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络膜裂伤是眼钝挫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但这些检查均不能直接反映脉络膜裂伤组织及其邻近组织各层结构的横截面改变.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新的非接触性、非损伤性、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活体情况下清楚显示视网膜-脉络膜截面结构及组织细微变化,己广泛应用于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2].  相似文献   

2.
脉络膜裂伤是眼钝挫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但这些检查均不能直接反映脉络膜裂伤组织及其邻近组织各层结构的横截面改变.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新的非接触性、非损伤性、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活体情况下清楚显示视网膜-脉络膜截面结构及组织细微变化,己广泛应用于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2].  相似文献   

3.
脉络膜裂伤是眼钝挫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但这些检查均不能直接反映脉络膜裂伤组织及其邻近组织各层结构的横截面改变.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新的非接触性、非损伤性、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活体情况下清楚显示视网膜-脉络膜截面结构及组织细微变化,己广泛应用于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2].  相似文献   

4.
脉络膜裂伤是眼钝挫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但这些检查均不能直接反映脉络膜裂伤组织及其邻近组织各层结构的横截面改变.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新的非接触性、非损伤性、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活体情况下清楚显示视网膜-脉络膜截面结构及组织细微变化,己广泛应用于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2].  相似文献   

5.
脉络膜裂伤是眼钝挫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但这些检查均不能直接反映脉络膜裂伤组织及其邻近组织各层结构的横截面改变.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新的非接触性、非损伤性、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活体情况下清楚显示视网膜-脉络膜截面结构及组织细微变化,己广泛应用于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2].  相似文献   

6.
脉络膜裂伤是眼钝挫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但这些检查均不能直接反映脉络膜裂伤组织及其邻近组织各层结构的横截面改变.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新的非接触性、非损伤性、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活体情况下清楚显示视网膜-脉络膜截面结构及组织细微变化,己广泛应用于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2].  相似文献   

7.
脉络膜裂伤是眼钝挫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但这些检查均不能直接反映脉络膜裂伤组织及其邻近组织各层结构的横截面改变.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新的非接触性、非损伤性、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活体情况下清楚显示视网膜-脉络膜截面结构及组织细微变化,己广泛应用于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2].  相似文献   

8.
脉络膜裂伤是眼钝挫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但这些检查均不能直接反映脉络膜裂伤组织及其邻近组织各层结构的横截面改变.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新的非接触性、非损伤性、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活体情况下清楚显示视网膜-脉络膜截面结构及组织细微变化,己广泛应用于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2].  相似文献   

9.
脉络膜裂伤是眼钝挫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但这些检查均不能直接反映脉络膜裂伤组织及其邻近组织各层结构的横截面改变.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新的非接触性、非损伤性、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活体情况下清楚显示视网膜-脉络膜截面结构及组织细微变化,己广泛应用于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2].  相似文献   

10.
脉络膜裂伤是眼钝挫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但这些检查均不能直接反映脉络膜裂伤组织及其邻近组织各层结构的横截面改变.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新的非接触性、非损伤性、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活体情况下清楚显示视网膜-脉络膜截面结构及组织细微变化,己广泛应用于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脉络膜骨瘤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以及与视力的关联.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确诊脉络膜骨瘤的14例18只眼的频域O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视力、直接和(或)间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B型超声和(或)CT检查后确诊.频域OCT检查时,所有患眼通过黄斑中心凹的水平和垂直扫描以及瘤体的最大横径和垂直径扫描共4条扫描线进行扫描.对视网膜细微结构及脉络膜瘤体形态进行观察,观察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变化和脉络膜骨瘤的频域OCT图像特征,分析脉络膜骨瘤的频域OCT图像特征与视力的相互关系.结果 6只患眼肿瘤病灶表现为强反射,占33.3%;5只患眼肿瘤病灶表现为中反射,占27.8%;3只患眼肿瘤病灶表现为弱反射,占16.7%;4只患眼肿瘤病灶表现为混合反射,占22.2%.患眼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为50.2~245.1 μm,平均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为(130.2±58.3)μm.肿瘤横径为5.6~15.8 mm,平均横径为(7.8±2.9) mm;垂直径为4.6~12.8 mm,平均垂直径为(6.5±2.5) mm.肿瘤的横径、垂直径、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与视力无相关性(r=0.262、0.229、0.137,P=0.284、0.294、0.362).是否累及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的完整性与视力相关(r=-3.838、-4.559,P=0.001 5、0.000 3).是否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及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与视力无相关性(r=-0.144、0.411,P=0.684、0.687).结论 脉络膜骨瘤病灶的频域OCT图像可表现为强、中、弱及混合反射,以强、中反射为主.肿瘤的横径、垂直径、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是否合并CNV及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与视力无相关性,是否累及中心凹、IS/OS的完整性和视力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CCH)的OCT血管成像(OCTA)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CCH患者18例1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3例13只眼,女性5例5只眼;平均年龄44.5岁。所有患眼瘤体位于后极部或视盘周围,呈橘红色,边界清晰。采用OCTA仪对患眼瘤体处6 mm×6 mm或8 mm×8 mm范围进行扫描,系统自动处理图像后提供浅层毛细血管丛、深层毛细血管丛、外层视网膜、脉络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图以及对应的结构en-face像和B-scan像。结果OCTA检查发现,当调整分层线至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周围,血流图可见瘤体边界清晰,瘤体表面血管呈网状纵横交错,粗细不一。B-scan像,对应瘤体处全层视网膜脉络膜呈圆顶状隆起,神经上皮层可伴有增厚,视网膜下积液、渗出及劈裂等。结构en-face像,瘤体边界清晰,周围渗出呈点状或片状强反射,局部色素沉着呈弱反射,信号反射不均匀。结论OCTA可清晰显示CCH表面血管形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患眼和对侧健眼的黄斑部脉络膜厚度.[方法]连续的慢性CSC患者45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6例,女性9例;单眼39例,双眼6例.平均年龄(46.18±8.20)岁;平均病程(16.34±7.23)个月.散瞳后前置镜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分为CSC患眼组(A组)、单眼CSC患者对侧健眼组(B组),分别为51、39只眼.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屈光度匹配的正常人50名5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采用海德堡Spectralis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所有受检者行加强深度扫描,测定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和距中心凹3 mm处鼻侧(NCT3mm)、颞侧(TCT3mm)、上方(SCT3mm)和下方脉络膜厚度(ICT3mm).[结果]A、B、C组平均SFCT值分别为(436.76±87.01)、(394.71±61.63)、(294.86±75.30)μm.A、B组平均SFCT值均较C组平均SFCT值明显增加,三组间平均SF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791,P<0.00l).三组间NCT3mm (F=15.816)、TCT3mm(F=22.823)、SCT3mm(F=15.147)和ICT3mm(F=11.527)平均脉络膜厚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眼者患眼平均SFCT值为(416.34±79.44) μm,较对侧健眼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7,P=0.007).[结论]CSC患眼脉络膜厚度明显增加,对侧健眼脉络膜厚度亦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增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间接脉络膜破裂伤患眼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 临床确诊为间接脉络膜破裂伤患者15例1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例12只眼,女性4例4只眼。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7.5±11.6)岁。病程2 d~43年。双眼1例,单眼14例。急性期6例6只眼,愈合期9例10只眼。急性期患者平均病程(7.17±4.62) d,愈合期患者平均病程(7.93±13.64)年。16只眼脉络膜破裂位置均位于后极部,其中累及中心凹区13只眼,多发性破裂4只眼。所有患者均行OCT检查。OCT表现分为Ⅰ、Ⅱ型。Ⅰ型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向眼球内隆起;Ⅱ型表现为RPE脉络膜反光带向眼球外凹陷。观察患眼的OCT分型情况,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层、RPE层的反光带完整性以及脉络膜、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的形态。结果 急性期6只眼中,Ⅰ型4只眼,占66.67%;Ⅱ型5只眼,占83.33%。同时具备Ⅰ、Ⅱ型OCT表现3只眼,占50.00%。表现为IS/OS反光带模糊或消失6只眼,占100.00%;表现为RPE反光带中断5只眼,占83.33%;表现为脉络膜局部变薄4只眼,占66.67%。伴发黄斑裂孔2只眼,伴发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2只眼。愈合期10只眼中,Ⅰ型2只眼,占20.00%;Ⅱ型8只眼,占80.00%。表现为IS/OS反光带模糊或消失7只眼,占70.00%;表现为RPE反光带中断1只眼,占10.00%;表现为脉络膜局部变薄7只眼,占70.00%。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1只眼,伴发黄斑裂孔2只眼,伴发神经上皮层萎缩3只眼。急性期Ⅰ型OCT表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愈合期,急性期与愈合期Ⅰ型OCT表现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期RPE反光带中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愈合期,急性期与愈合期RPE反光带中断所占比例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间接脉络膜破裂伤患眼OCT主要表现为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向眼球内隆起或向眼球外凹陷,IS/OS反光带模糊或消失,RPE反光带中断或减弱,脉络膜局部变薄。  相似文献   

15.
例1 患者女,12岁.因裸眼观看日食后双眼无痛性视力下降7 d就诊.既往体健.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0.5,均不能矫正,常规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检查显示,双眼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黄斑区可见黄色点状病灶(图1).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显示,双眼黄斑中心小凹光感受器内节反射略增强,右眼较明显.双眼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连接(IS/OS)光带不连续,光感受器外节及RPE光带减弱,黄斑中心凹厚度正常(图2).临床诊断:日食性视网膜病变.予以甲钴胺片0.5 mg,3次/d;维生素E 50 mg 1次/d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FD-OCT)的图像特征.方法 对比分析31例单眼急性CSC患者的FD-OCT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患眼FFA检查发现的渗漏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视网膜脱离区域以及对侧无症状眼RPE层的FD-OCT图像特征.结果 31只患眼中,FFA检查共发现荧光渗漏点34个.其中,RPE层面18个,占52.9%.荧光渗漏点在FD-OCT图像中表现为色素上皮脱离(PED)者17只眼,占54.8%;8只眼8个渗漏点表现为RPE层突起,分别占患眼及渗漏点的25.8%、23.5%;4只眼的6个渗漏点表现为RPE层不规则,分别占患眼及渗漏点的12.9%、17.6%;2只眼2个渗漏点表现为RPE层无明显异常,分别占患眼及渗漏点的6.5%、5.9%.其中,7只眼7个渗漏点见RPE层缺损,分别占患眼及渗漏点的22.6%、20.6%.所有患眼均可检测到后极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光感受器内外节(IS/OS)层强反光带的断裂或消失.24只眼可见外节(0S)层厚度不均,占77.4%;10只眼可见外节层剥脱样改变,占32.3%;8只眼可见视网膜神经上皮外层以及RPE表面的颗粒样强反光点,占25.8%.0S层厚度不均的24只眼中,14只眼可见下垂征.31只无症状对侧眼中,11只眼存在RPE异常,占35.5%.其中,2只眼为PED,占无症状对侧眼的6.5%;1只跟为RPE层突起,占无症状对侧眼的3.2%;8只眼表现为RPE层不规则,占无症状对侧眼的25.8%.结论 急性CSC患眼渗漏点处RPE层的FD-OCT图像特征为PED、RPE层突起、RPE层不规则、RPE层无明显异常.视网膜脱离区域FD-OCT图像特征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IS/OS层断裂或消失、OS层厚度不均、OS层剥脱样改变、视网膜神经上皮外层以及RPE表面颗粒样强反光点.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85岁。2015年2月11日因左眼老年性白内障在杭州西湖朝聚眼科医院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手术。手术前眼科检查:左眼视力0.3,矫正不能提高;眼压14 mmHg(1 mmHg=0.133 kPa);角膜透明,晶状体皮质部分呈楔状混浊;眼底可见黄斑区色素紊乱,反光欠清(图1A);光学生物测得眼轴22.69 mm;OCT检查,黄斑中心鼻侧视网膜内层、RPE层及Bruch膜复合体层向脉络膜凹陷,视网膜外层轻度劈裂,对应脉络膜组织变薄(图1B)。右眼未见明显异常。诊断:(1)左眼老年性白内障;(2)左眼局限性脉络膜凹陷(FCE)。手术后次日,左眼视力0.6。2016年2月24日,患者因左眼突然视物不清及视物变形5 d再次来我院就诊。眼科检查:左眼视力0.12,矫正不能提高;眼压15 mmHg;角膜透明,前房中深,人工晶状体位正;眼底可见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及黄白色渗出,黄斑水肿(图2A);眼部B型超声检查,玻璃体轻度混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外层扁平隆起的不规则混合中弱反射,中心凹鼻侧伴有局限神经上皮层脱离,视网膜层间水肿(图2B);FFA检查,黄斑中心偏鼻侧早期出现强荧光素渗漏,晚期扩大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由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及其伴随的出血、渗出,严重损害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功能,从而形成绝对中心暗点影响中心视力,患眼出现中心外视力和偏心注视。按常规方法进行视野检查时,不能正常反映黄斑中心凹的功能,需对其进行视轴校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敷贴放射治疗(PRT)后黄斑区形态变化.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4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48只眼行125I PRT.患者肿瘤均未累及黄斑区.视力0.02~1.0,平均视力0.4±0.2.治疗前均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放射状6线扫描模式获取黄斑区形态图像.黄斑区形态表现为视网膜脱离者18只眼,占37.5%;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改变12只眼,占25.0%;水肿、前膜以及脱离伴水肿、渗出和RPE改变者7只眼,占14.6%;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基本正常11只眼,占22.9%.治疗后随访1~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4±5.9)个月.随访观察患眼肿瘤控制以及视力变化情况,并以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进行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查.对比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末次随访黄斑区形态的变化;分析黄斑形态变化与PRT以及视力变化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 48例患者经PRT后肿瘤控制良好.视力提高2例,占4.2%;视力不变10例,占20.8%;视力下降36例,占75.0%.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8,P<0.05).末次随访OCT检查,黄斑区形态表现为视网膜脱离者13只眼,占27.1%;RPE改变9只眼,占18.8%;水肿,脱离伴水肿、渗出和RPE改变者17只眼,占35.4%;增生、萎缩、脱离伴出血渗出和水肿前膜者6只眼,占12.5%;黄斑视网膜形态基本正常3只眼,占6.3%.15例患者呈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黄斑区形态异常变化,占31.3%.结论 PRT后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黄斑区形态异常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脱离、RPE改变、黄斑水肿、渗出.黄斑区结构异常的比例增加,31.3%的患者呈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黄斑区形态异常.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静脉血管阻塞等视网膜血管疾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以发现视网膜出血、渗出、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异常等图像特征;了解其光感受器细胞受损程度.正确认识视网膜血管疾病的OCT图像特征,探讨其形成机制的组织学基础,有助于加深对视网膜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的了解,对视网膜血管疾病诊断、预后判断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