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2-2017学年北京市通州区7~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变化趋势,为做好本区中小学肥胖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2012-2017年间5学年学生体检数据,分析超重、肥胖变化趋势。结果 2017年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4.90%、18.00%,男生高于女生。5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城镇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二者平均增长速度乡村高于城镇。超重检出率初、高中高于小学,肥胖检出率初中、小学高于高中。高中超重、肥胖平均增长速度最快,分别为1.99%和5.23%。利用社会时间序列建模分析预测,2022年通州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4.42%、14.07%。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7~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16-2017学年超重、肥胖检出率较前四年明显升高,需分析原因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有效降低超重肥胖检出率,控制平均增速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上海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变化趋势,为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09-2018年上海市连续10年的学生常见病监测项目横断面调查数据,选取资料完整的523 112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超重和肥胖判定标准采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儿童青少年生长参照标准(WHO标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变化趋势,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8年上海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9.37%、10.78%,男生分别为22.33%、16.27%,女生分别为16.31%、5.13%,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男生均高于女生(超重:χ2=253.26,P<0.001;肥胖:χ2=1 404.73,P<0.001)。调整年龄、性别后,超重和肥胖率分别由2009年的16.94%、9.22%增加至2018年的19.37%、10.78%(P趋势<0.001)。结论 2009-2018年上海市6~17岁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超重和肥胖率均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放缓,但仍处于流行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血压与体重指数 (BMI)的相关性,为该地区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9-10月本着方便抽样的原则在乌鲁木齐市分别选取15所高中、初中和小学的41 028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2.75%,男生(13.77%)高于女生(1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1,P<0.01)。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超重的学生高收缩压、高舒张压、血压偏高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8、114.2、623.0,P<0.01)。结论 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的血压状况不容乐观,超重肥胖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引起足够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吴建  谢屹  贾宁 《中国校医》2022,36(9):678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初高中新生的体重现状,以及血清转氨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对2019—2020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 135名初、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肝功能转氨酶的检测,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差异,并对不同BMI组的ALT和AS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次被调查的参检学生中,初中新生超重检出率为16.8%,肥胖检出率为11.0%,分别高于高中新生的14.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098, P<0.001,χ2=26.468,P<0.001); 男生超重检出率为20.5%,肥胖检出率为13.1%,分别高于女生的10.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39, P<0.001,χ2=88.526,P<0.001);肥胖组ALT、AST高于超重组,超重组高于体重正常和消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和肥胖组的ALT与AST异常升高检出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地区初高中新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关注低年级和男生超重、肥胖的流行趋势。超重和肥胖与转氨酶异常升高密切相关,应重视超重、肥胖对肝脏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早期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描述《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新标准下儿童肥胖率变化趋势,为开展干预及预防工作提供线索。方法 本研究于2018年9月选取前期群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对照组学生929人作为研究对象,描述研究对象从小学一年级(7岁)至初中一年级(13岁)肥胖、超重、超重或肥胖检出率及体重指数Z分值(BMI-Z)变化趋势。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范围6.91~13.58岁。“新”标准下,小学一年级(7岁时)肥胖率、超重或肥胖率均处于高峰,男生肥胖率已高达28.52%,女生为15.59%。总体上,随年龄增长,男、女生肥胖率、超重或肥胖率呈降低趋势;男生肥胖率、超重或肥胖率分别从28.52%、48.83%降低为15.55%和39.68%;女生肥胖率、超重或肥胖率分别从15.59%、33.81%降低为8.56%和21.66%。 男、女生BMI-Z分值均呈现先增高后稍下降的趋势(小学五年级为峰值点)。结论 “新标准”下,小学生肥胖形势严峻,尤其是小学一年级,是肥胖发生的高峰期,这增加了儿童肥胖预防工作的紧迫性。小学作为儿童肥胖干预的重要关口应进一步加强其肥胖的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抽取河南省内7个市6~17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共计19 390名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超重肥胖检出率为42.3%,其中超重4 415人(22.8%),肥胖3 790人(19.5%)。其中10 390名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0%和20.8%,9 000名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2.5%和18.1%,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高中生和初中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超重(OR=1.842),母亲超重(OR=2.586),儿童青少年喜爱吃甜食、膨化食品(OR=3.161),进食速度过快(OR=3.268),经常在外就餐(OR=1.882),每天看电视、玩手机时间超过2 h(OR=2.376),每天睡眠时间不足(OR=2.640)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河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较高,应积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避免超重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静  张娟  张瑛  周芸  史宏睿  赵文婷  张锋 《中国校医》2019,33(8):569-571
目的 了解徐州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况及其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徐州市随机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共12 所学校,共计抽取2 147人。采用Excel录入数据,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徐州市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7.9%,肥胖检出率为13.3%,不同性别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745,P<0.01);高血压检出率为 8.2%,不同性别高血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5,P<0.05);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 6.6%、9.4%、15.0%;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超重和肥胖是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徐州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超重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比体质量正常组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资料,探讨青少年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以普陀区3 662名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依据我国青少年性别、年龄百分位标准判断超重、肥胖,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比较不同性别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以及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组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检出率。结果 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9.88%、13.49%,男生超重22.56%、肥胖18.29%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17.07%,8.45%(P<0.01)。收缩压、舒张压比较肥胖组高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超重组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比较肥胖组高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超重组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结论 普陀区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的发生与超重、肥胖相关。青少年肥胖的防治工作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促进超重肥胖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降低自杀意念检出率提供指导。方法 2018年3-5月选取潍坊市4 250名青少年,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心理健康自评量表(K10)、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9.55%(406/4 250),肥胖检出率为6.94%(295/4 250);农村超重肥胖青少年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城市青少年(P<0.001),城市超重肥胖青少年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农村,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杀意念得分农村显著高于城市(P<0.001);心理健康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639,P<0.01),社会支持分别与心理健康、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378和-0.449,P<0.01);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对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杀意念有显著预测作用(β=0.278和-0.197,P<0.01;R2=0.459),且社会支持在心理健康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通过改善超重肥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社会支持,从而降低超重肥胖青少年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8年与2014年四川省7~18周岁中小学生形态学指标变化情况,为近五年来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变化情况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18年和2014年共抽取了28 754名7~18周岁中小学生,其中2018年抽取中小学生23 977人,2014年共抽取中小学生4 777人,检测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并计算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结果 2018年与2014年中小学生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与2014年中小学生男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2.78%和14.79%,2018年男生超重检出率比2014年男生超重检出率略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与2014年中小学生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44%和4.58%,2018年女生肥胖检出率比2014年女生肥胖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五年来,四川省中小学生平均身高和体重无明显变化;在超重和肥胖方面,男生超重检出率有所下降,女生肥胖检出率有所上升;建议加强对中小学生女生肥胖发生的防控,积极促进中小学女生改善饮食结构,鼓励多参加体育运动,抑制肥胖在女生中快速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According to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ssociation between birth weight an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hood/adolescence is ambiguous. AIM: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irth weight an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METHODS: Birth and actual anthropometric data of school children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metropolitan schools were analyzed. Overweight/obesity were established by standardized (sex, age) body mass index, and obesity also by body fat percent. RESULTS: Data of 1,334, 7- to 19-year-ol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725 boys and 609 girls) were evaluated.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obesity was similar in the case of persons with low (19.36%) and normal birth weight (18.96%), while in the case of persons with high birth weight this rate was 25.98%. Based on body fat percent,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the latter group was also higher than in groups with low and normal birth weight (18.11% vs. 12.89% and 12.66%). CONCLUSIONS: Among macrosomic babies the rat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s higher than among normal or low-birth-weight babies, particularly in childhood.  相似文献   

12.
王宁 《中国校医》2021,35(6):422
目的 对济南市某校6~14岁小学生超重肥胖情况进行分析,为小学生超重肥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济南市某学校2019—2020年度的学生健康体检信息。结果 济南市某校6~14岁小学生超重检出率17.8% ,肥胖检出率30.2% 。其中男生超重检出率19.3%,肥胖检出率36.6%;女生超重检出率16.2%,肥胖检出率23.4%。各年级超重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二年级(22.1%)>五年级(18.5%)>六年级(17.5%)>三年级(17.1%)>四年级(15.9%)>一年级(15.3%);肥胖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三年级(36.5%)>五年级(33.6%)>四年级(31.0%)>一年级(29.4%)>六年级(26.5%)>二年级(25.8%)。汉族小学生超重检出率17.8%,肥胖检出率30.2%。城市小学生超重检出率17.9%,肥胖检出率30.1%。结论 济南市某校6~14岁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需要教育、卫生、家庭等多部门联合干预,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培养良好饮食行为习惯,增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儿童肥胖的预防和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17年9—11月抽取顺义区5所幼儿园共1 238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方式研究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顺义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3.3%、15.2%。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包括:剖宫产(OR=1.333,95%CI:1.032~1.722)、父亲超重/肥胖(OR=1.723,95%CI:1.293~2.295)、母亲超重/肥胖(OR=1.617,95%CI:1.234~2.119)、进食速度快(OR=1.403,95%CI:1.125~1.748)。而平均户外活动时间>2 h(OR=0.649,95%CI:0.549~0.771)是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制定父母参与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新市区6~15岁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发育规律及其在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间的差异;探讨体重指数(BMI)及体脂两种方法评定超重肥胖的不同,对早期发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及制定改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1月纳入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907人;采用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成分、计算BMI-Z分值;超重肥胖评定参考WS/T586-2018。结果 6~15岁儿童青少年除男生体脂率外,男女生各体成分指标随年龄变化均存在线性趋势(P<0.05),BMI-Z评分男生高于女生(P<0.05);男生体脂百分比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女生在11岁时体脂百分比(BFP)超过男生(P<0.05)。BMI及BFP评价超重率及肥胖率分别为11.5%和9.0%、14.1%和20.5%;其中BMI正常组有7.6%和3.1%的少儿BFP评定为超重和肥胖;在BMI超重组有49.5%的少儿BFP评定为肥胖。各体成分在超重与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体成分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有性别及年龄差异;不同方法评定超重肥胖率略有不同,提示BMI评定肥胖标准易低估体脂胖肥儿童青少年;其超重和肥胖组各体成分均高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