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究姑苏区1起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案例的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家庭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场所进行现场调查(时间为2020年1月16日-1月28日),采集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与否。结果:病例-A于2020年1月16日发病,1月25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2月5日治愈出院,调查发现病例-A有与武汉旅行史的单位同事接触史;病例-B为病例-A的丈夫,于2020年1月26日发病,1月28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病例-A同餐同床生活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等,有高危暴露行为。结论:2病例为夫妻有流行病学关联,此疫情为1起家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案例的聚集性疫情,坚持早期发现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防控策略是防止疫情在家庭传播扩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和疑似排除病例首次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特征的差异,探讨HRCT在COVID-19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OVID-19确诊病例(COVID-19组,23例)和疑似排除病例(非COVID-19组,31例)的首次胸部HRCT特征,比较两组首次胸部HRCT特征的差异.结果 与非COVID-19组比较,COVID-19组病灶位于双肺者的比例高(82.6% vs.51.6%) (P<0.05),均显示磨玻璃影(100% vs.71.0%)(P<0.01),显示网格征者居多(91.3% vs.38.7%) (P<0.01),有支气管通气征的比例高(95.7% vs.61.3%)(P<0.01),但未见树芽征或腺泡结节(0 vs.35.5%)(P<0.01).结论 COVID-19早期胸部HR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多半位于双侧肺,病灶构成以磨玻璃影为主,网格征和支气管通气征较为常见,但无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树芽征或腺泡结节.精准识别首次胸部HRCT特征对COVID-19疑似病例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血常规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 月—2 月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 COVID-19 患者 66 例,将同期住院的疑似并最终排除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感染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常规和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 COVID-19 患病的血液细胞学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OVID-19 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 (NEU)、淋巴细胞(LYM)、CD4+ T细胞、CD8+ T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均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T 细胞水平升高是COVID-19患者的保护因素(OR=0.997,95%CI:0.994~0.999),同时CD4+ T细胞与LYM计数呈正相关 (rs=0.829,P<0.01)。结论 COVID-19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下降,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为临床诊断SARS-CoV-2的感染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2月起,在我国以武汉、湖北为中心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型冠症病毒肺炎~([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导致严重的肺炎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其具有高传播性和高易感性,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2])。为进一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本研究对太原市救治的40例确诊病例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以期今后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分析河南省2010—2019年新报告的15~24岁青年学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首次随访检测情况。方法 数据来源于国家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下载河南省2010—2019年的病例报告卡和随访管理定时数据库。收集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样本来源、性病史、高危行为史、首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情况等。患者确诊后30 d内进行首次随访,主要随访过去3个月发生性行为及其他高危行为、是否采取安全措施、CD4+ T淋巴细胞计数等情况。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首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影响因素。结果 10年间共报告HIV感染者1 011例,每年新报告病例数从2010年的50例上升至2019年的198例。感染者以男性(92.8%)、18~22岁(67.6%)、汉族(98.5%)为主,感染途径主要为同性性传播(68.2%),样本来源以检测咨询(52.1%)为主。188例(18.8%)近3个月发生性行为时未每次均使用避孕套,其中83例(46.6%)与1人发生了性行为,57例(32.0%)与2人发生了性行为,25例(14.0%)与3人发生了性行为,13例(7.3%)与4人及以上发生了性行为。研究对象首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比例达到17.2%(167例),但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99.685,P<0.01),2019年下降至8.0%。女性(OR=2.98,95%CI:1.63~5.47)、异性性传播(OR=2.37,95%CI:1.48~3.81)和其他传播途径或不详(OR=16.27,95%CI:9.69~27.32)是HIV感染者首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危险因素。结论 河南省2010—2019年新报告青年学生HIV感染者人数增长明显,晚发现比例相对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警示性教育,加大检测力度,尽早发现并纳入抗病毒治疗,减少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继发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136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继发细菌性肺炎(继发感染组,44例)和非继发感染组(92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疾病转归等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继发感染组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比例高于非继发感染组(P<0.01),入院的氧合指数(OI)<400 mmHg、高热(体温>39 ℃)、重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低蛋白血症、心功能不全比例也均高于非继发感染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操作、激素治疗比例及住院时间均高于非继发感染组(P<0.05)。Logistics 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OR=4.613,95%CI:1.756~12.118)、激素治疗(OR=2.403,95%CI:1.012~6.422)、入院OI<400 mmHg(OR=6.534,95%CI:2.064~20.691)、低蛋白血症(OR=12.949,95%CI:3.284~51.067)是继发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VID-19继发感染与患者入院氧合指数低于400 mmHg、低蛋白血症、激素治疗、基础疾病关系密切,临床尽早干预可预防患者继发感染,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陈民喜 《今日药学》2020,(3):I0002-I0002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暴发。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截至3月19日,我国已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1237例,其中死亡3250例;境外累计确诊135009例,其中死亡5627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描述分析一起入境人员长时间封闭空间旅行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长时间封闭空间旅行的新冠肺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这起入境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传播过程进行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并同时采取公共卫生措施,分析疫情可能传播链。结果 :该起入境人员新冠肺炎的聚集性疫情为一家四口一起回国,4人先后确诊新冠肺炎。4人均判为同飞机确诊病例0的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点同一间房间隔离。病例1父亲,病例2母亲,病例3姐姐,病例4妹妹先后发病,且后面发病的病例均为前面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结论 :长时间封闭空间旅途的密切接触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并造成聚集性疫情的重要原因。同时在执行隔离防控政策上应该严格遵守1人1间,对于需要陪同隔离应严格控制陪同隔离人员数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江县儿童乙脑发病的影响因素,给控制乙脑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配对方法,以开江县2006~2007年发生的乙脑,经血清学确诊的32例,按1:1配对的健康儿童为对照,搜集病例和对照的父母文化、家庭经济收入、室内和室外环境卫生、防蚊灭蚊情况、室内蚊密度、蚊虫叮咬史、养猪情况、监护人乙脑防治知识了解情况、乙脑疫苗免疫史等影响因素信息。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室内卫生好的比例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3889,P<0.01,OR=0.1250,95%CI:0.0139~0.5317),室外环境卫生好的比例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7222,P<0.01,OR=0.2000,95%CI:0.0371~0.7070),室内蚊密度高的比例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6923,P<0.01,OR=12.0000,95%CI:1.7755~512.9727),有蚊虫叮咬史的比例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6923,P<0.01,OR=12.0000,95%CI:1.7755~512.9727),有乙脑免疫史的比例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4286,P<0.01,OR=0.0500,95%CI:0.0012~0.312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灭蚊器蚊香、蚊虫叮咬史,乙脑疫苗免疫史等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室内卫生、室外环境卫生及乙脑疫苗免疫史是儿童乙脑发病的保护因素,使用灭蚊器蚊香、室内蚊密度、蚊虫叮咬史是儿童乙脑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郑州市二七区2006年乙型脑炎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以便制定科学防治策略。方法对2006年报告的63例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二七区乙脑报告病例63例,男性37例,女性26例,男女性别比1∶0.70 病例主要集中在1-6岁的学龄前儿童40例,占63.49%,其次是7-13岁学生14例,占22.22% 发病高峰为7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1-13岁病例54例。有免疫史12例(本地病例6例),占22.22%,无免疫史19例(全部为外地病例),占35.19%,免疫史不详的23例(本地3例,外地20例),占42.59%。结论加强宣传,增强群众的的灭蚊、防蚊意识,采取以切断乙脑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同时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漏种和免疫空白,因此提高1-6岁的学龄前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应作为乙脑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心肌梗死(AMI)救治现状。方法 本研究为同期横 断面研究,以2019年1月20日—2019年2月20日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为对照组(非COVID-19流行期间 组:314例),2020年1月20日—2020年2月20日COVID-19流行期间收治的AMI患者为观察组(COVID-19流行期间 组:133例),比较2组住院期间临床结局(全因病死率)、24 h内AMI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 (FMC)时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人群从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to-B)和总缺血时间等指标。结果 住院期间COVID-19流行期间组院内全因病死率显著高于非流行期间组(14.3% vs. 1.6%,P<0.01)。2组间24 h内再灌 注治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6% vs. 40.6%,P>0.05),与非COVID-19流行期间组比较,COVID-19流行期间组的 FMC时间明显延迟(P<0.05)。STEMI人群中,COVID-19流行期间组D-to-B时间和总缺血时间较非流行期间组明显 延长(P<0.01)。结论 COVID-19流行期间AMI患者就诊时间延迟,院内急救时间延长,院内全因死亡率明显升高。 应当在遵循COVID-19防控原则基础上,优化AMI救治流程,尽早建立COVID-19流行期间正常的医疗秩序。  相似文献   

12.
彭明  李玉凯  王岚  肖杰  成忠△ 《天津医药》2020,48(7):599-602
目的 探讨合并冠心病(CHD)与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影响。方 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愈出院的80例COVID-19患者,其中普通型58例、重型14例、危重型8例。按照是否合并 CHD分为2组:合并CHD组36例,未合并CHD组44例。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氧饱和度、心率、血 压、住院天数、胸部CT明显好转所需天数、临床分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用药情况等一般资料,以及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等检查结 果的差异。结果 合并CHD组较未合并CHD组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增快,住院天数、胸部CT好转所需天数延 长,服用ACEI/ARB类药物的患者所占比例升高(均P<0.05)。合并CHD组较未合并CHD组患者WBC、LYM降低, CRP升高(P<0.05)。合并CHD组患者重型、危重型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合并CHD组,服用ACEI/ARB类药物的 COVID-19患者重型、危重型所占比例均高于未服用药物患者(P<0.05)。结论 合并CHD的COVID-19患者病情 更严重。同时,ACEI/ARB类药物的使用有可能加重COVID-19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3.
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3月15日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135例有完整病历资料的COVID-19患者的人口学、 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征。根据病情分为轻症(轻型+普通型)组(n=74)和重症(重型+危重型) 组(n=61),比较2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指标改变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35例COVID-19患者中合并 基础疾病70例(51.9%),重症组合并心律失常者较多,发热、乏力、胸闷、厌食的发生率较高(P<0.05)。聚集性感染 为主,共26起,涉及74例(54.8%),通过1次核酸检测确诊112例(83.0%)。135例中发病时有症状者126例(93.3%), 核酸转阴平均14(10,20)d;无症状9例(6.7%),其核酸转阴平均7.0(5.5,13.0)d。外周血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下降 40例(29.6%),C反应蛋白升高65例(48.1%)、白细胞介素6升高57例(42.2%),D-二聚体升高62例(45.9%),纤维蛋 白原升高33例(24.4%),乳酸脱氢酶升高36例(26.7%),肌红蛋白升高9例(6.7%)。胸部CT示127例(94.1%)有异常 表现,病变以胸膜下区分布为主122例(96.1%),其中磨玻璃密度影为主要表现106例(83.5%),重症组双肺受累、且3 个肺叶以上分布、磨玻璃影和实变影更多见(均P<0.05),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可吸收,或遗留少许纤维条索。最终好 转出院133例(98.5%),死亡2例(1.5%)。结论 天津地区COVID-19感染以家族聚集性为主,多数合并基础疾病,淋 巴细胞计数降低较为明显,总体预后良好。早期胸部CT检查可以弥补胸部X线检查的局限性,尽早行胸部CT检查 及多次呼吸道标本的核酸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快速评估病情 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患者的资料,根据其临床分型分为非重症组和重症组, 比较2组之间基本情况、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50例患者中男18例(36%),女32例(64%),平均 年龄(48.2±15.3)岁,非重症39例(78%),重症11例(22%),41例(82%)去过武汉或与武汉返程人员密切接触。发热 (98%)、乏力(66%)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9例(58%)出现淋巴细胞(LYM)计数下降,48例(96%)胸部CT表现为多 发小斑片影、间质改变或磨玻璃影。重症组入院时气喘发生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比值、血清降 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较高,而氧合指数(OI)、LYM比值低于非重症组(P<0.05 或P<0.01),WBC、NEU比值、PCT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YM比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非重 症组相比,重症组住院期间所观察时间点的NEU比值较高、LYM比值较低(P<0.05)。重症组激素及丙种球蛋白的 使用率高,且接受了更多的呼吸机支持治疗(P<0.05或P<0.01)。49例(98%)治愈出院,1例危重型患者死亡,病死 率为2.0%,平均住院时间为13(11,16)d。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普遍表现为发热、乏力,淋巴细胞降低,年龄、基础疾 病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而NEU比值、LYM比值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郭晶  李莉  吴茜  李红蔚  史丽霞  吴琦 《天津医药》2021,49(11):1188-1192
目的 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住院治疗并康复出院的127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入院24 h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SII值并以其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SII组(≥393)和低SII组(<393),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白蛋白(ALB)的差异。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组患者的核酸转阴曲线。结果 高SII组的男性比例、NLR、PLR、CRP均高于低SII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5 d、重症、高SII是影响核酸转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高SII值、重症、发病至入院时间>5 d的患者核酸转阴中位时间分别长于低SII值、非重症、发病至入院时间≤5 d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I是反映机体炎症及免疫状态的综合指标,简单易得,高SII值为COVID-19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AimTo accumulate evidence that indicated the key role played by virus-triggered inflammation in the 2019-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which emerged in Wuhan City and rapidly spread throughout China.MethodsAge, neutrophil(NEU)-to-lymphocyte (LYM) ratio (NLR), lymphocyte-to-monocyte (MON) ratio, 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 and C-reactive protein (CRP) of 93 patients with laboratory confirmed COVID-19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thresholds for five bio-markers, and their prognostic values were assessed via the Kaplan–Meier curve and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models.ResultsThe median age was 46.4 years old, and 37cases were females. A total of 27.8% of patients had been to Wuhan, and 73.1% had contacted with people from Wuhan. Fever (83.8%) and cough (70.9%) were the two most common symptoms. Elevated NLR and ag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llness severity. The binary logistic analysis identified elevated NLR (hazard risk [HR] 2.4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98–4.57) and age (HR 2.52, 95% CI 1.65–4.83) as independent factors for poor clinical outcome of COVID-19. NLR exhibited the largest area under the curve at 0.841, with the highest specificity (63.6%) and sensitivity (88%).ConclusionsElevated age and NLR can be considered independent biomarkers for indicating poor clinic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COVID-19疫情下发热门诊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流程,为COVID-19防治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PACS系统,提取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27日至3月9日所有发热门诊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1066例,以21~30岁居多(31.33%);首发症状排名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石家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以2020年 1月21日—2月10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21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 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肺部影像学特征。根据年龄分为2组:<45岁组(n=13),≥45岁组(n=8),比较2组上述指标的 差异。结果 21 例 COVID-19 患者中男 14 例,女 7 例;有 7 组家庭聚集性发病(共 19 例)。临床体征:发热 15 例 (71.4%),咳嗽 9 例(42.9%),无任何临床症状 5 例(23.8%)。实验室检查:T 淋巴细胞亚群 CD3+ 计数降低 8 例 (38.1%),CD4+计数降低12例(57.1%),CD8+计数降低6例(28.6%),白细胞计数降低2例(9.5%),中性粒细胞(N)计 数降低2例(9.5%),淋巴细胞(L)计数降低5例(23.8%),C反应蛋白(CPR)升高10例(47.6%)。年龄≥45岁组及<45 岁组患者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白细胞计数、N及L计数及其降低比例、CRP水平及CRP升高比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患者中,3例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前首次影像学检查为胸部X线者11 例,胸部CT者10例,其中胸部X线检查假阴性6例(漏诊率54.5%),而胸部CT检查均呈阳性。结论 石家庄地区 COVID-19感染以家族聚集性为主,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较为明显,早期胸部X线检查极易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