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病率的不断提高,一系列的干预模式应运而生,为ASD患儿的预后空间不断地创造新的可能性,其中家庭介导的干预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国内正规而系统的家庭干预模式尚比较欠缺,所以,本文对国内外常见的ASD患儿家庭干预模式及效果进行了系统回顾,重点阐述了国外的多种干预模式,希望对今后国内的家庭干预模式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2.
梁涛 《中国妇幼保健》2020,(8):1554-1558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障碍、交流障碍、狭隘兴趣与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病因尚不明确,无特效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ASD症状于生命早期开始出现,但由于少数幼儿期孤独症患儿表现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部分医务人员对孤独症认识不足,多数家长忽略孤独症幼儿的早期表现等多种因素,导致就诊时间延迟,延误就诊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3.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严重程度不一的社会交流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ASD已成为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干预有利于患儿的预后.然而,ASD的诊断常存在漏诊和误诊现象,本文综合以往研究,分析ASD漏诊和误诊的表现类型及原因,探讨可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于24个月龄ASD患儿的语言及非语言交流、社会交往缺陷以及重复刻板行为等临床特征,探讨ASD早期诊断可能存在的特异性临床表现。方法对确诊ASD的114例小于24个月龄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其年龄分布、性别构成、不同亚型的构成、主要就诊原因及具体临床特征等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并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的ASD患儿早期症状的关注核心和临床行为特征的突出表现。结果小于24个月龄ASD患儿确诊年龄呈偏态分布,50%病例于17~20个月龄获得诊断,主要的就诊原因是无语言(61.4%),但社交障碍仍是ASD早期诊断的核心障碍。在无目光对视、重复刻板的游戏方式、重复刻板的怪异行为合并手部动作这三方面男性患儿的表现比女性患儿更突出;孤独症组出现不听指令、独自玩耍、无互动性较PDD-NOS组更明显(P0.05)。结论 ASD的早期核心表现仍是社交障碍,但语言落后更易受到关注,无目光注视和重复刻板行为特征在男性患儿中更突出,可能与女性ASD患儿早期漏诊率较高有关。社交障碍的严重程度可协助ASD早期诊断的分型。  相似文献   

5.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的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本文从病因、诊断、治疗三方面进行综述:ASD的病因主要包括感染和免疫因素、遗传因素、代谢障碍、脑血流灌注不足等因素;ASD诊断主要采取问卷方式,应用行为检查量表对患儿进行日常行为、症状的询问确诊;ASD治疗主要以康复教育和训练为干预手段,药物作为辅助手段以提高患儿语言能力、认知理解、智力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ASD患儿得到积极救治,有助于患儿尽早融入社会,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列障碍(ASD)患儿的严重程度对父母对于ASD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B)的影响,为培训父母进行家庭干预训练提供思路。方法对359例确诊ASD的患儿父母进行现场调查,按ASD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严重程度的ASD患儿父母在孤独症的知识和对诊断及预后的态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动方面,重度ASD患儿的父母与轻度组、中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重度ASD患儿父母的行为较轻中度ASD父母更为积极和主动。  相似文献   

7.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以社交障碍、狭隘兴趣与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有充分的研究证据表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ASD不良预后。根据我国国情,ASD干预必须以社会交往缺陷作为干预的核心任务,坚持科学循证干预、个性化干预和家庭及社区为基地的干预,作者据此提出ASD教育三原则和以行为疗法为基本手段;以结构化教育作为干预基本框架;以人际发展社会交往作为干预的基本内容的BSR模式。  相似文献   

8.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发生于儿童发育早期的神经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睡眠障碍是ASD儿童常见的一种共患疾病,其严重程度不仅能加重患儿的行为问题,影响学习记忆,降低癫痫阈值,而且增加照顾者的压力。因此,本文将从生物学因素、ASD儿童的核心症状、共患疾病和环境因素进行综述,为更好地理解、预防和早期干预ASD儿童的睡眠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严重公共问题之一,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特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ASD患儿维生素D(VitD)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儿童,VitD缺乏可能与ASD的发病机制相关。本文就VitD与ASD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严重公共问题之一,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特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ASD患儿维生素D(VitD)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儿童,VitD缺乏可能与ASD的发病机制相关。本文就VitD与ASD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也称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近几年发病率逐年上升.ASD大多发病于儿童,往往持续终身,主要表现为在社会交流能力、语言能力、仪式化的刻板行为三个方面同时具有本质的缺损.临床中ASD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一部分患儿在早期筛查中容易被漏诊,而有些患儿虽然在早期经过干预治疗,但还是不能达到预期的...  相似文献   

12.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语言障碍(LD)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常伴心理行为与社交功能问题,早期识别、诊断和早期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儿童常见发育异常性疾病的心理行为与社交功能进行介绍,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家长压力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缓解育儿压力及提升干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首次诊断为ASD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并将同期诊断的精神发育迟缓/言语障碍和正常儿童家长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组家长育儿压力的差异。采用家长育儿压力简表(PSI-SF)对家长压力值进行评定,一般育儿信息问卷调查相关育儿压力因素,0~6岁发育筛查测试(DST)评估ASD儿童发育商。结果 多数入组的ASD儿童伴随发育迟缓,存在智力及社会适应发育落后的几率高于运动发育。ASD组儿童家长在压力总分、亲子互动失调及困难儿童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精神发育迟缓/言语障碍儿童组家长及正常儿童家长(总分:100.67±15.08 vs 93.19±13.85 vs 82.61±17.68,F=43.85,P<0.05)。孤独症家长在育儿愁苦分量表压力值高于正常儿童家长(33.34±7.07 vs 29.77±7.47,P<0.05),与精神发育迟缓/言语障碍儿童组家长的差异不显著。增加父亲带养时间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拥有更高的文化程度能帮助缓解家长育儿压力。结论 1)多数ASD儿童伴随发育迟缓,其家长承受着更高的育儿压力。2)增加父亲带养时间、引导父亲更多参与家庭干预,政府、社会对ASD儿童及家长投入更多的资金与教育支持,将对缓解患儿家长育儿压力以及提升干预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虽然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共患癫痫现象已被识别多年,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癫痫对ASD儿童精神行为影响研究尚少,但有较多的发育、社交沟通及自我照顾能力困难的倾向。需行治疗前综合性评估,包括病因学调查,及认知、语言、情感、社交及行为功能等评估。主要基于心理社会干预结合药物治疗。根据癫痫类型和药物耐受性,兼顾药物行为学副作用选择抗癫痫药。ASD患儿类似癫痫样发作行为常见,需仔细鉴别。疑似癫痫发作,应及时诊疗或转介。有证据显示ASD共患癫痫的难治性和死亡率增加。加强多学科交流是提高ASD共患癫痫早期识别及长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行为-结构化-关系(BSR)干预模式对短期住院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干预疗效,为改善ASD儿童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ASD的2~6岁儿童1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ASD儿童均接受BSR模式的短期课程训练,训练课程包括个别辅导、游戏课、运动课、音乐课等,每天训练时间6 h,持续1个月;对照组ASD儿童处于干预等待,接受随访观察和评估。所有ASD儿童干预前、后均接受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第三版)(PEP-3)来进行各方面能力变化的评估。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干预前各副测验的原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D儿童干预后认知、语言理解、模仿、情感表达、社会互动、行为特征-非语言、适应行为的原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2.02、4.14、3.69、4.42、2.69、2.96,P<0.05);但小肌肉、大肌肉、自理的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1.05、-0.84,P>0.05)。结论 BSR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短期住院ASD儿童的预后,可推广用于儿童ASD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躯体感觉障碍是指躯体感觉系统对来自皮肤和深层组织的刺激感知和处理过程出现异常,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核心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社交、沟通、适应等技能发展和预后.查阅文献,关于躯体感觉障碍的研究非常多,但ASD与躯体感觉障碍之间的产生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由此,本文将综述躯体感觉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一步分析已知的A...  相似文献   

17.
探索经颅重复磁刺激疗法(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和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结合结构化教育(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TEACCH)的综合干预方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疗效,为治疗方案的选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对照试验,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病区选取20例3~6岁ASD儿童为综合康复组(rTMS+mNGF +TEACCH).从深圳市罗湖区雅博儿童康复服务中心招募与综合康复组性别、年龄匹配的ASD儿童20例为对照组(TEACCH).各组儿童的康复周期均持续6个月.2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进行ASD儿童行为检查表(autism behaviorcheeklist,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W)评估.结果 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2组的ABC量表在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5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及CARS量表评分均下降(P值均<0.05).干预后综合康复组的ABC量表在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5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及CAR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ASD儿童经过持续6个月的医教结合康复或TEACCH课程,临床表现均有改善;rTMS+mNGF+TEACCH的综合干预方案康复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起病于发育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对ASD早识别、早发现和早干预能极大的改善ASD儿童的预后已有共识,在ASD早期干预过程中家庭干预的作用日渐引起重视,并逐渐成为目前国际ASD早期干预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科学管理和评估孤独症幼儿家庭干预实践中可能涉及的方面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