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20年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显示: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死亡率为149.49/10万[1-2]。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已经成为卒中终身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3]。其中,约1/3的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4],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受到严重影响,是目前卒中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并成为当下国际卒中研究的热点和临床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 中国卒中学会睡眠医学分会 《中国卒中杂志》2023,18(2):221-239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stroke-related sleep disorders,SSD)是卒中后常见症状,且易被忽视。2019年,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联合相关专业学会及相关领域专家制定并发表了《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北京神经内科学会汇集各方意见和建议,结合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完成了“共识”2023年更新版。2023版“共识”主要聚焦有循证医学证据的SSD评估及治疗方法的新进展,并增加了一些循证证据较少的睡眠障碍亚型治疗方面的专家推荐意见,增加其临床实用性及可操作性,有效指导临床医师规范诊疗SSD。 相似文献
3.
《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 《中国卒中杂志》2023,18(3):315-334
<正>随着脑血管病治疗手段的精进,中国卒中患者的死亡率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卒中患者得以长期生存。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给长期生存的卒中患者带来很多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管理。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成立《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编写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编写《共识》,形成对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临床诊疗和管理的建议,以期更加规范地服务于卒中患者。 相似文献
4.
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中国专家组 《中国卒中杂志》2013,8(12):973-983
卒中后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影
响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自2007年《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的专家共
识》(以下简称共识)[1]颁布以来,临床医生逐渐增加了对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及营养风险管理的意识,
但临床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实际困难和认识误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近发表的循证医学证
据和国际指南,并结合中国国情及医疗现状,对旧版《共识》进行修订,并更名为《卒中患者吞咽障
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水平,进一步规范临床实践。本共识的
推荐意见分级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表1)[2]。 相似文献
5.
6.
正2016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报道:我国现有卒中患者7000万人,不同地区卒中年龄标准化患病率约260~719/10万人,每年新发卒中200万人,即每12 s新发1例卒中;而每年因卒中致死达165万人,即每21 s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因卒中致死者占所有死亡原因的22.45%~[1]。2016年5月中国脑卒中大会的报告显示:卒中导 相似文献
7.
<正>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概念由Hilker于2003年首先提出,是卒中后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2]),并且增加了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3]),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既往国内外对SAP这一概念缺乏统一的认知,诊断标准也存在明显差别~([4]),这可能会导致临床工作中对SAP预防不到位、诊断不及时、抗感染治疗不合理,最终患者预后不佳。为提高对SAP的认识,由我国神经内科、呼吸科、感染科及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于2009年成立专家组,共同 相似文献
8.
9.
钟晓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0,(1):1-5,8
缺血性卒中具有高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的特点,患者年致死/残疾率高达33.4%~33.8%[1],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痛苦,对其进行有效诊治意义重大。既往针对缺血性卒中的特异性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抗凝等改善脑循环的抗栓治疗[2]。其中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抑制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首要治疗措施。但目前抗血小板治疗存在一些不足,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疗效的个体差异、呼吸道反应、胃肠道反应、出血倾向、过敏反应等[3-4]。此外,卒中发病机制复杂,除了缺血导致的组织坏死,还涉及卒中后的免疫异常、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重叠损伤机制,需要给予抗炎、神经保护等综合治疗措施。然而,目前对卒中的发病机制进展认识有限,对卒中后免疫调节、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等治疗尚缺乏有效措施[5-6]。 相似文献
10.
11.
正1前言急性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疾病~([1-2])。据统计,2013年中国卒中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114.8/10万,发病率为246.8/10万,死亡率为114.8/10万~([3])。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相似文献
12.
高龄吞咽困难卒中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否改善高龄吞咽困难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卒中伴吞咽困难的高龄患者(年龄≥75岁)67例,研究组(n=36)于入院72 h内留置鼻饲管实施规范肠内营养,对照组(n=36)于入院1周内留置鼻饲管并由家属自行喂养饮食。观察两组第21天的实验室营养指标,包括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lb)和三酰甘油及低蛋白血症(Alb<35 g/L)发生率、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住院第21天,研究组的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研究组(38.9%)显著低于对照组(67.7%,P =0.018);感染发生率研究组(41.7%)显著低于对照组(71.0%,P =0.016);总有效率研究组(72.2%)显著高于对照组(48.4%,P =0.04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高龄吞咽困难卒中患者的营养,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的肠内营养制剂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应用自制匀浆膳食作为对照,干预组-1采用临床上常用的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干预组-2采用短肽制剂和整蛋白营养制剂的序贯性应用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营养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蛋白指标以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前,3组患者的基本状态和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两个干预组的蛋白水平均有改善,干预组-2优于干预组-1(P<0.05);干预组-2患者的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组-1和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短肽制剂和整蛋白营养制剂的序贯性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感染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正>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卒中的发生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躯体、精神和经济负担~([2])。吞咽障碍是卒中后最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其不仅可以导致患者误吸、肺炎、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障碍的发生,而且大大增加患者死亡和不良预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脑卒中疗效最确切的治疗是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SU内配有专门的吞咽评估和营养治疗专家,为脑卒中患者及时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这可能是取得较好疗效的一个因素。尽管目前有关吞咽困难和营养支持的具体方法和疗效还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但营养支持正成为急性脑卒中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残疾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现已成为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人群)死亡的首要病因,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70%[1-2].目前AIS的治疗原则是在治疗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相似文献
17.
《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20,29(11):105166
Introduction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LVAD) is rapidly growing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While cerebrovascular events comprise a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 data on stroke etiology,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functional outcome are scarce.MethodsConsecutive LVAD patients with ischemic or hemorrhagic stroke receiving treatment at an university stroke center between 2010 and 2018 were included into an institutional registr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causes, management and functional outcome of stroke occurring within this cohort are reported. Acceptabl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defined as mRS 0-3.ResultsN = 30 acute strokes occurred in 20 patients (77% ischemic, 23% hemorrhagic, mean age 57 ± 13 years, 10% female, 8 patients (40%) had more than one event). 87% of all events happened with non-pulsatile devices, on average 9 (IQR 3-22) months after the implantation. All patients used oral anticoagulation with a Vitamin-K antagonist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platelets. The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values were outside the therapeutic range in 39% of ischemic strokes and in 57% of hemorrhagic strokes. Ischemic strokes were predominantly of cardioembolic origin (92%) and of mild to moderate clinical severity (median NIHSS 6 (IQR 4-10). None qualified to receiv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or intra-arterial endovascular therapy. 61% of IS-patients showed an acceptable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three months. 4/7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troke received immediate reversal of anticoagulation without any thrombotic complications.ConclusionThe majority of LVAD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had an acceptable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three months. Future clinical research is warranted to improv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acute care and stroke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18.
Raf Brouns Robbert‐Jan Van Hooff Ann De Smedt Maarten Moens Sylvie De Raedt Maarten Uyttenboogaart Gert‐Jan Luijckx Kristin Jochmans Jacques De Keyser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2012,18(8):616-622
Dabigatran etexilate is emerging as an alternative for vitamin K antagonists, but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taking this drug are nonexistent. This review summarizes current knowledge on key pharmacological features and the assessment of dabigatran activity. Pragmatic approaches are provided for individualized decision taking with regard to hemostatic therapy and reperfusion strategies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 相似文献