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估海淀街道6月龄婴儿的夜晚睡眠-觉醒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评估指导婴儿早期睡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Actiwatch腕表式活动记录仪评估6月龄婴儿的夜晚睡眠-觉醒模式,同时对影响夜晚睡眠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月龄婴儿夜晚睡眠时间为(477.43±60.24)min,夜晚最长连续睡眠时间为 (312.60±106.00)min,夜晚入睡潜伏期为(19.06±14.53)min,夜晚平均觉醒次数为(2.24±1.21)次;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睡前1 h唱催眠曲(t=-2.158,P=0.039)是影响夜晚睡眠时间的因素;性别(t=-2.57,P=0.016)、喂养方式(t=-2.391,P=0.028)、睡前1 h抚触(t=-2.133,P=0.027)是影响夜晚最长连续睡眠时间的因素;是否同一时间放到床上(t=2.882,P=0.011)、睡前1 h洗澡或洗臀部(t=-2.314,P=0.026)、抚触(t=-2.888,P=0.011)是影响夜晚入睡潜伏期的影响因素;单独一人在小床上入睡(t=-2.091,P=0.045)是夜醒次数的影响因素;多因素结果提示夜晚睡眠时间与入睡前抚触呈线性相关(t=-2.158,P=0.039),夜晚最长连续睡眠时间与婴儿性别呈线性相关(t=-2.083,P=0.047),夜醒次数与单独一人在小床上睡眠呈线性相关(t=-2.091,P=0.045)。结论 家长的睡眠养育行为是影响婴儿的夜晚睡眠-觉醒模式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婴幼儿正确睡眠养育行为习惯的宣教力度,纠正不良的睡眠养育行为,促进婴儿夜晚睡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婴幼儿看护人睡眠认知和养育行为的现状及其一致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7—11月在6市社区和乡镇对婴幼儿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共1213例问卷纳入分析,采用χ2检验、Kappa系数分析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的特征及一致性。结果 在认知层面,看护人中76.8%认为应该让孩子独自入睡,60.9%认为与家人同屋单独小床最有利孩子睡眠,75.8%认为最佳夜醒处理方式是观察几分钟再处理。农村地区、家庭月收入≤5000元、大学/大专以下文化程度、(外)祖父母、1岁以下婴儿的看护人睡眠认知相对较差(P<0.05)。在实际养育时,让孩子独自入睡、与家人同屋单独小床睡眠和夜醒后观察几分钟再处理的比例分别为26.2%、22.2%和54.2%。看护人在入睡方式、睡床方式和夜醒处理方式上的认知和养育行为之间的Kappa系数分别为0.193、0.131和0.419。结论 多数看护人对婴幼儿睡眠有正确认知,但个体差异较大,且养育行为与认知之间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婴儿早期喂养方式对其睡眠状况及相关睡眠行为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家长睡眠日记方法收集524名足月婴儿出生至4月龄共8次睡眠和喂养的相关信息,并在生后第4周和第3个月时完成婴儿睡眠行为方式的调查。选择广义线性模型及χ2检验方法探索婴儿喂养与睡眠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部分母乳喂养婴儿白天和24 h睡眠时间比例分别比完全母乳和配方奶喂养婴儿少4.2%、5.2%和1.6%、2.4%,但完全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方式婴儿上述两项指标平均水平相似;配方奶喂养婴儿夜醒次数要少于其他两种喂养方式。在睡眠养育行为上,三种喂养方式婴儿均偏向于同床睡眠及较高比例的入睡和夜醒后的安抚需求,但入睡时具体安抚方式选择存在差异。 【结论】 部分母乳喂养婴儿自我入睡能力、睡眠长度以及睡眠质量均比其他两种喂养方式婴儿差,如何改善并促进其睡眠健康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嘉兴市1~12月龄婴儿睡眠状况.方法 由专人对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婴儿健康体检的1~12月龄婴儿家长进行婴儿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1~3、4~6、7~9和10~12月龄等4个月龄组婴儿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为15.52、14.40、13.07和12.01 h.4个月龄组之间比较总睡眠时间和白天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2月龄婴儿各月龄组的白天和夜晚睡眠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2月龄婴儿中〉50%在20:00前入睡,在20:00-22:00之间入睡者〉20%,而在22:00后入睡者〈15%.1~12月龄婴儿睡眠障碍检出率为35.26%.4个月龄组婴儿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除昼夜节律紊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儿睡眠时间不足以及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应引起社会、家长和各级儿童保健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睡床方式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提高其睡眠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2月以珠三角地区139名4~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了解儿童的睡床方式(即与家人同床、与家人同房不同床及单独睡眠),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分值越高表示存在睡眠问题越严重)调查其睡眠质量,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因素回归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和与家人同床睡眠的儿童比,与家人同房不同床睡眠的儿童(β=-3.23)就寝习惯问题得分低,单独睡眠的儿童(β=-2.06)就寝习惯问题得分低,单独睡眠的儿童睡眠持续时间问题(β=0.98)得分高,夜醒(β=0.51)问题得分高,而睡眠焦虑(β=-1.20)问题得分低。以实际计算的夜间及日间平均睡眠时间为结局,与家人同房不同床、单独睡眠的儿童和与家人同床睡眠的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与家人同床睡眠的儿童比,单独睡眠的儿童就寝习惯及睡眠焦虑问题更少,但增加其睡眠持续时间及夜醒问题,而与家人同房不同床睡眠的儿童就寝习惯问题更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城市地区孕妇对婴儿睡眠健康的认知情况及人群分布特点。 【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469名孕妇对婴儿睡眠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选择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母亲孕期认知的社会人口学分布特征。 【结果】 城市孕妇对婴儿期睡眠时间变化趋势、睡眠/觉醒状态判断知晓率分别为75.3%和55.9%,88.3%的母亲选择同室独床或单独卧室,67.0%的母亲认为应在婴儿完全清醒或犯困未睡着时将婴儿放到床上睡觉,68.7%的母亲认为应在婴儿夜醒后不安抚或先观察再安抚。母亲学历、年龄及家庭收入与孕期母亲的睡眠健康认知水平存在相关性。 【结论】 城市地区母亲孕期在婴儿睡眠健康认知方面状况较好,但仍有相当比例母亲尤其是低学历者存在一定误区,相关睡眠健康教育有待强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1~3月龄婴儿的睡眠现状并分析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2月15日-2016年1月15日在北京城区、近郊、远郊各选取的两家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健康体检的1~3月龄婴儿1 152例,对家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养育及家庭环境、睡眠环境、睡眠问题等。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1 152名婴儿中,与大人同床睡的比例为73.8%,摇晃/拍抱哄睡和含奶头入睡的比例分别为72.9%和59.8%,晚上睡觉开小夜灯的比例为52.0%。入睡困难、睡眠节律紊乱的比例分别是50.3%和60.4%。张口呼吸、打鼾、呼吸暂停的比例分别是33.0%、26.5%、3.5%。婴儿年龄(d)增加(OR=1.013,95%CI:1.002~1.023)、剖宫产(OR=1.509,95%CI:1.101~2.068)、混合喂养(OR=1.401,95%CI:1.036~1.894)、不良睡眠环境(OR=1.602,2.587,2.278,95%CI:1.177~2.180,1.113~6.011,1.217~4.263)、缺乏睡眠仪式(OR=1.611,95%CI:1.198~2.168)、摇晃/拍抱哄睡(OR=3.397,95%CI:2.419~4.768)会增加婴儿入睡困难的风险。结论 北京地区小婴儿不良睡眠行为及睡眠问题较多,亟待改善看护人的睡眠知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婴儿睡眠卫生教育对产妇睡眠质量、产后抑郁、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系统儿童保健1月龄婴儿的600名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从婴儿第1月龄开始接受每个月1次的婴儿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共5次),包括婴儿睡眠教育宣传页、20 min小讲课、一对一睡眠咨询指导以及电话网络咨询服务。对照组每月定期接受的儿童保健指导。在婴儿1月龄和6月龄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婴儿睡眠健康知识和养育行为问卷对两组产妇进行睡眠质量、抑郁状况、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评价。 结果 两组产妇干预前的一般情况、PSQI分值、抑郁状况、睡眠认知和养育行为状况无明显差异(均P<0.05)。干预后:(1)干预组产妇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评分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两组产妇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t=0.851,P=0.397);(3)睡眠认知方面:干预组认为孕期情绪对儿童睡眠有影响的产妇比例(60.90% vs. 51.69%)、孕期睡眠状况对儿童的睡眠影响的比例(60.53% vs. 49.58%)、睡眠光线对儿童睡眠有影响的比例(59.77% vs. 47.03%)、认为应采取仰卧或侧卧睡眠姿势的比例(75.94% vs. 61.0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睡眠养育行为方面:干预组产妇在睡眠养育行为如孩子独睡比例(30.08% vs. 22.03%)、不喂夜奶比例(40.23% vs. 27.97%)、夜间睡眠期间安抚不抱比例(42.48% vs. 29.6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婴儿睡眠卫生健康教育有效促进了产妇的睡眠质量,改善了睡眠认知和部分睡眠养育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Actiwatch评估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夜晚睡眠-觉醒模式发展变化轨迹,为评估指导婴儿早期睡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查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2例婴儿在家庭自然环境状态下前瞻性追踪婴儿0~12个月的夜晚睡眠-觉醒模式的发展轨迹,监测年龄点包括出生后1~6、9、12月龄各1次,共8次。观察时间为每次60 h。通过Actiwatch腕表式活动记录仪采集各监测年龄点的睡眠-觉醒信息。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夜晚总睡眠时间(366.07~497.04 min)和最长连续睡眠时间(213.21~381.10 min)逐渐延长,婴儿夜晚总睡眠时间5月龄与出生后1月龄相比增加了102.57 min、最长连续睡眠6月龄与1月龄相比增加了99.39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2、5.45,P均<0.05)。婴儿的入睡潜伏期(56.85~15.13 min)和夜晚觉醒次数(2.83~1.60次)随月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婴儿入睡潜伏期4月龄相比1月龄降低了29.65 min、夜晚觉醒次数5月龄相比1月龄减少了0.3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7、3.51,P均<0.05);相邻年龄点比较及不同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淀区海淀街道婴儿夜晚睡眠-觉醒模式在生后4~6个月内变化发展最为迅速,随年龄增长婴儿夜晚入睡能力和连续睡眠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24~35月龄儿童的睡眠现况并探讨其与行为问题的关联。方法 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睡眠调查项目,于2021年6―7月收集223名24~35月龄儿童的社会人口学信息、睡眠情况和行为问题等资料,比较不同特征儿童的睡眠问题及行为问题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问题与行为问题的关联。结果 研究对象全天睡眠时间(11.6±1.2)h,夜间睡眠时间(9.2±0.9)h,白天睡眠时间(2.4±0.9)h。由家人陪护入睡的比例为76.7%,与家人同床睡的比例为75.8%,入睡晚于21:00的比例为76.2%,认为孩子睡觉有困难的养护人占44.4%。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 20 min)、睡眠质量不良(夜醒次数≥2)、睡眠时间不足(全天睡眠时间<11 h)的发生率依次为44.8%、17.9%、15.2%。行为问题的可疑异常检出率为12.1%,各因子的可疑异常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睡眠问题为36.6%、破坏行为为22.1%、身体诉述为22.0%、社交退缩为18.4%、抑郁为12.1%、攻击行为为9.4%。多因素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11.
Non-supine sleep position and parental tobacco use are known risk factors for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co-sleeping (bed sharing) slightly increases the overall risk of SIDS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 [SOR]: B) and is greatest for infants less than 11 weeks old (SOR: B).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d sharing and SIDS is strongest for infants whose parents use tobacco (SOR: B). Infants who sleep in a room separate from their caregivers or on a couch or an armchair a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SIDS (SOR: B). Using bedding accessories such as duvets or pillows may increase an infant's risk of SIDS (SOR: B).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Parent–infant bed‐sharing is a common practice in Western post‐industrial nations with up to 50% of infants sleeping with their parents at some point during early infancy. However, researchers have claimed that infants may be at risk of suffocation or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related to airway covering or compression in the bed‐sharing environment.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ole of airway covering and compression in creating risks for bed‐sharing infants, we report here on a sleep‐lab trial of two infant sleep conditions. Methods In a sleep‐lab environment 20 infants aged 2–3 months old slept in their parents' bed, and in a cot by the bed, on adjacent nights. Infants' oxygen saturation and heart rate were monitored physiologically while infant and parental behaviours were recorded via ceiling‐mounted infra‐red cameras. Infants served as their own controls. Continuous 8‐h recordings were obtained for covering of infant external airways, levels of infant oxygen saturation, infant heart rate, evidence of parental compression/overlying of infant, circumstances leading up to potential infant airway obstruction, and parental awareness of and responses to infant airway covering.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infants (14/20) spent some part of the bed night with their airways (both mouth and nose) covered, compared with 2/20 on the cot night; however, no consistent effect on either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 or heart rate was revealed, even during prolonged bouts of airway covering. All cases of airway covering were initiated by parents; 70% were terminated by parents, the remainder by infants. Seven bouts of potential compression were observed with parental limbs resting across infant bodies for lengthy periods, however, in only two cases was the full weight of a parental limb resting on an infant, both events lasting less than 15 s, both being terminated by infant movement. Conclusion Although numerous authors have suggested that bed‐sharing infants face risks because of airway covering by bed‐clothes or parental bodies, the present trial does not lend support to this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13.
成都地区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了解成都市2~12岁儿童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2004年9至10月间在成都市5个城区中抽取2个区的2个小学和2个幼儿园1 600名2~12岁儿童,由专人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 526份.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平均睡眠时间分别为12.12 h、10.42 h和9.47 h;睡眠障碍患病率为37.88%,其中打鼾为5.57%、喉头哽咽为1.25%、睡眠不安为7.86%、张口呼吸为4.59%、多汗为21.36%、肢体抽动为2.82%、磨牙为8.26%、梦呓为4.02%、梦游为0.2%、遗尿为1.95%、入睡困难为10.75%,部分症状的患病率男童高于女童,幼儿组高于其他组.影响儿童睡眠的相关因素为与父母同房睡、患扁桃体炎和支气管炎、花粉过敏和父亲打鼾等.结论成都地区儿童睡眠障碍的患病率较高,睡眠时间普遍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语言障碍儿童的睡眠状况以及睡眠问题的发生情况,为从睡眠角度指导语言障碍的综合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招募语言障碍儿童78名,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94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编写的睡眠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儿童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采用t 检验、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56% vs. 37.23%,χ2=4.062,P<0.05)。其中,入睡困难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7.44% vs. 31.91%,χ2=4.318, P<0.05)。病例组夜间就寝显著晚于对照组(21.91±0.73 vs. 21.51±0.55,t=4.070, P<0.001),夜间睡眠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9.29±0.86) h vs. (9.67±0.76 h),t=-3.162,P<0.05]。病例组中独立入睡的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需要帮助入睡的儿童(41.30% vs. 68.75%,χ2=5.701,P<0.05)。夜醒后家长给予适当应答者,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应答及立即应答者(33.33% vs. 61.53% vs. 62.50%,χ2=6.359,P<0.05)。结论 语言障碍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高,夜间就寝时间晚、睡眠时间少。入睡方式、夜醒家长反应可影响其睡眠。在语言障碍儿童的综合干预中,需要充分关注其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5.
王红  冉域辰  李薇  曹丽  张亚果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16-3818
目的:了解成都市0~2岁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睡眠问题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2个城区648例儿童,对其家长或看护人进行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成都市0~2岁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34.9%,其中夜醒的发生率为11.1%、打鼾的发生率为10.5%、入睡困难的发生率为8.8%。睡眠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母亲打鼾史、入睡前需要帮助、肺炎史、经常变换看护人等。结论:目前成都市0~2岁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儿科、儿保医生及广大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0~5岁儿童睡眠时间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冉域辰  李薇  曹丽  张亚果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6):3710-3712
目的:了解成都市0~5岁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睡眠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2个城区1276例儿童,对其家长或看护人进行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成都市0~5岁儿童白天睡眠时间和总的睡眠时间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不同性别间睡眠时间无显著差别;影响睡眠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儿童年龄、喂养方式、入睡方式以及母亲年龄和睡眠总时间等。结论:目前成都市小年龄阶段儿童睡眠时间较少,需引起重视;对儿童睡眠时间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从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良好的睡眠环境是保证儿童充足睡眠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国婴幼儿睡床方式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睡眠结局的影响。方法 于2012-2013年按照“省-市-县-医院”的抽样技术路线,抽取全国8省市1 304名0~35月龄足月、健康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家长填写《简明婴幼儿睡眠问卷》( BISQ)和自编《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了解婴幼儿睡床方式、睡眠模式及人口统计学因素。结果 婴幼儿平均为(12±10)月龄,男婴占53.8%。婴幼儿与父母同床睡的比例高达84.8%,同房睡为13.2%,独立睡为2.0%。相比6月龄以下婴幼儿,≥6月龄同床睡比例显著较高,同房睡显著较低(P均<0.05),而独立睡无组间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幼儿年龄≥6月龄、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和居住郊区是同床睡的风险因素。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矫正混杂因素后,同床睡对所有睡眠结局参数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P均>0.05)。结论 同床睡是我国0~35月龄婴幼儿最常见的睡床方式,发生率远高于欧美国家,与婴幼儿月龄和社会经济状况相关,但未发现其对睡眠结局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