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李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6)
<正>颅内出血是指由于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动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素引起颅底或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系列床症状。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高血压颅内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溶栓药物的前、后护理。方法随机抽查安阳市脉管炎医院住院患者12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使用溶栓药物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溶栓药物后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延续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延续护理,对患者出院后4、12周的服药依从性、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达标率以及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22例患者服用华法林治疗过程中,出院后4、12周服药依从性分别为72.7%,77.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INR的达标率分别为90.9%,95.5%,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15%,4.5%。结论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血浆凝血酶原时间INR的达标率及减少并发症出血的发生,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在老年骨折患者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诊断为下肢骨折的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骨折部位包括:股骨干15例,股骨颈20例,股骨粗隆17例,髋部8例、胫骨10例,腓骨15例,股骨转子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A组予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预防性护理。比较A、B组病人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次活动时间、DVT发生情况、随访半年内出现再次摔倒情况以及老年病人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1)A组病人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5±1.6)天多于B组(2.9±1.3)天(P0.05); A组病人住院时间(19.7±1.3)天多于B组(13.9±1.5)天(P0.05); A组病人出院6个月内再次出现摔倒3人,而B组无一人摔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有5人(11.11%)出现DVT,多于B组的1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37人(82.22%)低于B组的43人(9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病人中可以有效预防DVT的发生,并且患者住院时间短,回家后再次骨折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具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凌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4):65-6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于左下肢,栓子脱落可发生肺栓塞,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有效方法,并使尿激酶溶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现将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病房对16例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介入性溶栓治疗前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采取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原发或者术后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3例,给予患肢护理、疼痛护理、以及药物治疗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DVT患者病程进展及预防血栓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其中有1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发生肺栓塞,由于发现及时,经积极治疗后症状缓解,余无病情加重及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除外科手段干预外,综合的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的预防DVT病情进展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11.
任金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8):201-202
目的:研究超声技术用于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诊的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患52例。采取超声检查法对其进行诊断,同时将病理诊断作为参考,评估超声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2例病患超声诊断准确率96.15%,与手术病理诊断10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于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中运用超声技术,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2.
【】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法,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并与未采取护理干预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预防方案)和对照组(单用传统护理方式)各43例。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2周的大小腿周径、心理状态评分、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期间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 护理2周,两组大腿、小腿周径均小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采用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预防方案能有效缩小大、小腿周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能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及疼痛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总结深静脉血栓观察护理单在临床应用及效果。主要内容有:采用深静脉血栓观察护理单对2012年2月份手术的1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及时评估、及时给予皮肤护理和制定下肢深静脉血栓个体化预防方案,160例患者中只有一名患者出现了下肢静脉栓塞。认为深静脉血栓观察护理单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从而降低重症脑外伤患者的风险.方法 将1999~2000年接受传统护理的脑外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4~2006年接受护理干预的脑外伤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症脑外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由17%降至2%.结论 预防护理措施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王凌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8):65-6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 是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于左下肢,栓子脱落可发生肺栓塞,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有效方法,并使尿激酶溶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1], 现将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病房对16例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介入性溶栓治疗前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静脉血栓的存在给患者生活造成很大威胁,它随时可能变成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早期发现,及时给予合理治疗和护理,贵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进展和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ICU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卧床时间久,血容量不足,反复、多次静脉采血和深静脉置管的位置,以及诊断、治疗和护理。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应以预防为主,重点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急性病.若不及时治疗,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1].2004年1月~2006年6月,本科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6例,结合抗凝等综合治疗,实施整体有效的护理措施,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达到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