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 ,6 9岁。因胸闷气短、心悸 1周加重 3d入院。既往冠心病史 5年。查体 :体温、血压正常。意识清 ,营养尚可 ,半卧位 ,颈静脉怒张 ,听诊 2肺底部可闻及水泡音 ,心界向左侧扩大 ,心率 85次 /min ,可出现早搏 10~ 2 0次 /min ,心尖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脏于肋下 2cm ,剑突下 4cm处可触及 ,质中等 ,压痛阳性。腹部平坦 ,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实验室检查 :血清离子正常 ,肝功能正常。X线片显示心脏显著扩大。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下降 0 .15mv ,T波例置。诊断 :冠心病心律失常 ,心功能Ⅱ级…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2年开展心阻抗图(ICG)临床应用以来,逐步开展一次及二次阻抗微分图(dz/dt)的临床应用,本文就1983年采用dz/dt检测的百余例冠心病中,选择诊断明确、图形清晰的57例,与99例正常人的dz/dt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56例分析李济禹(和龙市医院133500)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是一组以心脏增大、心脏杂音、心衰、心律失常、血管栓塞为基本表现的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变为主的心脏病。近来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极易和其他心脏病相混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脏性猝死(SCD)的高危因素,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监控,降低死亡率。方法:对92例DCM及其中38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发性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左心室EF值降低,心胸比率〉0.65,右心室扩大,QT间期离散度增加,外界应激因素(精神紧张、体力活动、饮酒等)刺激使交感神经紧张力升高。结论:DCM患者在没有积极治疗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持续性心动过速导致SCD。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系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变,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X线摄片和超声心动图证实心肌普遍增大,心腔主要为左和/或右室增大,心室壁变薄,运动功能弥漫性降低。心电图示传导阻滞,心肌损害和异常Q波及异位心律等,无冠心病易患因素,无高血压、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病史,除外其它类型心肌病,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即可成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72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心电图异常率100%。其中T波异常最为常见,其次为传导阻滞、异位心律。在T波异常中,T波倒置47例,占本组病人的65.3%。T波倒置类似心肌梗塞的定位改变。故提出,心电图如果出现T波倒置且有定位改变,同时伴有传导阻滞、异位心律,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我院近3年入院的36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的心电图。36例中34例有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其中又以异位搏动及异位心律最为常见。异位搏动中以室早最多。36例中21例表现为各种传导阻滞。且在束枝传导阻滞中完右阻滞多于完左阻滞。此外,本文尚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群以及ST—T等改变的机理结合文献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11.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指原因未明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查阅国内有关文献及本院资料,该病近年有增多的趋势。为提高对原发性DCM的认识,本文对1991-2001年收治的20例原发性DCM患者,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2.
扩张型心肌病 (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较多见类型。其临床特点为 :进行性心脏增大 ,多伴心力衰竭 ,常有心律失常 ,可发生栓塞和猝死 ,其病死率较高。 1964年Goodwin称本型为原发性充血型心肌病[1]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专题小组报告改称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以往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 ,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 ,致使临床诊断困难 ,常被误诊。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4例均按目前的诊断条件[2 ] 确诊。男 51例、女 2 3例 ,男 :女为 2 2∶1,入院时以 2 0~ 50岁占多数 ( 78% ) ,体力劳动 53例 ( 71 6% )。从出现症状到… 相似文献
13.
20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年龄14~70岁,病程3个月~10年。临床表现以心悸、气短、胸闷、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音低钝、收缩期杂音为多见。心电图以 ST—T 改变及 Q—Tc 延长为多。超声心动图和 X 线检查均示心脏增大。结合临床表现对其诊断,鉴别诊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心肌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心脏病,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的提高,报道的病例逐渐增多。现将1986~1991年我院收治的24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心肌活检等技术的开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发现率已有所增加;但因该病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在诊断上仍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81~1986年住院的44例病人进行分析和探讨。临床资料与分析本组病例均证实确有心脏增大,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显示有心律紊乱、心肌损害或异常Q波;有晕厥或栓塞史;且已排除其它心脏疾病。一、发病情况:我院于1981~1986年收治原发性心肌病49例,其中DCM44例,占 相似文献
16.
<正>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并不少见,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故易误诊,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降低误诊率,现将本院18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5例;年龄22~68岁,平均48岁,其中22~30岁4例,30~50岁9例,50~68岁5例。首发症状为活动后心悸、气短或双下肢浮肿等心衰表现者12例,心律失常4例,胸闷、心前区疼痛2例。本组均有ECG异常,主要包括:(1)ST—T的改变,15例有S—T段或T波的改变。(2)异位心律,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共11例,其中6例为频发、多源或成对出现,1例并发阵发性室性心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采用阻抗法无创性心功能血流动力学计算机实时监测系统,对30只小鼠的心功能进行了测定。其心阻抗微分图的A、C、O波明显,且均与心电图(ECG)的P波、QRS波、T波在时间上相对应。获得了麻醉小鼠的心功能参数,其中心率(HR)为552.47±80.73beat/min,射血前期(PEP)为25.86±4.80ms,左室射血期(LVET)为58.83±9.13ms,心输出量(CO)为2.50±0.88ml/min,心脏指数(HI)为466.76±186.61ohm/s2。雌雄间差异不明显,与其它种属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