男性平均年龄67.71■5.34,女性平均年龄60.42■8.0,男性平均年龄高于女性(P<0.001)。(2)脂肪肝病人的平均甘油三酯(2.42■1.31)高于正常值(1.7mmol/L)(P<0.001),平均胆固醇(5.56■ 1.08)与正常值(5.7mmol/L)无差异(P>0.05)。(3)脂肪肝患者的合并症依次为高血压(35.65%)、胆石症(26.11%)、糖尿病(16.52%)、冠心病(10.87%)、乙肝(5.10%)及肾功能不全(3.20%)(4)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情况为:谷丙转氨酶增高10.82%,胆红素增高7.60%,碱性磷酸酶增高1.27%及乳酸脱氢酶增高0.65%。(5)75.98%的脂肪肝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右上腹或/和中上腹不适。脂肪肝的发病与性别、年龄及甘油三脂增高密切相关,部分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和相应  相似文献   

5.
经对肠道线虫病现场防治研究,结果为单纯普治试点乡(淮阳)经1991~1993年连续3年冬季普治抽检人群防治后,钩虫、鞭虫感染率下降显著,分别由1991年的14.6%和8.0%下降为1995年的1.2%和0.7%(P<0.01)。蛔虫、蛲虫感染率下降幅度较小,分别由1991年的29.6%和27.8%下降为1995年的26.2%和13.0%。土壤和水样中虫卵和钩蚴污染率亦明显下降。综合防治试点乡(项城)防治后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态势,防治前与防治后(至1995年)各年间同种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防治前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35.2%、7.2%和2.9%,至1995年分别降至7.1%、0.2%和0.5%。土壤和水样中虫卵和钩蚴污染率亦明显下降。但蛲虫感染率无明显下降。结果表明,冬季全民普治对钩虫、鞭虫感染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蛔虫、蛲虫感染防治效果较差;而综合防治可弥补前者的不足,对感染率较高的蛔虫感染亦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99例败血症看院内感染的新动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及败血症发展的新动向。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4年7月至1995年6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99例105次败血症(占同期入院总人数的0.79%)。结果99例105次败血症中院内败血症占74.75%(74/99例),与本院80年代初期(67.1%)及末期(677%)相比较,表明目前院内败血症仍占重要地位。本组有严重基础病及易感因素者的比例增加,占90.19%。与80年代初、末期比较,本组菌种分布变化特点是:(1)革兰阳性菌败血症呈上升趋势,由24.29%至32.43%至34.34%;(2)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则有下降趋势,但仍以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为主;(3)复数菌比例变化不大;(4)真菌的血液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占10.08%。本组败血症的总病死率为38.38%,与80年代相比无明显变化;败血症相关病死率与并发症密切相关。感染性休克与多脏器功能衰竭是预后不良的先兆因素。结论革兰阳性菌败血症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则有下降趋势,真菌的血液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败血症的总病死率无明显变化。应重视用药前的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对青海省1995年及1997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997年用触诊法和B超法检查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2.42%和3.03%,低于国家规定的消除标准(5%),与1995年的5.08%和1.60%相比呈明显下降(P〈0.01)。1997年儿童尿碘中位数及碘盐中位数分别为127.5μg/L和23.4mg/kg,高于国家标准,但与1995年143.3μg/L和27.7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本地区基本消灭疟疾9年来的监测结果。方法:采用传统的疟疾度量调查各项指标。结果:(1)年带虫发病率波动在0.0056‰至0.00033‰间;(2)居民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平均为0.73,居民普查原虫率平均为0.82;(3)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及原虫率分别为413.1和7.06;(4)在994个疫点中,活动性疫点占10.7%。结论:输入病例是疟疾病例的主要来源(93.4%),仍需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盐城市1986-1993年居民肺结核病例漏报监测结果。年新登记率由1986年的95.9/10万下降至79.6/10万,漏报所占比例为39.5%下降至16.5%;迟报所占比例由34.7%下降至3.0%,平均迟报天数由101.1天对缩短至13.5天。?  相似文献   

10.
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2年10月至1995年12月中晚期肝癌采用双介入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HAE+HAI)1年生存率为33%,综合组(单纯HAE+HAI超声介入下瘤体内药物注射)1年生存率为56.7%。AFP下降幅度单纯组为60%,综合组为76.6%。为提高中晚期肝癌治疗疗效,又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经导管堵塞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89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导管堵塞婴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方法对89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采用了4种不同堵塞装置治疗。结果总成功率98.88%(88/89),失败1例,严重并发症2例,术后24小时内残余分流19例(21.3%),经1个月~3.5年随访,微量残余分流7流(7.08%)。结论经心导管堵婴幼儿动脉导未闭安全、有效、操作简单、适应证广,可作为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生理性与非生理性起搏13年随访对比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生理性与非生理性心脏起搏(VVI)的远期效果。方法通过对1985年至1998年13年内临床应用的生理性起搏162例和非生理性起搏5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生理性起搏组明显优于非生理性起搏组,其百分率分别为,心影缩小为15.4%(25/162)vs0.18%(1/538);心影扩大3.0%(5/162)vs27.7%(149/538);心功能改善7.4%(12/162)vs0.4%(2/538);心功能恶化1.2%(2/162)vs16.35%(88/538);房性心律失常减少13.5%(22/162)vs0.2%(1/538);房性心律失常增加0.6%(1/162)vs7.6%(41/538);脑栓塞1.2%(2/162)vs3.3%(18/538);死亡率1.2%(2/162)vs7.6%(41/538);唯电极脱位则为7.4%(12/162)vs2.2%(12/538)(P<0.05)结论生理性起搏在消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防止室上性心律失常方面优于非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3.
东阳市大爽村、佐村村属碘缺乏病重病区,经1984年至1995年的12年防治监测,通过以碘盐为主和特需人群辅以连续3年加服碘剂后,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从防治前78.20%、64.01%降至1995年的6.30%和4.68%,居民尿碘从防治前的10.23μg/L上升至1995年的213.08μg/L。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各项指标均已接近消除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江浦县双龙四村连续3年的分层卫生宣教。结果:居民血防知识(K)的平均分值增长66.17%,血防态度(A)平均分值增长1.82%;血防正确行为(P)平均分值增长17.44%;人群接触疫水率下降24.07%,年接触疫水5次以上的人群百分率下降60.50%,接触疫水人员防护率由0%上升至34.14%;上滩游泳嬉水、捕鱼、打草、挖野菜的居民明显减少,而上滩收种作物的防汛的居民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试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纵向观察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重疫区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方法:采取每年全民化疗结合健康教育的防治策略。此外,在 1996 年血吸虫病易感季节,成年男性加服血吸虫病预防药物青蒿琥酯。结果: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和感染度分别从 1992 年的 26.0% 和 1.92 下降到 1994 年的 10.7% 和 0.55;居民肝、脾肿大,肝实质状况得到显著改善;1995 年夏季试区遭受洪水灾害,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和感染度又上升至18.4%和 1.04;1996 年由于上述防治策略的继续实施及易感季节高危人群口服血吸虫病预防药物青蒿琥酯,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和感染度又下降至5.0% 和0.25。结论:每年全民化疗结合健康教育与高危人群口服血吸虫病预防药物是控制湖区血吸虫病的一项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社区参与干预疟疾流行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92~1995年在以大劣按蚊为主要媒介的海南省高疟山区和平镇,开展健康教育,社区参与干预疟疾流行措施研究,当地居民的防疟知识掌握率,防疟态度正确率和防疟行为良好率分别为从教育前的31.36%,41.95%和47.03%提高到教育后的90.98%,93.08%和91.08%,激发了居民自我保护意识,促使疟疾教育,防治社共化,疟疾年带虫发病率和血片阳性率分别从1991年的60.8‰和23.4%下降  相似文献   

17.
宁夏固原县2000年鼠疫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沙土鼠鼠疫疫源地发生鼠间鼠疫流行,同属阿拉善黄鼠(简称黄鼠)疫源地的固原县、西吉县、海源县鼠疫F1抗体的检出,说明我区动物间鼠疫已由静息转入流行。为此,我们于2000年在固原县进行了鼠疫监测。1监测方法及结果1.1宿主监测: 2000年共捕获鼠类 4科7种2403只,常见的4种,其中黄鼠 2 228只,占 92.72%;子午沙土鼠 52只,占2.16%;小家鼠50只,占2.08%0黑线仓鼠47只,占1.96%;其它三种仅占1.08%.黄鼠为该疫区的优势种.按不同生境、海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临床对两性畸形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男性外生殖器皮肤成纤维细胞单层为5α还原酶活性测定材料,3 H睾酮( T) 为底物,经薄层层析法分离产物3 H去氢睾酮( D H T) ,然后,结合蛋白质含量计算5α还原酶活性。结果 建立了稳定可靠的5α还原酶测定方法。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 .4 % 和8 .9 % 。总回收率为91 .5 % 。8 例正常人5α还原酶活性为(7 .00 ±9 .41)pm ol·mg - 1·h - 1 (1 .08 ~23 .21p mol·m g - 1 ·h - 1 ) 。结论 正常人之间5α还原酶活性存在较大变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盐城市1986~1993年居民肺结核病例漏报监测结果。年新登记率由1986年的95.9/10万下降至79.6/10万;漏报所占比例由39.5%下降至16.5%;迟报所占比例由34.7%下降至3.0%;平均迟报天数由101.1天缩短至13.5天。在结核病登记报告制度的执行上,县结防所优于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优于县级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单用胸腺肽α1(Tα1)及联合应用干扰素(IFN)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作用。方法3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Tα1和IFN联合治疗;B组单用Tα1,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后6月时ALT水平在A、B两组分别下降至(72.1±4.77)U/L和(73.7±37.9)U/L,较治疗前(226.7±219.4)U/L和(170.1±165.6)U/L明显下降(P=0.0027和0.0003)。HBVDNA水平在A、B两组分别下降到(130±283)mEq/ml和(373±825)mEq/ml,较治疗前(807±1222)mEq/ml和(883±1438)mEq/ml明显下降(P=0.0019和0.019)。治疗后6月时,具有ALT完全反应者,A组和B组分别为8例(44%)和9例(50%),具有HBV清除反应者A组为8例(44.4%),B组为7例(38.8%)。结论采用Tα1或Tα1联合IFNα1b治疗CHB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